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ocx
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二一二年六月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总 则 2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2(一)指导思想 2(二)法律和政策依据 2二、规划的总体原则和目标 3(一)规划总体原则 3(二)规划的总体目标 4(三)规划具体目标(2011-2015 年) 5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7第二章 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 8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8二、海洋资源开发现状 8(一)海岛资源 8(二)港口航道资源 9(三)海洋渔业资源 9(四) 滩涂资源 10(五) 滨海旅游资源 10(六)海洋能资源 11三、海洋环境生态现状与存在问题 11(一)海洋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生态安全 12(二)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降低 13(三)滩涂湿地过度开发利用,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减弱 13(四)海洋灾害频繁,污损事件时有发生 13(五)海洋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矛盾日趋突出 14四、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工作进展 14(一)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 14(二)强化海洋工程监督管理 15(三)推进各类海洋保护区建设 15(四)初步展开海洋生态修复 16I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五)提升海洋环保综合管理能力 16第三章 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主要任务 18一、沿岸海域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 18(一)沿岸排污口与污水控制区 18(二)岛屿滨海湿地 19(三)滩涂与浅海养殖区 20(四)渔港海域 20(五)渔业加工区 21(六) 重点旅游景区 21二、临港工业集聚区环境保护与建设 22(一)船舶工业基地 23(二)石化工业及国家能源仓储基地 23(三) 港口与物流储运区 24(四)航道锚地海域 25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26(一)水质环境改善与保护 26(二)近海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 26(三)近海渔业资源恢复与保护 27(四)岛礁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 27(五)外海渔业资源保护 28四、无居民海岛保护 28(一)无居民海岛资源基础信息调查与保护 29(二)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 29(三)无居民海岛的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 30五、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 31(一)强化现有海洋保护区管理与建设 31(二)积极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建建设 32第四章 海洋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工程 33一、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 33(一)陆源污染物排放入海总量控制工程 33(二)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34(三)重点海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34II(四)港口海洋环境保护工程 35二、近海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恢复工程 36(一)海洋渔业结构调整、优化工程 36(二)人工藻场与改善海洋环境工程 36(三)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工程 37(四)海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37三、海洋保护区建设工程 38(一)完善现有海洋保护区建设工程 39(二)海洋公园建设工程 41(三)海洋生态文化建设工程 42四、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43(一)完善和提升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3(二)海洋环境监测能力体系建设工程 44(三)减灾防灾与海洋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45(四)现代海洋监测、监管与执法队伍建设 46五、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46(一)开展生态损害补偿机制研究 47(二)建立舟山地区海洋生态损害补偿体系 47第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8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48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48三、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和力度 48四、加强海洋文明宣传和区域合作 49五、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提升管理水平 49附件: 50附表 1,2 舟山航道与港区50附表 3 舟山主要渔港 50附表 4 (1)舟山市海洋水产养殖区分布与养殖种类50(2)舟山市主要海水增养殖区及环境质量 50附表 5. 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表50附图 1. 舟山群岛港口、锚地、航道分布图50附图 2. 