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选择题及答案.docx
1 .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软弱地基是由高压缩性土层构 成的地基,其中不包括哪类地基土?( C )A.淤泥质土 B.冲填土C.红粘土 D.饱和松散粉细砂土2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主要考虑(D )的共同作用。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士类别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D.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软粘土的工程性质较差,一般情况下,软粘土不具备以下哪个工程性质?( C )A.高含水量 B.高压缩性C.高压缩模量 D.低渗透性.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当压力一沉降曲线平缓光滑时,下面()情况可按相对 变形s/d(s/b) = o.015确定承载力特征值。(A )A.砂石桩,粘土地基 B. 土挤密桩C.夯实水泥土桩D.水泥土搅拌桩1 .换填法适用于(C )A.所有的土层都适用换填法 B.全部软弱土c.部分软弱土 D.膨胀土.换填法不适用于(C )A.湿陷性黄土B.杂填土 C.深层松砂地基 D.淤泥质土.在人工填土地基的换填垫层法中,下面(C )不宜于用作填土材料。A.级配砂石B.矿渣 c.膨胀性土 D.灰土.在采用粉质粘土的换填垫层法中.在验算垫层底面的宽度时,当z/bv0.25,其扩散角。 采用(_A )A. 6=20° B. <9=28° C. <9=6° D. 8=0。2 .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地基时,确定垫层宽度时应考虑的几个因素是A oA.满足应力扩散从而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要求B.对沉降要求的是否严格c.垫层侧面土的强度,防止垫层侧向挤出D.振动碾的压实能力.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对填料分层夯实应处状态是B oA.天然湿度B.翻晒晾干c.最优含水量下D.与下卧层土层含水量相同.对湿陷性土采用垫层法处理时,回填材料应尽量采用 D oA.不含有机质等有害杂物的建筑垃圾以消化建筑垃圾。3 .碎石 c.粗砂 D.就地挖取的净黄土或一般粘性土.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C oA.垫层土的承载力 B.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C.下卧土层的承载力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8 .当选用灰土作为垫层材料进行换填法施工时,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选为 D oA. 4: 69. 5: 5 C. 7: 3 D. 2: 8.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 C 构成。A.垫层自身的变形量B.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两部分C.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D.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垫层自身的变形量.换填法处理软土或杂填土的主要目的是B oA.消除湿陷性B.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土层C.消除土的胀缩性 D.降低土的含水量.在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宜采用垫层材料的C 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A.最低含水量 B.饱和含水量 c.最优含水量 D.临界含水量.在换填法中,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 A oA.素土垫层 B.灰土垫层C.砂石垫层D.碎石垫层.在换填法施工时,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应取为_B oA. 100-15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D. 350500mm.换填法适用于处理各类软弱土层,其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_A 范围内,较为经济合理。A. 3m以内 B. 5m以内 C. 8m以内 D.15m以内.在各类工程中,垫层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建筑物基础下的垫层其主要作用是 一A-oA.换土作用B.排水固结作用c.控制地下水位作用D.控制基础标高作用.