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生物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ocx
-
资源ID:9782300
资源大小:22.3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农林高校生物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ocx
农林高校生物学系列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生物学试验教学是人才培育不行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农林高校相关专业的培育目标和实力要求,构建了生物学系列课程试验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试验课程、探讨法试验课程、综合性试验课程和探讨性试验等四个环节,构成学生基本实力、综合实力和创新实力的训练平台,并提出了保证明验教学环节落实的详细措施。 关键词:生物学;试验教学;课程体系;培育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学问经济飞速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学试验教学是农林高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相关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实力的重要环节。我校历来重视生物学系列课程试验教学,于11019年建立生物基础课试验教学中心,2001年被四川省教化厅批准为首批省级高校基础课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022年通过省级验收,成为首批省级试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我们依据四川省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参照教化部高等学校基础课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国家级生物学基础课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学习国内高校同类试验室的建设阅历1-6,结合农林高校的办学特点,对生物学系列课程试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明的确验教学目标 试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验教学体系的目标既在肯定程度上确定着试验教学体系的内容,同时又取决于体系的整体功能水平。遵循教化教学规律,并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对学生三种实力的培育贯穿到整个试验教学中,促进学问学习与实力培育的统一,确定了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试验教学目标。第一个层面,加强基本实践实力,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对各种基础试验仪器和专业试验仪器的操作技能,合理利用试验对象,驾驭处理各种试验数据的基本方法。其次个层面,提高综合实践实力,培育学生综合应用不同课程的理论学问和试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第三个层面,培育科学试验实力,训练学生依据试验教学目的,自己设计试验步骤,选择试验仪器,独立完成试验和处理试验数据,以培育学生进行科学试验的基本实力。第四个层面,发展创新实践实力,培育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学问和实力,结合专业培育方向,参与科研项目,对选定的问题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并通过肯定的试验实践进行探讨的实力。通过前两个层面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试验实践实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驾驭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试验技能,使其具备肯定科学探讨的基本实力,再通过第三和第四两个层面的创新实力训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实力培育体系。 2 构建试验教学体系 将理论课和试验课分别设置,试验教学不再附属于理论课教学,建立一套独立的生物学系列课程试验教学体系。遵循相识规律和教化规律,坚持高起点、有创新,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生物学系列课程试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试验课程、探讨法试验课程、综合性试验课程和探讨性试验等四个环节,构成学生基本实力、综合实力和创新实力的训练平台。 2.1基本实力训练平台 基本技能训练试验课程包括植物学试验、动物学试验、生物化学试验、微生物学试验、一般遗传学试验、细胞生物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通过这些独立设置的课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探讨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试验动手实力的训练要达到系统性并与学生实力提高相互匹配,必需打破课程试验的界限,依据各试验课的特点和开设的先后,制定系列试验课程大纲,确定各试验课应完成的训练任务。如动物学试验课主要进行生物显微技术、生物制图、生物标本采集与制作训练;生物化学试验课主要进行离心、电泳、层析技术以及生物大分子分别、纯化和鉴定技术训练;微生物学试验课主要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分别鉴定技术训练。各课程围绕训练任务精选试验项目,削减印证性试验,增加综合性试验,由此形成系统性、多层次、按部就班的科学试验基本实力训练平台。 2.2综合实力训练平台 通过综合性试验项目的训练,培育学生综合试验实力,主要在以下三个层面上进行。 第一,上述基本技能训练试验课程除了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外,也要开设一些既满意各学问点教学要求又训练学生综合试验实力的综合性试验。如植物学试验课开设“植物养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生态条件的适应性”综合试验,系统训练试验取材、植物显微制片、染色方法、显微视察、生物绘图等技术;分子生物学试验课开设“钙调蛋白基因的扩增及克隆”,以训练对目的DNA的PCR扩增、DNA的纯化、DNA的重组与鉴定等技术。 其次,设置探讨法试验课程,动物生理学属于机能学科,重在探讨正常动物体功能的活动规律、产朝气理、发生条件和内外环境改变对它们的影响。在教学中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便于培育学生的分析、推断、综合和推理实力,更是培育学生创新实力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来做试验,在试验教学中对部分试验视察项目进行增减或由学生自己提出新的视察项目。使学生不墨守成规和先入为主,不拘泥于用预期的试验结果来验证经典的理论,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视察,从中发觉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洞察问题的实力。注意变更学生仅按试验指导做试验的“照方抓药”式学习方法,由指导老师供应一些参考问题或由学生自己选题,在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提出一个假说,然后自行设计和做试验来验证这一假说7。试验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探讨性学习,能使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培育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第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都支配有实习的环节,如植物学试验、动物学试验等都有课程教学综合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亲自验证和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相关概念、原理,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理论学问,完善学科学问体系。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2.3创新实力训练平台 通过试验室开放,为学生参与高校生创新性试验安排、科研爱好培育安排等各种科研训练和课外科技竞赛供应试验平台。科研训练是提高学生科学探讨实力和综合创新实力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老师指导下,依据选题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本探讨领域的探讨现状,拟订探讨方案和探讨安排,并予以实施。