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
-
资源ID:97867829
资源大小:12.2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docx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L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首古诗。2 .体会诗人思想感情。3 .鉴赏诗句把握诗歌意境。4 .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直接导入1 .解题,次北固山下 “次”即停宿。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北临长江。把船停泊 在北固山下(看到的景象)。二、作者作品王湾,唐代诗人,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 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背景:古代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思乡之情。诗 人王湾是北方人,往来于吴、楚之间。这首诗是他一路行来,泊船北固山下,触发思乡之情 而写下的。律诗:起源于南朝,成熟于盛唐时期。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第一联称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 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三、初读感知2 .自由朗读两遍;3 .听读,注意划分节奏;4 .明确重点字音,齐读;5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6 .再次齐读;四、赏析诗歌1 .首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色?首联运用了对偶、互文的修辞手法,写了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首联点题。先写客 路,再写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2 .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颔联所写的景色?答题思路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找出事物名词即可。析特点,结合这些形象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明情感,理解诗句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情感。绘画面,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生动地描绘画面,突出营造的氛围特点。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两岸齐平了。顺着风,船帆高高地悬挂,小船 在平阔的江面上行驶着。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表现出来,达到了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效果。3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阔和悬。答题思路释字(词)义,明手法: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运用的特殊 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描景象,摹情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写出的景物特点或描摹出的情景、情态。点作用,表感情:点出该字(词)烘托的意境,表达的感情,及其艺术效果。阔字传神地表现出水面的广阔无垠,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是笔直地高挂的样 子,船帆高悬体现了风正的特点。4 .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在用词炼字上的精妙之处,并说明其蕴含的哲 理。生入二字将日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残夜而东 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的景象。颈联写景兼点明冬末春初的时令。这两句借描绘的景象,寄寓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 新事物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5 .赏析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所表现出的情感。直接抒情,这一句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长年漂泊,看到归雁触景生情,想寄托归雁捎 家书到故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6 .主旨: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对家乡 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五、习题巩固参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