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2).docx
10 . (1)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捉头猪杀了它。(2)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11 .示例: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一边哭一边跟着她。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吧,等 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想捉头猪杀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 说:“我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小孩子年幼 无知,经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 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他就煮了 猪。U)12.本文的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多情”写出了篱笆院富有情趣,也激发了读 者的阅读兴趣。题目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即乡村的篱笆院。题目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的篱笆院的喜爱之情。题目点明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欣喜、轻松自在的。13 .“呼唤” 一词的本义是呼喊,这里指丝瓜、扁豆、葫芦沐浴在清风和阳光之中旺盛生长的 情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篱笆墙上各种植物蓬勃的生机,字里行 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14 .城市生活方便舒适,但是缺少了农村生活的纯朴和惬意,充满生机的篱笆院给人的丰盈感 是住在城市里的人无法体会到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对篱笆院的怀念之情。15 .示例:本文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如“待做成了美味佳肴,你送过来一碗南瓜汤,我回赠 一盘酸豆角,真的是近邻似亲啊!”句中的“南瓜汤”“酸豆角” “近邻似亲”贴近农村生 活,真实亲切。(=)16.“我”解不开安全带,面对别人的示范感到羞愧。“我”强忍住拿手机照相的冲动。“我”担心飞机上的饮料贵,学别人要了白开水。“我”担心飞机上的饭贵,硬着头皮接了一份。提示:本题考查结合词语概括事件。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分条概 括即可。17 .“我”为自己坐飞机摸索了半天解不开安全带感到羞耻、惭愧、自卑。提示: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里的“羞 愧”指的是“我”为自己坐飞机摸索了半天解不开安全带感到羞耻、惭愧、自卑。18 .对比。突出了小莲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着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 自卑,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提示: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本文前文 主要写了 “我”第一次坐飞机时种种拘谨的表现,与后文写小莲出差回来,兴高采烈地跟 “我”提起路上的经历,做了许多“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形成对比,突出了小莲做 事的坦荡,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自卑,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19 .示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很多人可能比我们优秀,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妄 自菲薄,要大胆驾驭自己的人生,朝着目标不懈奋斗。三、20.思路提示: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审题可知,“佳节”一词限定了故事的背景。节日 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合家团聚的。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这 就限定了文中所记叙的事情要与节日有关。文章主体部分可以写发生在节日中的给你 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行文中要按顺序写清楚“每逢佳节”“我们”是怎么过的,写 作时要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真情实感。例文:每逢佳节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到了,大家都兴高采烈的。每逢中秋,人们总以各种形式来欢度这 个传统的节日。我家也不例外,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共度中秋。我提议来一场关 于月亮的诗词比赛。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比赛便开始了。第一个是哥哥,他学着诗人李白的样子捋着“胡子” 深情地说:“妙哉!妙哉!此主意甚妙!我先来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何 皎皎,照我罗床帏。”哥哥刚说完,姐姐就吟出了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不紧 不慢地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哥哥怪腔怪调地说。我正要说,只听姐姐又说:“秋 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哎呀!这正是我要说的。我该怎么办呢?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他们却过来起哄了,说:“弟弟,如果你在十秒内想不出来 的话就算你输!十、九”说着便倒数了起来。我急得团团转,突然,我猛一抬头看到了天 上的明月,便像抓着了救命稻草一般拼命地大喊:“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在我们比赛得正激烈时,妈妈却像个孩子似的喊道:“我来!'今年八月十五夜,我们一 起吃月饼。'”“哈哈!”妈妈把我们都逗笑了。不过,我们还真饿了,于是便吃起了香甜的月饼。吃着这香甜的月饼,我也衷心祝愿天下 的人都能享有这团圆之乐。今天是八月十五,在迷人的夜色中,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又难忘的中秋节。总评:作者别出心裁,不同别家过中秋,自己一家人团聚在中秋之夜,赏月吟诗,别有一番雅 兴。本文既写出了一家人团聚的欢乐,又写出了一家人的闲情逸致,是一篇佳作。