舟山市海洋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区、旅游景区分布图50III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前 言“十二五”开局之年, 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标 志着舟山经济发展已上升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 群岛以其在长三角经济区和浙江海洋经济链中独特的区位优势, 与我国 东部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市, 以及浙江海洋经济带的两翼紧密相联, 将 发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核心区”的重要作用, 突 显其对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独特辐射功能。舟山市海域总面积 20959 平方千米, 占全市总面积的 94.3%,海岸 线总长达 2448 千米;全市拥有海岛 1390 个,为全国第一,发展海洋经 济, 优势明显, 潜力巨大。借助海洋经济的强劲推力, 舟山将逐步建成 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 、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 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 展先行区,成为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度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市海洋 环境与海洋生态健康面临巨大压力。多年来, 我市海洋和环保等有关部 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 为维护舟山海洋环境与生态安全做了 大量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 全市海洋保护 工作仍显相对滞后, 保护措施尚不能同步落实, 大部分近岸海域环境质 量不尽人意,海洋资源与海洋生态系统损害尚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 有必要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省、市有关规划和要求, 编制舟山 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有效协调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我市海洋环境安全与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维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1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第一章 总 则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制定总的原则是:紧紧围 绕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相关要求, 维护和建设一个健康、优良、安全 的海洋生态环境, 为确保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为全面实现我市 “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提供良好的海洋环境空间和资源保障。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一) 指导思想本规划指导思想, 依据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围绕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舟山群岛新区战略 目标, 结合我市自然环境、海洋资源与海域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 以可 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推进海洋环境与资源的有序开发、科学利用和严 格保护。通过本规划的实施, 逐步实现我市海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 人居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以及海洋生态文明 建设与海洋文化发展的稳步推进, 加快实现舟山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目标。(二) 法律和政策依据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是向我市所有涉海部门、 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 提供一部保护海洋环境、规范涉海行为的公共准 则, 也是我市环保、涉海部门有效进行海洋环境管理和行政执法的重要 依据。规划必须体现其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及其与推进我市新 一轮海洋经济发展的一致性。为此, 本规划的编制制订, 主要依据以下2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家和省、市相关法律、政策与规划:(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2010);(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6) 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2004);(7)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8)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2011);(9) 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11);(10) 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2002);(11) 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12) 舟山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二、规划的总体原则和目标(一) 规划总体原则1、尊重区域自然属性,兼顾社会属性的原则以舟山市海陆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属性为基本立足点,以海洋环境 承载能力和海洋资源自我修复能力为基线, 依据我市不同海洋功能区划 属性与定位, 充分考虑我市海洋经济新格局与社会发展需求, 实现海域、 海岛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良性循环。