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毕业设计Graduation Design课程编码PLC520111140开课院部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课程团队毕业设计教学团队学分14.0课内学时14周 讲授0实验0上机0实践14周 课外学时 14周适用专业建筑学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建筑设计(6-6):城市设计与建筑集群专题、建筑设计(6-6):城市建筑更新与绿色建筑专题课程简介 (必修)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是建筑学专业五年制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践与创新教学环节,是对4. 5年学习的综合性总结与提升;是学生综 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预设计阶段。本课程的任务是,理论联系实际,在设计课 题的规定下,对具体设计任务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收集和环境分析,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设计中遇到的一系列问 题,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最终通过毕业评图、毕业答辩综合考察五年来的学习成果,为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compulsory cours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link in the five-year teaching of architecture major. It i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and promotion of 4. 5 years of study; it is a comprehensive test of the training effec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t is the pre-design stage for students to engage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fter graduation. The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carry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data coll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n specific design tasks under the regulations of design topics, crea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learned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and complete the graduation design task.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rough graduation review and graduation defense, the foundation will be laid for the students' practical work in the future.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0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l目标1 : 了解学科前沿与外延,拓展理论视野,提升建筑修养,规范职业操守,树立具有独立意识的是12.2建筑观。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2M2目标2 :初步具有在建筑设计中遵照和运用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与标准的能力,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 用。是11.23M3目标3 :能够在设计实践中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口述史调查、撰写报告 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是10. 1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 程目标课内 学时教学方式课外 学时课外环节1第一章第一章概念设计在毕业实习基础上,寻找设计线索,展开概念设计。提出总体 构思、分析图、总图、一草模型、支撑概念设计的相关图纸。M24周讨论4周自学资料2第二章第二章第二阶段草 图设计针对环境、场地、功能、流线、空间场所、行为等方面进行深 化设计;提出总图、二草模型、平立剖面图等成果。M24周讨论4周自学资料3第三章期中检查对设计任务书完成情况、中期设计成果进行答辩检查,并提出 改进意见。Ml1周答辩1周自学资料4第四章第四章设计正图 阶段针对场所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结构形式、安全设计、局部空 间、细部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化设计;针对设计表 达的情景、分析演化、图示语言的客观性表述、图示逻辑与结 构性安排进行深化设计;设计表达应与设计内容相统一,选择 适合设计特点最为直接有效的表达形式,摒弃无关实质的装 饰,对于设计逻辑和方案特点没有关联性的图形和色块明确反 对。M24周讨论4周自学资料5第五章第五章毕业评图、 毕业答辩掌握介绍设计方案的逻辑与技巧;进行分组挂图、评图答辩。M30.5 周答辩0.5 周自学资料6A-A- 弟八早第八早毕业设计展g 见完成策展、布展、开展、宣传、展览周边产品等内容的策划、 设计与实施。Ml0.5 周讨论0.5 周自学资料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指导教师 评价成绩采用百分制:1 .平时表现20%2 .任务完成情况15%3 .论文(设计)规范性25%4 .问题分析与研究能力20%5 .自主学习能力20%30%2评阅教师 评价成绩采用百分制:L工作量20%2 .论文(设计)质量水平20%3 .论文(设计)规范性20%4 .建筑工程设计能力20%5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0%30%3答辩小组 评价成绩采用白分制:1 .结论(设计结果)水平20%2 .答辩表现30%3 .工程与社会认知25%4 .表达与沟通能力25%40%五、评分细则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l指导教师 评价100%A-遵守纪律;态度认真、工作积极主动;全勤。工作量饱满、内容充实;圆满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 任务。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强;制图准确,与相关规范对标严谨。调研分析、案例分析、文献研 究的质量高;对建筑的基本问题分析深入,研究结论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强。自主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 能力强,求索新知和突破自我的意识强。遵守纪律;态度比较认真,工作比较积极主动;全勤。工作量合理;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好;制图规范,与相关规范对标较好。