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97746490
资源大小:904.3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届高考化学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含答案.docx
2024届高考化学精英模拟卷 【山东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S32、Cu64、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苏轼东栏梨花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天工开物中说“凡玛瑙非石非玉,中国产处颇多,种类以十余计”,玛瑙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铁观音冲泡存在几个步骤:洗净茶具、取茶叶、冲泡、出汤其中涉及的操作有浸取、过滤、结晶D.“酿酒不成反成醋”的原因是酿酒过程中,氧气进入太多,把乙醇氧化成乙酸2.溴苯主要用作溶剂、分析试剂,常用于有机合成等。实验室制取少量溴苯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和基本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制溴苯,水的流向是a口进、b口出B.从甲装置c口出来的气体可直接用乙装置吸收C.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可用丙装置分离出溴苯D.向甲装置圆底烧瓶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金刚石)和白磷B.和C.NaBr和HBrD.和KCl4.下列试剂保存的原理不同的是( )A.保存白磷、液溴用水封B.硅胶、无水硫酸铜放在干燥器中C.用棕色试剂瓶盛放硝酸银、高锰酸钾D.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5.关于的结构与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HO分子间存在氢键B.为非极性分子C.三者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D.HCHO中碳氢键之间的键角大于中碳氯键之间的键角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将含有杂质的通入饱和溶液中除去中的B将一定量的和的混合溶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分离出晶体C在含有少量的酸性溶液中加入足量并过滤除去溶液中的D在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加入,再过滤除去溶液中的7.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点击化学”的三位化学家。一种点击化学标记试剂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标记试剂可发生点击反应,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B.所有C、O、N三种原子可能共平面C.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虚线框内的基团能够发生点击反应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其主要反应为、。土法制烧碱的原理为。(1)侯氏制碱法第一步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C.的电子式:D.仅含共价键(2)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钠单质熔点较低,可用于冶炼金属钛B.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3)下列制取少量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9.用于处理废水(酸性)中的有机物及脱除硝态氮的微生物电池具有发展前景,如图所示的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m极转移到n极B.可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m极室C.m电极反应为D.每生成1mol转移的物质的量为10mol10.Beckmann重排是酮肟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酰胺的反应,机理中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具体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R、代表烷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B.物质I中碳原子均为杂化C.物质能发生水解反应D.发生上述反应生成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1.某兴趣小组对化合物X开展探究实验。其中:X是易溶于水的强酸盐,由3种元素组成;A和B均为纯净物;B可使品红水溶液褪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X的3种元素是Cu、S、O,X的化学式是B.将固体X加入温热的稀中,产生气体B,离子方程式是:C.步骤,某同学未加溶液,发现也会缓慢出现白色浑浊,此时产生白色沉淀D.气体B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体现了B的水溶液具有酸性和漂白性12.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在S-In催化剂上实现高选择性、高活性电催化还原制甲酸。图1表示不同催化剂及活性位上生成的能量变化,图2表示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In/S表面最难生成B.与微粒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的活化C.经两步转化生成D.相对能量变化越小,越有利于抑制复合成13.已知室温下0.1mol/L的溶液,当溶液的pH发生变化时,和占三种总物质的量的分数()发生变化的关系如图。HClO的电离常数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为B.向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会发生的反应为D.向含有30 mL 1 NaOH溶液中通入0.02 mol气体,则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14.(12分)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七位的元素分别是O、Si、Al、Fe、Ca、Na、K,占到地壳总质量的95%以上。回答下列问题:(1)铁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2)“棕色环”现象是检验溶液中的一种方法。向含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随后沿管壁加入浓硫酸,在溶液界面上出现“棕色环”,研究发现棕色物质化学式为。中S元素采取_杂化,其立体构型为_(填名称)。中含有的作用力类型有(填序号)_。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键d.非极性键e.配位键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铁的配体为_(填化学式)。易被氧化成,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_。(3)硅酸盐中的硅酸根通常以四面体(如图甲)的方式形成链状、环状或网络状复杂阴离子。图乙为一种环状硅酸根离子,写出其化学式:_。(4)离子晶体能否成为快离子导体取决于离子能否离开原位迁移到距离最近的空位上去,迁移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其他离子围成的最小窗孔。KCl属于NaCl型晶体,占据由围成的八面体空隙。已知和的半径分别为0.130nm和0.170nm,晶体中阴阳离子紧密相切。若KCl晶体产生了阳离子空位(如图丙),请计算围成的最小窗孔的半径为_nm,则KCl晶体_(填“能”或“不能”)成为快离子导体。(已知:)15.(12分)钒的用途十分广泛,有金属“维生素”之称。