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97756393
资源大小:20.5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x
第16课三国鼎立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活动建议: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 描述的区别。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 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围绕以下三块内容展开,“官渡之战”、“赤 壁之战”和“三国鼎立”。三块内容因果相联,在一些重大战役的作 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实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 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 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和延续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在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对历史尤其是三国时 期的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 积极探究。但学生阅读史料尤其是古文史料时仍有一定的困难。教师 应当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合理分析相关史料,帮助学 生理解、感悟历史。同时,教师应当在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史料意识, 掌握较为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教学目标通过对文字、图片、地图等史料的分析,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 三国鼎立等史实。分析两场战争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 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学会评 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点难点重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难点: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和影响。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明确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 .秦汉时期的国家具有什么特 点?大一统。2 .东汉末年的政治局面又出现了 什么情况?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军阀 割据混战,民不聊生。导入:你知道“倒屣相迎”,“三顾茅 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成语 典故吗?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是什么 时期的历史?出示学习目标: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 等史实。分析了解两场战争曹操一胜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过渡语:你知道“倒屣相迎”,“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等成语典故吗?这些成 语典故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历史?继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的局面以后,我们将学习第四单元一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这一 阶段历史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 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雄。东汉末年,涌现出了曹操、 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周瑜等 众多英雄豪杰。这些历史人物有什么 样的作为,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师生共同解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检查、巩固 学习成果, 温故知新。用成语典故 导入,激发 学生学习兴 趣。明确学生学 习目标任 务,有的放 矢。一败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重难点。【感知历史】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学习:1.找出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 双方、结果和影响,说说你知道的官 渡之战的历史故事。2,找出官渡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 双方、结果和影响,说说你知道的官 渡之战的历史故事。3.找出三国鼎立的国家建立者、时间 和都城。整理史实:对比总结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 点、异同,充分利用表格、图示等方 法整合本节课的基本史实。1 .教师问题导学,学生自主学习本课 基本史实。2 .学生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 点评指导。3 .教师通过历史地图和文字等史料, 穿插讲解曹操见许攸和赤壁之战等相 关历史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 本史实。4 .师生根据前面自主学习的内容,整 理史实,完成本课的板书设计。同时 联系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法, 知识体系记忆法,数字记忆法等。教师过渡语:三国演义中曾描述了一个青梅煮 酒论英雄的情节,说的是曹操和刘备 青梅煮酒,谈论天下英雄。同样是在三国演义,还有一句更为著名的 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 久必分”。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三 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历史究竟又有什 么影响?在初步学习 本课的基础 上,梳理基 本史实。同 时,充分利 用趣味性的 历史细节, 丰满历史课 堂,调动学 生学习兴 趣。【探究体验】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史料探究、体验感悟一、煮酒论英雄一一说战争1.官渡之战材料一:毛玲(jie)语太祖日: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 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太祖敬纳其言。三国志材料二:袁绍志大而智小, 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 划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中国通史 问题:对比两段这段材.料,结合教材教师教学策略:在学生交流展示 基础上精讲点拨,注意指导精读史料 的方法。学生学习策略,精读史料一一分 析图片史料的细节,找寻文字史料的 关键词、关键语句,理解材料的出处 和可靠性,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 研究史料之间的关系。分小组讨论、 展示。通过史料探 究,突破重 点,进行主题学习。内容,说说曹操为什么能够取得官渡 之战的胜利?2.赤壁之战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 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 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 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土众远涉江湖 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三国志周瑜传 瑜部将黄盖日:“今寇众我寡,难与 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 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 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 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 曹公军吏土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 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 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 郡。三国志周瑜传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官渡之 战和赤壁之战的不同结果说明决定战 争胜负的原因有哪些? 二、煮酒论英雄一一读历史 L读著作你知道“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 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 东风”等故事出自何处吗?三国演 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不见于史书 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说说你 的想法。2.品人物材料一:曹操眼中的曹操:“老骥伏杨,志在 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材料二:时人眼中的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 之奸雄。东汉名士 史家眼中的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 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一、煮酒论英雄一一说战争1 .官渡之战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屯田、招贤纳 土等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2 .赤壁之战(1)曹操失败的原因:客观上北方军 队不习水战,天气寒冷,粮草短缺, 疫病流行;主观上曹操骄傲轻敌,孙 刘联军出奇制胜。(2)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有 天时地利人和,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 主要因素。二、煮酒论英雄一一读历史1 .读著作影视文学作品有夸大和虚构的成分, 在学习和研究历史时,要注意区别文 学作品和历史著作。2 .品人物对曹操的评价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 受不同时期价值观的影响,评价历史 人物要一分为二、尊重客观史实。三、煮酒论英雄一一品时势1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2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实现了局 部统一,各国统治者重视恢复生产, 发展经济。3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 步。4 .评价历史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生 产力水平的高低。教师结束语:今天我们在青梅煮酒的余香中重 读那些千古风流人物,仍然能感觉到 他们应时势而生力挽狂澜的历史危局 意识和责任感。重温那段历史,也能 感受到在那个分裂战乱年代孕育着统文人眼中的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 贼。罗贯中戏台上的曹操:白脸曹操的图片 曹操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对他 的评价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不同历 史时期不同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会有 如此之大的反差?你认为该如何评价 曹操?三、煮酒论英雄一一话时势材料一: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形势图 曹操蒿里行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三: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家 家丰足,仓库溢”蜀国农业有了 较大发展,丝织业也很发达。孙 权父子也很重视农耕,吴国造船业发 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材料一是东汉末年的真实写照,呈现 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象?由材料二、三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你 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 步还是倒退?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 理由。一的大势,下一课,我们将学习西 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巩固检测迁移运用】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巩固检测1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泗水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昆阳之战2 .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曹操与袁绍8 .曹操和刘备、孙权C.袁绍和刘备、孙权D.刘备和孙权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A. 200 年 B. 208 年C. 220 年 D. 222 年学生完成课后检测练习,教师矫 正反馈。所学知 识巩固检 测,迁移运 用。板 书 设部分过渡语:1.青梅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说的是刘备和曹操的一场酒局,但宴无好宴,会 无好会,这其实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曹操问刘备如今群雄割据,但谁才算得 上真英雄;而刘备为了装傻提了无数个名字终究是没有曹操。后者无法,只能把话接过,自 己回答: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意思是:天下英雄惟你我二人而已。而这时,己 偷偷答应皇帝要反抗曹操的刘备简直吓傻了,筷子掉落在地,但与此同时正好打下一道雷, 刘备就正好顺着自己惧怕雷声的借口,掩饰掉内心的惊惶和曹操的疑虑。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 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 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2,曹操的戏曲形象:在戏曲舞台上,当曹操出场时,我们总看见他的脸上涂满了白色的 油彩,显得很有点吓人。那么,舞台上白脸的曹操就是历史原型吗?当然不是!因为一个人 的脸再白,也不可能像舞台上的曹操那样,白得令人又怕又厌。那么,为什么人们要将曹操 涂成白脸呢?戏剧中的曹操形象,基本取自三国演义,是个奸相,而奸臣的脸谱是用白色 打底,所以曹操在戏曲中的脸谱是白色的。表现的是狠毒、阴险、奸诈、狡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