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七年级语文下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及运用(31分)1、下列选项中注音有错的一项是:(3 分)()A.殷红(yan)校(jido)补慈(ydn)然勒功B.if(kdi)汗污秽(hul)盟(hn)然入梦C.亘(gin)古望(zhi)痛迥(ji6ng)乎不同D.第(gM头遍(Idn)语气冲义(d6u)牛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度夺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尸晓的人物。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C.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D.行到浩浩荡荡的长江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C.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 0的超大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嬴过的飞虎队。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4、结合语境解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了。迥乎不同:差别很小。B.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D.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括号里,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3分)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我走到哪里,()我睡得很沉,()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会忽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A.不管还是或者就B.不管即使或者都C.不论或者还是都 D.无论即使还是也 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四道小题。(6分)经过这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藤良 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 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诂()而不舍 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qid ()而不舍 即()为人知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应改为“”。(2分)请仿照下面句子续写一句话。(2分)读杨振宇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7、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10分)(1)补写诗文上下句。深林人不知,o,弹琴复长啸。马上相逢无纸笔,O此夜曲中闻折柳,o(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 二、阅读现代文阅读(22分)(一)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0题。(9分) 回归简单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 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 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 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 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 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 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 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 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 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 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 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 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 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 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 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 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 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 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 上就会多一缕春风。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 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 做一种享受。8、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3分)9、文章第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有何作用? (3分)10、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人一旦拘泥于复杂,侬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 系所困。(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24题。(10分)野菊花菊花茶是朋友出差去安徽亳州带【可来的。朋友说,你每天用嗓常常熬夜,泡杯野菊花茶 涧润喉提提神,缓解一下视力疲劳。我接过,一阵馥郁的甘草芳否袭来,满满的一大包,黄 绿相间。土黄的菊朵,枯绿的花托,干燥得大有一幅沉年睡去不再复醒的样子。喝得多r,便摸到了它的脾性。取出几朵枯菊,冷水、温水是见不了它的丰盈,必须用滚 烫的水倒入,菊才会在一股股热流里旋舞、释放,露开了笑脸,丰润了身姿,飘逸起芳香, 微黄色的液体清清爽爽,离了枝头的菊花便有了第二次生命的绚烂。犹记得小时,秋收的田野里,纵横的阡陌上,走到哪儿都能果儿束如此鲜艳的小菊花戴在 头上,插在发间,挎一个竹篮,哼几首歌儿和伙伴们拾一篮满满的稻穗儿披着晚霞回家。谁 也不知道这些野菊花是什么时候长在这儿,也没有人对此诧异。一切都是那样自自然然、年 复一年。仿佛村庄上的乡亲,田野里的庄稼,坚守着土地,默默地开花吐芨。A一朵朵迎着 朝阳沐着夕辉映着星光,仿佛我们乡村孩壬的脸庞朵朵灿烂。现在,野菊花随着我们成长的步伐也竞相开放到了繁华的城镇里。我的心房里就有这样 幅画呢! 一幅我所见过的纯天然的油画。它的色泽是那样的鲜艳、明快,真正的自然造化。 那个周末,我穿过长长的楼道下得楼来,随同迎面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笼罩全身,它也就一眼 撞进了我的视线中,然后它就牢牢地投影在我的心房里。它是那样的蓬蓬勃勃、浓浓丽丽、 灿灿烂烂地盛开在小区的花坛里。鲜黄鲜黄的小菊花,一朵两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数 也数不过来,看也看不过来,一堆堆一簇簇,满地都是。真怀疑是那夜晚的繁星不约而同坠 入尘间,一下子全都闪耀在这一片地域上了。这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我熟稔的热烈和澎湃的颜色,宛若儿时村庄、田野生长的野菊花 一样旺盛。它与这个季节飘叶如蝶的枯黄迥然不同,那是一种衰败,一种萧条,一种沉寂。 而它是生命的色彩,鲜艳、亮丽、夺目。B细细凝视,鲜黄鲜黄的花瓣,小小巧巧、玲玲珑 珑、叠叠挨挨,如玉露蝶衣紧紧簇拥着金黄、圆实的小花蕊,活力四溢、夺人心魄,真正的 “百草摧时始起花”。一种亲切油然而生,陶醉在目光注视的地方。身旁,银杏叶飞舞,樱花叶凋尽,而它们如 这冬日的阳光芳香、恬美,释放着生命的活力。当我的孩工和伙伴在菊花前扬起笑脸,我仿 佛看到我和朋友童年时青翠的身影。越来越多的野菊花开遍城镇,繁衍着生命。就像我和朋 为以及更多的像我和朋友这样的乡村孩子,长大了,移植到了城镇,努力地适应城镇的土壤 和空气,互相携手扶持着,沐浴着城镇的雨露和阳光,演绎牛.命的再度绚丽。这菊,定是这样一种好种易活的植株吧。抽芽、吐叶、开花、凋零。如此循环,潮起潮落, 美丽人生。要不,城镇上的这种小菊花何以盛开得愈来愈蓬勃,愈来愈芬芳,甚至艳过了那 些需要精心培育的菊中贵族:雍容华贵的“白呼啸”,亭亭玉立的“绿朝云”,缤纷多姿的 “五彩凤凰”它们靠的是什么?也许就是这“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心性吧。11、结合语境,对下列词、句作简要赏析。(4分)A. 朵朵迎者朝阳迷着夕辉嗖着星光,仿佛我们乡村孩子的脸庞朵朵灿烂。(从词语角度)B.细细凝视,鲜黄鲜黄的花瓣,小小巧巧、玲玲珑珑、叠卷挨挨,如丘露蝶衣紧紧簇拥着金 黄、圆实的小花蕊,活力四溢、夺人心魄,真正的“百草摧时始起花”。(从修辞角度)12、联系卜文思考:文章第段中写杯中的野菊花”在一股股热流里旋舞、释放,露开了笑 脸,丰润了身姿,飘逸起芳香,微黄色的液体清清爽爽,离了枝头的菊花便有了第二次生命 的绚烂”,作者写这一内容有何作用? (3分)13、紫藤萝瀑布中的紫藤萝给宗璞的启示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 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而本文作者笔下的菊花给你哪些启示?(3分)二、古诗文阅读理解(2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出欲卿 治经为博上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何不炳烛乎?”平 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H出 之阳;壮而好学,如口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 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 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味:黑暗。14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1) 士别三日,即夏利目相待()(2)及鲁肃过寻阳()(3)恐已薨矣()(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15 .翻译句子。(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口出之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3分)4、分析甲文中的人物形象:(6分)孙权:吕蒙:5.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四、作文(50分)16、请以“我心目中的一位良师”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良师不仅仅是指教过我们知识 的老师,也可以是对我们的学习、成长、生活等有过帮助的任何人物。)要求:(1)以记叙为 主,可以兼有议论、抒情:(2) 7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