当垫层下卧层为淤泥和淤泥质土时,为防止其被扰动而造成强度降低,变形增加,通常 做法是:开挖基坑时应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以保护下卧软土层的结构不被破坏,其 预留保护层厚度为B oA.约 100m B.约 300m C.约 450mmD.约 600mm.在换填法中,C 不适宜作为垫层材料。A.素士 B.工业废渣c.杂填土 D.灰土.灰土垫层需要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且上下两层的缝距 不得小于_B oA. 300mm B. 500mm C. 700mm D. 1000mm.素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B 范围内。A.最优含水率以下B.最优含水率±2%C.最优含水率土 5% D.最优含水率±10%.在采用垫层处理地基时,当要求消除地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还需要提高土的承载力或 水稳定性时,宜采用垫层_C。A.砂石垫层B.矿渣垫层c.灰土垫层D.素土垫层.对于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要求、垫层底宽要求、压实标准的普通建筑物换填垫层处理地基, 其变形计算采用A 方法。A.可只计算下卧层的变形B.垫层的沉降加上下卧层沉降,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按布辛尼斯科的弹性力学解计算c.垫层的沉降加上下卧层沉降,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按扩散角计算D.垫层的沉阵加上下卧层沉降,复合模量按载荷试验决定.采用堆载预压处理软基时,为加速地基土压缩过程,有时采用超载预压,指 B o(A)在预压荷载旁边施加荷载(B)采用比建筑物本身重量更大的荷载进行预压(c)采取其他辅助方法如真空预压进行联合预压(D)在土中设置砂井加速排水固结1 .采用真空预压处理软基时,固结压力 D o(A)应分级施加,防止地基破坏(B)应分级施加以逐级提高地基承载力(Q最大固结压力可根据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的需要确定(D)可一次加上,地基不会发生破坏2 .砂井堆载预压法不适合于 A o(A)砂土 (B)杂填土 (。饱和软粘土(D)冲填土.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A(A)预压荷载下的排水通道(B)提高复合模量©起竖向增强体的作用(D)形成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使用竖向排水体后其固结形成沉降计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A)垂直方向的固结作用 (B)水平方向的固结作用(c)上述两者皆有各占一半作用.预压法分为加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类,适于处理以下哪类地基土。( C)A.湿陷性黄土B.非饱和粘性土C.淤泥质土D.砂土.在主要以沉降控制的建筑,受压土层的平均固结度应达到 B 以上,方可以卸载。A. 50% B. 90% C. 90% D. 100%.在确定预压法中砂井的深度时,对以地基抗滑稳定性控制的工程,砂井深度至少应超过 最危险滑动面的 A 距离时。A. 2m B. 4.5m C. 5m D. 10m.采用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必须在地表铺设 B oA.塑料排水管B.排水砂垫层c.塑料排水带 D.排水沟.当采用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时,真空预压的膜下真空度应保持在 B oA. 800mmHg B. 600mmHg C. 400mmHg D. 300mmHg.在真空预压法中,密封膜一般铺设三层,最安全,最起作用是C OA.最下和垫层相互接触的一层B.最上与空气接触的一层c.处于最上、最下之间的一层D.全部三层膜.在砂井堆载预压法中,通常预压荷载的大小宜为接近地基的_A oA.设计荷裁B.极限荷载 c.临界荷载D.标准荷载.下列施工措施中,B 不属于排水固结措施。A.砂井 B.井点降水 c.水平砂垫层D.塑料排水板.排水固结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加荷系统和排水通道。下面措施中,_A 属于加荷系统。A.降水 B.袋装砂井c.砂垫层 D.轻型碾压.在真空预压法中,一般要求膜下真空度值大于_C oA. 120kPa B. 1 OOkPaC. 80kPa D. 60kPa.在下列地基处理施工方法中,B 属于排水固结法。A.高压喷射注浆法 B.真空预压法 c.压密灌浆法 D. CFG桩法.对于较深厚的软粘土,为提高排水固结的速度,应采用措施B oA.超载预压B.排水井 c.真空预压D.人工降水.在堆载预压法中,塑料排水板的作用是B oA.横向排水体 B.竖向排水体 c.辅助排水体D.防水帷幕.在加载预压法中,布置砂井的作用是D oA.加固地基土B.降低地下水位C.形成横向排水体 D.形成竖向排水体.当砂井的平面布置采用等边三角形排列时,一根砂井的有效排水圆柱体的直径de和砂 井间距s的关系按下列公式B 确定。A. &=1 50s B. dc=l. 05s C. dc = 1. 