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小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 资源ID:97770403       资源大小:682.31KB        全文页数:12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小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3、康德:德国哲学家 贡献:康德论教育认为“教育是一门极难艺术”4、赫尔巴特: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贡献:普通教育学第一部当代教育学著作,“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第第1页页3 3、实用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杜威 主要观点:(1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2 2)教育即经验增加)教育即经验增加(3 3)学校是雏形社会)学校是雏形社会(4 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5 5)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6 6)教学过程表达个别差异性)教学过程表达个别差异性第第2页页4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米丁斯基米丁斯基主要观点:(1 1)教育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教育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 (2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 3)教育目标是促使学生个体全方面发展)教育目标是促使学生个体全方面发展 (4 4)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5 5)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 (6 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教育研究方法论基础第第3页页代表人物:鲍尔斯鲍尔斯主要观点:(1 1)当代教育在维护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当代教育在维护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 (2 2)教育与社会相对应)教育与社会相对应 (3 3)人们对实际上教育不公平丧失了)人们对实际上教育不公平丧失了“意识意识”(4 4)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利益关系)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利益关系 (5 5)教育现象充分利益纷争)教育现象充分利益纷争5 5、批判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鲍尓斯鲍尓斯第第4页页(四)当代教育学情况(四)当代教育学情况当代教育学五大特征:当代教育学五大特征:1、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分化,初步形成教育学科体系,出、教育学发生了细密分化,初步形成教育学科体系,出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综合现了各种层次和类型综合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关系日益亲密、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关系日益亲密5、教育学加强了本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元理论、教育学加强了本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元理论第第5页页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友好发展人。夸美纽斯说:教育是培养友好发展人。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成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教育是为完美成人生活做准备。(一)教育词源(一)教育词源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说明:我国最早将“教”和“育”连用是孟子。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概念一、教育概念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第二节:教育基础知识第第6页页(二)教育定义(二)教育定义1、教育定义:、教育定义: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促使个体社会化促使个体社会化和和社会社会个性化个性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第第7页页2、教育定义了解、教育定义了解(1)描述了教育)描述了教育实践特征。(2)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两个)把教育看作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两个耦合过程。(3)强调教育)强调教育“活力性”,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过程中起个性化过程中起“促进促进”和和“加速加速”作用。作用。(4)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强调教育行为发生需要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化等背景。第第8页页二、教育组成要素及其关系二、教育组成要素及其关系1、学校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有计划有组织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第第9页页3、教育者:、教育者:包含:包含:(1)教师教师(2)教育计划、教材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计划、教材设计者和编写者;(3)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人员(4)参加教育活动其它人员)参加教育活动其它人员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主体和代表,是直接教育者结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主体和代表,是直接教育者第第10页页4、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各级各类学生。(1)学生普通特征:实践活动必须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特殊性表现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在伴随外界影响不停改变。第第11页页5、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教育者作用于作用于学生学生全部信息全部信息,既包含,既包含信息内容,也包含信息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和内信息内容,也包含信息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统一。容统一。