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6琵琶行第一课时2.docx
琵琶行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解题、了解作者、积累字词及本诗名句,学会古诗诵读。2 .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目标2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学【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红对勾相关知识链接,完成下列练习。1 .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 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夭。,o文章已满行人耳,一 度思卿一怆然。”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2 .白居易,中唐著名诗人,字,晚年号o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 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硬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 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二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3 .关于歌、行、弓|: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O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富于变化。任务二朗读整首诗,完成下列练习。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悯()然霓()裳钿()头铮()铮然贾()人 转徙()荻()花 琴()瑟()琵()琶() 呕()哑()嘲()啦()六幺() 2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感斯人言()*东船西舫悄无言()转徙于江湖间()却坐促弦弦转急()因为长句 ()*为君翻作琵琶行()凡六百一-H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转轴拨弦三两声()初为霓裳后六幺()3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任务三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理清文章脉络。1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 .小序有什么作用?3 .读诗,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句话概括各节诗的内容。5.诗人用哪句诗把自己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他们有什么共同命运,是什么作为桥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任务四课外拓展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 一切和元旦相似。本诗写诗人冬至时节客居邯郸驿,孤寂思家,诗人是怎样表现他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全诗 的三、四两句加以赏析。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任务一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2.现实主义 乐天 香山居士 白氏长庆集“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运动3.体裁;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任务二1. zheng gu mi n x i d i n 1 q 1 n s e p i p d d i a n 6 u y a z h a o z h a y a o2. (话)(字)(说话的声音)(说)(辗转)(转动)(更、越)(创作)(弹奏)(替、给)3. B (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任务三1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概述琵琶女的身世;点明写作动机;奠定全诗的 感情基调:凄切伤怀。3 . a.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 一第一段b.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一第二、三段c.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一第四段4 .江头送客思管弦;江上聆听琵琶曲;倾听歌女苦身世;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湿青 衫。.5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乐妓原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 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的境况是“谪 居卧病、飘零天涯”。他们相同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 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 他们联系在一起。任务四诗的三、四两句,诗人不是正面写自己怎样思家,而是通过想象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来表 现思念之情。诗人想像家中人是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 者留下一片驰骋想像的广阔天地。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此诗以直率 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