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docx

    • 资源ID:97744583       资源大小:133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docx

    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第一章概  述1.2 生态县建设的内涵生态县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与工业城市的反思,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与演进,生态县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它已超越了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层面,而是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体现的是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高度和谐的发展模式。“生态缙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生态环境意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综合实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缙云建设成为山水休闲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县建设是“尽为民之责、谋为民之利、兴为民之业、行为民之政”的一项功在当代的民心工程和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必将有利于把缙云潜在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有利于加快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基本实现现代化;有利于建设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有利于促进人们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5 基本原则1.注重协调、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生态县的基本着眼点是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禁止准入区和限制准入区实行生态优先保护原则。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坚持全局观念,衔接相关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循序推进,通盘考虑规划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突出近期工作,分步实施规划,注重可操作性和前瞻性。3.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原则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要求,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提出相应的建设重点和工作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核心任务,把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作为主攻方向,抓重点树典型创示范促推广,点面结合,整体推进。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原则从缙云县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因地制宜,挖掘亮点,形成特色;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和推广有效实用技术;做好制度创新工作,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各项生态工程顺利实施。5.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原则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有关部门和县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要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把生态县建设变成全县人民的意愿和行动。充分运用市场经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生态县建设资金。1.7 规划年限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07年,县域乡镇行政区划以2008年为基准;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82013年;中远期为20142020年。第2.1自然地理状况2.1.1地理位置缙云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腹地,丽水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2528°57,东径119°52120°25,东临仙居县,东南靠永嘉县,南连青田县,西接丽水市莲都区,西北界武义县,东北依磐安县,北与永康市毗邻。县城东西宽54.6公里,南北长59.9公里,县界全长304.4公里。区域总面积1503.52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地五云镇距杭州公路里程262公里。2.1.2地形地貌缙云县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莲都景宁断裂带的中断,火山岩构造带,发育有糜棱岩、构造透镜体等。地貌类型分中山、低山、丘陵和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80%以上。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东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座,大洋山主峰海拔1500.6米为全县第一高峰,其中东北部为大盘山所延伸,以中低山地貌为主;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为中山地貌。西部边缘为仙霞岭余脉,以低山地貌为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座。北部地层陷落,构成壶镇、新建两块河谷盆地。中部丘陵广阔绵延,为仙霞岭与括苍山的过度地段。全境地形呈现东南西三面环山,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地势总体呈东西高中间低,中东部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倾斜,西部地区自西南向东北倾斜。2.1.3气象气候缙云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由于地形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有四季,山前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的特征。全境年平均气温13.6-17.0,气温稳定10的天数205-252天,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14.7。年均降雨量1373-1789 毫米,全年降水变化有两个相对的多雨季,呈双峰型分布,4-6月是第一雨季, 8-9月受台风影响,是第二个雨季。年相对湿度75-85%,无霜期192- 256天,年均日照时数1775-1988小时,年总辐射量102.1-110.0 千卡/厘米。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其次为西北偏北风,全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2.1.4水文水系境内河流均属山溪性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灵江三个水系,主要溪河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好溪为瓯江的一大支流,全长123公里,流域面积1238平方公里,为缙云县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磐安县大盘山大岗尖西南麓,从东北入境,其干流流径壶镇、东方、五云、东渡,至大庭庙出境过莲都区流入瓯江大溪。好溪干流在缙云县境内长66.11公里,流域面积793.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45亿立方米,平均坡降1.6,其中境内主要支流盘溪长22.6公里,流域面积90.