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评价与反思.docx
幼儿园教学评价与反思甜甜的糖果是托班本学期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在 这个活动的准备、实施及延伸活动中都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做了一 些调整,对如何发展幼儿教师问题意识的建构做了一点尝试。一、疑惑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的备课建议是让所有的小朋友 一起制作一个“糖果”。虽然,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合作是一件非常 故意思的事,但是考虑到我们托班的小朋友人比较小而且大多数小 朋友都特殊活泼,如果共同制作一个糖果的话,可能场面会比较, 对于我这个年轻教师来说,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控起来会比较艰难;另 外,托班的幼儿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烈,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制 作能达成合作的效果吗?;第三,班里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有个别孩 子又有点特殊,他们在全班总发动的过程中会被无意地忽略吗?这是 疑惑之一。疑惑之二:教学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装饰糖果,教材中 的备课建议是让小朋友用颜料涂画来装饰。通过平时美术活动中对 幼儿表现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只是将颜色一个接一个地乱涂乱画, 效果不好,而且以前也从事过屡次这样的活动,没有新意、缺乏趣 味。怎样才干更有趣一些呢?针对以上两点疑惑,我在翻阅了同类教 案后,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动。二、实践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都是在不断的实践、失败、 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我对甜甜的糖果这个教学 活动发展了第二次的备课。首先把全体制作一个糖果改成为了每一 个孩子都来制作一个糖果宝宝。老师事先制作一个漂亮的宏大的 “糖果 妈妈”,在活动的导入环节,创设一个情境:糖果妈妈说: 谢谢老师给我做了这么一件漂亮的衣服,可是我的糖果宝宝们还没有衣服 穿,怎么办呢?这时候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糖果妈妈有许许多多的 宝宝,老师一个人来不及做漂亮的衣服给他们,怎么办呢?这样即将 就能引起小朋友对为糖果宝宝做衣服的兴趣。装饰糖果宝宝的环 节,我向来在思量一个有趣方法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 兴趣。蓦地想到孩子们对我以前给他们变的一个魔术非常感兴趣, 他们始终还没有弄明白为什么白纸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浮现。我 能不能把这个运用到装饰糖果宝宝的环节上呢?这样也许更故意思。 于是我每一个小朋友发了一些小纸团,让他们在糖果宝宝身上随意 地粘贴,待会老师就会让糖果宝宝的衣服变魔术!就像在备课时所预想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都专注于自 己的工作。课堂常规及活动流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掌控。但是,由于 孩子的年龄及动手能力的差异,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孩子能有快有 好地完成操作内容,兴趣仍然非常浓厚;有的孩子那末动作缓慢,而 且需要老师的匡助才干完成,这里就浮现了一个时间差。如何解决 这个问题呢?我对先完成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可以去帮帮你 边上需要匡助的小朋友,也可以再到老师这里来领取材料,继续制 作糖果宝宝。这样一来,每一个孩子又都能继续投入到自己的工作 中去了。这时问题又浮现了,由于暂时调整了教学环节,活动持续 的时间过长了。为了不影响下面的活动,我要求孩子们在贴完之后 就把糖果宝宝放到老师这里来,到游戏时间我们一起来完成最后的 变魔术环节。区域活动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也是教学活动有效的补充。孩子 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没有因为活动的完毕而褪减,因此,我便利用 区域活动小组操作的优势让孩子们以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完成最 后一个“穿衣服”的环节。这样既给老师的观察提供了方便,同时 也能及时地赋予孩子必要的指导。甜甜的糖果这个教学活动完 成为了,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开设了 “糖果屋”的游戏,在区域内 提 供了更多的制作、装饰糖果的材料,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方法来 制作漂亮的糖果,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三、反思在托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对教 学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孩子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 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 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 察能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应该 专注于“如何做”,还应该认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做 到“有效的调整”和“务实的反思”,每一阶段都对自己的反思进 展,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归纳总结教学经历,匡助我们更快地实现专 业成长。我们班孩子在刚开始,感知图形的颜色时候,他们还是区分的 比较好的,可是在接下来感知形状的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把形状 和颜色混在一起了,对于图形的形状搞不清了。我们班的小朋友他们能够分辨清晰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 形难一区分,后来我一一给他们讲解,他们似乎也是半懂不懂,也 许由于小班幼儿入园才两个多月,一些行为习惯的训练还没到位, 再加之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所以对于进 展游戏活动的材料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以至于有小朋友拿着操作材料在参加活动,影响了 活动的效果,过后一想是我在放置材料上有欠缺,考虑不周,而至 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气氛还是比较活泼的,只是活动的设计上还得 动一番脑筋,有待改进。对于这次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有不经人意之处,但是经过这 次活动前先后后摸索学习,让自己有了一定的提高,多多锻炼才会 更好的成长。