(1)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内容:教育内容和教育材料(2)形式:教育伎俩、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形式:教育伎俩、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第第12页页6 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者关系(1)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要求,组成完整体系。)三者相互独立、相互要求,组成完整体系。(2)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含有特)没有教育者,就没有受教育者,也就没有含有特殊发展价值教育影响;殊发展价值教育影响;(3)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没有受教育者,整个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对象;(4)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没有教育影响,教育工作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源之水。第第13页页主要观点:(1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2 2)应该从心理学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应该从心理学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3、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美国教育家)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孟孟 禄禄第第14页页评 价:(1)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了生物起源论;(2)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没有解释人类本能与动物类本能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类本能界限,离生物起源说并不远。桑代克桑代克第第15页页5 5、生活需要起源说、生活需要起源说代表人物:杨贤江、钱亦石杨贤江、钱亦石主要观点:(1)教育发生就植根于当初当地人民实际生活需要。)教育发生就植根于当初当地人民实际生活需要。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一个伎俩。它是帮助人营谋社会生活一个伎俩。(2)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相互作用需要。)教育只能起源于人于环境相互作用需要。第第16页页评 价:该学说不足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限制原因和该学说不足在于未考虑到从需要到现实限制原因和中介原因中介原因 教育起源问题复杂性在于:相关它研究既要教育起源问题复杂性在于:相关它研究既要以哲学上相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以哲学上相关理论为基础,同时又要以社会学、人类学理论研究与实地考查为依靠,要做到历史与逻类学理论研究与实地考查为依靠,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统一、理论与实际统一。辑统一、理论与实际统一。第第17页页1、原始社会与原始教育(1)特征:教育水平低。没有产生制度化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教育方法主要史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教育没有阶级性。教育与原始宗教或意识有着紧密联络。(二)教育发展(二)教育发展第第18页页2、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奴隶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古代学校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古代学校出现。最早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元前25;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商多年商代。代。教育阶级性出现。教育阶级性出现。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第19页页结论:学校产生标志着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第第20页页奴隶社会教育阶级性表现:奴隶社会教育阶级性表现:教育目标: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教育目标:培养奴隶主治国所需人才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对象:奴隶主贵族子弟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军事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含有很高权威教师地位:被赋予很大权利,含有很高权威第第21页页(2 2)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教育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官吏和骑士;教育目标:培养统治阶级所需官吏和骑士;学校教育含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学校教育含有鲜明阶级性、等级性和宗教性;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内容:以道德文章和宗教经典为主;教育方法:严格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教育方法:严格纪律约束,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形成了比较系统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教育体系,积累了较丰富教育经验和教学思想。和教学思想。第第22页页(2 2)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社会主义社会及其教育特征:特征:教育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和社会主教育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义事业建设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科学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基础。第第23页页(二)当代教育生产性(二)当代教育生产性含义:当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越含义:当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物质生产相结合,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亲密、多样化关系,生产发展也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亲密、多样化关系,生产发展也越来越对教育系统提出新要求。对教育系统提出新要求。