以含钒石煤(主要成分是,含有的杂质有及Mg、Al、Mn等的化合物)制备单质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的pH1.97.03.08.1完全沉淀时的pH3.29.04.710.1,远大于。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2)“焙烧”时,都转化为,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3)“水浸”加入调节溶液的pH为8.5,可完全除去的金属离子有_,部分除去的金属离子有_。“水浸”加入过量不能使完全转化为,原因是_。(4)“离子交换”与“洗脱”可表示为(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在水溶液中的实际存在形式),则“洗脱”过程中“淋洗液”最好选用_。(5)“沉钒”过程析出晶体,需要加入过量,目的是_。(6)下列金属冶炼方法中,与本工艺流程中冶炼钒的方法相似的是_(填字母)。A.高炉炼铁B.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C.铝热反应制锰D.氧化汞分解制汞16.(12分)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是绿色或墨绿色晶体,难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遇碱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在沸水中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为了测定碱式氯化铜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碱式氯化铜。向溶液中通入和HCl,调节pH至5.05.5,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7080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仪器Y的名称是_。利用装置B可以快速制取,写出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装置A中盛放浓硫酸和NaCl固体,通过加热制备HCl气体,制备HCl的反应过程中浓硫酸体现_。(填标号)A.氧化性B.酸性C.难挥发性D.脱水性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的作用是_、_。实验时控制温度为7080 的原因是_。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过滤,从滤液中还可以获得的副产品是_(填化学式),经提纯得产品碱式氯化铜。(2)产品碱式氯化铜组成的测定。称取产品10.02 g,加硝酸溶解,并加水定容至200 mL,得到待测液。铜的测定:取20.00 mL待测液加热煮沸,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黑色固体0.64 g。氯的测定:采用沉淀滴定法。另取20.00 mL待测液盛放在锥形瓶中,先加入30.00 mL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指示剂,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已知AgSCN不溶于水),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0.00 mL。滴定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指示剂?_(填标号)。A.B.C.D.KOH已知:常温下,的的。判断盛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为_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碱式氯化铜中_。17.(12分)依泽替米贝是一种新型高效、副作用低的调脂药,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G为环状有机物,其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1。回答下列问题:(1)由A生成B的试剂及条件分别为_。(2)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3)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4)G的结构简式为_。(5)写出由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_。(6)K的结构简式为_。(7)化合物E可被氧化得到化合物X(),化合物Y是比化合物X相对分子质量大14的同系物。化合物Y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18.(12分)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乙烯、甲醇等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将催化加氢合成低碳烯烃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反应原理为。已知:;。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则_;反应在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可自发进行。(2)甲醇-水蒸气重整在工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反应方程式为。过程中同时发生下列两个反应:.若在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和发生反应,下列措施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填序号)。a.向原料气中掺入一定量惰性气体b.升温c.使用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d.使用分子筛及时移走产生的氢气反应、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图中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的是_(填“X”“Y”或“Z”),理由是_。(3)已知合成甲醇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和,同时发生反应和,测得平衡时的选择性以及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选择性。400 之前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因是_。500 ,反应的平衡常数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蛋白质,A错误;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不是硅酸盐,B错误;冲泡茶叶属于浸取,出汤属于过滤,无结晶操作,C错误;“酿酒不成反成醋”的原因是氧气将乙醇氧化成乙酸,D正确。2.答案:C解析:甲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易挥发的苯和溴蒸气,但水的流向是b口进、a口出,A错误;从甲装置c口出来的气体主要是HBr,HBr极易溶于水和NaOH溶液,不可直接用乙装置吸收,容易发生倒吸,B错误;溴苯与水不互溶,NaOH与溴单质反应后与溴苯分层,可选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溴苯,C正确;和溶液反应会产生淡黄色沉淀,根据此现象不能判断发生了取代反应,D错误。3.答案:B解析:A.C(金刚石)和白磷都只含有共价键,但前者为共价晶体,后者为分子晶体,A不合题意;B.和都形成分子晶体,且分子内原子间都形成共价键,B符合题意;C.NaBr形成离子晶体,离子间形成离子键,HBr形成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形成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D.形成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形成共价键,KCl形成离子晶体,离子间形成离子键,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A解析:白磷易自燃,液溴易挥发,均需用水封,A原理不同;硅胶、无水硫酸铜易吸水,均需保存在干燥器中,B原理相同;硝酸银、高锰酸钾见光易分解,均需用棕色试剂瓶盛放,C原理相同;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能与磨口玻璃塞(主要成分为)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使玻璃塞难打开,均需用橡胶塞,D原理相同。