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docx
-
资源ID:97745132
资源大小:124.69KB
全文页数:7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连云港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docx
连云港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 )为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 度,改善和提高卫生服务能力, 更好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 健康中国建设, 根据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国办发201514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 和国家 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 (计社会1999261 号) 以及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编办、 省财厅、省中医药局江苏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结合连 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连云港 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规划,制定连云 港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本规划以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导, 以建设现代医 疗卫生体系和健康连云港为目标, 形成政府卫生投入的长效稳定 机制和社会力量投入的多元参与机制,不断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 伍建设,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 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 为全体居民提供 更加优质更加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本规划以市区为重点, 兼顾县域, 县域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由各县区政府具体编制规划。 2 本规划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参照如下文件: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2015-2020 年)(国办发201514 号)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 201124 号)地市级以上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标准实施意见 (苏编办发20097 号)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江苏省市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标准(苏卫监督 200939 号)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卫疾控发 20133 号)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连云港市“十三五”卫生与健康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规划 (连政办发2016166 号)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一、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连云港市位于中国沿海中部, 江苏省东北部, 地处中国海陆 3 南北过渡结合部。辖赣榆、海州、连云三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 发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徐圩新区、高新区以及东海、灌云、 灌南三县,总面积 7615 平方公里。全市有街道办事处 28 个、乡 镇 61 个(其中镇 48 个)、居委会 245 个、村委会 1432 个。 2015 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 530.36 万人,常住人口 447.37 万人1。2015 年地区生产总值 2160.6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 增长 10.8%。2015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077.35 亿元, 进出口 总额 80.45 亿美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15 年农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12778 元,比上年增长 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 25728 元,增长 9.0%。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明显,全市农 村居民人均消费 9052 元,增长 9.3%;市区城市居民人均消费 17259 元, 增长 7.8%。二、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一)卫生资源状况21卫生服务机构至 2015 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 999 个,其中医院 70 个(综合性医院50 个、中医院6 个、专科医院 13 个)、疗养院 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5 个、社区卫生服务 站 47 个、镇卫生院 91 个(其中中心卫生院 32 个)、门诊部(所、 室) 660 个、急救中心 1 个、采供血机构 1 个、妇幼保健所 9 个、 专科防治所(站)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9 个、卫生监督所 71 数据来源:连云港市 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2 数据来源: 2015 年连云港市卫生和计生事业统计公报 4 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 1 个。2卫生人力资源至 2015 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 23056 人(不含村卫 生室),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8701 人, 注册护士 9898 人。 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5.15 人, 拥有执业(助理)医 师 1.94 人,拥有注册护士 2.21 人3。全市农村共设 1709 个村卫 生室, 其中执业(助理) 医师 968 人,注册护士 125 人,乡村医 生及卫生员 4352 人。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占 3.97% , 本科占 28.28%,大专占 32. 17%,中专及以下占 35.59%。3床位数至 2015 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设床位 19035 张,其中: 医院设床位 13256 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73 张, 乡镇卫生院设 立床位 4091 张。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 4.25 张。全市医疗卫 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与床位之比为 1:0.83,医院的卫生技术人 员与床位之比为 1:1.02。4 医疗卫生设备4至 2015 年底,全市大型医疗卫生设备总值 181072 万元。