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鉴赏方法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
资源ID:97802449
资源大小:1.9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古代诗词协会第1页目录目录一、外部感知一、外部感知二、象、境体悟二、象、境体悟三、技巧品赏三、技巧品赏四、四、玩味语言玩味语言 五、利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五、利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加以感悟第2页一、外部感知外部感知,能够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1、读“题”有标题概括了作品主要内容 有标题揭示了作品线索,有标题奠定了作者感情基调。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切入口。比如,杜甫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示了心情(“喜”)。读题目,能够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了解,对所抒情感把握。第3页2、识“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主体对象)三者。凡诗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叙述者辨识,对了解诗情感内容愈加直接。诗“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景物人事之外叙述者,作者以旁观者或代言人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叙述者。处于诗景物人事之外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主体对象是分离。第4页 曲池荷曲池荷卢照邻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主体对象是分离。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诗人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范围内。要了解诗人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该诗写荷花香艳,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飘零。只有解读了荷花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情感。第5页子夜吴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诗人与诗中主体对象思妇也是分离。诗句都是扣紧思妇写,诗人渴望和平愿望,是经过思妇思念丈夫(良人)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现出来。第6页 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叙述者,叙述者往往和主体对象合二为一。比如,陶渊明归园田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杜甫登高、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等。这些诗词,都直接表露了诗人思想情感,我们读诗,就是与诗人直接对话。读诗,不应忽略叙述者立场,这对鉴赏诗不无帮助。另一个识“人”含义,指对作者认识。对作者认识路径有二:一是调动文学常识记忆库中知识贮备,二是借助现场材料诗词后面注释。了解作者,能够帮助我们解读他诗,因为有些诗,作者抒发情感往往与他背景相关。第7页3、辨“文”所谓辨“文”,指从整体感知诗歌内容。诗描述内容各不相同,有山水田园、边塞羁旅、宫廷闺怨、送别酬答、咏物写景、寄兴咏怀,不一而足。经过对诗歌内容识别,有利于对诗歌情节把握和情感领悟。4、看“注”赏读诗歌,离不开注释。注释往往能帮助我们了解作者、作品背景以及其它相关情况,有些注释还能替我们解释一些生僻难懂词,介绍相关典故出处和提醒用典意思。有时注释还往往暗示诗内容,或意境或其写作格调。第8页二、象、境体悟二、象、境体悟 象境体悟,这是读懂诗歌无法回避,也是鉴赏诗歌主要伎俩,它包含品读意象和体味意境两个方面。1 1、品、品“意象意象”所谓意象,指含有作者思想情感客观物象。世间物象无数,诗人选此舍彼,或舍此选彼,完全是依据创作时内心情感和表示志趣需要。在不一样情感或志趣导引下,就是同一物象也会选取不一样角度,形成不一样意象。第9页比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垂绥饮清露”、“居高声自远”。骆宾王却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位诗人都选取了露珠和声响两个客观物象,但因为当初诗人处境不一样,情感有很大区分。虞世南身居高位,以清高风雅自许,自负才华;骆宾王无辜遭诬身陷囹圄,含冤莫白。所以在诗中意象完全不一样:一是“清露”“声远”;一是“露重”“响沉”。同是月,不一样诗人笔下意象也不一样。王维说“明月松涧照”,刘禹锡感叹“淮水东边旧时月”,柳永却道“杨柳岸晓风残月”,李清照又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明月”、“旧时月”、“残月”、“月满”,都是依据诗人当初心境选取不一样意象,传达是诗人情感志趣。第10页 另外,有些意象,还有着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它们意义较为固定。比如,梅花象征不屈和高洁,鸿雁象征相思和信使,浮云象征游子或小人,梧桐象征凄凉和悲伤,菊花象征清高和坚强等等。假如,我们知道这些意象传统文化象征意义,对我们了解诗歌有较大助益。意象,承载着诗人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客观物象统一。我们要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品思想感情和志趣,就要仔细品味意象和意象含义。第11页2 2、味、味“意境意境”意境,是择取意象与灌注诗人情感气氛共同营造境界。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不可缺乏伎俩。解读意境,就能把握诗人情感志趣。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前三联选取十二个意象:秋天、日晚、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清泉、石上流、竹喧、浣女、莲动、渔舟。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和平、宁静、纯朴生活环境,表现诗人乐于归隐田园生活意趣,同时也从反面表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生活放弃。杜甫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联八个意象,展现了一幅深远空阔深秋图景,与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共同营造了沉郁、苍凉、悲壮意境,抒发了诗人那种忧时伤世,感怀本身飘零深广无极情怀。