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97739079
资源大小:365.4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x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年公元前2345年)大臣普塔赫舍普舍斯死后,在自己的铭文中特别写明:“当陛下因为一件事而赞扬他时,陛下允许他吻他的脚,不允许他吻地。”这反映出古埃及A种姓制度贵贱有序B官僚系统较为完备C借助神权强化君权D君主具有无上权威2斯芬克斯最初源于埃及神话,著名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扶拉金字塔的东面。后来在希腊神话中,斯芬克斯是一个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有翼怪兽。这一现象表明A希腊神话源自埃及B世界文明大同小异C文明发展交流借鉴D埃及文化多元并存313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社会弥漫着一股追逐时尚、讲究排场的奢侈之风。城市市民在学习和模仿贵族阶层的消费方式和审美品位的同时,也不断将自身特有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趣味融人奢侈品的生产之中。由此可知,当时意大利A人文主义腐蚀社会风气B工商业阶层不断发展壮大C民主政治得到快速发展D底层民众的思想获得解放4中世纪,欧洲的城镇受该地区贵族、主教严格管制。随着经济实力增强,部分城市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开始寻求自治,通过长期的谈判或暴动等手段最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据此可知,城市自治A借助了王权与教权的斗争B是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结果C以民族国家的建立为前提D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5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出欧亚大陆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616世纪至17世纪早期,欧洲许多国家物价飞涨,出现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关于欧洲“价格革命”原因的认识,我国史学界大多认为价格革命是新大陆金银的流入所致;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需求的大量增加,供求的失衡也是造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A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B后期研究比主流观点更可信C缺少权威人士支持均不合理D随着研究的深入而趋于全面7下图是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关于该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A 太平洋提供了主要贸易通道B 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C 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 客观上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8“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A经济掠夺和文化融合B经济融合和文化侵略C经济交流和文化融合D经济掠夺和文化冲突9有学者认为,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东西文化圈大汇合的根源是A西方王室勇于冒险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水平的提高D宗教扩张的狂热10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组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来看A文艺复兴运动注重感性的表达B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反对一切法律C文艺复兴运动形成全社会浪潮D文艺复兴对个人主义的过分推崇11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马丁·路德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最有可能是A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而非苦修B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C人要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不能靠教会D能否得到救赎是先定的,人无法改变12启蒙运动中有位思想家提出“行政权力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 只有服从。”在此,这一思想家强调的是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131783年,英国联合内阁在议会中提出了“印度改革议案”。乔治三世警告议员:谁投票赞成该议案,谁就是国王之敌,结果该议案被否决。乔治三世乘机罢免联合内阁,任命其心腹小皮特为首相.建立新内阁。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阁独立于议会B国王为权力中心C代议制有待完善D内阁听命于国王14英国、美国在革命时期就已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但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农村居民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才享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中也保留有奴隶制。这说明A理性王国难以实现B资产阶级虚假革命C贵族特权并未受限D民主政体有待完善15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关怀处于弱势的工人阶级,提出了种种改造社会的设想,马克思认为他们是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论断主要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者A 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 反对开展暴力斗争C 缺乏社会实践意识D 提不出合理的社会改造方案16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镇压C工人阶级经验不足,策略失误D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7题16分,18题16分,19题20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的科技文明由此走上了辉煌的创新与发展之路在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阿拉伯帝国把古典的希腊罗马文明、犹太文明等综合起来,进行创造性地融合与发展。阿拉伯帝国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把东西方的古典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摘编自刘魁中阿古代科技文明兴衰的比较研究与启示兼论中国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材料二 阿拉伯人在科学上注重实地考察和观察,尤其注重试验的方法。阿拉伯学者把科研成果广泛地运用到实践中,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阿拉伯科学文化在向西欧的传播过程中,唤醒了西方,促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摘编自褚秋雯浅谈阿拉伯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材料三 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致使商品价格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只得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重金属大量外流。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力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科技文明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充当的角色,并分析阿拉伯帝国的影响。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等人。他们一致认为,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并作简要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参考答案:1-5:DCBBB 6-10:DCABD 11-15:BBCDD 16:D17(1)特点:融汇创新;重视试验方法;理论和实践结合。(共6分)(2)角色:阿拉伯帝国:中介(桥梁)。(2分)奥斯曼帝国:阻碍者。(2分)影响:阿拉伯帝国传播了东西方文化;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到来。(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共6分)18(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殖民扩张使食物品种相互交流。工业文明的需要和促进。(共4分)(注:以上,答出两点即可)作用:世界各地的食物品种增加,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世界物种的广泛交流,打破了食物品种的地域限制。有利于餐饮礼仪的进步和发展。加强了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共6分)(注:以上,答出3点即可)(2)途径:全球航路开辟。(2分)影响:使欧洲形势发生了改变,军事技术得到发展。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欧洲传来的疾病导致美洲人口大幅减少。奴隶贸易导致非洲青壮年劳动力锐减。美洲、澳大利亚等地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毁灭。(注:以上,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19观点一: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灾难。观点理由: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生产力发展了,但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观点二: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观点理由:工业文明带来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生产力的发展,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工业文明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史论结合,言之有理)观点三: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利弊共存。观点理由:利,主要表现为促进生产力和自由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文明的进步:弊,主要表现为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造成社会的不平等和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