共 有乙类大型医疗设备 116 台, 其中 CT65 台、医用核磁共振成像 设备(MRI) 26 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线机(DSA) 14 台、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 9 台、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 扫描装置( SPECT) 2 台。3 以常住人口 447.37 万计算,而非户籍总人口4数据来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处设备统计资料 5 5卫生经费52015 年, 市、县(区)级政府对卫生计生事业投入资金 6.71 亿元(不含新农合基金 1.49 亿元),各项投入经费占卫生计生 事业投入比重分别为:医疗卫生管理 9.97%、公立医院 9.59 %、 公共卫生 28.97 %、基层医疗卫生 13.94%、医疗保障 13.98% 、 中医事业 0.33、人口计生事业 18.64%、其他占 4.58 %。(二)卫生服务状况1 医疗卫生服务2015 年,全市医疗机构共接待门急诊人次 2836.2 万人次,其中医院 670.4 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8 万人次、乡镇卫 生院 616.8 万人次。全年出院人数 55.5 万人次,其中医院 42.3 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0.7 万人次,乡镇卫生院 10.3 万人次。 全市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平均为 68.47%。全市医疗机构出院 者平均住院日 8.2 天。2疾病预防控制2015 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 16 种共4437 例, 死亡 12 例,发病率为 100.76/10 万, 病死率为 0.27%。发病前 5 位病种 分别为肺结核、梅毒、肝炎、猩红热、痢疾,共 4029 例,占发 病总数的 90.80%,所占比例分别为 44.04% 、22. 13% 、14.20%、 6.51% 、3.92%。2015 年,全市“五苗”全程接种率达 98.92, 卡介苗接种率5数据来源: 2015 年度连云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公报 6 99.93%,糖丸接种率 99.83%,白百破接种率 99.84%,麻疹接种 率 99.84%,乙肝接种率 99.90%,其中乙肝首针及时率 99.46%。3妇幼保健服务2015 年, 妇女病普查率城市为 97.04%,农村为 86.99%。孕 产妇保健管理率 98.88%,孕产妇产前检查率 99.43%,住院分娩 率 100%,孕产妇死亡率 6.27/10 万, 婴儿死亡率 4. 19 ,5 岁以 下儿童死亡率 5.74 ,5 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0.53%,7 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97.92%。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5 年,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85.3%,健康档案 动态使用率 87%,预防接种证建证率 99.9%,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100%,儿童健康管理率 96.6%,65 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率 75.4%,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76.2%, 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73.6%,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95.8%。5卫生科研服务与学科建设20112015 年,全市卫生系统获得市政府科技进步奖 88 项, 居各行业前列;获得各级科研项目 463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6 项、 省级项目 10 项, 省卫生厅(卫计委) 、省中医局项目46 项;获 得省卫生厅(卫计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 14 项、妇幼保健新技 术引进奖 4 项。建成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2 个, 建成省级医学创新 团队 1 个、临床重点专科 14 个、中医重点专科 4 个。 7 6健康教育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通过 12320 公共卫生公 益热线免费向全市广大政务通用户发放健康短信, 提高健康教育 覆盖面。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居民 健康素养指导手册,开展健康干预试点工作,海州区、赣榆区 作为健康干预监测点,健康干预试点工作成效明显。7卫生监督全面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工作,市本级及全市 7 个县 区全部通过了省评估,其中市本级、赣榆区和连云区为示范达标。 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建设, 灌南县、灌云县分别组建了 5 个和 9 个乡镇分所。截至 2015 年,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 率 100%,公共场所住宿业量化分级管理实现全覆盖。8社会医疗保障截止 2015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 74.26 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 48.74 万人。新 农合参保人数为 335.02 万人, 参合率达 99.77%。在全省率先实 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并实施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 实现大 病保险制度“全覆盖”。对困难家庭实施大病救助。覆盖城乡的医 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保基本”和社会兜底 的功能充分体现。9卫生信息管理市级信息平台框架基本形成, 实现与各县、区新农合信息系 8 统互联互通, 实现全市各级包括市、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 数据接口连接。同时,基本建成新农合市级管理信息平台和县 (区)级业务系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 管理信息等业务系统。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 疾病、损伤和中毒等已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连云港市居民的主要 死因, 并成为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居民疾病负担较重。同时由 于生活节奏加快, 精神压力增大, 精神疾患不可忽视。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预防工作的重点仍是结核 病、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同时应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人 禽流感、手足口病、埃博拉病毒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不明 原因肺炎等)。职业病的危害和发病增加, 职业病防制机构的人员及设备设 施缺乏, 防治任务艰巨。卫生监督机构对职业性危害的监督缺乏 有效手段,对工厂企业无法做到预防性的卫生监督。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势能逐步显现, 高龄和高危孕产妇比例将 逐渐增加,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的任务艰巨。