第12页 意境,离不开情与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解读意境要从景入手,入景而悟情。比如,杜甫江汉颔联和颈联:“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我们从“片云”和“孤月”入手,能够从它无依孤独中把握诗凄凉意境,悟得诗人孤苦无助苍凉心境。从“落日”“秋风”中,能够体验到景物壮阔境界,从而感受到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豪壮情怀。意境营造,是心与物融合。解读意境,就能解读抒情主人公艺术形象。比如,宋朝朱淑真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人在这里营造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孤冷寂寞意境,塑造了主人公凄凉孤独、愁怨难眠形象。第13页三、技巧品赏三、技巧品赏 诗歌表示技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表现手法、诗歌表示技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表现手法、修辞伎俩、抒情方式。修辞伎俩、抒情方式。1 1、理、理“手法手法”诗歌惯用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衬托、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诸觉结合、虚实结合等。鉴赏诗歌,知道它表现手法,对我们深入解读它不无帮助。比如,关睢、蒹葭两诗开头,孔雀东南飞起首两句,都是用起兴手法。硕鼠用是比手法,把贪婪统治者比作“硕鼠”。不过,诗中最突出莫过于用赋手法。赋,按朱熹说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按如今意思,近于描写。第14页渲染 本是画画一个手法,指在画面某一个地方,画家用浓墨重彩来突出它,就是渲染。就诗歌来说,原来一两句就写完,诗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如木兰诗写木兰从军临行之前东西南北市买装备就属于渲染;写木兰出征十年后回家时,爷娘姊弟动静,也属于渲染。渲染属于正面描写,衬托属于侧面描写。比如:陌上桑第一节描写罗敷,先从正面描写她美,接着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动作反应侧面衬托罗敷美,而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大想象空间。第15页衬托可分两种:正衬和反衬。正衬,是用程度不一样相同事物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之类。白居易长恨歌:“回首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诗以“六宫粉黛”黯然失色衬托杨贵妃千娇百媚。这里用正是以美衬美手法。柳宗元江雪,以鸟迹人踪灭绝,衬托迎风抗雪、孤舟独钓渔翁形象,而这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人格化身。反衬,是用相反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都是用以动衬静方法。第16页对比手法 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比如,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全诗利用对比:“一粒粟”与“万颗子”,“无闲田”与“犹饿死”。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一联,句内各自组成对比,第二联,上下句对比。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花。”经过梦境,将现实寂寞落魄与昔日春风得意奢华形成强烈对比。又如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尸骨”;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第17页虚实结合 也是诗歌惯用手法。比如,王翰凉州词,前三句诗极写军中将士纵酒痛饮豪壮,属实写;最终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属虚写,它将眼前情状与战争历史情景联络起来,留下一个巨大空间让人想象,从而使诗歌形象更为丰满,主题愈加深刻。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前两句实写内心愤慨和茫然,后两句利用比喻象征手法,形象地表现前途行路艰难,属虚写。柳永雨霖铃,上阕实写一对恋人别景别情,下阙“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纵有千种风情”,都是构想别后情景,属虚写,它把主人公痴情刻画到极处。掌握了诗歌惯用表现手法,我们解读鉴赏诗歌就轻易许多。第18页2 2、懂、懂“修辞修辞”古代诗词中,为了使描写对象更形象,经常利用修辞手法。比较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大、用典等。利用贴切新奇比喻,能够加强诗表现力,使形象愈加生动。比如,杜甫写漂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春汛、老眼昏花:“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秋娘写珍惜年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益写受降城优美夜色:“回乐烽前沙化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白居易写波浪写飞雁:“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行”。李商隐写刻骨相思、坚贞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19页拟人手法 是诗词中最为常见手法。它往往使所咏事物带上了情感,含有更强感染力。比如,李白写春风:“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写故乡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姜夔写池塘树木:“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张泌写月:“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杨万里写泉写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第20页夸大 能够把所歌咏对象描绘得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感染力。诗词中不乏夸大。