调研分析、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的 质量较好;对建筑的基本问题分析准确,研究结论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有效。自主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 能力较好,求索新知和突破自我的意识较好。C-遵守纪律;态度基本端正,基本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缺勤不到20%。工作量一般;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主要任务。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弱;制图与相关规范对标中存在部分错误。调研分析、案例 分析、文献研究的质量较弱;对建筑的基本问题分析浮于表面,研究结论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较弱。自主 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较弱,求索新知和突破自我的意识较弱。D-纪律性差;态度不端正,工作马虎、不积极不主动;缺勤超过20%。工作量较小;任务完成情况较差。 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差;制图与相关规范对标中错误较多。调研分析、案例分析、文献研究的 质量较差;对建筑的基本问题分析缺失,研究结论对建筑设计之间脱节。自主学习和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 较差,求索新知和突破自我的意识淡薄。2M2评阅教师 评价100%A-题目完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有很图的复杂度;有很好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工作量饱满、内容充 实;圆满完成了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强;制图准确,与相关规范对标 严谨。建筑方案设计质量高;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强;综合创作素养优秀。设计对环境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关照度强;可持续设计理念贯彻深入;设计创新性与可操作性强。B-题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有较高的复杂度;有较好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工作量合理;完成了任务书 所规定的各项任务。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好;制图规范,与相关规范对标较好。建筑方案设计 质量较好;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好;综合创作素养较好。设计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 照度较好;可持续设计理念贯彻较好;设计创新性与可操作性较好。c-题目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复杂程度一般;理论或实际意义一般。工作量一般;基本完成任务书 规定的主要任务。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弱;制图与相关规范对标中存在部分错误。建筑方案设 计质量较弱;设计方法与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弱;综合创作素养较弱。设计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关照度较弱;可持续设计理念贯彻较弱;设计创新性与可操作性较弱。D-题目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内容较简单;不具有理论或实际意义;工作量较小;任务完成情况较差。 图纸自明性、逻辑性、表现性较差;制图与相关规范对标中错误较多。建筑方案设计质量较差;设计方法 与工具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综合创作素养较差。设计对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脱节;不能贯彻 可持续设计理念;设计创新性与可操作性较差。3M3答辩小组 评价100%A-题目完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有很图的复杂度;有很好的理论或实际意义。思路清晰、概念清楚、 语后表达准确;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有逻辑性,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能够准确运用建筑工程相 关知识,对建筑设计之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安全法规的影响与回应提出深刻的理解。工程技术沟通、 交流与表达能力强;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身建筑文化与观念提出深刻的理解。B-题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有较高的复杂度;有较好的理论或实际意义。思路清晰、概念清楚、语言评分等级说明:A, B, C, D = 90-100, 75-89, 60-74, 0-59;六、教材与参考资料表达正确;能够回答评委提出的所有问题,主要问题回答正确。能够熟练运用建筑工程相关知识,对建筑 设计之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安全法规的影响与回应提出恰当的理解。工程技术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 较好;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身建筑文化与观念提出恰当的理解。C-题目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复杂程度一般;理论或实际意义一般。思路明确、概念基本清楚、语 言表达基本正确;基本能够理解和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部分问题回答错误。勉强能够运用建筑工程相关 知识,对建筑设计之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安全法规的影响与回应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工程技术沟 通、交流与表达能力较弱;勉强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身建筑文化与观念提出一定的理解。D-题目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内容较简单;不具有理论或实际意义;思路混乱、语言表达不清晰;不能 正确理解和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或者答非所问。不能够运用建筑工程相关知识,对建筑设计之于社会文 化、生态环境、安全法规的影响与回应做出相应的理解。工程技术沟通、交流与表达能力较差;不能够在 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自身建筑文化与观念提出相应的理解。教学参考资料明细图书I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7, ISBN:9787112161300. (*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