(二)卫生管理与卫生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1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一是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全市 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卫生资源 9 配置不合理, 中心城区卫生机构过于集中,部分边缘区域内缺乏 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医院, 服务能力严重滞后于辖区居民 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三是民办医疗机构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专科医院发展相对较慢, 儿科、精神卫生、康复、老年护理等领 域服务能力比较薄弱; 四是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尚未有效实 施,城市二级以上大中型医疗机构仍然承担大量应由基层医疗机 构承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2卫生政策保障有待加强。一是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卫生 科技投入不足, 卫生投入渠道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培 养与技术引进力度不够,缺少一流的卫生科技信息中心和实验 室;二是受体制约束, 大部分医院的人事与分配制度仍然比较僵 化,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制度、 完善的绩效分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业务 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不够; 三是公立医院在数量、布 局以及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等方面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 科学论证不够。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 续教育等方面存在壁垒。社会办医放开不充分, 有序的医疗市场 竞争机制尚未有效形成。3 卫生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一是大部分医院还没有形成以 “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管理体制;二是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尚未完 全建立,医疗集团运作仍在起步阶段,管理以松散型为主;三是管 理手段滞后,行业管理过于行政化,市场与法制手段使用不够。 10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 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宗旨,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创新管理体制和 运行机制为着力点,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加快卫生发 展转型、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为导向,完善新型公共卫生和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 以提高人群健康素质、增进健康公平为目标,构建 公民健康促进体系,加快推进健康连云港建设。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 多元发展。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 性质, 强化各级政府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责任, 强化公共财政支撑 功能, 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同时, 充分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增 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 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 机构为补充的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办医模式。(二) 以人为本, 促进公平。 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强化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衡性和普 惠性, 突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作用,让人 11 民群众享受到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 进等服务,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 ) 改革体制, 创新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处理 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激励与约束等关系, 建立起有利于 增加服务、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重点围绕分级诊疗、全民医保 和公立医院改革, 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和医疗卫 生机构的机制转换,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改革薪酬 分配机制,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 更好地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 增强医药卫生发展活力。( 四 ) 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理念, 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医药卫生各项工作。注重增强 卫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把完善体制机制与解决突出问题结 合起来,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着力补短板、强基层,改善薄弱环 节和重点领域的工作, 推动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公共 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坚持 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指导方针,推动医疗与预防、中医与西 医协调发展。三、规划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覆盖城乡居民的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成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框架, 城乡居民 人人拥有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服 务;城乡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状况和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明 12 显缩小, 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明显提升,居民健康生 活质量明显改善,全市卫生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 上,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连云港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主要指标主要指标2015 年实际2020 年国家目标2020 连云港市目标每千人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张)4.2566.1其中: (一) 医院2.964.84.521公立医院2.143.33.02市办医院1.020.91.36县办医院1.021.81.46其他公立医院0.10.150.22社会办医院0.821.51.5(二)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91.21.2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0.17-0.22卫生院0.92-13其他0-0(三)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0.2-0.38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1.942.52.5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2.213.143.14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0.380.830.83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人)1.242-33医护比1:1. 