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卷).docx
-
资源ID:97741885
资源大小:57.27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卷).docx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卷)单选题1.教育学史上出现过主要采用类比进行论证的教育著作,其中代表作是()。A.洛克工作学校计划B.拉伊的实验(江南博哥)教育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32年。大教学论的问世为近代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论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了大量的类比,例如论述教育学的方法应遵循的每一个原则时,用鸟、园丁、建筑家的事例来说明教学的步骤如何符合自然的步骤,从而类比出当时学校教学的偏差,最后得出纠正。这种类比的方法联系自然界中我们常见的动物、任务和事物,从中整理出他们固有的规律,然后把这些自然界中的原则与规律类推到教学中,这样使读者很顺理成章地看出文中的逻辑性,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2.根据谢弗勒的分类,下列三个定义依序分别属于()。(1)有人在自己的论著中将“教学相长”界定为教师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2)在日常语言中,“灌输”通常是指不容学生置疑的单项传递。(3)“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A.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C.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谢弗勒根据教育定义的陈述方式将复杂多样的教育定义划分为:规定性定义,是指作者自己所下的定义,并在自己的教育论述中始终遵守。描述性定义,是对被定义对象做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做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一种复合形式,既揭示被定义对象“是”什么,又隐含地表明被定义对象“应是”什么。纲领性定义描述的是一个方案,指向实践,它或隐或显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因而,它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3.十九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上述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坚持了()。A.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B.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在全面总结党领导的人民教育事业百年奋斗伟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新成就新变革基础上,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途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定的重要纲领性原则,指导意义极为重要而深远。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4.幼儿问:“霸王龙到底有多大?”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相关数据,而是跟他说:“霸王龙蹲下来不仅占满我的整个院子,站起来可以高过我们二楼的窗户。不过你放心,霸王龙钻不进来,因为它的头比我们的窗户还要大。”爸爸的描述所蕴含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A.不平衡性B.顺序性C.关键性D.阶段性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幼儿期一般为1到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即幼儿的思维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题干中“爸爸”的描述体现了形象性,因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5.斯宾塞主张,教育旨在使人掌握自我保全、谋生、养育子女、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知识,从事闲暇活动的知识,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这种教育目的的取向是()。A.社会本位B.政治本位C.文化本位D.个人本位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斯宾塞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斯宾塞认为教育要为年轻一代完满生活做准备,教给学生有利于生活的科学知识。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柏拉图、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那都尔普等。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6.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了4份大型研究报告。其中,首次阐述终身教育理念的报告是()。A.学会生存B.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C.反思教育D.一起重新构想教育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学会生存,副标题为“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供职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于1972年向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长递交的一份研究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把学习化社会的概念推向了世界并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的观点。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7.在讲解李清照诗词的课上,学生在学到“浓睡不消残酒”时,对于古代清水的酒精度产生了兴趣。因此,老师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而和学生讨论古代词人与酒文化的主题。这节课主要涉及的课程类型是()。A.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会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领会的课程、操作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操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D.经验的课程、操作的课程、理想的课程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分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会的课程、操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即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领会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操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教材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即课程经验。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8.主张教学活动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论流派是()。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社会互动论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题干中“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论流派”当属人本主义。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9.科尔伯格及其团队在运用道德两难故事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实践中,研发了一系列围绕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其中,引发学生内部道德认知发展冲突的关键策略是()。A.突出道德争端的提问B.突出相邻阶段论证的提问C.争端间追问D.普遍后果追问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把师生引进对道德争端的讨论,并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深入性提问”的策略,重在可能引起道德推理结构性变化的讨论因素。有四种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其中,突出相邻阶段论证的提问是引发学生内部道德认知发展冲突的关键策略。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10.富勒使用自编的教师关注问卷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调整,发现从入职到退休。