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常考7种题型暑假抓紧记.docx
-
资源ID:97725611
资源大小:15.5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常考7种题型暑假抓紧记.docx
2023年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常考7种题型暑假抓紧记中考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 那么、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3.理解并 翻译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6.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题型一:断句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 要停顿;(5) 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 中,按照而前那么前的原那么划分朗读节奏;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 也 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 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 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 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2 .文言实词。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 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实词解释的方法:Q)扩词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 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 语境。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 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揣测法。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 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 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想。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 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 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那么。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题型四:内容理解与概I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那么: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 .文言句子六字 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Q)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 落实。(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留,就是保存文 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 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 义不变的词语等。(4)册!) ,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 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 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 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5)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 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法指导: 形式:第一,从原文摘取信息点;第二,用自己的话回答对个别 语句的理解。内容:第一,概括选文内容;第二,对文中人物形 象的理解;第三,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解题方法:首先,读懂全文,弄清文章的意思;其次,理解文旨; 最后,尽量从原文中寻找答案,可以直接摘抄原句,或找到相关的句子再进行翻译。题型五:合理想象式描写方法指导:一般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又包括:外貌 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这些描写都不难,关键是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中去想 象,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功底,就不难写出。要注意:文字简练, 生动形象。题型六:人物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 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 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 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相结合、比照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 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 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对人物形象概括得准确;二是 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题型七:比拟探究方法指导:对文言文比拟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 等)进行比拟分析,在此基础上比拟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 比拟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拟阅读材料 链接相关资料,在比拟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认真分 析题目要求和比拟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 求同或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拟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 两文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那么是从现象入手, 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 个性特征。(1)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 相应的内容;(2)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的是 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悟同工之妙;(3) 互解型,先明确所要解释的对象,再弄清从哪里去寻找相应的解 释;(4)综合型,前一题的答案往往是解答后一问题的先决条件, 因此解题的关键是循序渐进。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拟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 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语段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