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docx
-
资源ID:97752019
资源大小:12.6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1》第17课.docx
古诗配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古诗配画”活动,让小学生体会到图、文结合不但美观, 而且更能深刻表达主题的中心意思,学会在Office Word插入图片、 编辑图片,形成图文并茂的文稿。有利于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Office Word这个功能强大的文字及图片处理和排版软件。学生分析:学生已掌握如何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编辑,但是对配有各式各样 图画的书籍,学生总是带着渴望的眼神,图片是如何编辑的呢?带着 学生急切的心情,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在Office Word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编辑图文并茂的 文稿。能力目标: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利用电脑进行创作的能力。情感目标:1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 .能体会到图、文结合不但美观,而且更能深刻表达主题的 中/匕言 /黑7 :对诗文的理解与诵读,身临其境感受到商洛的美景,加强了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格式教学难点:就可调整古诗与图片的位置教学方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准备:配有图画的古诗PPT和没有图画的古诗PPT各一张每个学生准备一首送李太守赴上洛这首诗,并保存电子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示“配有图画的 古诗图片和没有图画的 古诗图片各一张“提问:这两张图片 有哪些不同?预设:带有图画较美 观,更能深刻这首诗 所表达主题的中心 意思。利用对比法说出两张 图片不同。让学生理 解我们不仅要处理文 字,有时还需要在文 中插入图片,编辑图 文并茂的文稿。谈话:对于一首诗,如 果只是白纸黑字,我们 看了觉得非常的乏味。提问:我们以前学习 了输入文字及对文字的 编辑,大家能不能对你 最喜欢的那首诗配上一 幅画?学生打开保存的电 子稿,送李太守赴 上洛。利用任务驱动,激发 学生兴趣。提问:我们怎样向 这首古诗中放入图片 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 并网页浏览查找合适的 图片。教师巡视。两人一组,尝试插入 图片的方法,1、复 制 粘贴2、找工具插入图片一一来自文件。小组合作,把时间交 给学生。提问:对插入的图 片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预设:内容被图片遮盖或图片离内容太找出不足,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方吗?远等。提问:我们如何将 图片调整到我们满意的 程度呢?教师巡视。小组合作学习,试一 试内容。自主探究法进行查漏 补缺。谈话:接下来进行 成果展示,将学生作品 展示出来,比比谁做的 最好?学生将自己满 意的作品上传给老 师。学生展示自我的 同时又获得成功体 验。讨论:你们如何评 价将一首诗配上一幅 画?有什么优点?学生自由发言, 会有许多发现。培养学生的审美 能力。板书:古诗配画1、复制 粘贴2、找工具插入一一图片一一来自文件。课后反思:送李太守赴上洛是唐代王维写的一篇诗词,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描写商洛商山的美景,暗 喻领会了四皓会在商山隐居之意,表达了作者超世隐逸的意味。通过本次教学不仅对学生的操作技 术有所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