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力学教学新模式研究.docx
-
资源ID:9779725
资源大小:20.8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力学教学新模式研究.docx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力学教学新模式研究 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04-0149-02 一、引言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是工科类专业的本科教学的专业基础课,该课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着重培育学生利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思维,建立基本的力学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力,代表着本科力学教化的最高层次,是弹塑性力学,岩石力学等其他连续介质力学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培育学生利用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有限元近似解法去处理困难边界条件下的力学问题的创新实力。工科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最基本理论、基本假设。驾驭求解一般力学问题的解析解和困难问题的数值解的方法,为随意形态的变形体弹性力学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对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学问,考试依旧采纳闭卷考试的形式,由于弹性力学本身的特点,在有限的时间很难通过1-2道计算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考核,因此考试成果很难体现学生对课程学问的驾驭。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载app模式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不同学习app软件也纷纷出现,比如驾校考试app学习、新东方托福、雅思、pets5英语学习app,广场舞app,平安好医生app等等,总之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各类学习、生活app越来越丰富,也给我们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的支配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基于这样的技术背景,笔者在学院和学校的支持下,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申请获得了教研项目的支持。笔者通过建立教学QQ群,微信群,通过定期群探讨,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计算案例刚好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究,并结合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对学生们的学习状况进行来全面的评估,通过“有无对比”原则,分析改革前后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分析论证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探讨结果表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热忱和爱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试成果整体水平也获得了提升,关键是提升了学生们利用既有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特殊是困难工程问题的实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爱好。 二、当前本科生弹性力学教学遇见的问题 教材问题 弹性力学作为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基础课程,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课程,目前本科教学所选取的教材本身也有许多须要补充的内容,比如国内高校所采纳的弹性力学教材就还须要补充。 以徐芝纶编著的弹性力学为代表的弹性力学教材,一般都不采纳张量表述。当前工程问题的专业问题多以以张量符号进行理论描述,所以应增加张量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目前的弹性力学教材花了比较大的篇幅推导开尔文解、平面问题的各解析解,但是实际问题当中边界问题特别困难,根本不行能得到解析解,对学生有限单元法驾驭的考核比较困难,经典解析解的推导过程并不是本科教学的重点,而是要重点培育学生利用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基本理论去解决详细实际问题的实力,总之,目前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的教材与困难的工程实际问题联系并不紧密,使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很难提起爱好,对于重视实际应用的本科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应当增加困难工程问题的应用教学,而这样的教学内容收到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在课堂开展,因此须要增加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这就牵涉到学生的学习爱好问题。 教学课时相对较少 目前功课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课时普遍较少是目前高校教化的客观事实,一方面为学生们供应了大量的课余时间去培育自己的爱好,增大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的ppt讲授可以为学生们灌输大量的学问信息,但是学生们须要花费比较大多的课外时间去消化,积累和巩固。学生在自己的课外时间有自己的选择权,他们情愿花费多少课外时间在一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上,取决他们爱好爱好,但是假如停留在表面,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是一门艰涩、难懂的力学学科,要培育学生的课外学习爱好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爱好是弹性力学与有限元这门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应用很少 现代智能手机是高校本科生的必备之物,与移动互联网有关的活动成了高校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学生往往利用移动互联网阅读网页、打手游、看电视、购物消费等于专业学习无关的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没有利用这一工具增加学生课外专业学习的时间。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座学生与老师沟通桥梁,通过从实践应用探讨,到详细工程算例资料共享以及各类专业类全国作品设计大赛的参加,全方位的激发学生的课外补充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移动互联技术供应的平台,提高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的课外学习时间,这是该教学模式探讨的重要方面。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指标的建立 基于移动网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指标与传统的单纯靠期末考试成果的单指标评估不同,新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估指标以期末考试成果和其他指标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指标,其他指标包括学生平均单日弹性力学课外学习时间、具有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困难边界条件的弹性力学问题实力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百零一分比、平常成果。四者的权重分别是考试成果占0.5,满分101分,课外学习时间权重0.2,满分20分,商用软件娴熟人数的一百零一分比,权重0.1,满分20分,平常成果权重0.2,满分30分。设综合评价指标为E,则评估指标计算如式所示: E=Q1P1+Q2P2+Q3P3+Q4P4 E-教学评估综合评分;Q1、Q2、Q3、Q4分别期末班级平均考试成果、学生单日平均课外学习时间评分、商用有限元软件娴熟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一百零一分比所对应的分数、班级学生的平均平常成果。P1、P2、P3、P4分别为4个单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值。4个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期末考试班级卷面成果平均值,满分101分,不分档,平常成果以到课率等为评判指标,分数以实际分数为准,总分30分,不分档。课外学习时间评分标准:1小时以下,8分,1-2小时,12分,2-2.5小时,16分,2.5-3小时,18分,3小时以上120分。商用有限元软件娴熟程度评分标准:娴熟人数占班级总人口的一百零一分比10%,8分,10%30%,12分,30%50%,16分,50%-73%,18分,73%以上,20分。 四、基于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基于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做沟通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等移动信息接受终端将学习资料、探讨新动态、教案通过共享文件的形式实时有效的发到每一个同学的手机上,学生们可以刚好下载学习。学生们也可以同过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第一时间的上传到网上,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这些信息,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模式实施 笔者多年从事采矿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教学工作,分别选取采矿两个班,土木两个班进行新型模式和传统模式教化工作。两个班分开授课,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基本一样,考试试题相同,都是采纳闭卷的形式考试,两个专业的课堂授课课时和上机试验课时一样,前者通过新模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增加了课外时间,老师通过在QQ群沟通平台上搜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集中回答,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工程问题的数值建模计算,几个有爱好的学生进行相应级别的数值建模大赛。另外一个专业的学生采纳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课堂集中答疑的方式进行,在上机课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的建模学习,通过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开展数值建模的练习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对两个专业的学生的的成果进行对比,对比指标见第3节。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模式下的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教学效果,进一步分析基于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好用性。 五、教学效果对比 期末考试两个专业教学成果的评估指标对比值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果明显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卷面成果。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平常成果也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平常成果的评分标准主要是依据学生们的到课率和平常作业成果,由此可以表明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对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的学习爱好得到了比较大的提升。这还可以从学生们课外学习时间和商用有限元软件的娴熟程度的评分中得到体现。新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课外时间达到2个小时以上,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调研,他们主要把时间花费在商用有限元软件数值建模的学习上,部分学生由于参与数值建模大赛,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在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学习中。通过对两个专业学生学生数值建模的作业模型的评分对比,以及相关建模大赛的成果对比,得到了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有限元商用软件的娴熟程度的评分对比,依据式1计算得到两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估综合评分分别为53.73分和46.2分,前者明显大于后者。综合评分对比也可以看出,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 六、结论 1.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艰涩枯燥的弹性力学与有限元的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相比于传统的单纯课堂教学,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新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课外学习的桥梁,通过QQ群,微信群建立起来的学生与老师的课外沟通平台,并基于这样的沟通平台建立的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改进,大大提高了老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暖和了师生关系。 2.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新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的爱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课堂到课率、课外学习时间以及商用有限元软件娴熟程度三个方面,从期末考试成果以及相关学生参与数值建模大赛的状况可以看出,新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该教学模式可以为其他力学课程的教学供应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楼文娟,梁洪超,杨骊先.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论坛, 2022:40-44. 2任中俊.工科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探讨J.当代教化理论与实践, 2022:130-131. 3苏志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化, 2022:10-14. 作者简介: 肖尊群,男,汉族,湖南省怀化市人,博士,武汉工程高校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探讨方向:重载铁路路基加固与评估技术。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