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

    • 资源ID:97744554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

    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也是我市质量强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依据浙江省质量强省建设“十二五”规划和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今后五年全市质量强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十一五”时期质量建设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市将质量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提升质量工作意识,建立质量工作机制,完善质量工作体系,加强实体质量建设,质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一)质量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期间,产品质量稳中有升,省级定期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十一五”末达到93.59%,质量指数持续保持在99左右,总体质量水平居全省前列。工程质量屡创佳绩,累计获上海白玉兰杯、浙江钱江杯等省、部级优质工程奖8项、鲁班奖1项,施工安全继续保持平稳态势,30个工地获省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累计完成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总额1070 亿元,商贸、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深入推进,完成COD消减比例15.1%、二氧化硫削减比例15%,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二)质量竞争实力逐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品牌发展成果明显,全市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7件、浙江名牌产品37个(其中区域名牌产品1个)、浙江省著名商标61 件、舟山名牌产品85个,已培育4家市政府质量奖企业、9家县(区)政府质量奖企业,一个以国家级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骨干、市级品牌为梯队的品牌集群已经形成。标准化引领产业作用明显,12家企业参与36项省以上标准制修订,其中6家企业为13项国家、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1个国家重点新产品技术上升为国家标准;组织有关行业制订联盟标准11项;建成1个省级专业标技委,10家企业获省标准创新型企业称号,253 个重点产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采标率达到80.3 %。农业标准化成效显著,已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8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2个,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1.7万亩,推广实施率达21%,全市初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接轨国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三)质量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十一五”以来,市政府出台了进一步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先进临港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舟山市建筑节能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船舶工业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全面提升舟山工业经济整体质量水平意见(2006-2008年)的通知舟山市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舟山名牌产品认定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舟山市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在税收、土地征用、金融、技术等方面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了产品领域、工程领域、服务领域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四)质量监管机制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产品质量领域逐步建立了“以主体责任为核心、以区域监管为基础、以信用评价为引导、以综合监管为推动”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全市共实施省、市、县三级产品监督抽查3200余批次,食品质量安全监测1600批次,查处不合格产品企业370家;完成对16345家“十小”生产经营单位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达标率99.65%;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负有直接监管责任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和特种设备责任事故。工程质量领域,强化建筑市场准入清出管理机制,实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建立健全了质量监督差别化管理制度。服务质量领域,大力开展行行推标准活动,提高服务业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服务业指导督查机制和服务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服务业相关法律监管机制。环境质量领域,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持续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境质量问题。(五)质量技术保障平台逐步构建。“十一五”期间,全市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实验室面积达到4550平方米,检测装备资产总量达到4000万元,新建立了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建)、省船舶基础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微特电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基本形成了以海洋食品检测、船舶工程检测、临港石油大容量检定和民生计量、能源重化工检测为重点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其中海洋食品和船舶检测能力分别达到796项、654项产品和参数。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已具备十大类共计222项326个参数的监测能力,各级环境监测站共投入近2000万元购置新增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原子吸收仪等大型先进监测仪器设备。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测试中心已具备建筑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市政(道路)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建设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建设工程结构检测(实体检测)、建设工程室内环境检测、建设工程钢结构检测七项专项检测能力,并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建设工程实体检测。在充分肯定“十一五”期间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质量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质量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在整合资源、构建质量强市工作新机制、形成强大的政策支撑上尚有薄弱环节;企业对科研投入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高尖端产品较少,核心竞争力依然较弱,与国内领先企业和国际大型企业还有一定差距;企业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高,总体质量管理水平较低,质量技术保证能力不强;社会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工作队伍、质量工作手段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十二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市进入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质量强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发展方式面临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质量已成为影响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国内看,总体上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改善民生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合作与竞争呈现新的局面;从市内看,随着我市人均GDP进入由8500美元向15000美元跨越的新阶段,经济结构进入加快调整期,以公共品需求为主的民生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提升发展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更为迫切。建设质量强市,增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是破解能源、土地、环境承载力等要素制约,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素质性、资源性问题,加快产业升级,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 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改善民生,提高生活品质,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质量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走出一条具有舟山特色的质量强市之路。二、质量强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中心任务,突出“抓发展质量、提生活品质、建质量强市”工作主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质量优先、以质取胜,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宏观着眼、实体入手,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努力增强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四大质量,不断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民生为本,安全第一。把改善民生作为质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质量惠民,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把保障质量安全作为质量强市建设的首要任务,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坚持企业为基,诚信至上。充分发挥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企业走质量强企、质量强业之路;加强质量诚信建设,推进行业、企业进一步加强自律,完善质量诚信制度,逐步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3、坚持实体入手,重点突出。着眼于提升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突出抓好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结构和效益,努力创新四大实体质量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市场竞争力。4、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从全市发展全局的高度谋划推进质量建设,并结合各地实际,注重区域统筹、行业统筹,有重点、有计划地推动各地质量建设的特色性和协调性发展。