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测量和评价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
资源ID:97764490
资源大小:126.8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教学的测量和评价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第第6 6章章 信息技术教学测量与评价信息技术教学测量与评价第1页一、新课程评价发展与改革1、学生评价改革重点(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v 学科学习目标v 普通性发展目标(道德品质、学习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2)重视质性评价方法(即过程性评价)(3)评价方式多样化v 考试仍是一个有效评价方式v 结合辩论、答辩、演出、产品制作、论文撰写等第2页2、教师评价改革重点(1)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建立促进教师不停提升评价体系:v 教师职业道德v 对学生了解和尊重v 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2)教师评价制度v 以自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提升v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加、表达 多渠道信息反馈教师评价制度(3)课堂上教与学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略学生参加学习过程建立“以学论教”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v 不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表现v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 参加、知识取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第3页3、对课程实施评价改革重点(1)建立促进课程不停发展评价体系 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多个层面,周期性地对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问题进行分析评定。(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与发展惟“升学率”论学校办学质量传统做法v 将课程实施与发展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发展相 结合,从学校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研究 制度等方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评价体系v 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和小区共同参加 学校评价制度,共同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 各方面监控第4页4、考试改革重点(1)考试内容重视能力考查v 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考试v 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现象(2)考试方式多样化(3)考试结果处理v 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v 对考试结果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 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伎俩(4)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v 除了考试分数,参考其它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 语、专长、成长统计袋等)v 将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分开v 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招生自主权 除了纸笔测验之外,能够增加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评价方式第5页二、教学测量方法测验法(1)按测验对象分类v 学习能力测验v 智能测验v 适应性测验v 兴趣测验v 态度测验(2)按测验目分类v 前置测验v 形成测验v 诊疗测验v 结果测验第6页(3)按测验方法分类v 标准化测验与教师命题测验v 常模参考测验与标准参考测验(4)按试题形式分类v 客观察验v 实习操作测验v 论文式测验高考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竞赛毕业会考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第7页问卷法目在于探察内情v 调查新生入学前是否接触过计算机,到达什么程度,家里拥有计算机情况 观察法判断学生到达某种等级水平v 经过观察学生上机时各方面行为表现,如情绪、注意力、动手动脑情况等,判明学生是尤其愿意、愿意、勉强、不愿意上机,测量学生上机实习 兴趣水平第8页三、有效测验必要条件效度指测验在多大程度上反应所要测量内容。若测试结果与学生实际水平基本吻合,标明该测试含有较高效度,效度最大值是1,普通测试效度在0.40.7之间。第9页信度指测验结果一致性或稳定性。信度最大值是1,最小值为0,在通常情况下大于0.9测试才符合标准。第10页难度指测试项目难易程度。PRNX 100%P为项目难度;R为答对或通过某项目人数;N为全体受试者人数。P值越大,测验项目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测试试题难度普通以0.30.8为宜PNPNX 100%NX 100%N第11页区分度表示测验项目对受试者水平判别能力指标。区分度应大于或等于0.25,其中区分度0.30.39为良好,区分度大于0.4为优异区分度高,对受试者有很好判别力;区分度低,受试者得分无规律,对受试者分不出优劣。第12页四、编制试卷v 试题要符合测验目标,不可随意提升或降低水平v 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测试点分布要合理v 试题文字表述应浅显介绍,但不可遗漏必要条件v 各个试题应彼此独立,不得含有暗示本题或其它题 线索v 试题正确答案应是没有争议v 便于施测和评定,节约经费、省时高效 命题标准第13页编制试卷(1)制订编题计划v 取题范围:说明在什么知识内容范围内取样v 行为目标:说明考查什么认知行为目标v 试题类型和难度系数v 考虑各题分数 (2)编选题目v 编选题目标数量最好超出所需题量23倍v 题目可自己编写,也可从一些题库中选择v 编写后最好经过试用,最少也要试做 第14页(3)试卷整合、印刷v 编排测验试题次序要合理,普通由易到难v 试卷排版字体字号选择要恰当,图标要清楚,试卷印刷质量要确保 第15页五、测验分数解释相对评价数量表示和解释 相对评价也称常模参考评价,是以个体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该个体成绩适当等级表示方法。第16页百分等级分数 一个特定分数在100个等级中所处等级位置称为“百分等级”,惯用PR表示。比如:某学生信息技术测验成绩为80分,班上50名学生中有35名学生分数低于80分。则该生在班上所处百分等级为:PR100=70%表示班上有70学生低于80分3550第17页标准分数Z=Z为标准分数,X为原始分数,为平均分数,S为标准差 假设某次计算机测验,5名学生得分是80,83,74,88,58。若全班平均分是80,标准差S是5,则可用上述公式将上述得分化为Z分数分别为:0,0.6,-1.2,1.6,-4.4 T分数T=+50采取T分数,不但能够说明某生测验分数在班中所处位置,而且能够比较同一学生在不一样学科成绩上优劣。第18页 绝对评价是以受测者本人现实状况与既定教学目标作比较。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英语四、六级考试绝对评价v 短期教学目标和必须掌握基本内容,达标值可定 为90%或100%v 对于较长久教学目标与只需学生普通了解内容,可定为80%或85%,但最少要70%以上 v 普通采取合格或不合格,也可采取3级或5级标准表示第19页3级标准答对率以下:v好答对率在85%以上v中答对率在70%84%v差答对率在69%以下5级标准答对率以下:v优异答对率在90%100%v良好答对率在80%89%v中等答对率在70%79%v及格答对率在60%69%v不及格答对率在59%以下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