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萧烽)教案 第1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上).docx
-
资源ID:97879715
资源大小:25.2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萧烽)教案 第1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上).docx
拿X捱i果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4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指导63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教育活动指导64学前儿童社会认知与社会适应教育活动指导65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教育活动指导46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指导47.学前儿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动指导48机动2二;合计36文旌课堂APP|让羊为灰麦东来!课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上)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 )熟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素质目标:(1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打基础(2 )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教师,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考勤(2 min )新浦页热(8 min ) T专授箫口 ( 20 min )一课堂讨论(15 min ) 第2节课:互动导入(5 min )一传授新知(23 min )一课堂讨论(12 min )一课堂小结(3 min )一作 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预习教材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第一、二节的内容。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 热,让学生了解所 学课程的大概内 容,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考勤(2 min) 【教师】使用文旌课堂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 纪律性,掌握学生 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8 min) 【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 【学生】聆听、互动 【教师】简述课程的相关内容,并讲一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案例故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又是一门兼有埋论性、应用性和实 践性的复杂学科。本章将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课程的概念入手,详细介绍学前 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目标、实海口评价。-本环节还可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记录通过新课预热环 节,与学生互相熟 悉,并让学生了解 这门课的大致内容 和考核要求【教师】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促进良好个性形成并使其 逐渐适应社会为目标,以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其了解社会环境、社会规范、 社会文化,掌握社会交往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社会情绪和情感的形成为主要内 容的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概念,它兼具 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遵循学前儿童生活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目的在于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全面 发展的、健康的儿童。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社会教育是文化传递的基本手段,经过历史检验的优秀的社会文化以社会教 育的形式传递给下一代,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 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文化教育正是学 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授新知(20 min )通过老师讲解和 课堂互动让学生了 解学前儿童社会教 育的基础知识第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成为学 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的先进文化才会被选择,并通过社会教育的形式传递下去,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第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人类为了发展和进步,必 须不断地更新和创造文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能够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文化活 动,使其不断地吸收人类文明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成熟和创新,从而促 进人类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第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特定地 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会教育发展理念,使学前儿 童不但能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差异,而且能够通过多种现代科技手段 与其沟通、交流、交往,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课堂互动】教师鼓励学生对以上知识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者见解【学生】聆听、思考、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或总结学生的回答(二)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社会化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化是学前儿 童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能够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条件。学前儿 童社会教育能够对学前儿童加以必要的引导,并为其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使学前 儿童能够逐渐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三)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第一,从发展的内容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体、智、德、 美全面发展。学前儿童的身体、智力、道德观和审美观等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可塑性极强。若在这一时期对其使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社会教育,能极大地促 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第一,从结构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 品质等系统协调发展。学刖儿童社会教育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教育能 使学刖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体验尊重与被尊重,收获丰富的情感,理解人存在的价 值和生命的意义,从而能促进人格的完善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第二,从时间上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使学前儿童终身受益。学前期是个体社 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老师、父母、同伴 等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前儿童逐渐形成行为习惯和基本的对人、事、物 的情感和态度等。学前儿童在社会教育中习得的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认 知等有于其掌握社会规范、适应社会生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并 受益终身。【课堂互动】教师提出下述问题,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请谈一谈你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对学前儿 童进行社会教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聆听.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学生】聆听.思考.理臊记忆课堂讨论(12 min)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话题,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并与学生一起做出评价谈一谈学习学刖儿童社会教育有哪些重要性?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结果.评价通过课堂讨论, 巩固课上所学知 识,加深学生对学 前儿童社会教育的 概念的认识,并为 下节课作铺垫第二节课互动导入 (5 min) 【教师】提问:你知道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吗? ,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导入本节课课题用互动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学前 儿童社会教育的相 关内容,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探索新知(23 min)【教师】讲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为进行学前儿童教育工作提供了依据。根据纲要在社会教育范畴提出的内容和 要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自我意识、情绪和情感、社会认知与社 会适应、社会性行为、社会交往和多元文化6个方面。