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题(附答案).docx
-
资源ID:97875482
资源大小:11.4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题(附答案).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渡荆门送别同步练习题(附答案)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8 .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19 .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14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 .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_ 之情。(2分)11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答案】18 .思乡19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 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答案】(1 ) (1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 (2分)答题示例: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 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赏字词:“随” 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 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二)(5分)13.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评分:每空1分,共2分。14. “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 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4分)10. (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11. (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