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课后反思小班幼儿生活经历还不丰富,参预活动时的注意力很容易分 散,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形式,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 摹仿、好动的特点;儿歌、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篇幅短小,精炼, 容易被幼儿所承受,针对这些特点,我设计了这一音乐游戏活动。 通过幼儿自身的参预、表演,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如果活动过程不能激发他们的兴 趣,并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们真正全身 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我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 贯通活动的整个过程。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一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二随音乐 节奏做小老鼠爬上灯台、滚下来和躲进洞的动作。三体验与同伴一 起游戏的快乐。可以说本次活动目标的定位符合了纲要艺术领 域的根本思想和原那末。同时也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从活动 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到达目标要求。“小老鼠上灯台”这个活动中,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活动环节。A:激发兴趣。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来引出主题,激发 幼儿的兴趣。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我吸引过来了。B:学念儿歌、学唱歌曲。通过播放flash让孩子更加形象的感受儿歌、歌曲的节奏。动画的浮现使孩子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很自然的跟着flash有节奏地学念儿歌,学唱歌曲,他们快乐的学 着。当我要求孩子们跟着钢琴学唱歌曲时,有几个孩子斗胆地提出 让我再翻开flash,他们更加喜欢跟着动画来学唱。从这里我们可 以看出孩子们对动画的喜欢程度。弹了一遍钢琴后,我满足他们的 要求,再次播放flasho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用自然的声音来演 唱这首歌曲。C:引导幼儿学做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我激发了孩子们参预活动 的热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间隔,教师一句亲切的呼叫: “鼠宝宝们!我们一起来学做动作吧”把幼儿带入了宽松和谐的 气氛中去,幼儿很快进入角色。这一环节的展开,幼儿和老师都起 到了热身的效果。为开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引导幼儿讨论用怎 样的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爬上灯台偷油吃、当听到小猫叫声吓坏了 和赶快躲到洞里”的情形。我采用了让个别幼儿上来做一做,集体 跟着学一学,来完成目标。孩子们想出了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歌曲 内容。他们想到了把身边的小椅子当做灯台,爬上去做偷油吃的动 作,听到猫叫做滚的动作,在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 展现。D:幼儿斗胆跟老师一起游戏。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小老鼠,在 边唱边做中,反复的感受音乐旋律和歌词,充分体验着音乐游戏带 给他们的快乐。游戏中有的孩子躲到椅子暗地里、椅子旁,有的孩 子 那末想到了躲进后面小桌子的底下,还有一个孩子躲到了钢琴 背 后。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带着孩子们发展表演,充分表达了 活动的游戏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点,孩子们始终保持活泼、 愉快的积极情绪,在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通过他们自 己的“玩”、“动”、“学”,自然的跟着老师学习儿歌内容,并体验 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使他们真正做到玩中乐,玩中学。活动完毕后,我总结了一下觉得flash的安排使用不是最恰 当,有不少时候觉得flash使用反而所播了我的手脚,当孩子们游 戏的时候不应该使用flash,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边清唱边做动作, 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之中,这就是我的引导不到位,没掌 握到关键的部份。但总的来说孩子们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兴趣都 很浓厚,我自己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承传以往的习惯经历,老师们总是在活动的最后集中幼儿,自己 充当主角地对幼儿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发展评价。诸如谁 注意听,学到了什么本领(也就是当天的知识点);谁遵守纪律、斗胆 发言,小朋友们要向他学习或者是结合活动内容对全体幼儿发展思想 方面的教育等等。总而言之,评价环节存在于每一个活动的完毕部份 中,偶而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冬去春来,随着幼教界各种新观念 的传入,我们对评价活动有了新的看法。如:在评价活动中再也不以 老师为 主角,而注重表达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斗胆表达自己在活动 中的体 验,于是,幼儿个人的、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师生间的评价方 式不断地呈现,评价的方式多样化了。然而,在一次的评价活动中,我困惑了:是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有 评价呢?那是一次领导下园随堂听课的活动的最后部份,幼儿探索了 潜水艇为什么会升上来、沉下去后,分组设计未来的潜水艇之后,我 像往常一样集中了幼儿,准备让他们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最 后由我来加以小结、评价。为了能够更形象地加以介绍,幼儿将自己 设计的成果都带了上来。幼儿坐下后,未开始这一环节,我就懊悔了, 因为幼儿还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他们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创造创造, 根本没有静下来的意思,在我屡次的组织纪律后,这一交流评价环节 勉强地完成为了,便也闹了个为难的场面。“我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来组织这一环节吗?"我不停地问自己, 我尝试着换位思量,设想自己正全身心地投入活动,正为创作出的作 品而欢呼雀跃或者正创作思量时,会有心思去听别人说些什么吗?幼儿 又未尝不是呢?他们沉浸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快乐中,他们多么需要此 时有别人去和他们一起分享、多么指望能与别人交流啊!可我们,却 硬要把他们从这种快乐中隔离出来,让他们服从我闪的这一评价活动, 回想到这儿,我不住地谴责自己,同时也为自己有这一顿悟而庆幸。 从此,在不需要的情况下,我再也不集中幼儿发展讲评,而是让他们纵 情 地去寻觅自己的朋友,让他们共享获得成功的欢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