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资源ID:97876701
资源大小:19.8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1.docx
烛之武退秦师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选自于左传。这一单 元主要是历史散文,在文言文教学中,历史散文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原因是历史散文它 是有故事情节的,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历史散文的语言也 相对比较通俗易懂,学生结合注释就可以大体了解文章内容。这篇文章也不是很长,故事情 节紧凑,引人入胜,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至于太乏味,所以课堂的操作性也比较容易。 学生分析:我所从教的学校地处偏僻的乡镇,教学条件不怎么好,所以生源也不怎么样,学生普遍 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不足,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基本上不能完成,所以就连最基本的 字词都要在课堂上组织督促学生来解决,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连最简单的生字词读音 也考虑在内,在课堂上督促学生查字典,本来两课时就能完成的内容,我设计了三个课时, 这对于我们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可行的。学生的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也差, 所以我前两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读熟这篇文章,基本的文言知识都掌握了,再去进行 文本分析,这样就不至于是空中楼阁。而在问题文本分析时,我尽量将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 具体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找答案,一层一层深入,最终完成对文本内容的解析。 教学目标:1 . 了解左转的基本情况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 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3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4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使国家转危为安的爱国 主义精神。5 .学习烛之武说服秦君的方法一一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 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重点:1 .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2 .学习烛之武说服秦君的方法一一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 辩的外交才能。教学难点:1.分析烛之武是如何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论证方法的严密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 慕感,敬慕那些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体育健儿,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 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弹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 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左传中 的一篇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二、关于左转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 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二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 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 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 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三、背景资料当年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骊姬之乱时,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郑国国君没有以礼 相待,因此对郑国怀恨在心。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 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 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与晋国结盟。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此后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就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郑的战争。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 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 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四、文体知识史书体例:通史 断代史 编年体 国别体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五、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2 .教师范读3 .集体朗读第二课时一、请同学们结合注释找出文中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表示陈述语气,有时候相当于“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提供3.秦伯说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明智,聪明二、古今异义词(古/今)1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儿子)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4.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去之(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的动作)三、词类活用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贰于楚也(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3.秦伯说,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弱小)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在东边)6.夜缱而出(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当晚)壮也(形容词作名词,壮年)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边远的地方)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好处)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第三课时一、课文分析1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仔细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秦晋围郑的借口?当时的形式是怎样的?(2)郑国是如何反应的?烛之武又是如何被推向历史舞台的?2 .同学们结合注释,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1)烛之武是如何见到秦伯的,又是如何劝说秦伯的呢?(2)他是从几个方面来劝说秦伯退兵的?结果如何?3 .面对秦国的背叛,晋国方面的反应如何?二、人物形象1.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才华出众 深明大义 知难而上 义无反顾 机智勇敢(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勇于冒险,知难而上的勇士(3)机智勇敢,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的辨士三、升华总结我们在赞赏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的同时,更要学习他的为国解难,为民排忧,不计个 人安危的爱国精神。课后反思这篇课文总共用了 3课时,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五个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 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很活跃,由于在问题上的“阶梯式”设计,以及课堂上的小组互动合作, 学生基本上都能自己回答上来这些问题,经过启发诱导,很顺利地完成了本篇课文的教学。 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差,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还不是很牢固,光课堂上这些时间学生是无法 将其消化的,必须在课外布置相应的作业并及时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