结论:当代教育生产性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结论:当代教育生产性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第第24页页(四)现代教育未来性(四)现代教育未来性含义:一方面现代教育价值去想、目标定位会含义:一方面现代教育价值去想、目标定位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发展产生非常重大影响;对未来社会和个体发展产生非常重大影响;其次,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社会其次,现代教育发展必须考虑到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第第25页页(五)当代教育国际性(五)当代教育国际性含义:当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时代做准备,要面向世界。第第26页页(六)当代教育终生性(六)当代教育终生性含义:当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通人一生,当代教育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生学习社会,满足不一样年纪阶段受教育者教育需求。第第27页页五、国内外著名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1、孔子:、孔子: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四书五经四书五经因材施教因材施教2、孟子:、孟子: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性本善:非良知良能人人平等:人皆可认为尧舜人人平等:人皆可认为尧舜道德自觉:强调内省道德自觉:强调内省第第28页页3、荀子:、荀子:人性本恶化性起伪教人向善4、道家、道家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第第29页页5、墨家、墨家兼爱非攻重视技术亲知闻知说知第第30页页6、学记战国 世上第一步教育文件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内外结合、臧息相辅教学相长、师道尊严反对灌输、主张启发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第第31页页一、小学教育地位1、我国小学教育历史发展、我国小学教育历史发展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基础教育、第一阶段教育对象:6-12岁内容:基本技能: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基本知识:国家历史、天下大事、文化艺术、道德规范基本素质:善良老实、吃苦耐劳、遵纪遵法、社会道德第三节:我国小学教育第三节:我国小学教育第第32页页2、近当代小学教育、近当代小学教育19世纪世纪80年代后,新式小学兴起年代后,新式小学兴起近代小学开端:近代小学开端:1878年张焕纶上海创办正蒙书年张焕纶上海创办正蒙书院内设小班院内设小班-私立;私立;最早公立小学:最早公立小学:1897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年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该校四院中外院即为小学;该校四院中外院即为小学;清末小学:清末小学:19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5年年民国小学:民国小学:1912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初小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初小4年,年,高小高小3年,年,19改为小学改为小学6年前年前4年初小,后年初小,后2年高年高小小第第33页页4、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1)普及小学教育:1986年推行9年义务教育(2)改革学制:“4+2”=“5年一贯制”(3)教学改革试验:学制退回“4+2”第第34页页5、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概念:国家采取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概念:国家采取法律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带有强制性国民教育。予以保证带有强制性国民教育。理解:义务教育理解:义务教育普及教育普及教育 义务教育是公民教育义务教育是公民教育第第35页页义务教育意义:义务教育意义:(1)义务教育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且能促进经济发展;(2)义务教育表达文明程度,又促进国家文明程度提升;(3)义务教育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第第36页页义务教育法律确保:义务教育法律确保:(1)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992年国务院颁(3)宪法相关精神第第37页页义务教育法详细内涵:义务教育法详细内涵:(1)实施对象:)实施对象:6岁入学,义务教育岁入学,义务教育9年;年;(2)学制:)学制:“6+3”、“5+4”、“九年一贯九年一贯制制”(3)管理体制:财政分管(乡)、人权共管)管理体制:财政分管(乡)、人权共管(县)、业务统管(县)(县)、业务统管(县)(4)办学条件:经费)办学条件:经费+师资师资第第38页页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地位(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第第39页页7、小学教育基本特征(1)全民性)全民性(2)义务性)义务性(3)全方面性)全方面性第第40页页二、小学教育目标二、小学教育目标1、小学教育意义与依据、小学教育意义与依据(1)小学教育目标含有导向作用)小学教育目标含有导向作用(2)小学教育目标含有激励作用)小学教育目标含有激励作用(3)小学教育目标含有评价作用)小学教育目标含有评价作用第第41页页2、制订小学教育目标依据、制订小学教育目标依据(1)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特定阶段社会现实特定时期社会政治不一样国家文化背景(2)儿童身心发展规律(3)教育理想第第42页页三、全方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素质教育使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教育;(3)素质教育使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第第43页页第四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实状况和发展趋第四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势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1、观念滞后2、课程目标过于重视知识传授3、课程知识陈旧,结构单一4、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5、思政教育实践性不强6、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功效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第第44页页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1、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改关键价值追求: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总体目标:培养四有新人第第45页页2、详细目标:、详细目标:(1)提倡全方面、友好发展教育(2)重建新课程结构(3)表达课程内容当代化(4)提倡建构学习(5)形成正确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民主化与适应性第第