2、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3加强海洋环境的综合整治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切实保障海洋生 态系统与资源安全, 综合考虑海域环境功能和资源潜能, 实现海洋保护、 海洋资源利用与海洋经济开发的协调发展。3、服从全局,突出区域治理的原则海洋无疆界,局部海域的规划整治是国家和省级海洋管理与治理的 具体分工和细化, 我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应服从国家和全省的统一部署, 并做好与邻近省、市的协调、衔接与配合。4、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与时俱进原则立足社会发展阶段, 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 顺应未来科学技术进步、 社会经济变革和海洋环境自然规律;与时俱进,引进新理念新技术,为 保持海洋开发与保护的延续性、提高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科技层次和综合 效益留有发展空间。(二) 规划的总体目标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 通过积极调动 我市各级政府和人民的海洋环境保护积极性, 严格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 度, 依靠科学技术, 加强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入海污染源和污染物总量, 降低海洋污染程度, 减少海域污染面积, 遏制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 力争到规划期末, 使全市海、陆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 海洋环境显 著改善, 实现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定, 清洁海域面积达到 15%以上; 重点海域生态服务功能和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得到修复, 海洋渔业资源得 到初步恢复;总体上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良性循环,使海洋生态环4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境和海洋资源条件能保障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需要。(三)规划具体目标(2011-2015 年)1、围绕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 国家战略,与新区海洋功能区相对应,调整“十二五”期间用海规划, 按海洋功能区环境管理要求, 加强用海环境管理, 努力改善海域水环境 质量,到 2015 年实现较清洁以上海域达到 15%以上。2、积极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入海排污总量。加强化 工、农业和城镇陆源污染整治, 实施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物入海控制。 规范水产加工、船舶修造等企业污染治理, 着重企业废水处理设施改造、 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达标改造等。全面疏理入海排污口, 到 2015 年, 做到持证排污, 基本实现污染源达标排放, 使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稳 定。3、完善海洋环境监视、监测体系,建立海洋生态监测体系和突发 海洋灾害与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到 2015 年,完成市、县二级海洋 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海洋环境监测台站布局, 实现对重点港湾、重要海 洋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业务化监管和 海上污染事故尤其石油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处置能力建设。实现对涉海 工程和海洋倾废的程序化监督管理, 重大涉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监测业务化;实现赤潮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响应的业务化。4、积极开展生态敏感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工作,加强海洋保 护区的管护能力建设。完善物种及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体系, 对舟山渔5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场的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 重要海洋水产种质资 源保护区、重点水产养殖海域等区域,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加强增殖放流和生物生境恢复工作, 努力增加生物多样性, 使海洋渔业 资源得到初步恢复。积极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 到本规划期末在现有中街山列岛海洋特 别保护区、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五峙山鸟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等三 个保护区的基础上,新建一个海洋特别保护区(或海洋公园), 建立 1-2 个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区。5、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制定并实施市县海岛保护 与利用规划, 实施无居民的海岛分类管理与保护, 使全市无居民海岛的 生态系统保持完整。