13s D. dc = 1. 25s.下述地基处理方法中,A 属于排水固结法。A.降水预压法 B.水泥搅拌桩法c.挤密碎石桩法 D.强夯法.为了消除在永久荷载使用期的变形,现采用砂井堆载预压法处理地基,下述设计方案中比较有效的是B oA.预压荷载等于90%永久荷载,加密砂井间距B.超载预压C.等荷预压,延长预压时间D.真空预压.砂井地基的固结度与单根砂井的影响圆直径和砂井的直径之比n(即井径比)有关,因此有 A oA.井径比n越小,固结度越大 B.井径比n越大,固结度越小C.对固结度影响不大D.井径比n达到某一值时,固结度不变.对于松砂地基最不适用的处理方法 D o(A)强夯 (B)预压 (C)挤密碎石桩(D)真空预压.为提高饱和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减少地基的变形,下列地基处理方法_C 比较适宜。A.振冲挤密法 B.化学灌浆法 c.砂井堆载预压法D.强夯置换法.对采用堆载预压固结法加固的一般建筑物地基,下面(B )说法和作法中正确。A.预压加压过程中,应进行竖向变形和边桩水平位移的监测B.应对预压竣工以后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试验c.在加载不同阶段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D.砂井必须穿过受压土层3 .下面预压方法(A )要求控制加压的速率。A.堆载预压 B.真空预压c.降低地下水预压 D.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时,在施加真空压力时4 .下面(A )方法可以加快预压固结的固结速度。A.在同样预压压力下,变堆载预压为真空预压B.在同样的井径比条件下,加大砂井的直径和加大砂井的间距c.在同样的井径比条件下,将塑料排水带改为普通砂井D.不采用排水措施,为了满足地基稳定,降低堆载预压速率5 .砂井排水预压固结适用于下述(C ) 土质。A.湿陷性黄土 B.不饱和粘性土 C.吹(冲)填土 D.膨胀土.对饱和软粘土地基进行加固,在下述方法中宜首先考虑采用(C )(A)强夯法(B)振冲密实法©排水固结法(D)爆破挤密法.强夯法不适用于如下哪种地基土?( C )(A)软弱砂土(B)杂填土 (C)饱和软粘土(D)湿陷性黄土.采用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B)(A)两者都是以挤密为主加固地基(B)前者使地基土体夯实加固,后者在夯坑内回填粗颗粒材料进行置换(C)两者都是利用夯击能,使土体排水固结(D)两者的适用范围是相同的.强夯挤密法(动力夯实)与强夯置换法(动力置换)主要差别在于:(B)(A)夯击能量和击数不同(B)有无粗骨料(砂石)强夯入软弱土层中(C)有无降低地下水位.利用100kN-m能量强夯挤密土层,其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为0.5)如下哪一个?(C) (A)15m(B)10m (C) 5m (D) 8m3 .强夯法处理地基时,其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内,且每边应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 B,并不宜小于3m。A. 1/43/4B. 1/22/3C. 1/53/5D. 1/31.0.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强夯法施工,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至今,我XX用的最 大夯锤为40t,常用的夯锤重为。(B)A. 515tB. 1025tC. 1530tD.2045t.软土地区也可以用强夯法施工,强夯的目的主要是C oA.夯密 B.挤密 C.置换D.夯密加置换.强夯法中,夯点的夯击次数,应按现场试夯的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且最后两击 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多少 A oA . 50mm B. 80mm C. 150mm D. 200mm.强夯法亦称为 CA.强力夯实法 B.动力排水法 c.动力固结法 D.夯实填充法.在强夯法中,计算强夯的影响深度的Menard公式为A。D=W-hW-hc. D=W-sD. D=kW-s.当采用强夯法施工时,两遍夯击之间的时间间隔的确定主要依据是A oA. 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时间B.夯击设备的起落时间c. 土压力的恢复时间D. 土中有效应力的增长时间.对于强夯加密法处理地基,应按(D )方法铺设垫层。A.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5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势层B.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3005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c.在处理后的地面上铺设不小于200300mm的坚硬粗粒材料的压实垫层D.