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95亿立方米,平均坡降30.5;贞溪长24.5公里,流域面积127.9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立方米,平均坡降11.4。新建溪为钱塘江支流武义江上游源头之一,是缙云县第二大河,发源于武义县的白革山董源坑,从西北部的合群村入境,流经新建、五云,汇碧河、南溪等溪河,在姓姚村进入永康市境内。新建溪境内干流长28.35公里,流域面积299.0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68亿立方米,平均坡降9.7。永安溪为灵江干流,发源于仙居天堂尖,自南向北流径东部大源镇,汇三溪等乡镇溪河,境内干流长19.99公里,流域面积158.7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49亿立方米,平均坡降7.3。另外,东南部还有属瓯江水系的方溪、严溪、船寮溪、小楠溪等诸溪,合计流域面积243.46平方公里。2.1.5土壤全县主要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36个土属,69个土种。土壤总面积约14.51万公顷,以红壤土类分布最广,占总面积的61.5%,黄壤占21.5%,岩性土占4.0%,潮土占0.9%,水稻土占12.1%。县域自然土壤垂直分布较明显,大约在海拔700m左右是黄壤与红壤两大土类的分界线。其中黄壤分布于700米以上的低、中山;红壤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岩性土分布于盆地中低丘上;潮土分布于河漫滩地、山口洪积扇等;水稻土分布于黄壤带梯田、低山丘陵梯田、洪积扇前缘和顶部、溪流两岸等。山地土壤的成土母质种类主要有酸性岩浆岩,包括凝灰岩、花岗岩。2.3 生态环境状况及分析2.3.1植被缙云县地处中亚热带,属于我国东部湿润林区,常年湿润常绿阔叶林东部组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带的南带与北带的过渡地带。在境内垂直气候因素影响下,海拔从低到高,自然林带分布顺序一般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混交针叶林。地带性的顶级植物群落是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目前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少,亚热带针叶林多、分布最广,松木和杉木约占全县森林面积的95%以上。常绿阔叶林主要林种为甜楮、木荷、苦楮等,目前纯常绿阔叶林已极为少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海拔9001300米的大洋山沟谷山坡尚有分布,主要树种为化香树、光皮桦、青冈树等;针阔混交林在中山区,低山丘陵亦有少量分布;针叶林有黄山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柳杉林等四个群系。黄山松林分布于700-800米以上山地,是中山、低中山的主要代表群落;马尾松林分布于黄山松林之下,是缙云县面积分布最大,资源丰富的本县代表群系之一。亚热带山地灌草丛分布于丘陵山地,从海拔200-1300米都有分布,常见有乌饭、白栎、继木、映山红、狼箕、茅草、蕨等。此外还有毛竹、油茶、油桐、板栗、果树、桑、茶等人工林植被。植被系统复杂程度较差,生态稳定性不强。2.3.2生态公益林全县现有生态公益林3.16万公顷,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6.24%。主要分布在仙都风景区,瓯江支流好溪两岸、钱塘江支流新建溪源头两沿、灵江干流永安溪流域,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330国道和42省道沿线等区域,以及大洋山森林公园等地块,树种以黄山松、马尾松、甜楮、木荷、苦楮、青冈为主。2.3.3水土流失由于植被破坏、采砂、采矿、取土制砖、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等原因,造成缙云县局部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并且以水力侵蚀为主。据2000年统计全县流失总面积约为456.68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30.37%,其中剧烈水土流失面积1.93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0.42%;极强度15.64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3.42%;强度34.05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7.46%;中度174.50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38.21%;轻度230.57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的50.49%。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全县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减少,流失程度显著减轻,工程项目建设已成为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2.3.4生物多样性动植物资源丰富。茂盛的山林,多种小气候环境,给各类生物的繁殖衍生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有关部门调查,县域内已知的植物资源除蕨类、苔藓植物外,有种子植物136科540属11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高等担子菌类22科67属197种,其中食用菌69种,药用菌37种,有毒菌15种。古树名木全县有南方红豆杉、罗汉松、樟树、香桂、枫香、苦槠、青冈栎、银杏和马尾松、柳杉等3100棵。野生动物资源有556属93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7种。昆虫有110科486属1300种。主要动物有豹、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猕猴、穿山甲、豺、小灵猫、野猪、狐狸、水獭、獐、青羊、松鼠、大鲵、鸳鸯、山鸡、锦鸡、游隼、红隼、苍鹰、雀鹰、画眉、啄木鸟、猫头鹰等。2.3.5自然灾害缙云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山洪、台风、冰冻、干旱、地质灾害、虫害等。尤其是梅雨季节和台风短历时的大暴雨产生的灾害性洪水,导致河床变迁改道、冲毁淹没农田和村庄、冲垮堤坝塘库、毁坏公路铁路桥梁等,对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缙云县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由于矿山开采和地质条件原因,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缙云县地质灾害敏感性程度为:高易发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0.07%,在大源、石笕、东渡、五云零星分布;中易发区总面积5.4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0.36%,主要在东南部和东北部零星分布;低易发区总面积1370.03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91.1%,县域内大片分布;不易发区面积12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8.4%,主要分布北部盆地及低山缓坡地带。根据浙江省缙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及缙云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资料,缙云县有地质灾害点共计76处,其中崩塌19处、滑坡38处、泥石流19处。3.1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20022007年,缙云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6%;三次产业比例从16.343.240.5调整到8.358.333.4;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0.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9.7%;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3.2 资源现状与支撑能力3.2.1土地资源缙云县土地总面积149425.44公顷,人均土地面积0.33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205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0.68%;耕地面积12092.8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10%,耕地面积中水田9927.43公顷,占82.09%;旱地2165.41公顷,占17.91%,人均耕地面积0.027公顷,远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0.053公顷的生存空间警戒线。