积极推进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示范岛建设, 在本 规划实施期间,建立 12 个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示范岛。全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见表 1。表 1 舟山市“十二五”涉海环保主要规划指标表指标内容“十二五末”达标 率或指标额2010 年数据区、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参照 “811”)区、县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 (参照 “811”)近岸较清洁以上海域面积15%以上新建海洋自然(特别) 保护区(或海洋公园)1 个以上新建海洋牧场示范区1 个新建增殖放流品种区15 个以上新建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示范岛1-2 个6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三、规划范围与期限(一) 规划的范围本规划范围为舟山市所辖海域和海岛,实施重点为近岸海域和与海 洋开发密切相关的依托陆域。具体范围:北界沿浙沪分界线经嵊泗花鸟 山北 31°04N 、122°30E 之点,向东延伸至领海线;南界从普陀西磨盘 岛东南方 29°32N 、122°15E 处,向东延伸至领海线;西界位于滩浒山 与嘉兴市王盘山之间, 即从 30°4050N、121°3020E 处向南延伸至与宁 波市的分界线;东界从我国领海基线所列佘山、海礁、东南礁、两兄弟 屿、渔山列岛等领海基点连线外推 12 海里为限。整个区划范围东西长 约 182 千米,南北宽约 169 千米。(二)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 20112015 年,规划基准年为 2010 年。7第二章 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舟山群岛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 浙江省东北部杭州湾以东海域。群 岛总体呈西南东北走向排列, 分布态势呈西南部密集, 岛屿较大, 东 北部则反之, 岛群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群岛基本地貌类型为海 岛丘陵,多数岛屿在海拔 200 米以下。岛屿港湾发育,岸线漫长曲折, 海岸类型多样, 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广为分布。舟山群岛 明显受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 季风显著, 温和湿润, 降水丰沛。全年 多风,春季多雾,夏秋季多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二、海洋资源开发现状(一) 海岛资源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全市 1390 个海岛,其中面积大于 10 平方千米的海岛 16 个。全市海岛陆域总面积为 1672 平方千米, 岛屿岸 线总长度 2448 千米,其中岩质岸线长 1855 千米,泥质岸线 13 千米, 砂砾岸线长 50 千米。群岛的分布呈东西成行、南北成列、面上成群的 分布格局, 并由此造就了众多大小不一、海况各异的海区和水道。丰富 的海岛资源,为我市新区建设和各类海洋经济的发展,包括临港产业、 港口码头、航运水域、渔捞和海产养殖与加工、旅游观光、城市建设, 以及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的发展乃至国防需要等, 提供了广阔的海洋空 间和优良的海陆条件。8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二) 港口航道资源舟山港口航道资源丰富, 全市适宜建港的岛屿岸线共长 1538 千米, 其中水深超过 15 米以上岸线长 200 千米,港域面积 1000 平方千米;超 过 20 米的深水岸线 144 千米。尤其我市岛屿密布,港湾众多,水路通 畅, 建设和发展国际航运物流的优势得天独厚, 世界罕见。全市可建港 口航道的主要位区分布, 包括舟山岛、岱山岛、衢山岛、金塘岛、桃花 岛、朱家尖岛, 以及大、小洋山等 45 个岛屿及其海域, 其中可供 20 万 吨级以上船舶使用的航道、锚地有 8 处, 15 万吨级以上船舶进出的航道 和锚地有 15 处;可供 10 万吨级以下船舶使用的航道和锚地更多达数十 处。舟山群岛位踞我国南北海运和江海联运主干线的交汇中心。根据 “新区”发展规划, 明确建设“国际物流岛”和主攻“大宗商品国际物 流”的战略目标, 我市将不仅成为国内海运物资中转、储运基地, 同时, 将积极发挥现代国际物流的枢纽作用。(三) 海洋渔业资源舟山素有“东海鱼仓”之称。舟山群岛海域是我国开发历史悠久, 海洋渔业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 经济渔业品种最多的近岸近海传统渔场。 据舟山海域海洋生物志记载,有鱼类 317 种,虾类 33 种,蟹类 55 种,藻类 131 种。捕捞的主要品种有带鱼、黄鱼、乌贼、鲳鱼、鳓鱼、 马鲛、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 40 余种;海水 养殖主要是海带、紫菜、蛏子、对虾、淡菜和扇贝、鲍鱼等海珍品, 还9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有大黄鱼、鲈鱼、雕鱼美国红鱼等鱼类。其他各类海洋生物资源千余种 。2010 年我市水产品总产量 131.12 万吨, 实现渔业总产值 107.24 亿元。由于环境污染,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而传统海洋渔业因过度 捕捞直接导致近海渔业资源的严重衰退, 如今单种渔获量最高年产量超 过 10 万吨的种类, 从过去的 16 种降至 8 种, 其中大黄鱼、曼氏无针乌 贼等产量极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拓外海远洋捕捞,提倡滩涂、 浅海养殖并举, 大力开发海水养殖, 已经成为本市渔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四) 滩涂资源舟山市现有海涂资源共 177 平方千米。滩涂以淤泥质为主,主要分 布在陆域面积较大的海岛沿岸。丰富的滩涂资源, 为舟山新型城市化建 设、临港工业、现代海产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充足的土地 储备。表 2 舟山市可用滩涂资源一览表县(市、区)围涂资源在各岸段中占有的造地资源嵊泗县9.510 平方千米岱山县4545 平方千米定海区29.329 平方千米普陀区64.765 平方千米10(五) 滨海旅游资源舟山市人称“千岛之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 富。