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docx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行少、特别重要的环节,备 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紧要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 生的踊跃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 获益非浅。因此,平常,我紧抓备、教、改、辅、查 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 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内容,盼望能帮助到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1 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学问与实力: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i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共和行政,西网的灭亡,东周的建立。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斗争的缘由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斗争的性质,从而造就学生视察问题和分 析问题的实力。情感看法价值观:1.老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缘由、经过、性质的 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1)西汉初年对匈奴接受和亲政策;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 奴,取得胜利;3)公元前1世纪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4)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和 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作出了重要 奉献;5)东汉明帝时,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四、作业:举例说明两汉与匈奴的关系。附:板书设计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范文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化和更迭;2.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开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相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开展之所以快速开展,是成 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 众才是历史的主子这一正确的史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2原始农耕生活【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 农耕生活。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开展水平,进而相识其开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 步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造就自己视察历史文物图,找寻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学问,初步分析、 说明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洁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 实力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缔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才智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 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奉献;进而促发 或增加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 族祖先的敬重之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老师讲解与学生分析探讨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 假如仅靠在野外采集、捕获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 之处?学生答复明确:受季节变更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足够、不稳定,须要常常迁徙。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闻,谈一谈。学生答复: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师:今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 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学生探讨归纳知道以下学问 河姆渡原始农耕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耙 4、农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洁的玉器、原始乐器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 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状况学生探讨归纳知道 以下学问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耙、石刀、渔叉等农耕作物:粟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探讨归纳了解以下学问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合作探究】1、人类走出洞窟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立干栏式房屋呢?3、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沟通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相识。【小结提升】同学们,大家通过今日的学习,了解到我国原始 的农耕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列表比拟总结一下本文所学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3两汉经济的开展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开展 为我国两汉盛世奠定根底。造就学生综合归纳的实力;使学生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根底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相识。2、过程与方法教学中用谈话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 读课文,造就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两汉是我国封建 社会经济的开展期,这和两汉四百年的政治统一、文 化积累是分不开的。重点和难点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是本课的重点子目。如何正确分析相识两汉时期经济开展的缘由是 本课的一个难点。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老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二、讲解并描述农耕技术的改良时,可分为三个 方面讲解:1、农业成就: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 派王景治理黄河。2、丝织业:汉朝丝织品已运用提花机。3、冶铁:杜诗独创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 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三、经济措施: 1、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心;中心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关于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重点介绍汉武帝时将 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心,统一铸造五铢钱。关于两汉商业的旺盛状况,可将重点放在介绍长安、 洛阳的繁盛,包括城市的规模、布局、商业活动等方 面。可结合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进展讲解。四、讲完全课,老师可对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间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制作图表展示。对两汉经济 旺盛缘由的分析。对于程度较好班级,可鼓舞学生自 由探讨答复,对于程度较差的班级,老师应提示、启 发,引导其答复,最终进展小结。五、作业:课后习题 附:板书设计 一、农业成就: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2、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二、丝织业:汉朝运用提花机。三、冶铁:杜诗独创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四、经济措施: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心;统 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 二京,商业区叫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教案4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匈奴在我国历的奉献。造就学生综合归纳的实力;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有一个初步相识。2、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造就分析 问题、概括问题的实力。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两汉时期汉与匈 奴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重点和难点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老师可以导入框中的歌谣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匈奴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 取得胜利。3)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 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和文化沟通,作 出了重要奉献。4)东汉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三、小结: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