不需铺设垫层14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的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宽度为(B)A.为设计深度的1/22/3.并不小于3mB.为设计深度的1/21/3,并不小于3mC. >1. 0m、>0. 75倍基础宽度D.在基础的设计宽度范围之内.以下哪些地基加固方法属于复合地基加固? ( B )a.深层搅拌法 b.换填法 c.沉管砂石桩法d.真空预压法 e.强夯法(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a 和 c.复合地基复合体沉降量计算中主要力学参数是(B)(A)复合地基承载力(B)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C)桩土应力比(D)原状士的承载力.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的桩,哪些属于散体材料桩?( A )A.砂桩 B. 土桩 C.钢渣桩 D.石灰桩.在下述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中,属于散体材料桩的是(D)A.灰土桩 B. CFG桩c.低强度水泥砂石桩D.渣土桩.在下列地基处理方法中,不属于复合地基的加XX理。(D)A. 土工聚合物B.钢筋混凝土疏桩法C.钢渣桩法D.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灌浆法.下面的几种桩中,属于柔性材料桩的是(C)A.砂石桩 B.碎石桩 c.石灰桩,灰土挤密桩D.树根桩.采用土挤密桩法整片处理湿陷性黄土时,成孔挤密施工顺序宜为 B oA.由外向里、间隔12孔进行 B.由里向外、间隔12孔进行C.由一侧开始,顺序向另一侧进行 D. 对成孔顺序没有要求1 .在整片基础下设计主要起挤密作用的土桩或灰土桩时,重复挤密面积最小的布桩方式为 A oA.正三角形B.正方形 C.梅花形D.等腰梯形2 .在灰土桩中,挤密地基所用的石灰不应采用 D oA.消石灰 B.水化石灰C.钙质熟石灰 D.生石灰.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法适用于处理A 地基土。A.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B.地下水位以下,含水量大于25%的素填土C.地下水位以上,深度小于15m的人工填土D.地下水位以下,饱和度大于0.65的杂填土5.在下述地基处理方法中,_B 不属于置换法。A.石灰桩B.土桩与灰土桩 C.二灰桩 D. CFG桩.砂桩法适用于处理哪类地基土 ( A )0A.松散砂土B.红土C饱和粉土D.黄土.用砂桩处理地基,按地基处理机理进行分类,应属于哪类处理方法。(D)A.挤密法 B.加筋法e.化学加固法 D.置换法.采用砂石桩处理地基,砂石桩孔位宜采用的布置形式为 D oA.长方形B等腰梯形e.梅花形D.等边三角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500072002)规定砂石桩的间距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但 不宜大于砂石桩直径的 B oA. 2 倍 B. 4.5 倍 C. 6 倍 D. 8 倍.砂石桩置换法适用于处理 B 类地基土。A.杂填土 B.饱和软粘土C.碎石土 D.素填土.当采用振冲置换法中的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时,桩的直径常为 B oA. 0.51.0 mB. 08L2mC. 10l5mDl2L8m.在砂石桩法施工中,砂石桩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规范规定, 可采用的直径为B oA. 150300mmB. 300800mm C. 4501000mmD. 6001200mm.碎石桩法从加固机理来分,属于哪类地基处理方法。(A )A.振冲置换法 B.振冲密实法c.深层搅拌法D.降水预压法.碎石桩和砂桩或其他粗颗粒土桩,由于桩体材料间无粘结强度,统称为 D 0A.柔性材料桩B.刚性材料桩 c.加筋材料桩D.散体材料桩.当采用振冲置换法中的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时,桩的直径常为 B oA. 0.51.0mB. 0.81.2mC. 1.01.5mD. 1.21.8m.在砂石桩法施工中,砂石桩直径应根据地基土质情况和成桩设备等因素确定,规范规定, 可采用的直径为一B oA. 150300mmB. 300800mmC. 4501000mmD. 6001200mm.碎石桩法从加固机理来分,属于哪类地基处理方法。(A )A.振冲置换法B.振冲密实法 c.深层搅拌法D.降水预压法.碎石桩和砂桩或其他粗颗粒土桩,由于桩体材料间无粘结强度,统称为 D oA.柔性材料桩 B.刚性材料桩 c.加筋材料桩D.散体材料桩1.竖向承载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 C O(A)只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B)只进行单桩载荷试验(C)同时需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和单桩载荷试验-156(D)根据需要选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或单桩载荷试验中任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土层中含有机质(超过0.7%)对水泥土强度-D o(A)无影响 (B)有影响 (c)提高强度 (D)不能确定.