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论语》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7721237       资源大小:18.4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论语》教学设计.docx

    11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2 .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 .理解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师: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作为一种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了世代 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流淌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论语十二章。让我们 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课件出示:(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限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被后 世尊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者七十二人。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 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论语共20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 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对象;也有 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还有叙事体,其中有一点情节,但也以 记录孔子的话为主。论语首创语录体写法,格言警句,美不胜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不耻下问”“温故知 新”“学而不厌”“举一反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尽善尽美”“舍己为人”等都出自其中。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修身”“治学” 两大类。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两个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意。我们分三步进行:朗读,解 读,吟诵。【设计意图】介绍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论语魅力,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做准备。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 .借助资料,读准字音2 .范读学读,读准节奏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3 .自由练读朗读提示:(1)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注意语速语调。4 .指名朗读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首先要读准文言文。从朗读开始进入课文学习,通过朗读,感受 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1.理解重点词语课件出示:(1)通假字不亦说乎(同“悦”,愉快)吾十有五(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形容词作状语,每天)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饭嶙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4) 一词多义r不亦乐乎(形容词,高兴)乐1回也不改其乐(名词,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习的内容) *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指学问和事业)曲肱而枕之(代词,指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优点) *2 .理解重点句子课件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 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3 .针对性精讲4 .翻译全文,贯通文意(参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句段精析”栏目)5 .齐读课文师:同学们,论语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让我们怀着一种 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诵读本课。(生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默读,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再借助文下注释、 工具书和老师提供的重点词语、句子的解释,自主译读课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 贯通文意,达到准确理解全文意思的学习目标。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熟练背诵本文。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检查课文背诵2.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十二章内容中所蕴含的修身之 法和治学之道。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师: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论述的问题是什么。预设课件出示: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第二章:阐述自省以提高自我修养的观点。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八章:讲的是当“富”与“义”发生矛盾时,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二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 别人的优点,对照别人的缺点修正自己的缺点。第十章: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第十一章:讲的是要坚守自己的志向。第十二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师:论语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们修身的,有教我们治学的,我们把它理一理,请同 学们在书上批注标示,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到“治学”“修身”两类里。预设课件出示:治学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修身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人处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自我修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个人修养)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道德修 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修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道德修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道德修养)【设计意图】将零散的“语录”分类归纳,既整理了思维,启迪了思考,也为进一步体会文 中倡导的修身和为学之道做了准备。1 .品读“治学篇”(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治学篇”)(1)思考: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预设 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温故”“知新”的人可以当 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是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 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预设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 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比自己多、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 识比自己少、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 求教。(3)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预设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习的时候 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得新的体会。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 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领悟。示例三: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才 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学习兴趣,全神贯注投入学习。示例四:我最欣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虚 心向他人学习,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交流,逐步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 阂,拉近典籍和现实的距离,带领学生深入领会“学习之道”,吸取其中的有益营养,古为今用。2 .品读“修身篇”(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修身篇”)师: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进德之法。我们来品析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课件出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求“仁” 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生交流明确)预设 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 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提出疑惑, 联系实际思考自我。(2)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交流明确)预设 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 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 极高的道德境界。(3) “品德是最高的学位。”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生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预设 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设计意图】这一教学板块,精心整合了教学内容,细致地安排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 生以吟诵、品议的方式逐步理解经典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其在活 动中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板书设计】论语十二章治学:学思结合,独立思考,谋虚好学,联系实际。修身:坚定志向,重道号义,自我反苞 循序渐进C【设计亮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运用了板块式教学思路,第一节课分三步(“朗读一解读一吟诵”)落 实第一个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利句式,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第二 课时通过分类品读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和 为学之道”。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论语》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