教师的关注焦点依次是()。A.生存、学生、教学情境B.教学情境、学生、生存C.学生、教学情境、生存D.生存、教学情境、学生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富勒编制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富勒以教师在其成长中关注事物的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四阶段理论:执教之前关注阶段。职前阶段的老师只是想象中的教师,他们没有任何教学经验,仅关注自己。早期关注生存阶段。初登讲台的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自己能否胜任这一岗位,如何在同事、领导的评价中“幸存”下来,赢得学生的喜欢。这一阶段老师们通常以学生喜欢、资深教师认可为主要奋斗目标。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们逐渐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主要关心如何在目前教学情景下,使用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开始把学生作为关注的核心,关注他们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通过教学提升他们的成绩和表现。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11.在课堂生活中,杰克逊描述了“拥挤的人群”“评价性的环境”以及“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从教育功能角度看,这种影响属于教育的()。A.显性功能B.隐性功能C.保守功能D.超越功能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美国教育家菲利普·W·杰克逊的经典著作课堂生活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他认为人群、表扬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隐形课程。这种隐形课程可以用3个“R”来概括,即纪律(rule)、规范(regulation)和常规(routine),呈现三大特点:拥挤的人群、评价性的环境以及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杰克逊对课堂观察的人类学视角改变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学的方式。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12.俞子夷在回顾自己辅导某学生算学的经历时写道:“他不但信我,和我接近,待我好,他常在别人面前自夸,他最得意的是我教他。他起先或者以为我不想教他,不屑教他,后来渐渐地和我接近,知道我的确是他的朋友,帮助他克服了好多算学上的困难。他是孩子,所以很天真的信仰我,所以无论说什么话他都是听的。”(教算一得)这段经历表明,教学过程应处理好()。A.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C.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D.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在教学中,学生的人是活动,不仅有智力活动,而且伴随着非智力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有机的、统一的活动过程。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智力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非智力活动是一种情意活动,教师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13.孟懿子问孝,孔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饿,曾是以为孝乎?”上述孔子与其弟子对话蕴含的教学原则是()。A.学思结合B.因材施教C.启发诱导D.循序渐进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因材施教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意思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14.礼记·内则记载了西周贵族家庭对儿童教育的要求,其中“能言,男唯女俞”强调要培养儿童从小形成()。A.男外女内意识B.男尊女卑意识C.男女性别意识D.男女防嫌意识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西周时期,人们强调要培养儿童从小形成男女性别意识,如礼记·内则中对西周贵族家庭教育的记载:“能言,男唯女俞”,意思是,男孩女孩会说话后,就要教他学习怎么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这体现了西周人要求男子刚劲女子柔顺的性别差别教育。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15.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养性”的过程,其所依据的是人性论的主张是()。A.“食色,性也”“涂之人可以为禹”B.“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皆可以为尧舜”C.“牛之性犹人之性”“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D.“凡性者,天之就也”“名性者,中民之性”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性天生是善的,因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等四种善端,这四种善端扩而充之的话,就变成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人就可以为善了,甚至“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就是说,他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是扩充善性,这体现在:一是存心养性,即保持人天性的善端并扩充发展;二是求放心,即寻找失落的良心,恢复善良的天性,找回善端。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16.关于西汉时期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教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古文经学教育更早得到发展B.古文经学教育更注重师法与家法C.今文经学教育更依赖官学传授D.今文经学教育更重视名物考据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今文经学是汉初经学的一种;相对于用战国文字写成的古文经书来说,用隶书写成的被称为“今文经”;因此研究今文经的学问叫作今文经学。西汉时期,今文经学盛行,几乎垄断了太学讲坛。选才取士,皆以今文经为准。代表人物是董仲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官方以今文经学为基础设立的博士和太学中的人数越来越多,后来的东汉也延续这一趋势。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17.唐代除国子监所管辖学校外,还在中央行政机构附设一些学校,其中东宫设有崇文馆,门下省设有弘文馆。这两所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A.进士落第者B.地方官学学生C.庶民子弟之优异者D.贵族与高官子弟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大唐官学号称“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是指弘文馆、崇文馆。他们是大唐的最高学府。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大臣的子孙;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太学招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招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书学、数学、律学则招收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通读学者。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18.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明清殿试不黜落,只根据考试结果对考生进行排名。关于状元、榜眼、探花所在等级和所赐称谓,正确的说法是()。A.一甲,赐进士及第B.一甲,赐进士出身C.三甲,赐进士及第D.三甲,赐进士出身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19.在下列清代著名书院中,不设山长而实行学长制的是()。A.诂经精舍B.船山书院C.漳南书院D.学海堂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学海堂书院是由乾嘉时期著名汉学家阮元继杭州创建诂经精舍之后,于道光五年(1825年)在广州城北粤秀山(亦称越秀山)创办的又一个以专重经史训诂为宗旨的书院。学海堂与其他书院不同,它不设山长制,而实行学长制。书院内的大小事宜均由八位学长共同商议决定。学长的主要职责是出题评卷。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20.“壬子癸丑学制”关于中学外国语学科设置的语种要求是()。A.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法、德、俄语之一种B.以英语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日、法、俄语之一种C.