缙云县土地以中、低山丘陵为主,自然环境较好适合于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缙云县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可利用资源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但过度开发利用将对区域性生态系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缙云县经济社会建设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3.2.2水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17.3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3906立方米,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14.63亿立方米,占84.37%;地下水量2.71亿立方米,占15.63%。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0.46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53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分布新建溪为2.89亿立方米,好溪为9.21亿立方米,永安溪流域为1.39亿立方米,小楠溪等其他流域为1.14亿立方米。全县现有中小型水库及山塘8410余座,总库容约为6600万立方米,其中大洋水库为中型水库,集水面积19.7平方公里,总库容1520万立方米;另有小(一)型水库11座,总库容约262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69座,总库容约1660万立方米。缙云县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缺少骨干水利工程,在干旱期,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原有新区城东水厂供水量为2万立方米/日,随着城市的逐步扩大,用水量逐年增加,已不能满足正常供水,双潭水厂(设计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一期工程供水量5万立方米/日的建成,缓解了城区供水压力,扩大了区域供水范围,为城乡一体化供水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好溪水利枢纽(潜明水库)工程的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能够满足。因此,水资源对缙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强。3.2.3森林资源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0553公顷,人均林地面积0.272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05535公顷(其中乔木林地面积93968公顷,竹林11567公顷),疏林地160公顷,灌木林地972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197公顷,苗圃地17公顷,无立木林地1595公顷,宜林地308公顷,辅助生产林地19公顷。非林地29573公顷,其中四旁占地15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2%,林木绿化率76.9%。全县活立木总蓄积4426527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9.97立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的主要特点是:龄组结构以中龄林、近熟林占绝对优势,幼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偏少;树种结构不合理,松木林占80%以上,阔叶林资源甚少;林相单纯,纯林占95%以上。由于松木纯林比例过高,易引发森林病虫害,致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威胁,树种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缙云县森林覆盖率高,有利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大气环境改善和旅游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3.2.4矿产资源缙云县境内已知矿产21种,矿床、矿(化)点150多处(不含乙类矿产),已发现的有沸石、凝灰岩、珍珠岩、澎润土、石英砂、萤石等,其中,沸石贮量约3亿吨,居全国第四,质量第一;珍珠岩资源量约3000万吨;澎润土资源量约830万吨;凝灰岩资源量11982万立方米。矿产资源特点是:非金属矿产丰富,能源矿产匮乏,金属矿产资源稀少;沸石、珍珠岩、凝灰岩资源储量丰富、规模大、质量较佳,产地集中、区位条件优越;萤石、膨润土、花岗岩等石材及矿泉水资源,具有潜在优势;矿产开采、加工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非金属类建筑材料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07年共有矿山20家,年产矿石总量64.6万吨。3.2.5旅游资源根据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缙云县共认定386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五级单体5个,四级单体6个,三级单体55个。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为:五云镇仙都风景区和黄龙风景区、溶江乡岩门风景区、大洋镇大洋山风景区、新建镇河阳古民居及雪峰山风景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珍奇的大自然景物,形成缙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对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积极作用。仙都,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总规划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区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仙都风景名胜区由仙都、黄龙、岩门、大洋四大景区组成,包括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其中,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称“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故称“鼎湖”。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构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阳谷,相传是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个篆字,是出自时任缙云县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书法大家李阳冰所题,最负盛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风景区是一处以黄龙寺为中心的岩林景观与四周低丘田园风光相结合的景区,以象形山石为特色,周延岩壁、盘龙古寺为主要景点。风景区西面平坦开阔,东、南、北三面有低丘环绕,主峰海拔240米。山梁下,有绿雾般的青松簇拥;山梁上高距着许许多多不可名状的奇石,跆籍相连;梁下悬崖似鼓,连亘五六里,远远望去,黄龙山犹如一条盘旋蠕动的苍龙;悬崖峭壁间,洞穴密布;黄龙山涧,谷幽潭深。黄龙寺院始建于唐乾宁三年,位于风景优美的黄龙山林之中,山峦林木、奇岩异石、碧塘清流都成为寺院绝佳的天然林园。大洋山风景区之一大洋山森林公园地处括苍山脉中段,总面积4906公顷,是集纳凉避暑、休闲度假、观光游览、科研教育等诸功能于一身的省级森林公园。境内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溪水清澈、山高林密、峡谷幽深、峰峻石奇、云海日出、景观迷人,珍稀植物藏于其中,飞禽走兽出没其间,主峰海拔1500.6米,是括山山脉的最高峰,也是浙江东南沿海的第一高峰。大洋山森林公园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奇物的山石景观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为特色,有大洋晓日、仙人叠箱、佛祖摘星、魁星折桂、夫妻蛇、双靴石、慧灵寺、金鸡报晓、仙人头、风动岩、石猴面壁等60余处景点。