(-)自我意识通过老师讲解和 课堂互动让学生理 解学前儿童社会教 育的内容和目标自我意识是一种认知心理结构,组织、调整着人自身的行为,包寸舌自我认识、 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积极正面的自我意识,是人不断进步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动 力,对于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认知的建构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学前时期, 自我意识主要是学刖儿童对自我存在的认识和体验,如知道自己的名字、性别、优 缺点,了解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学会独立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和形式等。(二)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包括情绪表达与 控制、同情心、责任感和道德感等。学刖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中最重要的是情绪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 面表现为学刖儿童能对自己情绪中对人、对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情绪冲动加以 适当调控;另 方面表现为学刖儿童能适当地调节情绪,常常鼓励自己保持局兴、 愉快的心境。(三)社会认知与社会适应为了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学前儿童必须学习有关社会认知和社会 适应的知识。对学前儿童来说,这些都是最贴近儿童生活、最具启蒙价值的内容。社会认知是指学前儿童对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学前儿童生 活的环境包拈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等,对于环境的认知应包括名称、 具体地点、环境设施、人物关系和行为准则等。社会规范的认知主要是培养学前儿 童的公德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遵守文明行为规范, 以及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等。社会角色的认知是指学前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群 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的认知。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适应与应对的能 力。学刖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估其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四)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来的态度、言行和 行为。社会性行为根据其目的和动机,可以分为亲社会行为和消极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有助人、合作、分享与安慰等;消极社会行为主要 是打人、骂人、违规、说谎、破坏物品等行为。(五)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简称社交,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并进行物质和精神交流的 社会活动。从交往的对象看,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与成 人的交往,主要包括与父母和老师的交往;另一方面是学前儿童之间的交往。(六)多元文化多兀文化教育主要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个部分。在民族文化的部分,学 前儿童应了解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民族传统、著名人文和自然景观、民间艺 术等。在世界文化的部分,学前儿童要试着去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及其 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等。【课堂互动】教师提出下述问题,并随机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这6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吗?。【学生】聆听、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社会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社会 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最为概括的表述,是制订其他 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学刖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全面兼顾了学刖儿童的知识、技 能、情感和态度,具有规范性、共同性、学习结果导向性、可分析性和可扩充性等 特点。纲要中明确规定7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的总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 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 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 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爰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爰集体、爱家乡、爰祖国。2012年10月,教育部在纲要的基础上又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最基本、最重 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为两个方面、七类小目标。(详见教材)【课堂互动】师生共同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表格(详见教材), 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简要概述在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时,应注意幼儿的哪些方面?【学生】聆听、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二)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具体化、细致化 的表现,是对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具体要求。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社 会教育的目标应当既能体现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又能使各年 龄阶段之间相互衔接。(详见教材)结合学前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具体 如下。1 .小班社会教育目标(1 )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 保护。(2 )引导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其独立性和基本的自控 能力。(3 )引导幼儿逐步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和成人并了解他们 与自己的关系,初步适应集体生活。(4 )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详见教材)2 .中班社会教育目标(1 )使幼儿初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异同。(2 )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懂得同情与关心他人。(3 )引导幼儿初步懂得不能伤害同半,使幼儿知道由我控制。(详见教材)3.大班社会教育目标(1 )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及成人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 老师及长辈的情感。(2 )弓|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3 )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 )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并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和同伴友好相处。(5 )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和关心他人。(详见教材)(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是将总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是教师根据社会 教育总目标制定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可直接实现的目标。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 时,学刖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是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是教 育活动目标制定的外在依据,而纲要规定的社会教育目标与内容则是教育活动 目标制定的操作性依据。【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课堂讨论(12 min )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话题,由小组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并 与学生一起做出评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只能通过社会教育活动实现吗?谈一谈你的看法。 【学生】聆听.思考、小组讨论,发表结果、评价通过讨论活动, 使学生了解如何才 能更好地实现学前 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课堂小结 (3 min)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本节课学习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讲解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 目标与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卜要多回忆、归纳、系统总结,还可针对今天所学知识 进行讨论交流,巩固、理解今天的知识点。 【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 固印象作业布置 (2 min )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意义和目标。(2 )登录文旌课堂APP或其他学习平台查看相关知识链接。 【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面,加深知识记忆教学反思本节课中与学生进行了相互介绍,增进了师生的熟悉度,并对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 要求等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由于本课部分内容较枯燥,有小部分学生存 在走神现象,以后会吸取这次的经验教训,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