46页页三、基础教育课改内容三、基础教育课改内容1、构建新课程结构2、由教学纲领到课程标准3、教学过程改革(1)研究性学习(2)信息技术普通应用4、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教材开发与管理5、发展性评价为主课程评价6、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第第47页页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1、以学生全方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结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情况4、勉励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5、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6、重视过程性和全方面评价第第48页页一教师含义及性质1、教师概念:教师是推行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负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民族素质使命。第五节: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第第49页页2、教师性质:、教师性质:(1)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3)教师是以教书育人为目标职业第第50页页二、教师角色饰演二、教师角色饰演1、传道授业者2、知心者3、管理者4、协调者5、研究者6、促进者第第51页页三、教师劳动特点三、教师劳动特点1、复杂性(1)目标全方面性(2)对象差异性(3)任务多样性2、主观能动性(1)教学方法不停更新(2)因材施教(3)教育机智第第52页页3、劳动时间延续性4、劳动空间广延性5、劳动示范性6、劳动结果精神性7、劳动间接性第第53页页四、教师权力与义务四、教师权力与义务1、教师享受权利(1)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薪资休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第第54页页2、教师负担义务、教师负担义务(1)遵纪遵法,为人师表;(2)执行计划,完成使命;(3)思政教育,开展活动;(4)关爱学生,助其成才;(5)保护学生,预防伤害;(6)政治学习,业务提升第第55页页五、教师职业专业化五、教师职业专业化1、教师职业能力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2)教育专业素养(3)综合能力素养2、教师职业道德素养(1)爱岗敬业(2)品性优良(3)心理健康(4)人际良好第第56页页六、教师专业化发展六、教师专业化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内容(1)建立专业精神(2)深化和拓展专业知识(3)提升专业能力(4)形成专业自我第第57页页2、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1)培训(2)自学(3)教研活动第第58页页第六节:小学学校管理第六节:小学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一、学校管理1、学校管理基本要素(1)管理者(2)管理伎俩(3)管理对象第第59页页2、学校管理标准、学校管理标准(1)方向性标准-社会主义方向(2)“教学为主、全方面安排”标准(3)民主管理标准(4)提升效率效益标准第第60页页二、学校管理过程二、学校管理过程1、学校管理过程基本步骤:(1)计划(2)实施(3)检验(4)总结第第61页页2、学校管理基本路径、学校管理基本路径(1)沟通沟通功效: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2)学校沟通形式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3)学校组织沟通障碍主观障碍客观障碍渠道障碍第第62页页三、学校管理目标与尺度:学校绩效1、学校绩效:学校功效发挥所产生实际效果,是管理有效性主要标志;2、学校绩效模式:目标模式投入产出模式需求满足模式环境适应模式学校内质优化模式第第63页页五、小学管理基本内容:五、小学管理基本内容: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第第64页页第七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第七节: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一、小学教育科研一、小学教育科研1、小学教育科研特征:(1)目标上:重视应用性(2)主体上,强调广泛性、群众性(3)内容上,强化实践性(4)方法上,提倡行动研究第第65页页2、小学教育科研意义:、小学教育科研意义:(1)推进小学教育改革(2)提升教育教学质量(3)发展小学教育理论(4)提升小学教师素质第第66页页3、小学教育科研任务:、小学教育科研任务:(1)总结小学教育经验教训(2)开展小学教育现实状况调查(3)进行小学教育改革试验(4)参加课改和学科教学研究第第67页页4、小学教研须遵照规律:、小学教研须遵照规律:(1)尊重研究对象(2)尊重客观事实(3)尊重科学规律(4)尊重合作搭档(5)尊重知识产权(6)尊重本身价值第第68页页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教育观察法2、教育调研法3、教育试验法4、行为研究法第第69页页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与教育一、个体身心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1、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一生身心特点向主动方向发展改变过程。(1)生剪发展(2)心剪发展第第70页页2 2、儿童发展本身特点与规律、儿童发展本身特点与规律结论:儿童发展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纪增加身体和心理改变中普遍存在特点。详细包含:(1)儿童身心发展含有次序性;(2)儿童身心发展含有不平衡性;(3)儿童身心发展含有阶段性;(4)儿童身心发展含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身心发展含有分化与互补协调行第第71页页3 3、教育与儿童发展、教育与儿童发展教育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详细影响作用,须从一下几方面把握:(1)教育目标要反应社会发展;(2)在成熟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整体发展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第第72页页五、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五、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1、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次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稳定性和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个别差异性5、教育要适应儿童发展互补性。