在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R)公式:Rk =qaupl + aApqp,式中qp是指D。(A)桩头阻力(B)桩端地基承载力 ©桩头平均阻力(D)桩端士承载力标准值.施工水泥搅拌桩配制浆液其水灰比一般应控制在(C)o(A)0.50.6(B)0.40.5(Q0.450.55(D)0.60.657,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均不能列入的地基处理方法是D oA.复合地基处理方法B.化学处理法c.柔性桩处理法D.振密挤密法.在水泥搅拌法中,形成水泥加固土体,其中水泥在其中应作为_B oA.拌和剂 B.主固化剂 C.添加剂 D.溶剂.水泥土搅拌法中,如采用大体积块加固处理,固化剂(水泥)的掺入量宜选B oA. 5%7%B. 7% 12%-152C. 12% 15% D. 15% 20%.水泥土搅拌桩属于复合地基中的B oA.刚性桩B.柔性材料桩C.散体材料桩D.竖向加筋材料桩-和土混合而成.水泥土搅拌法中的粉体搅拌法(干法)适用于_D oA.含水量为26%的正常固结粘土B.有流动地下水的松砂c.含水量为80%的有机土D.含水量为50%的淤泥质土1441.在对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施工进行检验时,需检验桩的数量应为 A oA.总桩数的0.5%1%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3个点B.总桩数的2%4%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5个点C.总桩数的4%6%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5个点D.总桩数的6%8%且单体工程不应少于10个点.夯实水泥土桩在施工过程中,在桩顶面应铺设一定厚度的褥垫层。褥垫层厚度应取为 A oA. 100300mmB. 300500mmC. 5001000mmD. 10001500mm.在夯实水泥土桩法施工时,为保证桩顶的桩体强度,现场施工时均要求桩体夯填高度大 于桩顶设计标高,其值应为 C_oA. 50一100mmB. 100一200mmC.200300mmD. 300一400mm2 .夯实水泥土桩法处理地基土深度的范围为 A o ? ? ? ? ?A.不宜超过6m B.不宜超过8m c.不宜超过20m D.不宜超过25m.夯实水泥土桩法常用的桩径范围为_B o宜为300-600mmA. 250 - 350mm B. 350一450mmC. 450一550mmD. 550 - 650mm.高压喷射注浆法的三重管旋喷注浆 A oA.分别使用输送水、气和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B.分别使用输送外加剂、气和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C.向土中分三次注入水、气和浆三种介质D.向土中分三次注入外加剂、气和浆三种介质.由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时,可取 s / Z?或s / d等于 B所对应的压力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0.004 B. 0.006 C. 0.008 D. 0.01.经大量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CFG桩法中褥垫层的厚度一般取为(B)A. 5 10cm B. 10 30cmC. 30 50cmD. 50 100cm.在CFG桩法中,褥垫层的作用是十 ( C)A.利于排水B.抗震、减震C.调整桩土竖向和水平荷载分担比 D.保证桩、士共同承担荷载. CFG桩的主要成分是(C)A.石灰、水泥、粉煤灰 B.粘土、碎石、粉煤灰 C.水泥、碎石、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地基的垫层应为(C ) oA. >500mm碎石垫层B. 300 500mm灰土垫层C. 150300mm 砂石垫层 D. 200300mm 砂垫层.在复合地基中,合理的褥垫层厚度,既能保证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断裂,又能充 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适宜的褥垫层厚度为(A ) A. 10一30cm B. 20 50cm C. 30 80cm D. 40一100cm1 .在某些复合地基中,加有褥垫层,下面陈述中,A 不属于褥垫层的作用。A.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B.减少基础底面的应力集中C.保证桩、士共同承担荷载 D.调整桩、土荷载分担比. CFG桩是B 的简称。A.水泥深层搅拌桩 B.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水泥高压旋喷桩 D.水泥聚苯乙烯碎石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