5.答案:D解析:由甲醛的结构式可知,HCHO分子间不存在氢键,A错误;由碳酰氯的结构式可知,其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故为极性分子,B错误:HCHO、均存在碳氧双键,空间结构均为平面三角形,中中心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采取杂化,其中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C错误;Cl的电负性大于H,中碳、氯原子之间的成键电子偏向Cl,导致碳氯键之间的斥力较小,因此中碳氯键之间的键角较小,D正确。6.答案:A解析:溶液也能吸收,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应该用饱和溶液吸收其中的,A符合题意。7.答案:D解析:A.该分子中C、H、N、O原子个数依次是19、15、1、3,分子式为,故A错误;B.饱和碳原子、N原子都采用杂化,饱和碳原子与其连接的原子为四面体结构、N原子与其连接的原子为三角锥形,所以所有C、O、N三种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C.具有苯、酰胺基、羧酸的性质,分子中酰胺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已知标记试剂可发生点击反应,所以虚线框内的基团能够发生点击反应,故D正确;故选:D。8.答案:(1)A(2)D(3)C解析:(1)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A正确;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为,B错误;的电子式为,C错误;中与之间为离子键,D错误。(2)钠单质用于冶炼金属钛是利用钠的强还原性,A错误;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吸水性,B错误;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发生反应,C错误;是强碱弱酸盐,水解使其溶液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能彻底水解,故溶液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正确。(3)收集氨气的试管口不能密封,应塞一团棉花,A错误;除去中HCl的装置中的导管应该长进短出,B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先将氨气溶解在饱和食盐水中,形成碱性环境,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正确;加热固体不能在蒸发皿中进行,应在坩埚中进行,D错误。9.答案:B解析:A由分析可知,电极m为微生物电池的正极,电极n为负极,则电子由n极转移到m极,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电极m为微生物电池的正极,电极n为负极,则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m极室,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电极m为微生物电池的正极,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C错误;D由化合价变化可知,生成1mol二氧化碳时,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AC解析:A.根据题图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作催化剂,A正确;B.物质中双键碳原子为杂化,R、代表烷基,R、中碳原子为杂化,B错误;C.物质中含有肽键能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D.发生上述反应生成,D错误;故选AC。11.答案:CD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生成1.165g硫酸钡沉淀,则该份硫酸铜的质量为0.005mol,则固体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质量为1.6g,根据质量守恒的气体的质量为0.640g,该物质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则这三种原子的物质的量的比,则固体X的化学式:,A正确;B.将固体 X 加入温热的稀 (催化剂)中,产生气体 B,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C.步骤中未加入过氧化氢,也可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溶于水后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沉淀,C错误;D.气体B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亚硫酸具有酸性,可使石蕊溶液变红,但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D错误;故选CD。12.答案:AC解析:根据题图1,S-In/S表面生成的活化能最低,因此更容易生成,A项错误;根据题图2,可知与微粒间的静电作用促进了的活化,B项正确;根据题图2,生成的步骤为,经过三步转化,C项错误;为放热过程,其相对能量变化越小,放出热量越少,越不易使反应物分子活化,因此越有利于抑制复合成,D项正确。13.答案:BD解析:A.由图像可知,当时,pH=10.25,则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为,A正确;B.向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恰好为溶液,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但是水解是微弱的,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错误;C.当时,pH=6.37,则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为,则酸性:,则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盐酸可以与反应,而次氯酸不能与反应,则,故,D错误;故选BD。14.(12分)答案:(1)(1分)(2)(1分);正四面体(1分);ace(1分);、(1分);为结构,失去一个电子为结构,更稳定(1分)(3)(2分)(4)0.075(2分);不能(2分)解析:(1)铁为26号元素,故价电子排布式为。(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为杂化,孤对电子对数为0,故为正四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与硫酸根间以离子键结合,NO、与Fe以配位键结合,硫酸根中S与O以极性键结合,不存在非极性键和金属键,故答案为ace;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铁的配体为、;因为结构,失去一个电子为结构,更稳定,故易被氧化成。(3)硅氧四面体中Si原子形成4个SiO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由图乙可知含有6个四面体结构,含有硅原子个数为6、18个O原子,Si的化合价为+4、O氧元素化合价为-2,故化学式为,故答案为。(4)根据图示,设晶胞边长为a,可得围成的最小窗孔的半径为,该半径远小于的半径,不能穿过此窗口,故KCl晶体不能成为快离子导体。15.(12分)答案:(1)将含钒石煤和混合粉碎(1分);适当提高焙烧温度(1分);适当增大氧气流量(1分)(2)(1分)(3)(1分);(1分);反应的平衡常数(2分)(4)NaCl溶液(1分)(5)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晶体的析出,提高沉钒率(1分)(6)AC(2分)解析:(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将固体混合物粉碎;适当提高焙烧温度;适当增大氧气流量等。(2)根据题图中的转化关系,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即可写出化学方程式:。(3)调节溶液的pH为8.5,由表中数知,已完全除去的金属离子有,部分除去的金属离子有。转化为的反应为,其平衡常数,故不能完全转化。