境内有普陀山和嵊泗列岛两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岱山岛和桃花岛 两处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海岛自然风光、渔乡风情和佛教文化于一体, 而现代洁净宽阔的金沙浴场, 与桅林万盏的渔港夜景, 构成舟山内涵丰 富,形式多样的海岛人文景观,使舟山群岛成为浙江省海岛核心旅游区, 和长三角旅游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人瞩目的游览、避暑、休养胜地。(六) 海洋能资源舟山海域水道众多, 潮流能资源丰富。全市潮流能总蕴藏量为 481.4 万千瓦, 且能流密度高, 资源开发环境条件好。舟山海域宽阔, 冬季常 受冷空气大风影响, 夏季常受台风袭击, 两季都有较长的风季, 是我国 沿海风能蕴藏量较大的区域之一。舟山海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前景广阔。三、海洋环境生态现状与存在问题根据近年来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数据说明, 舟山群岛大部分海 域处于较严重污染区和严重污染区(劣四类水质)。舟山海洋污染的主 要成因,包括外来污染、本地陆源污染和海洋产业自身污染三个方面。 舟山群岛地处杭州湾及长江、钱塘江和甬江等三大江河水系的交汇区。 陆域污染源大量污染物质源源不断地汇集至此, 无疑成为这一海域水质 污染的主导因素, 并在客观上给舟山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外部 压力和一定的被动性。其次本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入11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海, 是造成舟山海域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面对舟山海洋环境 保护的客观现实, 既要保持清醒认识, 更应树立信心和决心, 齐心协力, 团结奋斗, 有效推进辖区环保工作,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 使全市海 洋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一) 海洋污染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生态安全据舟山市近年海洋环境公报, 舟山近岸和近海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呈 逐年下降趋势。 2010 年监测结果显示, 水质超四类标准的海域面积占舟 山海域面积的 62, 符合四类、三类标准的海域面积占 23, 符合二类标准的海域面积仅占 15,均较上年增加。2010 年舟山海域水质分布图比较定海、普陀、岱山和嵊泗等海域情况:定海,因受密集城镇人12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口和临港产业带等陆源污染物影响较大, 周边海域基本为超四类水质所 覆盖;国家级风景旅游区所在地普陀海域,超四类水质海域面积最低,为 43.6;岱山和嵊泗海域,超四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 82.3和 56.4。造成超四类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二) 海洋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环境质量的下降和海洋捕捞强度的膨胀, 超越海洋生物的再生 能力, 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并持续向小型化、低龄化、低值化 发展;海洋食物链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萎缩,除中上层鱼 类外, 近海多数经济鱼类资源已趋于衰竭, 有的资源品种濒临枯竭, 大 黄鱼、乌贼己基本不能形成渔汛,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三) 滩涂湿地过度开发利用,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减弱全市大量的滩涂围垦, 在解决工农业用地的同时, 也导致区域生态 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自然湿地面积的减少, 加速海洋生境退化, 导致经 济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的场所锐减, 不仅自然景观遭遇破坏, 致 使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以及护岸保田等生态服务 功能降低。(四) 海洋灾害频繁,污损事件时有发生舟山海域属于全国海洋赤潮的高发区, 不仅直接危害养殖业, 也严 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 2009 年我市海域发生赤潮9 起, 2010 年发生 6 次,累计面积 1650km2;与此同时,我市经常遭遇风暴潮13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海洋灾害, 危害人民生存安全与社会经济活动安全, 并造成一定损失。另外, 随着海洋物流业的发展, 海洋污损事件呈增加趋势, 其中重 大污损事件每年有 12 起。如 2008 年舟山岛 1200 多吨溢油事件,对 局部海域环境与海洋生态系统、邻近区域海洋经济和社会人民生活造成 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五) 海洋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矛盾日趋突出近年来, 舟山-宁波港核心区建设逐渐进入高峰期, 随着临港产业带 的形成和整体规模的提升, 我市面临建设用地需求、沿岸生态系统安全 和海域环境质量等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我市海洋经济活动中, 存在一 定程度的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开发与环保协调发展矛盾日趋突出。四、海洋环境生态保护工作进展“十一五”期间, 为改善海洋环境生态、保护海洋自然资源, 在市 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我市海洋等有关部门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 量工作, 包括实施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等法规, 结合浙江省碧海生态行动计划开展海洋环境专项整治, 实 施海洋倾废区、海洋保护区建设,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海域使用监管、 资源保护和减灾防灾等综合服务, 实施对涉海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和跟踪监测、监理、监管等,推进我市海洋环境管理逐步走上轨道。