141:1.251:1.25市办及以上医院床护比1:0.591:0.61:0.6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500500- 1000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张)-800800- 1200 13 第三部分 配置标准和主要任务一、卫生机构设置在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建立和完善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组成的二级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大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 市级专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 主要从事急危重症、疑难杂症 的诊治, 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同 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利用自身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和完 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 扩大各市直医院为 龙头的医联体规模,推行不同级别之间、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 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赣榆区和各县范围 内医疗服务重点是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即建设以县级医 院 ( 医院、中医院 ) 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医疗机构的床位配置应坚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 众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原则, 在全市总床位不超过省定配置标准的 前提下, 合理调整不同专业的床位结构。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和 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充分考虑城乡和不同区域的差异,规划 提出全市 2020 年每千人床位数为 6.1 张(见表 1 )。预计到 2020 年全市常住人口达 460 万人以上, 共需床位 28060 张床位, 需增 加 9025 张床位。根据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床位的近年使用情况, 14 并预测各类别医疗机构的比重,合理配置综合医院、中医医院( 中 西医结合医院 )、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中心 ( 乡镇卫生院 ) 四 类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量。到 2020 年,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 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乡镇卫生院 ) 四类医疗机构的床位 配置情况,分别是综合医院 13760 张、中医医院 2530 张、专科 医院 4500 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镇卫生院) 5520 张、专业公 共卫生机构床位数 1750 张。市、县级医院连续两年病床使用率 低于 60的,镇级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低于 50的, 视情况适当 缩减床位。表 1 千人口床位数2015 年常住人口(万人)2015 年2020 年常住 人口(人)2020 年实有 床位数(张)每千人口医 疗卫生机构 床位数(张)实有床位数(张)每千人口医 疗卫生机构 床位数(张)全市447.37190354.25460280606.10东海县96.3530213.149946004.65灌云县80.125163.148238804.73灌南县63.1929964.746537505.77赣榆区96.1131443.279946704.72海州区84.1561617.3286886010.30连云区27.4711974.362923007.93(一)医院1综合性医院在市区共规划设置 4 家 1000 张床位以上三级综合医院,包 15 括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东方医院、赣榆区人民医院。 总床位数 2000 张的第一人民医院新海新区医院全面投入使用 (市区综合医院规划表详见附表 1 ),市区三级医院形成以第一 人民医院新海新区医院为中心的扇状分布格局。每个县至少规划 设置二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其中县人民医院条件具备时可调整 设置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全市共规划设置二、三级综合医院 14- 16 所,配置床位 13760 张。市区中心城区原则上不再新设 200 张床位以下的公立综合 性医院。床位数低于 200 床的医院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同时 又分散了城市的医疗资源。对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难以正常运 转的医疗机构, 引导其向康复、老年护理、医养结合等服务领域 拓展,或通过兼并、撤销等方式进行调整。2 中医医院我市中心城区及所辖三县、赣榆区已各有 1 所中医院。按照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 0.55 张的标准,规划期末配置床位 2530 张。 (连云港市市区中医医院规划表详见附表 2)市区现有市中医院和赣榆区中医院, 难以全面满足群众的医 疗需求。市中医院可以在现址基础上根据周边用地现状进行扩建 改造, 建设老年康复、儿童康复等医养结合项目以及中医全科医 生培训基地。同时,结合我市主城区过于狭长、市中医院对连云 新城辐射能力明显不足的实际情况, 规划在连云新城预留发展用 地,设立分院或者建立市第二中医医院。 16 3专科医院市区现有专科医院 16 所, 规划新增加老年病等特色专科医 院,并根据城市建设规划预留部分专科医院用地, 用于专科医院 整合、调整,吸收社会资本兴办民营专科医院。(连云港市区专 科医院规划表详见附表 3 )市第一人民医院利用新海新区分院建成及部分科室、病区搬 迁的机会, 对通灌院区进行改造提升, 改善儿童医院、口腔医院、 脑科医院、心血管医院的办医条件。筹建全市儿童健康管理中心。 各县应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建设若干家专科医院, 突出专科特 色,特别是提高辐射能力。每个县至少应建设 1 所妇幼保健院, 每个县在县级综合医院建立 50 张床位左右的传染病区、分院或 独立建院。专科医院的设置等级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市精神病医院、 市妇产医院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水平、儿童医院、口腔医院、脑科 医院、心血管医院和肿瘤医院建成二级甲等或三级专科医院。专科医院规划配置床位 4500 张。4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到 2020 年, 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 1.5 张床位为社会办 医院预留规划空间。