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7870747
资源大小:11.8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登泰山记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古文,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 散文,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出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学习本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言阅 读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走进本文,可以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同时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目标鉴赏登泰山记的艺术特色三、教学重点文脉梳理、感受与分析本文的简约之美四、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独特的学术趣味五、课前准备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山水游记散文,如小石潭记、 桃花源记等,已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但本文在文言字词上、 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在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已经疏通了整篇文章的大意和重点字词义,对文 章的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一)、借古名人,说说泰山情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话是说孔子登上东山后觉得鲁国显得很小, 登上泰山后,就认为天下变小了,这是孔子登泰山的独特感受。其实,在中国古代,登泰山后产生这种独特感受的,不止孔子,比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其中所表之意相似。历史上诸多诗人都到访过泰山,当然也不乏历史名人,比如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宋 真宗赵恒等。中国古人的泰山情结足以体现。泰山,五岳之首。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有“泰山安,四海皆安” 的说法。中国人自古崇拜泰山,历代帝王君主大多在泰山进行封禅和祭祀,各代文人雅士亦喜 好来此游历,因此产生了许多的诗文佳作。其中姚鼐的登泰山记,就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二)、回顾文脉,感受简约之美交代泰山的地理位置-记述登山经过-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交代署 名第1段,按照面、线、点的极简顺序,交代了泰山的地理位置。第2段,通过详写登山的过程,其中又用几个极简的字“登-循-越-复循-至”记叙了登山 路线。第3段,详写日出景象,采用色彩点染的方式,突出景象的绚丽壮美。第4段、5段,分别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第6段,交代署名,谁写下的这篇文章。通过前两节课的讲解,我们清楚了文章何处详写,何处略写,即详写登山的过程以及日出 景象,略写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本文的写法特点可谓详略得当。全文采用的表达方式:说明、记叙、描写。从文章脉络来看,本文布局显得简练而清晰,先后有序,详略得当,其间叙述、描写、说 明穿插变幻,使得行文流畅,既不杂乱,也不单调。这正是姚鼐文学简约之美的体现。这种美 感,除了在行文脉胳中有所体现,我们还可以通过鉴赏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进一步来感受。(三)、鉴赏分析,品味艺术特色登泰山记是一篇古代山水游记,文章以简练的笔触,简洁的语言,简雅的风格,生动 描写了泰山的神秀壮丽,从而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美。1、简而明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全文不足五百字, 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 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 “道皆砌 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 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 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从这个角度看,姚鼐写文章是善于取舍的,叙事显得简练明快。2、简而丰写泰山高峻,主要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 来进行烘托。写天气的严寒,全文无一 “寒”字,但“大风扬积雪击面”可见寒冷之状。“冰雪,无瀑 水,无鸟兽音迹”足以使人想出寒冷的程度。“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徒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但作者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用字虽简洁,而文章的内容已得到丰富的呈现。3、简而雅姚鼐,位于“桐城三祖”之首,桐城派的文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 其中,考据,让本篇文章充满了学术趣味。文中对地理位置的考证,对人文景观的考察,就呈 现出了鲜明的学术特色,这种考据在文中是一带而过,极为简约。如写“古长城”、“三谷”、 “环水”、“东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在行文时,作者自然穿插, 把它们与写景叙事相融合,这样写不至于让游记散文喧宾夺主,完全沦为一篇学术性论文。所 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本文又呈现出一种简练又雅致的趣味。(四)、合作研讨,提升认识境界姚鼐的这篇游记散文,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同学们,大家还能从文 中找出哪些句子来体现姚鼐文学的简约之美?并试作分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合作研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