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作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一语文双休日作业(4)命题:李秀 审核:徐东坡 预计用时60分钟2023. 9. 25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家长签字一、积累与运用(24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10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勤学善学之风更是一脉相cheng o孔 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甲】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甲】韩愈的“书山有 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甲】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无不体现了中国人 对阅读的推ch6ng。书籍,能描绘浩h&n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 理想和智慧。人生匹士军光现居然能ch I'骋古今【乙】经天纬地,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的作用。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2 .在【甲】【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3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加点的“传统”“杜甫” “故人”“风俗”都是名词。B.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C.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D.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成语“chi骋古今”和“经天纬地”的意思相近,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很大。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朗读时,内心对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一个明确的把握,才能准确而充分地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感情色彩。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则是温和、明净、亲切、眷恋的。感情基调,是指一篇文章整体的、基本的感情色彩和声音语调。比如,春的感情基调是轻松、愉快、热烈、充满希望的;有人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分为挚爱和憎恨、悲哀和喜悦、昂扬和低沉等不同类型。A.B.C.D.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是格律诗。8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C . “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称对方母亲用“令堂”。加上一个“令”字就是对人表示尊敬,因为 这个“令”字有“善良”“美好”的意思。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9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8分)""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家在哪儿,游子的心就在明E儿。你听,王湾羁旅他乡,站在船头,吟着“?",这是他对家永远的牵挂;马致远离家千里,牵着瘦马,咏着“, ",这是他对家无尽的思念。二、阅读与理解(36分)(一)阅读晏殊的中秋月,完成第78题。(4分)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注释】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霜影:月影。素娥:嫦娥。桂花:桂树。10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所展现的画面。(2分)11 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 ”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O(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注释】子:果实。 诸:众。信然:的确如此。12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期日中()太丘舍去() 尝与诸小儿游() 诸儿竞走取之()(2)下列各项中“之”与“取之”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是(2分)A.下车引之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人间之D.学而时习之10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1分)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11 .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译文:(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译文:12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它们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小萌和你围绕“鲁迅和他的朋友圈”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5分)13 .小萌认为“阿长”这个微信名过于普通,请你结合书中内容为她重新取一个微信名(1分) ("长妈妈,除外)14 .你根据书中内容判断出了以下两位留言人的真实姓名。(2分)留言:老迅,什么时候回绍兴我们继续喝酒去。留言:读书须读正经书,做学问才是头等大事。15 .小萌公布了鲁迅好友名单,你认为有一个人不应出现在名单上,并结合书中内容简要说明理由。(好友名单:阿长、衍太太、远房叔祖、寿镜吾、藤野先生、范爱农、陈莲河)(2分)(四)阅读曹德权的带缺口的馒头,完成16-20小题。(14分)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 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 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国 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 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命令是必须再坚守二十四小时,不惜一兵一卒。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官长, 他明白迟到一小时的后果将是什么。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 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 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用手端起来对 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 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在嘴 边咬着的馒头几乎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弟兄; 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 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你们”公路上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 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 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 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 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一周前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 头,他们在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 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死绝! ”©三十四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 讲给小青年们听。”16 .仔细阅读文章第至段,将情节补充完整。(3分)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17 .本文第段是什么描写?结合文章分析这段描写的作用。(3分)18 .请赏析第段划线句子。(3分)19 .文章结尾将军临死前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 谈谈你的认识。(2分)2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少校的两次下跪心情不同,第一次有对百姓处境的理解同情和不得不执行任务的矛盾;第二次有对小 女孩的敬意、歉疚和痛心。B.第段中“疯狂”“弹跳” “冲”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路况之差、车速之猛,侧面表现了军情之紧急。C.第段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饥民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D.文章主要是通过对“大胡子”少校这个主人公几十年人生经历的刻画,成功地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