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 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放宽举办主体要求,进一步放宽中外合资、 合作办医条件, 按照国家和省卫计委要求,逐步设立具备条件的 17 境外资本独资医疗机构试点。加快办理审批手续, 对具备相应资 质的社会办医院, 依照规定予以批准, 简化审批流程, 提高审批 效率。设置范围主要引向卫生资源薄弱地区、城乡结合部等。引 导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 集团。引导提供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紧缺服务,推动完善治 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规划, 乡镇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或一定服 务人口进行设置。原则上,每个建制乡镇政府设置 1 所卫生院, 按当地农村常住人口每 2030 万人的标准在交通便利的重点乡 镇设置 1 所中心卫生院, 中心卫生院条件成熟可发展成为县人民 医院的分院或二级医院。在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每 3 万 10 万居民设置 1 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推进机构标准化建 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不低于 1400 平方米,乡镇卫生 院建筑面积不低于 2000 平方米。至2020 年, 90%以上政府办乡 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省定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的详细规划由医 疗机构设置规划编制。 18 2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地区按行政村或 20003000 人口设置 1 个村卫生室, 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行政村酌情增设; 城市地区以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为主体, 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一般按 1 万居民设置 1 个社 区卫生服务站。加快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改善房 屋设施和设备装备。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筑面积不低于 150 平方 米,村卫生室建筑面积不低于 120 平方米。至 2020 年, 90%以 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省定标准。(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设置1疾病控制网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坚持防治结合, 建立健全专业 公共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信息 共享与互通互联等协作机制, 设置合理、高效、反应灵敏的疾病 预防控制网络。网顶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间为各县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网底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各医疗机构。更新、 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 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所需设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每个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划内 原则上只设 1 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疾控中心人均建筑面积 不低于 65m2/人,县不低于 60m2/人。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 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逐步理顺徐圩新区、云台山风景区以及高新区三个区域的疾 19 病预防控制管理体制,根据行政管理职能的调整变化及人口变化 情况,适时在徐圩新区、高新区分别设立疾控中心。2妇幼保健网络进一步优化妇幼健康服务资源配置, 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机构, 建立以妇幼保健院、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的妇 产科、儿科为主体,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保健门诊、计 划生育门诊等为基础, 民办专科医院等为补充的新型妇幼健康服 务体系(见附表 4)。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网络建设。建成省级孕产妇和新生儿 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1 个, 市、县级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 中心建成率达 100%。市级建成三级妇幼保健院,三县、赣榆区 建成二级妇幼保健院, 80%以上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达到标准化 建设和规范化要求,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妇幼健康服务门诊 建成率达 80%以上,村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健全。3卫生监督网络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 在承担公共卫生执法任务 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执法。形成以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为主 体,在乡镇设置派出机构,覆盖全市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和执法 体系。徐圩新区等功能板块根据需要逐步设立卫生监督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卫生监督执法车和现场快速检测车, 卫 生监督执法车按每 4 人配置 1 辆,现场快速检测车市级卫生监督 所配备两辆, 区县配备 1 辆。全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均建筑面积不 20 低于 40m2/人。4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应急装备水平, 通过定期应急培训和演练提升公共卫生应急 队伍的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覆盖全市、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 作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 社会稳定。加强应急急救网络建设, 加大院前急救设施的投入。建立健 全急救指挥中心和各大医院、各县(区) 综合医院的联系,形成 具有较高水准的快速反应急救网络。完善市政府指挥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卫生 计生委。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处置本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指挥体系的领导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做好疫情处理工 作;各级医院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和收治管理等工作; 卫生监 督执法机构负责监督落实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医疗机构消 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及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的 监督检查等工作。