比如:李白写行舟快速:“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喝酒:“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杜甫写洞庭湖浩瀚:“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浮”;写树木高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李贺写战争迫在眉睫,形势危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陆游写山河辽阔雄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写“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21页用典 能够用简省词句表示丰富内容,经常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知道诗词中典故意思,就可比较轻易解读诗句。比如,王维山居秋暝结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意,知道这个典故,就能领悟诗人反用其意,表示自己乐于归隐生活意趣。李白行路难用了三个典故:姜太公磻溪垂钓后遇文王,伊挚将要受到商汤征聘时梦见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经过,少年宗悫回答叔父问他志向时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三个典故表现了李白主动用世,对前途满怀希望心情。诗词中修辞手法,除上述几个外,还有对偶、借代、重复、设问、对比等。第22页3 3、悟、悟“抒情抒情”诗本质是抒情。只是抒情方式有所不一样:有直抒胸臆,有间接抒情。直抒胸臆 主人公强烈情感在毫无掩饰情景下直接表露出来。比如,乐府诗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之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直接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坦白、执着、热烈、无所顾忌情态。诗在直抒胸臆之外,更多是采取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指诗人借助事、物、景、境较含蓄地表示情感。这么,使诗情显得更浓郁,更有感染力。间接抒情,最常见是借景抒情。许多优异诗词,往往景语即情悟,寓情于景。第23页 古诗词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虽有区分,但它本质都是借景抒情,所以,我们在普通诗歌鉴赏中,可不作细分。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描写景物,往往离不开情感,经常是因情取景,因情生景。我们在阅读详细写景诗句时候,要学会细细体悟诗句中蕴涵情感,这有利于我们解读整首诗。第24页四、四、玩味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玩味语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色调、诗眼、格调。色调、诗眼、格调。任何文学形式,都必须借助语言,诗歌尤其如此。它是诗人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伎俩,也是沟通诗人和读者媒介。阅读诗歌,就是经过语言中介,去领悟作品中诗人对大自然、现实社会、人生、历史认同、批判、赞美、追求、放弃等情感表示。鉴赏古代诗词,主要一面,就是要会玩味语言。1 1、明、明“色调色调”客观景物有不一样色彩:赤橙红绿青蓝紫。它们组合,展现出或鲜艳明亮,或清淡朴素,或昏暗无光。诗人往往将那些色彩作不一样组合,形成不一样色调,写入诗中。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红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第25页2 2、觅、觅“诗眼诗眼”。古代诗词,语言力争简练、生动、形象,有丰富内涵,尤其重视一字传神。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呈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他说就是诗词中炼字。所谓炼字,指就是该字在诗句中关键地位,即诗眼。解读它,就能解读诗句。诗词中,炼字例子俯拾皆是。比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着一“变”字,把时光递传,光景悄然改变,春天那勃勃生机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着一“蒸”和“撼”字,把洞庭湖那磅礴壮阔、雄浑气势,极其形象地表现出来。杜荀鹤“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一“碎”和“重”字,就把风和日丽,百鸟鸣春,万紫千红境界完全托出。僧齐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一个“一”字,不但把梅花开在早春里特征准确地写出来,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愉悦和赞美之情。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个“自”和“空”字,让原是写景句子,传达更多是诗人感叹:碧草自春,黄鹂空有悦耳之音,不过,先哲已逝,祠堂荒凉冷落,一代伟人,身后却如此寂寞。第26页3 3、析、析“格调格调”诗词格调,指它在内容和形式友好统一中所展现出思想艺术特色。详细表达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形象塑造以及语言、艺术技巧利用等方面。格调并不完全属于语言范围,为了叙述方便,所以将它列在语言这一部分里。诗词格调有各种多样:飘逸、豪放、旷达、雄健、沉郁、顿挫、华丽、典雅、俊朗、清丽、凄婉、缠绵、朴素、自然、简练、蕴藉、含蓄等等。不一样诗人,有不一样格调。就是同一诗人,在不一样时地、不一样心境下,表现在详细作品中格调也会不尽相同。第27页 分析一首诗格调,有多个角度。既能够从题材选择方面着手:行旅、边塞、田园山水、闺怨送别等。又能够从主题表现方面着手:渴望建功立业经时济世,表现怀才不遇,向往田园归隐,关注民生、社会,讽刺腐化堕落,抒发亲情、友情、爱情,赞美人情物理等。还能够从意象选取,意境营造,表现手法利用,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分析.第28页五、利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五、利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以感悟 没有联想和想象,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简直就无法谈得上诗词鉴赏。举个例子来说,李清照如梦令,如不利用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词中情境并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行吗?请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试想一想,“昨夜雨疏风骤”,按说会让人难以入眠,可诗人还是一夜浓睡。原来她喝了很多酒。风雨再加闷酒,或是借酒销愁。是因离情别绪?还是寂寞?是为飘泊?还是为伤春?或许都有。早晨还睡在床上,只牵挂着风雨后海棠。这时,侍女进来卷起窗帘。于是便问海棠怎么样了。回答说“依旧”。她说,你这个傻丫头,你知道吗?应是“绿肥红瘦”。看来,在她心中早知一夜风雨之后,海棠叶子肥大了,而花却落了。假如联络诗人个人遭遇,词中情感便可想而知了。第29页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