以日语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英、法、德语之一种D.以日语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英、法、俄语之一种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壬子癸丑学制是19121913年间由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这两年旧历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故称。该学制规定:儿童从6岁入学到23、24岁大学毕业,整个学程为17年或18年,分三段四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中学校以完成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为宗旨,取消了清末的文实分科制度;中学课程为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课家事、园艺、缝纫。外国语以英语为主,因地方条件可任选法、德、俄语之一种。与清末相比,取消了读经课,增加了手工课。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21.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思想派别的知识分子共同推动了平民教育思潮的发展,但他们的目的、方法并不相同,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知识分子强调教育与()。A.政治斗争相结合B.生活实践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改良社会相结合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平民教育运动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教育思潮和实践活动,是民主思潮在教育上的反映。后来运动发生分化。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逐步以工人群众为主要对象,创办工人夜校和劳动补习学校,出版刊物,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和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和组织工人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其代表是以邓中夏为首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它“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为宗旨。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22.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幼稚园暂行课程标准,其内容规定主要源自一所幼稚园的实验成果。这所幼稚园是()。A.北京香山慈幼院B.厦门集美幼稚园C.南京燕子矶幼稚园D.南京鼓楼幼稚园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南京市鼓楼幼儿园前身鼓楼幼稚园,由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于1923年创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幼儿园。在陈先生指导下,鼓楼幼稚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实验成果,编写出版了幼稚园单元教学儿童游戏儿童节奏等书籍。1928年,教育部根据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实验成果,拟订了幼稚园课程标准向全国颁发。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2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其中“干部教育”涵盖()。A.普通初小以上的教育B.普通高小以上的教育C.普通高中以上的教育D.普通专科以上的教育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为更好地满足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确立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当时的教育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大类,把高小以上的教育统归于干部教育,把初小和一般群众教育称为群众教育。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24.古代印度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是()。A.创设“泥板书舍”,以“泥板书”作为主要学习材料B.创设“犹太会堂”,以塔木德作为主要教学内容C.创办“文士学校”,以培养熟练掌握书写技能的文士D.创办“古儒学校”,以吠陀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在古代印度出现的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在此类学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均系婆罗门种姓;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他们声称不收学费,实则接受家长的赠礼;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师严而道尊,采用体罚或恩威并重的方法;利用年长的儿童充当助手协助教师把知识传给一般儿童。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25.中世纪晚期,西欧为满足手工业者和商人阶层子弟的教育需要而创设的教育机构是()。A.骑士学园B.城市学校C.青年学校D.实科学校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城市学校是指西欧中世纪后期兴起的、适合新兴市民阶层需要的世俗性的学校。在罗马时代,一些城市曾建立过世俗性的城市学校。但日耳曼族侵入后,城市学校几乎消灭殆尽,幸存的也衰微不振。从11、12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形成,这些城市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从事这些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又构成了城市中的特殊阶层,也称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级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缺乏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于是,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城市学校。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26.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A.所有男女青年都应接受同等程度的教育B.所有男女儿童应享有同等的教育权C.真正的教育致力于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D.每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27.卢梭区分了人所接受的三类教育中,其中人力完全不能控制的教育是()。A.自然的教育B.事物的教育C.自我的教育D.人的教育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其中,“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卢梭又指出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2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目的应以儿童本性发展为基础,引导儿童成为自我教育者。这些主张属于()。A.教育心理学化B.教育阶段论C.教育社会化D.形式教育论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裴斯泰洛齐在继承了夸美纽斯、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进行了具体化。把卢梭教育思想中具有浪漫色彩的、不切实际的东西和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过于宗教化的内容予以整合。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自然天性是与生俱来的。人一出生就有很多天赋力量,这种自然天性的发展具有特定的规律,并表现出一定的程序。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要素(德智体美等)开始,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最终促使儿童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这是裴氏心理学化的教学原则。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29.在儿童课程内容选择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A.应根据儿童所拥有的同情的兴趣开设历史、政治和法律等课程B.儿童早期完美真实的生活经验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核心部分C.应适当选择神话传说与童话故事作为课程内容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D.