5 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至 2020 年建成,完善市、县、乡院前急救网络体系,按照 标准规范设置急救站、点,实现急救平均反应时间城区 10 分钟 以内、乡镇及农村 15 分钟以内的目标。按照每 45 万人配备 1 21 辆监护型救护车。各县(区)要逐步建设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独 立型”急救站。不断完善急救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实现互联互 通、信息共享。开展分类救护及分级调度,加强院前急救质量控 制建设, 不断完善和规范院前急救各项流程, 提高效率, 满足患 者需求。6采供血机构设置连云港市现有一所中心血站,规划期内随着服务人口的增 加,适时适当扩大规模; 三县、赣榆区完善采血点建设。7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精神疾病专业防治机构,到 2020 年,每个县内都 要建设 1 所政府举办的二级以上精神病专科医院, 市本级建设 1 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 每万人精神病床位达到 3 张以上。加强 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精神卫生专门人 才的培养,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 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 机制, 健全工作机构, 加强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完善严重精神障 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 提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 所有严重 精神障碍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管尽管、应治尽治。依托市、县 (区)精神病专科医院, 建立相应规模的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 障碍患者救治中心, 对易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部实施 免费救治。严格科学规范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治疗、管理和康复。 22 二、卫生人力配置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医 学人才队伍, 形成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卫生人才布局, 卫生技 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知识层次得到整体提高。(一)医疗机构人力配置严格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护士管理办法。按照 2006 年至 2015 年全市每千人卫技人员数年均增长的趋势和建设全面 小康社会的要求, 至 2020 年, 连云港市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 2.5 以上人(表 2),每千人口护士数 3.14 人以上(表 3 ),每万人口 全科医生数 3 人以上。表 2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015 年常住人口(万人)2015 年2020 年预计 常住人口 (万人)2020 年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每千人口执 业(助理) 医师数(人)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每千人口执 业(助理) 医师数(人)全市447.3787011.94460115002.5东海县96.3514421.509919601.98灌云县80.110061.268216001.95灌南县63.1911131.766517002.62赣榆区96.1114841.549920502.07海州区84.1528783.428633003.84连云区27.477782.83298903.07 23 表 3 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015 年常住人口(万人)2015 年2020 年预计 常住人口 (万人)2020 年注册护士数(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注册护士数(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全市447.3798982.21460144503.14东海县96.3513201.379922502.27灌云县80.111461.438218002.20灌南县63.1912021.906519002.92赣榆区96.1116811.759923002.32海州区84.1537374.448652006.05连云区27.478122.962910003.45到规划期末,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高级、中级、初级人才 比例分别达 30% 、55% 、15%。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医 生类卫技人员 90%达到本科学历水平,护理人员 50%达到大专 学历水平;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师本、专科学历分别 达 30%及 50%以上,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 20%以上,医技 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 3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师本、专科 学历分别达 20%及 40%以上, 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达 15%以 上;村卫生室全部乡村医生达到中专以上学历, 并具备执业或执 业助理医师资格。鼓励和引导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 落实城市医 师晋升职称前到城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制度规定, 每周到基层 24 卫生机构坐诊 1-2 天;建立大医院医生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联 动机制, 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合理流动。(二)疾病控制人力配置根据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的实际工作需要, 规划到 2020 年, 全市各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均达到常住人口 1.75/万人的配置要 求,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85%,卫生技 术人员不得低于 70%。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达到 0.83 人。公共卫生医生数应不少于卫技人员总数的 60%,本科以上学 历应达 80%。(三)妇幼保健人力配置认真执行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细则,完善 全市妇幼人才队伍建设。参照国内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市、县、 乡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应当不低 于总人数的 80%。妇幼保健医师按 2 人/万人口配置,村级网络 按每行政村至少配一名专职保健员的原则进行配置。(四)卫生监督人力配置按照江苏省统一的市、县、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评估标 准中的人员要求来配备卫生监督人员,县区卫生监督所按照辖区 每 1 万人口至少配备 1 名卫生监督员。新进卫生监督人员应具备 与业务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