河阳古民居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河阳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朱氏历代祖先以耕读传家,重农经商,人才辈出,富甲一方。宋元两代曾出八位进士,形成“义阳诗派”。现存的一溪两坑之水系、一街五巷的村庄布局乃元代设计。十多座古祠堂、百栋旧第计1500 余间,大多为明清两代所建,是宗族庄园式古民居建筑群。村中三教合一的宋代古刹“福昌寺”,元代的“八士门”及“八士门”前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的石“稀罕”,古代的大桥、农具、家具、壁画、诗句、匾额、雕刻,还有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的河阳窗花剪纸,以及历代农民义军的遗迹,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构成了江南罕见的千年文化古村。3.2.6能源缙云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水力资源8.23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约为7.66万千瓦,到2007年已开发装机水电容量4.37万千瓦,年发电量10669万千瓦时,盘溪梯级电站被联合国列为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截至2008年10月,缙云电网共有220变电所1座,主变2台;110千伏变电所5座,主变8台;35千伏变电所19座,主变54台。全县境内共有35千伏线路33条,总长度为262.268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共87条,全长共1169.99千米,供电能力大幅提高,为缙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2007年,全县用电量为92908万千瓦时,比去年增长23.9%,其中工业用电量为77915万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量为9276万千瓦时;煤炭消耗总量21.89万吨,其中工业耗煤量20.39万吨;单位GDP万元能源消耗量为0.94吨标煤,煤、石油等资源依赖外来输入,电力大部分依靠省电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缙云对能源的需求呈增长趋势,因此,缙云县经济社会发展应充分考虑能源的支撑作用,优化开发水力能源,大力倡导能源节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位GDP能耗。综上所述,缙云县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可利用资源的实施,土地供需矛盾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在干旱期,存在工程性缺水问题;森林覆盖率高,但树种、龄组结构不合理,林相单纯,人均林地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非金属矿产丰富,能源矿产匮乏,金属矿产资源稀少,建筑石料等非金属类矿产资源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已成为缙云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水力能源开发有待完善,供电能力大幅提高,单位GDP万元能源消耗量偏高,节约能源工作仍需加强。3.4 生态县建设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3.4.1生态县建设的有利条件1.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缙云地处瓯江、钱塘江和灵江三江干、支流源头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5.2%;大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属清洁水平;水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功能区划要求,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秀。2.资源禀赋深厚独特缙云县山水资源得天独厚,境内生物资源众多,森林和水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资源独特,沸石、凝灰岩品位、质地、储量在国内领先,珍珠岩、花岗岩、泥质岩的储量省内名列第一。3.休闲旅游特色显著缙云县自然风光奇丽,奇峰异石、曲桥流水人家形成独有的自然山水风光,可谓无处不画;田园风光、古村遗迹、乡土风情、黄帝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丰富的旅游人文资源。仙都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4.区位优势日益显现缙云县地处浙江省金温铁路沿线产业带,北接沪杭金,东依甬台温,金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台金高速公路、330国道、42省道的便捷交通网,成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海西地区及周边地区产业扩张的外延、辐射承接地。随着金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实施,区位条件将进一步优化。5.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0.65亿元增加至68亿元,增长105倍;财政总收入从0.07亿元增加至7.84亿元,增长111倍;居民和农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较快发展,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显著,建设生态县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6.领导重视,公众参与缙云县领导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把缙云建设成为山水休闲县的战略目标。通过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深入,生态建设深入人心。2003年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考核验收;至2008年大洋镇、东方镇、舒洪镇和原新碧镇、新川乡、双川乡建成省级生态乡镇,现有省级绿色学校7所、省级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家庭8户、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处和绿色企业2家,建成县级及以上生态村106个,完成村庄整治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245个行政村,为生态县的创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3.4.2制约因素1.水环境容量偏小缙云水系分属瓯江支流、钱塘江支流、灵江干流源头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高,工业、人口主要分布在狭长型山溪性河流的冲击地带,地形落差大,河水流量时空分布不均匀,丰水期、枯水期差别明显,丰水期水资源浪费严重,甚至诱发洪涝灾害,而枯水期来水少,甚至断流,水环境容量偏小。2.耕地面积不足缙云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人均土地面积0.337公顷,由于土地以中、低山丘陵为主,自然环境较好适合于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少,耕地面积只有12092.8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27公顷,仅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耕地生存空间警戒线的一半。3.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缙云县目前仍属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经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第四章 建设目标4.2 阶段性目标4.2.1 近期目标1.创省级生态县阶段目标(2008-2009年)建成省级生态县。在以前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综合防治,完善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培育公民生态文化意识,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要求,形成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框架。