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经典诗文默写潮平两岸阔,O (王湾次北固山下)(2)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是, 0(6),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8),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不知何处吹芦管,o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10),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11)水何澹澹,O (曹操观沧海)(12)夕阳西下,o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3),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14),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15)夜发清溪向三峡,o (李白峨眉山月歌)(16)河流大野犹嫌束,o (谭嗣同潼关)(17)次北固山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18)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句子:,(19)终古高云簇此城,o谭嗣同潼关)(20)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21),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2)何当共剪西窗烛,o (李商隐夜雨寄北)(2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蕴含着新 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24)银烛秋光冷画屏,o (杜牧秋夕)(25),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26)鸾扇斜分凤幄开,o (李商隐七夕)(2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o (论语十二章)(28)诫子书中,作者以“君子之行”这种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儿子的句子是:夫君子 之行,, o(29)潼关中运用拟人的修辞,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3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把现实与梦境相结合,以梦述志的句子是:(31)春天像小姑娘,(32)(33)不信,请看那朵流星,(34)海日生残夜,o(35)杨花落尽子规啼,o(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6)兄子胡儿曰:“(37),落花时节又逢君。(38),应傍战场开。(39),受降城外月如霜。(40)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屋),笑着,走着。(朱自清春)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O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王湾次北固山下)(世说新语咏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O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41)夕阳西下,o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2)海日生残夜,o (王湾次北固山下)(43), o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4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o (论语十二章)(45),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 诗句是:,O(47)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诗文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句子,请 你写出一个:,(48)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何首乌有拥肿的根。(鲁迅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9)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 棋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 自清春)(51)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52),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53)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 o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54),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55)论语为政中孔子用“, ”指出学和思的辩证关 系。(56)遥怜故园菊,o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7),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8)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而不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 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 (59)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给人以积极、乐观、鼓舞的句子是:(60)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言过去之盛的句子是:(61)水何澹澹,o(曹操观沧海)(62)不义而富且贵,o (论语十二章)(63)乡书何处达? o (王湾次北固山下)(6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5)子日:“,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66)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67)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8) ,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9)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0)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71)夕阳西下,o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7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7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o (论语十二章)(75),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7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O(77)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诗文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句子,请你写出一个:(78)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何首乌有拥肿的根。(鲁 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9)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又酸又甜,色 味都比桑根要好得远。