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规定.docx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规定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教育,强化 全员隐患严重性的认识,明确责任,理顺隐患治理机制,提高隐患治 理、科学管理。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 查与治理的管理办法。一、本单位法人代表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制定隐患应急技术、 应急预案、防范系统和救援系统。二、建立健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和建档监控等各项规章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 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三、确保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所有工程项目的安全文 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提取、使用计划,必须留有一定的比例作为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的专项基金,并专列建立资金使用专项账户。不得挪作他 用。四、各分公司、项目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 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总公司每季度组织检 查一次(结合年度、季度检),分公司对项目部各施工现场应每个月 组织检查,各项目部对施工现场应每旬(10天)组织检查一次,班 组应每天上岗前进行作业环境的岗前安全检查。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 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并于每季度、 每月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上报总公司安全管理部 门备案。六、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应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其 报告内容应包括: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2、隐患的危害程度 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七、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项目经理部、工程负责人或有关人员 立即组织整改。八、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 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 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 志,暂时停工或停止使用,确保杜绝事故的发生。九、应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 难的隐患,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十、分包工程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总公 司对分包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管理的职责。十一、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 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 的有功人员,本单位将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十二、积极配合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人员依法履 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对提出的事故隐患立即组织整改。十三、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整改完成,根据情况的危害性,应组 织公司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达到完 全符合要求,向安全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施工的书面申请, 经审查同意后,方可继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