(4)“洗脱”过程是让逆向进行,即需要加入氯离子,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淋洗液”最好选用便宜易得的NaCl溶液。(5)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加入过量氯化铵,有利于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促进晶体的析出,提高沉钒率。(6)本工艺流程中冶炼钒的方法是热还原法,故选AC。16.(12分)答案:(1)圆底烧瓶(1分)(合理即可)(1分)BC(1分)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1分);加热并控制溶液的温度(1分)温度太低,反应速率较慢(1分);温度太高,碱式氯化铜会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降低产率(1分)(1分)(2)A(1分)酸式(1分)2:3:1:2(2分)解析:(1)仪器Y的名称为圆底烧瓶。碱石灰NaOH固体、CaO均能和浓氨水反应快速制备。实验室利用浓硫酸的酸性和难挥发性,加热浓硫酸和NaCl固体混合物制备HCl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或(浓)。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既能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又能加热并控制溶液的温度。温度太低,反应速率较慢;由题干信息碱式氯化铜在沸水中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可知温度太高,产率降低,所以温度最好控制在7080 。和HCl反应生成副产品。(2)和能生成红色的,所以可选用为指示剂,但不能选择,否则溶液中引入,影响产品中的测定,产生误差。根据的和HSCN的以及,可计算出和的水解平衡常数,可知的水解程度较大,溶液呈酸性,应选择酸式滴定管。要确定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需要计算出各离子或原子团的个数比。第一步:根据黑色固体的质量推算出样品中的物质的量。黑色固体(CuO)的质量为0.64 g,则20.00 mL待测液中含的物质的量为0.008 mol,而原待测液的体积为200 mL,所以10.02 g产品中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第二步:根据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计算参与反应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实验采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氯离子,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由关系式可知,未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则与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样品中。第三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晶体中除外,可计算出样品中的物质的量。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0.12 mol。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计算出样品中的物质的量。解得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故。17.(12分)答案:(1)浓硝酸、浓硫酸,加热(1分)(2)氨基(1分)(3)氧化反应(1分)(4)(1分)(5)(2分)(6)(2分)(7)12(2分);、(2分)解析:(1)B是对硝基甲苯,由甲苯转化为对硝基甲苯的试剂及条件分别为浓硝酸浓硫酸,加热。(2)B被还原得到C,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氨基。(3)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4)结合已知信息、G的分子式和J分子中G对应部分的结构,可推知G的结构简式为。(6)F与J发生加成反应生成K,结合依泽替米贝的结构,可得出K的结构简式。(7)第一步:写出化合物Y的分子式。化合物E可被氧化得到化合物,化合物Y是比化合物X相对分子质量大14的同系物,则化合物Y的分子式为。第二步:判断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CHO)或甲酸酯基(OOCH)。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苯环上一个取代基是CHO,则另一个取代基不能符合题目要求。为满足题目条件,若苯环上一个取代基是,则另一个取代基是OH,若苯环上一个取代基是OOCH,则另一个取代基是或,若苯环上一个取代基是,则另一个取代基是OH。第三步:计算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两个不同取代基在苯环上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共有12种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和。18.(12分)答案:(1)(1分);低温(1分)(2)abd(1分)X(2分);温度升高,反应i和反应ii的K增大,且小于,所以温度升高,反应i的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小于反应ii的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故X表示反应ii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3分)(3)400 之前,升高温度,对反应I影响程度大于对反应的(2分)0.25(2分)解析:(1)根据“反应中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可知,由盖斯定律知。反应的,根据自发条件得,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2)根据反应i特点可知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恒压时向原料气中掺入一定量惰性气体,相当于增大容器体积,平衡右移,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a正确;反应i吸热,升温,平衡右移,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b正确;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无法提高平衡转化率,c错误;使用分子筛及时移走产生的氢气,平衡右移,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d正确。根据反应、和的特点可知,温度升高,反应和反应的K增大,而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所以Y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由于小于,所以温度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小于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变化趋势,故X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变化关系。(3)反应I放热,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下降,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上升,由图可知,400 之前,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下降,则400 之前升高温度,对反应I的影响大于对反应的影响,即此时以反应I为主。第一步,写出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第二步,找数据。由图知,500 平衡时的转化率为50%,的选择性为50%,设起始时充入的物质的量为1 mol,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利用三段式法求解:第三步,代入数据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