(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8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朱 自清春)参考答案风正一帆悬博学而笃志非淡泊无以明志却话巴山夜雨时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6)我寄愁心与明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8)非淡泊无以明志(9) 一夜征人尽望乡(10)晴空一鹤排云上(11)山岛竦峙(12)断肠人在天涯(13)自古逢秋悲寂寥(14)夜阑卧听风吹雨(15)思君不见下渝州(16)山入潼关不解平(17)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18)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19)秋风吹散马蹄声(20)博学而笃志(21)非淡泊无以明志(22)却话巴山夜雨时(23)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4)轻罗小扇扑流萤(25)两情若是久长时(26)星桥横过鹊飞回(27)乐亦在其中矣(28)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29)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30)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31)花枝招展的(32)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33)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34)江春入旧年(35)闻道龙标过五溪(36)撒盐空中差可拟(37)正是江南好风景(38)遥怜故园菊(39)回乐烽前沙似雪(40)何首乌有拥肿的根(41)断肠人在天涯(42)江春入旧年(43)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44)仁在其中矣(45)岐王宅里寻常见(46)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47)示例: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48)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49)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50)密密地斜织着(51)影入平羌江水流(52)秋风萧瑟(53)披着蓑 戴着笠的(54)不义而富且贵(55)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56)应傍战场开(57)不知何处吹芦管(5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59)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60)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61)山岛竦峙(62)于我如浮云(63)归雁洛阳边(64)枯藤老树昏鸦(65)学而不思则罔(66)人不知而不愠(67)岐王宅里寻常见(68)不知何处吹芦管(69)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70)有的是工夫(71)断肠人在天涯(72)江春入旧年(7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74)仁在其中矣(75)岐王宅里寻常见(76)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77)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8)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79)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80)密密地斜织着A./B./C./D./5. 2021 山东滨州七年级阶段练习】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8 .金色花是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作品,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著有诗 集新月集园丁集等。C.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我们学过的咏雪一文就出自该书。D.论语是记录孔子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 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9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0分)(1)求学应该谦虚,多向别人学习,正如述而中所说:,o (2)复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且对人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为政中所说:,O(3)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学而中提出的自己应有的正确态度是:(4)述而中提出的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o(5)我们应从别人身上学到优点或受到启发改正自己的缺点,正如述而中所说:, O10 【综合性学习】12022 上海虹口模拟】学校准备开展纪念鲁迅先生的“追思读书”活动, 倡议各班学生积极参加。你们班先在班内交流朝花夕拾这本书。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1 分)(1)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非常值得一读。B.五猖会中“我”要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制背书的事给“我”留下了阴影。C.这本书很有意思,比如鲁迅小时候和小伙伴夜里看迎神赛会,偷橘子就很好玩。D.这本书就好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长妈妈,还有严谨正直的藤野先生。(2)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里的文章的一项是()(2分)A.二十四孝图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C.狗猫鼠D.范爱农(3)请你为大家介绍阅读朝花夕拾的三种方法。(3分);。(4)从写景、叙事、记人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谈谈你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体会。(4分)二、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2分)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 杀之。妻止之日:“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 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也。(有改动)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女还(2)顾反为女杀彘 (3)特与婴儿戏耳(4)婴儿非与戏耳12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其子随之而泣B.曾子欲捕彘杀之C.妻止之D.曾子之妻之市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11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1分)最是多情篱笆院乡村的人家,日子过得别有滋味,家家户户的菜园子绝对是城里人眼中的宝贝。“篱落疏 疏一径深”,记忆中的篱笆外总有一条小路蜿蜒曲折,仿佛没有多远,但是却伸向远方。农家院的篱笆,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畜禽进来捣乱,给植物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长小环境, 顺便也划清了邻里之间的界限。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有篱笆先要 扎好桩,篱笆才能坚固,经风雨而不倒。篱笆桩一般是用粗壮一些的树枝,间距相等地稳稳地 扎在土里,再加横杆固定住。我小的时候父母忙工作,家里的菜园子都是奶奶打理的。奶奶是个爱美的人,不光给我 们缝制漂亮的衣服,还把单调的篱笆墙也打理得甚是美丽。奶奶贴着篱笆墙种上一行花草和蔬 菜,左边是淡紫色的喇叭花爬满篱墙,右边是豆角秧子攀缘而上。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我随 手摘下一朵喇叭花别在发间,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放学后,吃着奶奶炒的新鲜的豆角,这情景 三十年后依然清晰如昨。最美的篱笆墙在秋天,墙上爬满各种植物,丝瓜、扁豆、葫芦藤缠蔓绕,呼唤着清风与 阳光,那一墙的蔬菜,谁看了都会眼馋的。那情景就是一首最抒情的诗篇、最唯美的油画。吃 不完的蔬菜晒干,留着冬天吃,特别是茄子干儿,泡软之后炖肉,简直就是人间美味。