(一) 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组建了舟山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普 陀、岱山、嵊泗 3 个县级海洋环境监测站, 以及六横海洋环境自动监测14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站、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组成的监测网,至 2010 年,全市海域共布 设各类监测站位 240 个, 初步完成海洋监测网络建设, 并开展了相应的 监测预报工作, 保障了我市海洋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市海洋环境监测 预报中心被市政府确认为海洋重大突发事件监测牵头单位。对全市海域 石油污染、赤潮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和重要海洋环境事件实施连续监视、 监测, 及时发布海洋环境公报, 为我市有关部门提供适时现场信息和研 判依据, 为管理部门及时介入、评估、处置海洋环境事件和海上重大污 损事件赢得时间,有利于涉海单位和企业及时规避灾害,减少损失。(二) 强化海洋工程监督管理“十一五”期间,对 130 个涉海工程项目进行环评和严格审查核 准, 并在全省率先实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的全程跟踪监视、监测和跟踪 监管制度, 以及海洋工程生态补偿制度和海洋工程项目竣工环保“三同 时”验收制度。2010 年对 60 余个涉海工程项目全面实施了环境影响的 三监管理, 动用各类监测船只 20 余航次, 总航程近 1000 海里。对海洋 工程项目实现规范管理, 使环评报告和环保措施得到落实。对上述项目 中因施工造成环境危害的案例, 由相关执法部门立案处罚, 对其中可能 造成环境生态负面影响的责令及时整改。对已经造成海洋环境损害的项 目, 责令业主进行海洋生态补偿, 包括由业主出资委托技术单位进行海 洋生态修复, 如海洋资源增值放流等。全市累计生态补偿项目达上百个, 补偿资金近千万元。有利于促进全市良性海洋生态环保机制的形成和海 洋环保意识的提高。15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三) 推进各类海洋保护区建设我市已建有嵊泗马鞍列岛和普陀中街山列岛两个国家级海洋保护 区和五峙山列岛省级海洋保护区, 以及东海国家级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 护区和市级增殖放流临时保护区等。其中, 在马鞍列岛和中街山列岛两 个保护区, 在“十一五”期间相继建立了保护区管理委员会, 落实管理 措施, 建立管理模式。另外, 在保护区积极实施生态修复收到实效, 例 如在五峙山海洋自然保护区, 有世界濒危物种黑脸琵鹭等大量海鸟栖息 和繁殖,近年来,其种类与数量均有明显增加。(四) 初步展开海洋生态修复我市“十一五”期间制定了舟山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结合海 洋保护区建设, 已确定马鞍列岛、中街山列岛、朱家尖东南猫头洋海域 等三大核心海洋牧场;嵊泗绿华、岱山叮嘴门、普陀东极、白沙等四大 海洋牧场始发区, 八个三级海洋牧场。通过持续努力, 使已遭损害的海 洋环境生态, 积极采用科学方法进行修复。 2010 年国家级普陀白沙海洋 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 已经完成投资总额的 50%,人工鱼礁、人工海藻 场建设全面展开。同期,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工。进行持续大规模的海洋资源增殖放流, 是海洋生态修复的另一重要 途径。 2010 年我市放流大黄鱼、海蜇、黑鲷、厚壳贻贝等 10 余个品种, 近亿尾粒, 放流资金近 500 万元, 创历年新高。增值放流对舟山海域海 洋渔业资源的恢复将起到明显的效果。16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五) 提升海洋环保综合管理能力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 近年来, 我市海洋部门关注 环保管理队伍的建设, 每年组织若干次业务培训, 并在工作实践中加强 锻炼, 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知识技能, 努力提升海洋环保综合管理能力。 在实施对涉海工程的监视、监测和监管过程中, 针对不同项目性质和施 工特点, 制定相应的监视计划、监管方案和环保措施。例如, 船舶施工 油污水管理、海上作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理、海洋工程废弃物填海, 以 及海洋工程爆破、疏浚等对邻近海域的环境结构、渔业资源和生态系统 的影响等。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 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要 求思路清晰, 步骤严密、措施完善。通过对海洋工程实施定人定岗有的 放矢的全程监视、监测和监管, 不仅实现了对工程环境的有效监管, 预 防环境污损事件的发生,也提升了管理者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人员素质, 有利加强海洋管理队伍建设。17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第三章 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主要任务依据全市自然环境特征和海洋经济开发布局, 同时, 为使环境保护 与管理更趋合理和科学, 将全市沿海及海洋环境大体上划分为若干不同 类型的区域, 针对各区域保护目标, 明确相应的方向任务, 采取有效措 施,促进区域海洋环境生态的改善。一、沿岸海域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舟山以岛建市, 岛屿海岸带及沿岸海域历来是舟山人民生息和生产 活动的主要场所。