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高三适应性考(一)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
资源ID:97871629
资源大小:20.8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高三适应性考(一)文综历史试题(原卷版).docx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高2020级高考适应性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但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 笔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间。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西周将贵族集团移民至各地建国,每一分支进族人数有限,力量不足以镇服地方,王室支持以及表现此支持的政治礼仪,是他们建立统治权的业要支柱。由此形成的文化网络,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成为各国交 往的规范以及彼此认同的媒介。据此可知,分封制A.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力B.加剧了地方的独立倾向C.增强了民族文化向心力D.密切了贵族的血缘联系2 .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长安,召开盐铁会议,讨论是否罢盐铁官营、酒类 专卖,以及要不要抗击匈奴等问题。以桑弘羊为首代表政府一方,贤良文学代表民间人士,围绕上述问 题,展开激烈争论。据此可知A.重农抑商传统面临重大调整B.时局变动引发政策反思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冲突加剧D.察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3 .唐代,即使家道破落人们也会在传记和墓志中追溯远祖如何显赫;宋代士大夫却不觉得贫贱是耻辱,反 而会回顾当年的艰难,激励自己和清贫士子,如范仲淹就有“断命画粥”的故事。这种变化A.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明宗法观念逐渐消亡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体现社会主流思想改变4 .在元明戏曲小说中,唐代诗人李白被塑造成才华横溢的文士、蔑视权贵的狂士、针硬时弊的志士、仗义 疏财的侠士、志高意远的逸士、嗜酒如命的酒中仙。元明文人对李白的形象塑造()A.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懑B.顺应了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C.宣扬了儒士兼济天下 价值观D.寄托了士人的心理期待和追求5 .如表为中国18651911年对外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两)。表中数据说明年代进口出口186555715458541032741885882000186500521119054471000822278881971911471503943377338166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B.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D.洋务运动导致了中国入超现象6.1902年以后,梁启超、马君武、朱执信都曾在他们的文章中介维马克思及其主张;孙中山在1912年也 曾认为“麦氏(按即马克思)之资本公有,其学说得社会主义之真髓”;1918年以后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 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A.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C.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7.如图是1948年由顾群创作的年画豆选,这幅作品反映了A.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建C. 土地改革运动的全面开展D.民众踊跃的支援前线作战8.1950年11月,政务院通过并发布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条例强调,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 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市人民政府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证农民对该项土地的使用权;对私有农业土 地者发给土地所有证,保证其土地所有权。该条例内容A.属于社会主义革命B.旨在改变土地所有制C.助推农业经济恢复D.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9 .在古代雅典,梭伦首创了陪审法庭(HeiiaeaoftheThesmothetae)的新制度。“Heliaea”的原意为集 会,陪审法庭的原意是“作为法庭的公民大会”,其运作情形是,司法官员于市集日在市场上审理讼案, 而由有空暇时间的公民参加。由此可知当时A.平民直接行使司法权B.公民大会参与司法审判C雅典司法具有民主性D.司法官员垄断司法权力10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40多个自治城市颁布了多达300部的禁奢法令。仅15世纪就颁布了 83部 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 息鼓。这从侧面表明,当时意大利()A.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引发反省B.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D.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L 1852年英国布莱克本的一位工厂主宣称:生意人没有党派偏见,全心全意为城市谋利益,应当掌管城 市事务。1853年曼彻斯特的64名市政委员中,有12人是纺织业工厂主、10人是其他行业工厂主、农业 代表仅9人。这说明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管城市权力B.两大政党社会基础发生变化C.新兴社会群体参与地方城市治理D.城市职能转变推动工业发展12 .如图左侧为基督教中仁慈善良的圣人,生活在4世纪的圣尼古拉,也是圣诞老人的原型。右侧为20世 纪可口可乐公司广告中出现的圣诞老人的形象,成为全球认可的大众形象。圣诞老人形象的演变说明了A.商业发展削弱了宗教信仰B.通俗文化助推全球化进程C.美国确立了文化霸权地位D.西方文化满足了时代需要第n卷(非选择题,共16。分)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节选)项目宋辽金元明清统计年代(年)110016001800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928581粮食亩产量(市斤)140180255270300330全国人口(万人)约 12000约 20000约 30000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950790670据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材料二1953年,我国对粮食实行国家“统购统销”。1954年,国家征收粮食亿斤,收购亿斤,比上一年度增加了,粮食库存量增加了 51%,有效缓解了粮食问题。同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粮食增产信 贷法令”,发放信贷120亿美元。在消除贸易壁垒的历史趋势下,美国大幅降低粮食出口税,实行国家补 贴以刺激农业生产。到1957年,美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72%,主要出口日本、韩国、西欧等国 家和地区。据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等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 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 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 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国务院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11001800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的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美粮食政策存在差异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14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时代发展变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上述文物、图片反映不同时期代表性女性形级,从中任选两个形象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应该包括女性 形象说明和成因分析)15材料 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汉武帝时期实行大规模的屯田。屯田始于元符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后,在朔方以西至令居屯田,屯田官兵达五六万人。此后,随着战争的需 要,上郡、朔方、河西走廊的敦煌、酒泉以至西域的轮台、渠犁、车师、楼兰等地皆有屯田,屯田官兵最 多时达到六十万人之众。屯田制度解决了边地军队的军粮供应问题,使军队的作战能力得以保证,汉朝政 府对西北边塞地区的控制能力大大加强。摘编自漆侠著中国改革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武帝实施屯田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武帝实施屯田政策的影响。16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在一超独大的局面下,凭自己的意志发动或者介入局部战争的频率增 加,蔑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联合国作用的行为时有发生。从1998年美英发起“沙漠之狐”的空袭伊 拉克的行动,到1999年3月开始的北约空袭南联盟行动,美国及北约都绕开联合国对主权国家使用武 力;而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北约对利比亚的空袭,则超越了联合国有关划定禁飞区的授权,同样蔑视 联合国的权威。局部战争中,西方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的加强已经构成了对国际秩序和联合国权威的重大 威胁和挑战。摘编自王明进局部战争多重危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谡,简析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的危害。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王先谦(18421917年),长沙人。王先谦任江苏学政期间,将江苏科举考试所得佳文,刊为清嘉集,以作为士子学习的范文。他在江苏南菁书院内设立书局,刊刻皇清经解续编,所收著作包 括顾炎武、王夫之共一百一十一家,此书年年均重印颁行全国。1894年,王先谦被聘为岳麓书院山长。他 订购了时务报,启发学生“期于致用”、“留心时务”。湘报曾报道,说岳麓书院“以经义、治事 分门,提倡新学”,“添设算学、译学”。他还参与了湖南时务学堂的创办,积极促成时务报主笔梁 启超、翻译李维格分任时务学堂中、西文总教习。1898年光绪皇帝下明定国是诏。岳麓书院宾凤阳等联名 上书山长王先谦,以维护纲常名教、忠孝节义为名,称梁启超在时务学堂”是借讲求时务,行其邪说”。 他致书湖南巡抚,提出停刊湘报。精编自夏剑钦晚清湘绅领袖、学界泰斗王先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先谦活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王先谦的主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