所以现 在我也会在夏天的时候买些茄子晒干,冬天的时候和红烧肉放在一起炖,味道香郁醇厚,被家 人列为“家宴首选菜肴”。篱笆墙仿佛一条线,清晰而又模糊着邻里之间的界限,但是更多的却融合着一份质朴的 真情。乡村的篱笆不分你我,左邻右舍的,李家的瓜爬进张家的院,张家的豆结在了赵家的篱笆墙内,你只要“顺藤摸瓜”就好。待做成了美味佳肴,你送过来一碗南瓜汤,我回赠一盘酸 豆角,真的是近邻似亲啊!记忆中的篱笆墙永远都那么美,路过的人常常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说:“瞧,这家人日子过 得不错啊!”是啊,一道平平常常的篱笆墙,的确能透露出日子过得好坏。刘克庄在一首诗中 写道:“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荒苔野蔓上了篱笆墙,这样的地方,好像没人打 理,客人来了往往怀疑主人长久不在家,因为勤劳的人家,是不允许野蔓丛生的。甚至有的人 家干脆连篱笆墙都没有,仿佛预示着这是个懒惰的人家,会被别人小瞧的。我长大后离开了老家,住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自然也远离了有篱笆墙的日子。城市的 围墙越筑越高,割裂了人与人之间本真的情味,我虽然享受着生活上的方便合适,却依旧怀念 那充满生机与故事的篱笆院,今生能有一段那样惬意的好时光,便觉得世界都丰盈了许多。(有删改)12 .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4分)13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最美的篱笆墙在秋天,墙上爬满各种植物,丝瓜、扁豆、葫芦藤缠蔓绕,呼唤着清 风与阳光,那一墙的蔬菜,谁看了都会眼馋的。14 .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15 .试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分)(三)【2021 龙东】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1分)没有人会看不起你10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那次是一个人出差,我在机场摸索着办好登机牌,忐忑地随着人群登机。我很怕别人 看出来我是第一次坐飞机。可刚上飞机我就遇上了难题:安全带死死地扣在座位上,我根本解不开。邻座的男生 看我摸索了半天,给我示范了一遍,我羞愧得恨不得钻到座位底下去。飞机升空后,浩瀚的云海映入眼帘,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仙境。我兴奋不已,却强忍 住了拿手机照相的冲动,生怕别人知道我没见过这种场面。空姐推着车子,挨个问”要果汁还是牛奶”。我猜想飞机上的饮料应该很贵,一边纠结 要不要喝,一边用余光扫着周围的人。我的邻座要了一杯白开水,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要了白开 水,心想:即使收费,白开水也是最便宜的那一种。餐车过来的时候,我内心又开始了一场拉扯:这饭贵吗?也是看着大家都拿了,我才硬着头皮接了一份。直到下飞机,我悬在半空的心才落下 来:原来,飞机上的食物不要钱啊!这场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但从未向人提起。即使后来习惯了飞机这种交通工具,想起 第一次的经历,我心里还是有种挥之不去的羞耻感。去年,因为工作需要,助理小莲要出一趟远差。小莲跟10年前的我一样,一直生活在工业区,除了工厂和家,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她 也是第一次坐飞机,而且是第一次住酒店。簸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小莲出差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提起路上的经历。她说,飞机上的小包湿巾她没舍得 用,看到上面有航空公司的LOGO,就带回家做纪念了。她还说,酒店里的一次性拖鞋有两双, 有一双没穿,她带回家了。须,不得不承认,她做了许多我曾经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她用自己的方式与外界打着交 道,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这份坦荡让我汗颜。我一直在检讨,自己的羞耻感从哪儿来的?为什么小莲没有?后来我发现,在我力求 完美的表现背后,其实是深深的自卑:我认为自己进入了一个超出我能力范围的圈子。我努力 扮演着当前“身份”,生怕一个不小心就现了形。我处处装作与周围相融,但心底的声音却是: 我没见过世面,我不够好,我会被人嘲笑。小莲没有这种思想包袱,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她做着自己世界里的主角。她对自 己是全然接纳的,她的内心是富有的。小莲的纯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当我的自卑心出来作祟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 这是我自己的人生,不必把自己当客人。原来对自己诚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大大方方告诉别人“我羡慕你”,也不丢人。真实一 点,反而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善意。正因为我们向往世间一切美好,所以才会羡慕那些比我们厉害的人;也正是这种动力, 让我们不断追逐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成长,就是把一个又一个“稀罕”变成“寻常”的过程, 总有一天,你会踏上你向往过的路,成为你羡慕过的人。(有改动)16 .第段“我以为小莲会和当年的我一样拘谨”中的“拘谨”具体指哪几件事?(4分)17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中加点词“羞愧”的理解。(2分)18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19 .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悟?(3分)三、作文(50分)20.12021 武威改编】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今人说,每逢佳节胖三斤。有的人每逢佳 节睡不醒,有的人每逢佳节读书勤。有的人每逢佳节做运动,有的人每逢佳节为人民 你是怎样过节的?你认为应该怎样过节?请以每逢佳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写写你的故事,或者发表你的观点。要求: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套作;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1. B提示:A项,“畦”应读作“qi”,“皂夹树”应为“皂荚树”;C项,“摸娑”应为“摸 索”;D项,“攒”在句中应读作“cudn”。2. D提示:“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用在句中不符合 语境。3. D提示:A项,动词,了解/动词,得到;B项,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代词,指学问和事业。 一说,指仁德;C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D项,都为动词,温习。4. C提示:谈学习方法;谈个人修养。5. B6.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DC(2)B提示: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且介亭杂文。略。(4)示例:本文的写景极有特色,如描写百草园美丽景色的一段,作者既写了植物,如碧绿 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根,又写了动物,如鸣蝉、黄蜂、蟋蟀等;既有动景, 又有静景,还把自己的活动穿插其中,既有美感,又有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自己对百 草园的喜爱之情。提示:本题为开放性题。选择一个角度,说出你的体会,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即可。二、(-)8.你。(2)同“返”,返回。 罢了。 (4)开玩笑。9. D提示: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中的“之”为动词,译为“往,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