第第73页页2、童年期儿童心剪发展主要特征、童年期儿童心剪发展主要特征(1)观察力由知觉事物表面向知觉事物本质过分;(2)注意力分散(3)主要是形象记忆(4)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分(5)道德感含糊,情感稳定性差(6)自我意识较差但开始萌芽第第74页页3、童年期儿童学习特征、童年期儿童学习特征(1)难以深刻了解学习意义(2)学习动机是赞扬(3)对学习过程形式感兴趣而非结果(4)对学习结果关注随年纪而增加第第75页页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1、学法指导标准(1)针对性标准(2)整体性标准(3)实践性标准(4)渗透性标准第第76页页2、小学生学法指导主要内容和方法、小学生学法指导主要内容和方法(1)制订学习计划(2)科学运筹时间(3)学会阅读(4)学会观察(5)学会记忆(6)学会独立思索(7)建立学科学习程序(8)选择学习环境(9)课堂学法(10)指导学生处理问题第第77页页3、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关系:倒U型曲线(2)学习动机培养A、学习动机培养是学校思政教育组成部分B、设置目标C、设置榜样D、培养学习兴趣E、激发学习需要F、注意归隐倾向第第78页页(3)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激发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B、依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D、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第第79页页三、认知差异三、认知差异1、认知方式差异(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4)详细性与抽象型第第80页页场独立型:自主判断,不受外界原因影响场依存型:察言观色,易受外界原因干扰沉思型:深思熟虑,降低错误冲动型:快速反应,经常犯错第第81页页辐合型:认知事物时表现为辐合思维;发散型:认知事物时表现为发散思维;详细型:习惯于深刻分析某一详细观点和情境抽象型:能看到某个问题或观点众多方面第第82页页四、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教育意义四、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教育意义1、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1)小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观察目标性较差;观察缺乏准确性;观察缺乏次序性;观察缺乏深刻性;(2)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特点:有意记忆逐步增强意义记忆快速发展第第83页页(3)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特点A、有意注意逐步发展,无意注意仍期作用B、注意范围依然有限C、注意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D、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差第第84页页(4)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特点:A、有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想象创造性成份日益增多第第85页页5、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1)由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2)思维基本过程日趋完善第第86页页第四节:小学德育第四节:小学德育一、德育与小学德育一、德育与小学德育1、德育认识方面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其关键成份是抽象思维能力。2、小学德育针对儿童思想品德所进行教育活动第第87页页3、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1)小学德育目标A、培养儿童正确政治方向B、培养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评价能力C、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2)小学德育内容A、爱国主义B、理想教育C、集体主义教育D、劳动教育E、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第第88页页4、小学德育意义:、小学德育意义:(1)是实现教育目标基础和保障(2)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条件与保障(3)是实现社会主义当代化奠基工程和未来确保。第第89页页三、小学生道德发展基本特征及德育意义三、小学生道德发展基本特征及德育意义1、基本特征:(1)逐步形成友好道德认知能力(2)小学生品德发展协调性(3)小学生品德发展过渡性(4)自觉纪律形成2、小学生道德发展德育意义以小学生德育特征为德育工作出发点德育过程须遵照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关键期第第90页页五、小学德育标准五、小学德育标准1、导向性标准2、疏导性标准3、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标准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标准5、因材施教标准第第91页页六、小学德育路径与方法六、小学德育路径与方法1、路径(1)思想品德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2)课外、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6)班会、校会、周会、晨会第第92页页2、小学德育方法、小学德育方法(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指导实践法(4)陶冶教育法(5)品德评价法第第93页页2、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小学生常见心理障碍(1)多动症(2)焦虑症(3)学习困难综合症(4)强迫症(5)厌学症第第94页页二、心理评定二、心理评定1、心理评定方法(1)会谈法A、倾听B、勉励C、问询D、反应E、澄清F、面质第第95页页三、心理辅导三、心理辅导1、心理辅导标准(1)面向全体学生标准(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标准(3)尊重与了解学生标准(4)学生主体性标准(5)个别化对待标准(6)整体性发展标准第第96页页2、学生心理辅导路径:、学生心理辅导路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4)结合班级活动开展心理辅导(5)开展面向学生个别心理辅导(6)开展小组辅导(7)对学生家庭心理辅导第第97页页3、影响学生行为改变方法、影响学生行为改变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7)处罚法第第98页页二、班集体二、班集体1、班集体组成要素(1)共同目标(2)共同生活准则(3)一定组织结构(4)一定心理气氛、情感纽带第第99页页2、班集体教育作用、班集体教育作用(1)班集体是促进写生社会化主要机构(2)班集体是满足学生个体心理需要场所(3)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友好发展平台第第100页页4、班集体形成与培育、班集体形成与培育(1)确定班集体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关键队伍(3)建立班集体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第第101页页第二节: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一、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功效(1)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习效率(2)有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第第102页页二、班级管理模式二、班级管理模式1、常规模式: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2、平行管理经过集体管理间接影响个人经过对个人管理间接影响集体3、民主管理4、目标管理第第103页页三、当前班级管理存在问题三、当前班级管理存在