漫长而曲折的岸线与沿岸海域, 是我市环境生态保护 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同时, 作为海陆衔接与物质交换过度带的海岸 带沿岸海域,是控制陆源污染和海域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一) 沿岸排污口与污水控制区“十二五”期间, 将会同我市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对沿海与近岸 污水控制区及排污口的监管,强化舟山本岛、金塘、六横、朱家尖、 普陀、岱山、嵊泗等人居岛屿的沿岸环境整治与陆源污染物控制, 减轻 陆源污染对近海水质的影响,具体工作任务如下:1、加强各岛屿排污口入海污染物质的监控,并纳入业务化监督管 理体系,建立各排污口入海水质监测档案和污染物质综合信息库;2、加强城镇污水治理,切实提高污水处理率,有利实现稳定达标 排放与持证排污,实现陆源排污入海总量控制;183、强化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废弃物的无害处理和规范管理,实 现入海排放水质达标制度, 使我市入海排放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各 社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85%以上;4、加强节能减排和经济结构调整,淘汰低效率、高能耗尤其高污 染的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甚至关闭企业;严格监管、执法,坚决杜绝 工业废水的无证、无处理排放;5、严格控制陆地农药、化肥的使用,严格控制农业污水、畜禽污 水的随意排放;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的规范管理。(二) 岛屿滨海湿地新区城镇化建设和全市临港产业的深度发展, 形成对土地资源的新 需求, 滨海滩涂资源和环境生态面临各类工程施工带来的巨大压力。滨 海湿地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 涉及全市所有岛屿沿岸区, 但重点在人居 岛屿和有重要开发项目的施工岛屿,主要有以下任务:1、“十二五”前期, 在完成我市滨海湿地资源全面摸底疏理的基础 上,实现滨海湿地资源的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监管对策;2、尽最大可能保护现有湿地,提高湿地征用门槛,严格限制新海 涂的围垦,避免滩涂湿地的进一步减少和沿海地形地貌的变化;3、严格对滨海湿地海岸工程的审批;完善对相关施工项目的跟踪 监视、监测和监管制度;4 、坚持滨海湿地生态损害补偿原则,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制度。19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三) 滩涂与浅海养殖区滩涂养殖和浅海养殖业自身污染是影响近海水质富营养化和造成 底质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十二五”前期,在努力改善养殖 水域环境的同时,努力做好以下方面工作:1、对主要养殖场进行逐一排查和疏理,鼓励企业进行养殖生产技 术革新, 引入高新技术含量的环保技术与设施, 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和养 殖效益,控制并减轻养殖污染,实现产业发展与环保良性循环;2、压缩甚至关闭地理环境不佳,养殖区水交换不畅, 自净能力较 弱,容易造成自身污染积累并导致局部水域环境恶化的海产养殖场, “十二五“期间关闭 5 个水产养殖场,消减 COD328 吨和氨氮 18 吨排 放量入海;3、合理设定海水养殖结构、密度,合理投饵、施肥,正确使用药 物,有效降低养殖病害的发生;积极推广无公害养殖、生态养殖、健康 养殖、集约化养殖等科学养殖新技术, 开办相应的技术培训班, 提高养 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4、制定养殖水域的生态修复计划, 鼓励企业掌握工厂化全封闭、半 封闭养殖技术, 推广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利用技术, 配置新技术环保设备, 降低能耗和减少养殖废水排放,降低海水养殖污染。(四) 渔港海域我市拥有国家中心渔港和国家一级渔港十余个, 一级以下渔港数十20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个,渔港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控制是海岛重要环境保护任务之一。渔港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是:1 、 禁止渔船排放含油废水;2、 控制渔港海域四类水质标准;3 、 建立渔港垃圾处理站;4、 建立在线监控点,加强渔船污水排放监测、监控;5 、 建立渔港溢油事故风险防范联动机制。(五) 渔业加工区渔业加工区和农渔产业区, 点多面广, 是重要的高含氨、氮废水和 富营养化污水的原产地和入海污水源。“十二五”期间,我市临港渔业 加工产业带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1 、强化各级环保部门对渔业生产废水和加工废弃物的监管力度;2、加强渔业生产和加工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监测、监管;3、参照国家相关排污标准,制定适合各区、县渔业企业的排污指 标和达标入海排放底线,有效改善港区海域环境质量和水质;4、设立在线监测, 实时对渔业生产和加工企业污水排放进行监测、 监控。(六) 重点旅游景区舟山普陀山和嵊泗列岛国家级景区, 岱山岛和桃花岛省级景区等众 多海岛秀美风光, 是我市发展旅游观光业的资源优势, 也是建设国内唯 一“群岛型花园城市”的天然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开展多项21舟山市海洋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旅游文化项目, 提高我市海洋旅游文化品位, 同时, 强化景区环境生态 保护, 确保海岛旅游观光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 重点 旅游景区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1、进一步强化旅游景区环境生态保护的监督管理,实施岗位责任 制,相关设施与监督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到位;2、滨海浴场实施废弃物和海域水质监测常态化, 明确监测项目(包 括海滩垃圾、海面漂浮垃圾的种类和数量), 明确废弃物清理责任区和 清洁责任人;3、实现对景点生活污水处理与入海排放生活废弃物处理的监视和 监督的常态化;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确保舟山市海洋旅游业的可持续 发展。二、临港工业集聚区环境保护与建设根据新区建设规划, 我市临港产业、船舶制造、石油储运、物流储 运和港航建设已进入新一轮深度开发热潮, 产业分布将进一步呈现聚集 新格局,与此同时,舟山海域将成为国内外海运船只密度最大的地区。 因而,“十二五”期间,我市面临海洋环境监视、监测和监管新局面、 新任务和新的抉择, 这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遏制未来海域环境的进一 步恶化和及时有效应对各类可能的突发海洋环境事件。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