到2009年,全县13个乡镇达到省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省级生态县通过验收。2.创国家级生态县阶段目标(2010-2013年)经济稳步增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态效益型经济与生态县特色已经形成,全县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全面达到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各项指标。到2013年全县13个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建设要求。4.2.2 中远期目标深化生态县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年人均GDP达到8.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5万元,城镇化水平达到70%。把缙云县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舒美的人居环境体系、良性的生态环境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山水休闲县。4.4 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4.4.1基本条件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通过生态县建设,缙云县在上述基本条件中,第1-4条已达到,第5条仍有较大差距,目前缙云县暂无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需创建1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平均每年2-3个乡镇。4.4.2建设指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的通知(环发2007195号),结合缙云县实际情况,缙云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和目标值见表4-3。表4-3 缙云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目标及建设指标体系序                号                指标名称                2007年                现状值                2009年                目标值                2013年                目标值                2020年                目标值                建设指标                经济发展                1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元/人)                4533                5800                10000                25000                6000                2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0.94                0.75                0.70                0.65                0.9                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m3/万元)                27.7                25                20                19                20                4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70                0.70                0.75                0.8                0.55                5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                32                40                60                65                60                生态环                境                保护                6                森林覆盖率(山区丘陵综合%)                75.2                75.2                75.3                75.5                65                7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20.6                25                30                30                20                8                环境空气质量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到功能区                标准                省控以上断面过境河流水质不降低                9                水环境质量                达到                达到                达到                达到                10                噪声环境质量                达到                达到                达到                达到                11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化学需氧量(COD)                (千克/万元GDP)                7.26                未超控                4.5                未超控                3.5                未超控                3.5                未超控                3.5(且不                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                12                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二氧化硫(SO2)(千克/万元GDP)                4.99                未超控                4.4                未超控                4.0                未超控                3.8                未超控                4.5(且不                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                13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61.1                65                80                85                80                14                工业用水重复率(%)                55.6                60                80                85                80                15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8                98.5                99                100                90                16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99.8(无危险废物排放)                99(无危险废物排放)                99(无危险废物排放)                99(无危险废物排放)                90(且无危险废物排放)                17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11.4                12            

    注意事项

    本文(缙云生态县建设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山***)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