(三)主要目标。通过建设质量强市,不断促使全市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迈上新台阶,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到2015年,全市质量基础建设明显加强,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民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诚信环境明显好转,质量工作机制逐步健全,总体质量达到国内、省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1、产品质量目标。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力争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地产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分别达到94%、95%和96%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85%以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持证率达到40%以上。全市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机械加工等主导产业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省内或国内领先。2、工程质量目标。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确保工程质量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低碳绿色建筑项目;推广应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交验合格率达到100%;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设计标准率达到50%以上。3、服务质量目标。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旅游、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制定服务业地方标准20个以上,建立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5个以上,培育1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品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名牌、老字号等),全市取得质量管理资格认证服务企业达到10家以上,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4、环境质量目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城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噪声得到有效控制;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全省领先。专栏1: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主要指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力争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规模以上企业采用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比率达到85%以上,块状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3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依托块状经济规划和产业集群分布,建成船舶修造、海洋生物与海产品深加工两个新兴现代产业集群或重点扶持行业的出口产品示范区。工程质量竣工交付使用的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交验合格率达到100%,工程质量水平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50%设计标准。推进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建筑用能监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引导低碳绿色建筑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港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海洋旅游、商业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体系,建设20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培育10个以上浙江服务名牌。建立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1个,推进300家服务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主要服务行业顾客满意率显著提高。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省下达的“十二五”减排任务要求。城乡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5%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区域噪声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全省领先。三、质量强市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一)深化实施三大战略,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1、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实施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时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标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创新,实现质量创新;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引用和应用优秀专利、商标和版权,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力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群。鼓励企业进一步完善科技开发机制,加大科研开发经费投入,集聚科技人才,加快技术进步,以技术创新促进质量提升。到2015年,实施10个以上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商标注册总量达到4800件(其中国际(境外)注册300件),年度专利申请量达到5000件、年度专利授权量达到4000件,专利技术实施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深化实施标准化战略。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舟山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标准体系,推动和引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企业运用标准化方法发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吸收再创新能力,使标准化工作成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鼓励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专利及时转化为标准,努力抢占质量制高点。积极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实质性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我市企业(科研机构)为主参与制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项以上,块状产业联盟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30%以上,农业标准推广实施率达到60%以上,省级标准化重点项目达到5个、省级标准化创新型企业达到10家。专栏2:标准化重点建设内容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围绕浙江省舟山群岛国家级旅游服务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制定海洋旅游特色图形符号标准燃香类产品安全条件燃香产品有害物质测试方法海上游艇观光旅游管理规范海滨浴场管理规范大众海钓服务规范渔家乐旅游服务质量规范海鲜购物点服务规范寺庙礼佛文明敬香规范海上交通服务规范海洋旅游气象发布规范旅游集散中心管理规范海鲜排档服务规范沙滩游乐安全管理要求滑泥服务规范海岛家庭宾馆旅社行业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等16个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重点领域组建浙江省船舶与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标准化项目围绕“保供增收、转型提质、美村惠民”目标,按照“质量强市”建设要求,立足我市水产养殖、蔬菜瓜果、特色林果、旱粮作物、生态畜禽等渔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继续大力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建设国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0个以上,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万亩以上,有效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市渔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转型升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块状产业联盟标准项目1、研制并推广实施起重机械维保联盟标准,推进船舶修造行业安全生产;2、研制并推广实施冷库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维护保养管理规范联盟标准;3、研制并推广实施冷库安全作业规范联盟标准。服务业标准化项目1、制定海岛游艇观光旅游服务标准;2、制定水产品冷链清洁运输服务标准体系;3、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地方标准并推广实施;4、推进滑泥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3、深化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强品牌规划引领、品牌培育创建和品牌政策建设,努力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在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积极打造优质产品、优良工程和优秀企业。鼓励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开展自主品牌经营,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综合竞争力的国际品牌。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区域名牌、原产地保护标志、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老字号等品牌发展。注重品牌的保护、宣传和无形资产的运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集中,突出发挥品牌战略的带动作用。到2015年,累计培育创建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5家,县(区)政府质量奖企业40家,省政府质量奖实现“零”的突破,浙江名牌产品50个(其中浙江服务名牌10个),中国驰名商标1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85件,其它省级各类品牌企业、产品等比“十一五”末翻一番。专栏3:舟山市质量提升和区域名牌培育基地省级转型升级重点产业(共2个)舟山船舶修造产业集群、舟山海洋生物与海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区域重点块状产业(共4个)舟山水产品加工业、普陀船舶修造业、定海塑机螺杆业、岱山汽配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共15个)舟山大黄鱼、舟山带鱼、舟山梭子蟹、普陀佛茶、普陀水仙、舟山晚稻杨梅、皋泄香柚、浙东白鹅、马目泥螺、沙洋晒生、岱西葡萄、蓬莱仙芝、东沙香干、倭井潭硬糕、金糖李子、嵊泗贻贝(二)建立健全四大体系,优化质量建设环境。