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基本驾驭科学探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把所学的理论学问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科学探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开设与学科竞赛相关的试验实力综合训练,配置优秀指导老师和供应良好试验条件,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进行特别培育,促进各种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使学生的生物学理论、技能及探讨实力得到更全面系统的培育训练。 3 强化试验教学环节管理 健全的管理机构、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评价手段以及优质的试验教学软硬件条件是试验教学体系顺当实施的支撑和保障,是影响试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1加强试验教学队伍建设 试验教学队伍建设的措施主要是引进、培育相结合。每年引进12名博士或硕士,激励老师在职攻读学位,在校内外进行专业进修,组织试验技术人员到其他学校进行观摩活动等。注意发挥老老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开展示范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老师队伍的业务素养和工作实力,形成了一支既有治学严谨、阅历丰富的老老师,又有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年轻人的试验教学队伍。 淡化理论课与试验课的类型界限,弱化理论课老师与试验课老师的身份界限,教授、副教授都要担当肯定的试验教学课程,从而形成一支高素养的试验老师队伍,满意试验教学的须要。 3.2制订科学合理的试验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经过多次探讨,不断修订和完善,形成了生物学系列试验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大纲对各试验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规范和优化组合,变更了过去内容陈旧和各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节的现象,较好地解决了学时削减与学科发展内容增加的冲突。 各试验课程的教学大纲,内容力求先进,适应现代科学发展,贯彻“强基础、多综合、重创新”的原则,精选试验内容。共开设试验项目92个,其中基本型试验占49.5%,综合设计型试验占28.6%,应用型和探讨创新型试验占21.9%。 在教学大纲中,对教材的选用做出明确规定,把精品教材作为选用的主要标准,注意试验教材的更新,尽可能选用近3年出版的试验教材,确保高质量的新版试验教材进入课堂。 3.3加强试验教学环境建设 良好的试验教学环境、先进的仪器设备是提高试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试验室硬件、软件建设,扩建和改造试验室,更新和补充溢验仪器设备,确保试验教学的顺当开展。近5年来,共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试验室建设,现有运用面积8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5000余台件,总价值2000余万元,试验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例如生物显微成像系统、多功能PCR仪、凝胶成像系统、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一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已运用于生物学试验教学。 3.4建立有效的试验教学考核体系 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主要是发挥教学评价的鉴定作用,要想保证给学生评定成果的客观公正,应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纳相应的考核方法。对试验教学实行学分制管理,每门单列的试验课程为12个学分。试验课的考核包括三个部分,即试验理论、试验操作和平常成果,试验理论考核原则上占整个考核分数的40%,试验操作考核占40%,试验报告及平常成果占20%,各试验课程结合课程性质可适当调整比例。 依据各试验课程的要求以及试验室的详细状况,对不同的试验课程实行不同的试验操作考核方法。如动物生理学试验、植物生理学试验都进行了“口试操作”的尝试8,试验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同学们不仅为了争取好分数,更把它看作是对自己学问实力的挑战和考验。进行试验考核的效果还反映在学生对待平常试验课的看法上,试验更细致、更仔细了,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 试验教学成果显著 新的课程体系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老师发表试验教学探讨论文15篇,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其中,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面对21世纪高等农林教化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项目建立了一套厚基础、宽口径、有利于学生实力和素养培育的课程结构模型,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对深化农林院校生物学教化改革具有指导意义9。 加强试验教材建设,激励老师编写高质量试验教材,先后主编或副主编出版试验教材或试验指导书12部,并已在我校和其他相关院校运用,运用效果良好,总体评价优良。试验教学的改革成果极大地推动了课程建设,生物学系列课程的一般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学一般遗传学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植物学网络课程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试验室为学生创新实力训练供应平台,配置优秀指导老师和供应良好试验条件,为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挑战杯”等科技活动创建了条件,供应了指导。例如,在生物化学试验室完成的国家高校生创新性试验安排项目“胰凝乳蛋白酶的模拟及其纳米磁性粒子固定化探讨”入选其次届全国高校生创新论坛,在该试验室完成的另一项目“产植酸酶及中性内切纤维素酶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表达探讨”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高校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近5年来,本科生获得“挑战杯”全国高校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安排大赛嘉奖共13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本科生发表科技论文25篇。 参考文献: 1屠萍官,吴庆余.生命科学试验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育J.试验技术与管理,2000,19:4-7. 2滕利荣,孟庆繁,逯家辉,等.国家级生物试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高校教学,2022,:36-38. 3黄诗笺,谢志雄.生物学试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试验技术与管理,2022,23:1-4. 4刘志强,傅承新,吴敏,等.生物学教学试验中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管理与措施探讨J.试验室探讨与探究,2003,22:129-131. 5蔺万煌,彭克勤,卢向阳,等.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学试验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究J.试验技术与管理,2022,22:95-101. 6张文辉,李景侠,胡景江.林业院校基础生物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化,2002,:17-20. 7马恒东,黎德兵,濮洁,等.动物生理学试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农业高校学报,2004,22:84-86. 8马恒东,黎德兵,宋薇,等.生理试验的“口试+操作”式期末考核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1019,21:40-42. 9杨婉身,马恒东.面对21世纪农林院校生物学系列课程结构设计与实践J.四川农业高校学报,2000,18:64-67.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