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37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docx
第37讲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二战后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1本主义的美国解决滞胀的措施2新变化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成效4苏联改革试图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命令5赫鲁晓夫对农业问题的认识6综合7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 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 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深入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解析:A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完善社会保障,使得人民有底气 去花钱,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出台的时间是1947年,持续了 4年之 久,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由A项造成的,故排除C 项;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标志是1952年成 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时间不符,排除D项。2.美国里根总统在1981年颁布行政命令,以“收益高于成本”原则审 核现行管制企业的规章,撤销和放宽了 60多项管制条例。此后,联邦政 府将原先负责的食品券和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等40多项补助项 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 ()A.减少国家干预,减轻政府负担B.放松经济管制,恢复自由放任C.放弃社保责任,缩减福利规模D.扩大政府职能,转移福利开支解析:A 材料“1981年”“撤销和放宽了 60多项管制条例”和“将 40多项补助项目交给州和地方政府承担,减轻社会保障责任”,表明美 国联邦政府在逐步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社会福利,减轻政府负担,故A 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恢复自由放任”;C项说法错误,错在“放 弃”;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材料为缩小联邦政府职能,排除。3.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 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D. A理论在1980年后复苏的重要原因是“滞胀”解析:D根据图示判断,A理论是自由主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 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A项错误;根据图示判断,B理论是国家 干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它反对自由放任,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 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后开始,图上所示B理论的出现时间是1936 年,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 灵,于是新自由主义被用来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故D项正确。4. (2019安徽六校测试)19531964年期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年均达 到1. 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的年均产量增长62%o在农业技术改 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 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经济体制的转型B.农业政策的调整C.垦荒运动的推行D.经济结构的重建解析:B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时期的农业政策。斯大林体制长期忽 视农业的发展以及对农民的掠夺,导致农业的落后。赫鲁晓夫改革率 先从农业入手,调整了农业政策,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 庄的自主权,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等,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故选B项。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计 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垦荒运动由于不符合苏联实际,并没有成功, 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经济结构没有发 生改变,仍然农轻重比例失调,并且材料只涉及农业,所以看不出经济 结构的重建,故D项错误。5. (2019北京朝阳区期末)叶利别尔曼于1962年9月在真理报上 发表计划、利润、奖金一文,提出以“经济手段”,即利润、奖金、 价格、货币等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来刺激企业生产,以提高劳动者 生产积极性的观点,学术界为此展开了热烈讨论。这反映了苏联当时()A.农业集体化政策面临严重困境B.经济改革意在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C.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D.取消指令性计划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解析:B 文章提出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说明其目的在于要求对 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突破“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 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 段来刺激企业生产,与农业集体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经 济管理手段的改革,没有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故排除C项;“取消”说 法太绝对,排除D项。6. (2019河北保定二模)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对农业问题的基本评价是: “我国的粮食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 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 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赫鲁晓夫这一认识()A.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维护B.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D.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解析:B 根据“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 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 障碍”,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正确地分析了 50年代苏联农业存在的 问题,即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故B项正确,A项错误;破除了对斯大 林的个人迷信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故C项错误;材料是赫鲁晓夫 的认识而非改革措施,不能表明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排 除D项。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 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 不断。谢菲尔德是我见过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由于小铁匠铺 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 道上。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人在城里待久了就必然 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E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 苦难一一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材料二 赫鲁晓夫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到处提倡种植玉米,很多地区 因日照量不够,玉米不能成熟,造成这些地区的饲料严重短缺,导致牲 畜大量减少。他下令开展的垦荒运动不仅没有解决苏联的粮食问 题,反而使许多土地成为荒漠。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一一百年历史回溯 材料三1974年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就被鲜明地确定为“无污染的 进步”,它象征性地开启了世博会关注“人与环保”的序幕,也标志着 以展示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世界博览会进入了它的第三个发展时 期,即从仅仅关注人类的福祉转向了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如 何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阶段。今天,中国上海世博会, 同样是以“绿色”“低碳”为目标。中国青年报 概述材料一中英国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出现的社会问题。分析工 业革命与这些社会问题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种植玉米运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种植玉米运动产生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三说明世博会主题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趋势?根据以上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于当下我国的启示。答案:(1)社会问题:人口拥挤,住房条件差,空气污染严重,健康受到威 胁。关系: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人口大量流向城市。蒸汽机的推 广使煤炭资源大量开采使用,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原因:斯大林模式下农业发展迟缓,造成粮食供应严重不足;赫鲁晓 夫选择以农业为改革突破口。影响:农业形势一度有所好转,粮食产量 有所提高;盲目种植玉米,农业再度出现危机,造成很多地区饲料严重 短缺,导致牲畜大量减少;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破坏了环境。趋势: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全人类的生 存;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启示: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生产力发展不能 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借鉴和吸取古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等生态思想,古代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 自然,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立足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落实转型发展战略,节能减排,退耕还林;健全法制,完善环境保护 的法规体系,严格执法;加强合作,坚持遵守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 都议定书,开展广泛的区域和国际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