必须致力于培养儿童的多方面兴趣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虽然存在于德行这个概念之中,但是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教学必须特别包含较近的目的,这个较近的目的就是多方面的兴趣。”如何能够培养学生们多方面的兴趣呢?赫尔巴特建议设置广泛的课程。比如说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化学、物理、地理等学科培养经验的兴趣;通过学习数学、逻辑学、文法等内容培养思辨的兴趣;通过学习文学、唱歌、图画等内容培养审美兴趣;通过学习外国语和本国语培养同情的兴趣;通过学习历史、政治、法律培养社会兴趣;通过学习神学培养宗教兴趣。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30.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A.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办法B.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唯一手段C.改造现代社会的唯一手段D.提高社会生产的唯一方法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31.英国的詹姆斯报告要求师范教育()。A.定向B.非定向C.一元D.多元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詹姆斯报告是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报告,提出了全新的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计划,称为“师资培训三段法”,即个人高等教育、职前教育专业训练、在职进修三个阶段。报告使英国的师范院校成为公共的高等教育机构,标志着英国师范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变,体现了师范教育转向“非定向”体制的特点。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32.巴格莱代表的教育思潮是()。A.要素主义教育B.改造主义教育C.永恒主义教育D.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要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康茨、布拉梅尔德;永恒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新托马斯主义(一译新托纳斯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有马利坦。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33.学生能理解“北京、首都、中国”之间的关系,表明她处于哪一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皮亚杰认为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具体体现为儿童能够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化,开始接近成熟的思维。题干中儿童能够理解“北京、首都、中国”之间的关系,这属于一种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34.与华生的频因律相近的桑代克的学习律是()。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近因律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提出的频因律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练习越多,习惯形成得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另一代表人物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是指重复一个学会了的反应,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被联系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强。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35.认知负荷理论中要减少无效认知负荷,主要是减轻哪一阶段的负担?()A.工作记忆B.感知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登记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斯威勒把认知负荷分为三大类: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有效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的运量为三者相加之和。其中外在认知负荷也称为无效认知负荷,是指由于不恰当的教学技巧设计,导致与认知加工过程没有直接关联的活动而施加给工作记忆的负荷。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36.把记数学笔记的方法迁移到记英语笔记中去,体现了()。A.特殊迁移B.非特殊迁移C.纵向迁移D.近迁移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学习迁移认为,不同内容的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其中非特殊迁移也成为一般迁移,迁移产生原因还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这样产生的迁移可能是由动机、注意等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学习的其他准备活动或学习方法、策略引起的。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37.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和新手()。A.长B.短C.差不多D.难以比较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专家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一方面,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有更多可以利用的信息,对比新手会花更长的时间进行问题表征;另一方面,在处理简单问题时,专家可以比新手用更快的时间做出反应,用时更短。因此,专家表征问题的时间和新手难以比较。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38.某研究者围绕某一研究主题在中国教育报搜集了30篇相关文献,采用一、二、三级编码的形式,通过分析得出有关教育结论,这种做法采用的方法是()。A.统计分析法B.文本分析法C.叙事研究法D.行动研究法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文本分析法是指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文本分析法常常基于对规则的理解对文本进行逐行编码,通过编码结果的分析挖掘文本的意义特征,统计分析需要使用量化数字开展描述统计或推论统计分析。叙事研究法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意义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是围绕一线中小学真实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通过行动、观察、反思,进而得出方案实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只有文本分析涉及了逐级编码。因此答案选B。单选题39.良好的课题名称是一项研究的重要因素。以下课题名称表述正确的是()。A.学生提高自学能力的研究B.是否能增强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C.实验法和讲授法对初中生物理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实验研究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课题名称的表述要求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要小,不能太笼统,那种大而空,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问题有清晰的了解,才能为构建研究方向的参考系统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具体要求:明确显示可操作或测量的变量;使用意义明确的概念,避免产生歧义;语言表述合逻辑;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C项,课题名称表述很具体,研究对象是初中生、自变量是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因变量是物理学习效果。A项,研究对象不具体。B项,不是陈述句。D项,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不具体。因此答案选C。单选题40.在某市50所学校中,使用随机数目表从中随机抽取十所学校开展研究。这种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整群随机抽样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中抽样,取得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题干中是从五十个群体中抽选十个群体,这种是整群随机抽样。虽然使用了随机数目表,但并不是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概率论的原理,抽样时要尽可能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基本观察单位都有均等的机会,有被抽中的可能。