1、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责任、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质量安全负总责,落实乡镇(街道)对本辖区质量安全状况的监管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二是坚持从源头抓质量,严把市场准入关、环境准入关。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探索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等,确保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安全,防止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创新质量监管手段。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强化产品质量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推进实施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明示和承诺制度。四是强化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实施工程优质优价制度和工程总承包制度,尝试推进专业机构代建制度;推行以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为重点的工程保险制度,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有形市场。全面建立消费者满意评价制度,促进服务业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2、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需要,切实加强技术机构规划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建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提升一批融合技术研发、分析试验、量值溯源、标准研制、培训咨询功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现有检验检测资源整合,发挥社会资源优势,重点建设海洋食品、船舶舾装产品、节能环保材料、新能源发电装备、港口物流、消防设施、建材检测、农产品、环境监测等公共项目,建立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一流的专业实验室,建成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探索建立省级能源计量中心和国家大容量计量中心。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水产行业、船舶行业、旅游标准化三大标准体系,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支撑。3、建立健全质量诚信体系。以“信用舟山”征信系统为载体,搭建反映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客观、公正、公开反映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建立健全质量信用评价标准,制定实施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全面开展企业信用评价,试行市场化的质量“信得过”评价机制,逐步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监督机制。逐步完善质量信用的政策体系,建立发改、建设、环保、质监、金融、税务等部门质量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措施,扶持和激励质量诚信企业,加大失信惩戒的力度,引导企业注重质量信誉,树立舟山质量信用形象。4、建立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质量建设年度目标考核,客观评价区域和行业质量的发展情况。与转型升级评价体系相衔接,建立涵盖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的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在现有质量指数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为核心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以工程项目巡查和交竣工验收为基础,建立健全企业内控、监理检验、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工程质量评价体系。以加强各行业的服务标准建设为基础,建立以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用户满意度数据为支撑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以建设现代化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环保物联网为基础,研究建立涵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各个方面的生态文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三)大力实施四项工程,提升质量建设高度。1、大力实施质量基础工程。以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重点,指导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等技术基础工作,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抓好质量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引导和指导企业抓住品牌、标准、技术创新三大重点,落实产品质量责任、质量安全责任和社会责任、发展方式责任,进一步确立企业在质量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质量建设领域的社会中介机构,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技术服务、检验检测、信用评价和质量管理等工作。到2015年,推进百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推动千家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管理、5S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等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推进千家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2、大力实施质量创优工程。以品牌建设、标准创新、质量赶超等为抓手,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提升一批现有的品牌企业,创建一批新的知名品牌,推动企业采用连锁、加盟、外包等经营方式,扩大企业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充分发挥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11个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为创建重点,推动市属重点块状产业的企业参与区域名牌创建工作,提高区域名牌覆盖面,促进企业质量自主创新,树立一批区域、行业、企业的质量建设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提升质量建设水平。引领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开展提品质上等级活动。到2015年,培育4个质量强县(区)、10个质量先进乡镇,食品安全示范县(区)、乡镇达100%;培育10家省级质量先进示范企业。3、大力实施质量惠民工程。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质量问题为重点,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产品质量方面,结合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巩固深化“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活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劣等违法行为。工程质量方面,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农村危旧房改房改造,加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服务质量方面,加快完善城乡商贸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推动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发展社区服务,在试点街道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环境质量方面,继续开展生态县市、生态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示范系列创建,深化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建设,开展“清洁空气”、“清洁水源”、“清洁土壤”三项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4、大力实施质量文化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工程质量安全条例缺陷产品召回条例等质量法律法规教育,切实增强全民质量法制意识。实施多层次的质量知识和技术教育培训,分层开展企业经营者、质量管理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员工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深入开展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世界标准日、国际计量日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努力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政策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市质量强市建设工作。市质监局、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和市环保局分别牵头负责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建设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质量强市工作考核体系,实施年度工作考核,确保质量强市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二)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质量强市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质量建设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系;建立质量强县(市、区)指标体系和考核细则,开展质量强县(区)和质量强镇(乡、街)、强业、强企创建活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企业主体、社会共推”的责任落实机制,促进质量建设有序推进。(三)完善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质量奖励政策,对在推进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企业,予以奖励和政策倾斜。注重发挥各级政府质量奖的导向作用,鼓励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管理标杆,推动企业实现质量创新,引导企业走质量强企的发展道路。(四)健全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质量检验检测、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足额保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民生计量强制检定、基层质量监管机构日常办公等经费,对争取到的省级、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质量改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的资金投入。(五)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加强质量人才梯队建设。加强质量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人才交流,着力培养一批质量管理、标准化、检验检测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专家。加快推进质量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职(执)业资格制度,重要产品生产企业的关键质量岗位应当配备必要的质量工程师和具有质量专业职业资格的技术人员。17

    注意事项

    本文(舟山市质量强市建设“十二五”规划.doc)为本站会员(山***)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