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docx
-
资源ID:97725070
资源大小:44.7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A4打印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不仅要学会保护,同时,在网络世界里, 我们还要做到不伤害。2、父母对子女有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3、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再利用,必须进行。4、我们在享受通信带来的便利时,应遵守通信中的,要注意通信5、不同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但是劳动者之间是的。6、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它和现实世界一样有自己的。7、我国渔业一般分为 渔业和 渔业。8、家乡有很大的变化,人们的 在不断提高。9、班规的制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掌握制订班规的 和10、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的劳作。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家立有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也有我们这样的小孩。A.教室B.银行C.超市D.家2、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而产生的。A.孔子B.屈原C.宋玉3、卫生检查员在检查卫生时()。A.马马虎虎B.公正的进行打分 C.给自己班打高分4、下列不属于大米来源的步骤的是()。A.插秧B.收割C.碾米D.磨面5、下列属于外来文化的是()。A.圣诞树 B.糖人C.剪纸D.皮影6、下列属于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是()。A.打架斗殴C.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7、下列不属于学校中欺负行为的是(B.辱骂他人D.纠结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0A.辱骂,取笑,讽刺同学B.挑拨是非,排挤同学C.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D.帮助同学提升学习成绩8、我国草原辽阔,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以()为主。A.放牧牛羊B.养殖鱼虾C.种植水稻D.植树造林9、下列产品中,属于渔业产品的是()。A.塑料袋B.高粱C.玩具熊D.海参10、吃汤圆,猜灯谜是()的风俗。A.春节B.中秋节C.端午节D.元宵节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被人欺负是痛苦的,但我们不要抵抗,抵抗可能会发生违法行为。( )2、不仅是粮食,水和电我们也应该杜绝浪费。()3、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4、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劝导人们为人处世要讲信用的教诲。( )5、主动关心家人和做家务,也是对家庭的贡献。()6、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佩。()7、“光盘行动”旨在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8、朋友之间相处时,要敢于对对方的错误提出批评。()9、班内组织活动,张萌购买了没有生产日期的小食品。()10、布、纸、铝罐、玻璃瓶、铁罐等垃圾都应回收再利用。(四、连线题。(共10分)1、请你找一找下列成语的主人公或出处。立木而信红楼梦一诺千金商鞅言而有信季布一言九鼎论语学而一言为定史记平原君列传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2、在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原因会让你们成为好朋友的?3、你和朋友之间一定有很多开心事吧?选取一件最开心的写下来。4、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的出现?一、填空题(共20分)1、自己2、抚养教育3、垃圾分类4、道德规范5、差别他人赡养扶助礼仪 平等参考答案则水活序 规淡生程 、 、 、 、 6 7 8 9海洋方法10、农民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 2、B 3、B 4、D 5、A 6、D 7、D 8、A 9、D 10、D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X3、X7、J8、 J 9、X10、 J四、连线题。(共10分)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轻拿轻放,拿错了放回原处;对待工作人员有礼貌;排队交钱有秩序等。2、原因有:有共同的话题和兴趣;能互相帮助;能宽容原谅朋友的错误;敢于 指出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共同成长,共同进步。3、我的朋友叫小明,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我们一起背着书包去上学。 每到周六日,我们还在一起学习、写作业。有空余时间时,我们还会一起打羽 毛球、跑步呢。4、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难。这句 话告诉我们要从小就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