整群抽选的是群体,简单抽选的个体。因此答案选D。单选题41.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生物考了80分(已知全班生物的平均分是75分,标准差是5);化学考了85分(已知全班化学的平均分是80分,标准差是1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判断是()。A.生物比化学好B.化学比生物好C.二者都不好D.二者都好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标准分数,又称Z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在团体分数中所处的位置,所以也叫相对位置量数,生物科目的标准分数是(8075)÷51,表明其生物原始成绩高于平均线一个标准差,化学科目的标准分数是(8580)÷100.5,表明其化学原始成绩高于平均线0.5个标准差。由此可以看出,生物比化学考得更好。需要注意不同学科不能单对比原始成绩,需要对比原始数据在所处分布中地位。因此答案选A。单选题42.某研究者针对“幼儿父母专注于玩手机,而忽视幼儿”这一现象,打算展开研究。问下列哪个选项不合理()。A.既要关注一手资料,也要兼顾二手资料B.因研究课题较新颖,搜集文献时应采用逆查法C.搜索文献时的关键词为“幼儿”“父母”“手机”D.要注重跨领域寻找资料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强调文献搜集的全面性。B项,是文献查找的方法,对于要查找最新的资料可先选择逆查法。但是可以结合引文查找法更加快速综合地查找信息。因此答案不全面。C项,关键词没问题。D项,强调跨领域寻找资料体现了资料搜集来源的全面丰富性。因此答案选B。问答题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育目的只能由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来确定。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该观点错误,理由如下:(1)从教育的本质看,教育确实是培养人的活动,突出育人性和目的性。(2)但教育目的的制定,既要以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为参考,又要以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参考,还要以教育内部发展的规律和理论来参考,如我国教育目的就参考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题干说法错误。问答题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文主义教育表现出鲜明的世俗性特征,要求彻底消除基督教宗教信仰对教育的影响。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该观点错误,理由如下:(1)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世俗性。不论教育目的还是课程内容等,北欧人文主义教育洋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2)人文主义教育仍有宗教性。他们虽然抨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陈腐专横的宗教,以造就更富世俗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因此,题干说法错误。问答题3.概念形成是发现学习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该观点正确,理由如下:(1)概念形成指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2)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可以是教师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中获得,也可以是发现学习中获得。学生完全可以在发现学习的探究过程里,去寻找正例和反例,找出概念的异同。在此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而是积极地、主动地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检验来发现这一概念。(3)当然,发现学习除了探究概念,还可以探究定理、规律、原理、知识结构等。因此,题干说法正确,概念形成属于一种发现学习。问答题4.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简述你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解。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我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理解如下:(1)从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看,学生有能动性。因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发展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学校、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发展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有多大作用,最终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学生通过能动的活动选择,建构着自我的发展。学生在发展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发展,个体能够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这意味着个体能够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人在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改造着环境,也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提升了个人的能力与素质,这是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2)从学生是教育的对象看,学生也有能动性。因为学生虽是客体,但有思想,教育过程要激发和顺应学生的能动性。教育要尊重学生差异,才会教育效果显著。教育若不尊重学生的能动性,教育效果甚微。问答题5.在诚信教育方面,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做法,有的教师面对说谎学生时,让他说一说自己受到真诚对待和上当受骗两种不同经历的感受,以此劝导学生诚实不欺;有的教师则发动全班学生结合实际和自己的经历,交流诚实的益处和不诚实的害处,以此劝导学生诚实不欺。请试比较两种做法的异同。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两种做法比较如下:(1)相同点:教育内容相同,都是对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品德矫正的教育,使学生能够诚实守信。教学方法相同,都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尤其体现叩其两端和双面论据。教学原则相同,都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把德育知识、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2)不同点:德育起点不同,前者侧重道德情感教育,后者侧重道德认知的教育。教学对象与组织形式不同,前者是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后者是群体性的班集体教育。教学方法不同,前者在谈话法中采用了移情,有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后者采用集体教育模式,重在讨论交流。教学原则不同,前者侧重疏导原则,后者侧重在集体中教育原则。问答题6.简述赫拉斯·曼的教育作用观。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美国公立学校之父”贺拉斯·曼的教育作用主张是:(1)教育对个体的作用:教育是使人民消除贫困的重要手段。贺拉斯·曼反对采取激烈的暴力手段实现富者与贫者之间的财产转移,认为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最佳手段。(2)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教育是维持现存社会安定的重要工具。教育可以减少罪恶,可以减少社会遭受不良行为的损害。(3)政府对教育的作用:实施普及教育是共和政府存在的保证。用建立免费学校的办法实施普及教育是共和政府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培养理想的国家公民的途径。基于教育作用的阐述,贺拉斯·曼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专业工作者,也为美国的师范教育、公立学校运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他的观点在国际教育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问答题7.研究发现,具体的、难度适中、在近期可实现的目标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请根据相关学习动机理论,简要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详见解析参考解析:(1)用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来解释。趋向成功的倾向(Ts)需要(Ms)×期望(Ps)×诱因(Is)。他认为个体趋向成功的倾向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其中学习目标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