问题1、班主任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缺乏活力,学生参加程度低第第104页页四、建立以学生为本当代班级管理机制四、建立以学生为本当代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能力第第105页页第三节:班级活动第三节:班级活动一、班级活动意义一、班级活动意义1、促使学生提升认知能力2、促使雪深更提升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第第106页页二、班级活动基本类型二、班级活动基本类型1、班会2、科技活动3、文体活动4、节日纪念日活动5、课外阅读活动6、其它班级活动第第107页页第四节:少先队活动一、少先队一、少先队诞生于1924年,劳动童子团1949.10.13: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6:更名中国少年先锋队第第108页页三、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基本标准三、辅导少先队开展活动基本标准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标准2、自主性与指导性相结合标准3、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标准第第109页页第五节:课外活动第五节:课外活动一、课外活动一、课外活动1、课外活动特点1、自愿参加2、形式灵活3、内容开放4、自主活动5、综合性6、兴趣性第第110页页2、课外活动教育作用、课外活动教育作用(1)培养自主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2)开发学生潜能(3)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4)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第第111页页二、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二、课外活动组织形式1、群众性活动(1)汇报和讲座(2)各种集会(3)各种比赛(4)参观、访问、调查、旅行(5)社会公益活动(6)墙报、黑板报第第112页页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1)学科小组(2)技术小组(3)艺术小组(4)体育小组3、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第第113页页三、课外活动设计主要标准三、课外活动设计主要标准1、以学生年纪特征和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基础2、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3、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第第114页页第六节:班主任一、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班集体全方面关心、教育、管理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全方面发展第第115页页2、班主任职责、班主任职责(1)思政教育(2)协调课程学习(3)关心学生身体健康(4)指导班委会和少先队工作(5)指导实践(6)做好班级经常性管理(7)联络家长第第116页页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位与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教师集体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确保各种影响协调一致协调者(4)班主任是联络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纽带第第117页页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二、小学班主任工作1、常规工作(1)了解学生(2)组织和培养良好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5)班会活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评定操行(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第第118页页第一节:教学设计和教案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1、概念为到达预期教学目标,利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照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过程。第第119页页2、教学设计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理论依据(1)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2)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3)传输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第第120页页3、教学设计标准、教学设计标准(1)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中心(2)教学前明确学习者含有能力(3)教学水平应与学习者接收水平相一致(4)用联络未来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5)帮助学习者在学习中构建“理想模式”(6)对复杂学习内容进行分解(7)提升教学媒体应用控制能力(8)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方式(9)创造对学习有利环境(10)设计、实施不一样教学方式,以适应不一样学习者格调(11)为学习者反应提供即时反馈(12)总结教学与后续学习相联络第第121页页4、教学设计过程与步骤、教学设计过程与步骤(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教学背景分析A、教学内容分析B、学生情况分析(3)教学目标设计A、教学目标B、教学重难点(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教学过程设计(2)学习活动设计(3)教学资源设计第第122页页(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6)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第第123页页二、教案编制二、教案编制1、基本内容(1)导入新课(2)讲授新课(3)巩固练习(4)归纳小结(5)作业安排第第124页页2、教案详细内容:、教案详细内容:(1)设计教学目标(2)进行学习任务分析(3)设计教学思绪与教学步骤(4)设计教学评价(5)编写教案(6)写教后记第第125页页3、教案设计类型及编写关键点、教案设计类型及编写关键点(1)教案类型:A、新讲课教案B、复习课教案C、试验课教案D、检验课教案E、详细教案F、表格式教案G、课堂实录教案第第126页页第二节: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试验活动一、综合课程一、综合课程1、定义: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观、方法论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教学组织形式。2、综合课程类型:(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第第127页页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小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胜****)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