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教案15.docx
第三节 认识简单机械教学目标: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教材分析:重点学习杠杆、滑轮、滑轮组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入有用功、无用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和了解生活生产中常用简单机械的 工作原理,了解使用机械时的能量转化过程及转化效率。教学建议:.一、杠杆1.情景引入:展示简单机械图片.它们都是杠杆,有什么共同特点?2,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1)建议让学生进行体验身边的杠杆。可以用开瓶器、指甲钳、撬 棍等。撬棍的模拟可以这样操作,用铅笔盒作支点,用一叠书作重物,用一支铅笔作硬棒。 让学生从中学会准确找到杠杆的五要素.(2)找出生活中常见杠杆和人体中的杠杆的五要素,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建议弄清下列问题:(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状态?杠杆静止时有 哪两种情况?(2)为什么实验前要将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3)如何调成水平平衡?(4)实验时,要让学生再次认识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4 .杠杆的应用:建议从生活经验和平衡条件来识别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建议在此处用实 验介绍功的原理:(省力杠杆费了力,费力杠杆省了距离。即不省功。)5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并指出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然后寻找人体中的杠杆。 6.第96页例题可补充结论: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 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二、定滑轮和动滑轮。1 .先介绍滑轮是一种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2 .通过实验学习定滑轮和动滑轮:器材有两只带固定装置铁架台、两只滑轮、两根绳子, 一盒钩码。要求:使用一只滑轮提升重物,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提升方法?(学生装置展示:) 从而体会定滑轮:拉动绳子时,轴固定不动;动滑轮:拉动绳子时,轴随物体移动演示实验:用弹簧秤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的拉力。注意事项:用弹簧秤测拉力时注意 拉的速度和方向(速度一一匀速; 方向一一拉着弹簧秤的拉环,让弹簧能自由伸缩,沿原 定的方向用力)利用课件一一定滑轮、动滑轮进行分析动滑轮进行分析3 .滑轮组实验P. 99 利用课件二个课件一一介绍滑轮组及其绕法绕法:根据实验设定的要求,先确定绳子的固定端,然后再绕。数段数:明确是数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算总重:包括重物和动滑轮的重,有时还得注意动滑轮的个数。建议:同时测量F拉过的距离与重物上升高度间的关系。4 .第100页中的例题后面增加一个问题:怎么办?三、机械效率。1 .以例题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 .可以下列例题引入机械效率的计算例题1:若甲做40焦的额外功,乙做20焦的额外功,谁的效率高?若甲做300焦的总功 做了 40焦的额外功,乙做200焦的总功做了 20焦的额外功,谁的效率高?3 . n的特点:(1)无单位(2)总小于1 (3) 一般用百分比表示4 .讨论:从哪些方面提高机械效率? (1)减小摩擦(2)减小机械本身的重力5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按书P102完成探究活动。注意:弹簧秤与斜面平行,尽两拉着物体 沿着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多练习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