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课内古文期末复习9《愚公移山》练习题.docx
-
资源ID:97882410
资源大小:26.5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课内古文期末复习9《愚公移山》练习题.docx
愚公移山(一)1 .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批,跳往助之”这一内容可否去掉?为什么?不能去掉 这一内容从侧面说明愚公移山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连小孩都过去帮忙。2 .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有什么作用?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3 .结合全文说说愚公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愚公是一位目光长远、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思虑周全的老人。4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 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二)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 .本文是一篇带有 (文学体裁)色彩的寓言故事,选自。(2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案】4.(1).列子汤向两小儿辩日 (2).夸父逐日或纪昌学射5 .(1).阻塞 (2).赞同6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泥土,用箕搬运到海的边上。7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有坚定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战胜它。(意对即可) 【解析】【分析】【4题详解】考查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列子-汤向,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夸父逐日纪昌学射也出自这部著作。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塞,动词,阻塞。许,动词,赞同。【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遂,于是;荷,肩负、扛;叩,敲、 打;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于,至、 "荷担者三夫”是定语后置,翻译时注意 调整语序。【7题详解】考查文章主旨。联系文本内容可知,愚公将近九十岁了,还决定移山,并且付之行动,即使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也没有放弃。在面对智叟的嘲笑时,他表示会世世代代把移山进行下 去,终于感动了天帝,命天神把两座山搬走了。从愚公身上,我们得到启示:面对困难时, 我们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那么最终一定会战胜困难,获得胜利。(八)阅读下文,完成n-13题(6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她,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1)年且九十()(2)杂然相许()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寒春易节,始一反焉。13、本文说明了 道理。(2分)课内文言6分11将近赞同12、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13、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3.本文结尾写操蛇之神“惧”和天帝“感”的目的是 从文中我们懂得的道理是 o (3分)【答案】1.神话(1分)列子汤问(1分)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3分)3.从侧面反映愚公移山的决心不可动摇(1分)克服困难必须要下定决定,并坚持不懈地 奋斗。(2分)(三)练习A卷语段阅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于。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 .解释文中加点的宇。甚矣,汝之不惠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2 ,请用原文回答:智叟嘲笑愚公的理由是,? 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 ,。 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 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 o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 OB卷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以君之力,曾不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2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态度不一,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二其妻"”, 甚至邻人之遗男也“";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用原文内容填 空).3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C卷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2)河曲智叟亡以应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含义(1)甚矣,汝之不惠3 .翻译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河曲智叟亡以应。【参考答案】1 .(1) “惠”通"慧”,“聪明”即使“亡”通“无”,“没有” 背2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 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5) 帝感其诚B卷参考答案:L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山怎么样呢?2,杂然相许;献疑;跳往助之;笑而止之;3 .持之以恒、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有坚定的信念、有恒心和毅力。(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 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奋斗。)C卷参考答案:1. 通,指思想转变;即使;穷尽;愁、担心;2. (1)惠通慧,聪明; (2)亡通无,无、没有。3. (1)你不聪明的太厉害了。 (3)河曲智叟无话可说。(四)阅读文章,完成下列试题。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跳,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亡以应。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年且九十(2)杂然相许(3)寒暑易节(4)达于汉阴 2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惩山北之塞(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3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2)甚矣,汝之不惠!4 .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 (1)将要,快要 (2)赞同 (3)变换 (4)南边2. (1)惩/山北之塞(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3. (1)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 头怎么样呢?(2)你太不聪明了!4. 相同点:“妻”和“智叟”在“力量的弱小”和“土石的处置”上提出了相同的质疑 (疑问)。不同点:“妻”的疑虑中有担心和关心,“智叟”的质疑和阻拦中只有嘲笑(讥讽)和轻 视(鄙视)。【解析】1 .(1)句意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且:将要,快要。(2)句意为: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许:赞同。(3)句意为:冬夏换季。易:变换。(4)句意为:到达汉水的南边。水之南为阴。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 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1)句意为:(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从句法成分上来看,“惩”是动词,“山北之塞”为宾语,应当在动宾间停顿。故本句节 奏为“惩/山北之塞二(2)句意为: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从句法成分上看,“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是主语,“有”是句子的谓语,应当在主语谓语 间停顿。故本句节奏为“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3 .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 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意为:就凭你在这世上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 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4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文章内容,结合人物 的言行和性格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意 为: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 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意为: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 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由此可见,“妻”和“智叟”都对愚公力量的弱小和土石的处置提出了疑问。然而“献 疑”“以君之力”表明妻子的语气是疑问的,带着关心的语气;而“汝之不惠”“残年余力” 则表明智叟用嘲讽的语气来讥笑愚公愚笨且年老力弱,对愚公的行为抱有轻视的态度,二者 在情感上是不同的。(五)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 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齿匕,跳往助之。寒著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 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 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2.解释加点字。(1)杂然相许()(2)曾不若孀妻弱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 .对“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中的“笑”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自愧不如、推崇赞叹的笑。B.这是自命不凡、阴险狡诈的笑。C.这是自作聪明、讥讽嘲笑的笑。D.这是自我解嘲、真诚善意的笑。【答案】2.(1).许:赞同、答应 (2).若:比得上、及3.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4. C【解析】【分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 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 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注意: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许,赞同。若, 一词多义,比得上。【3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 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 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 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易,交换。节,季节。始一反焉, 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4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根据河曲智叟的语言分析其“笑”的含义。“甚矣,汝之不 惠”,用倒装句强调愚公不聪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 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意思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 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这话说得尖刻、夸张,带有明显的嘲讽口吻。用 “其”加强反问语气。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对移山的顽固态度。由此分析,“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中的“笑”是嘲笑,是轻蔑。智叟显得既傲慢又武断,自作聪明,轻视愚公,反对移 山。故选Co【点睛】参考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 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绕远,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 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 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 ”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 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 城氏的孀妻有个遗腹子,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 次。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 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 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 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 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 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 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六)课内文言文(8分)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 .本文选自,初中阶段我们学过一文也是选自这本著 作。5 .解释加点字(1)惩山北之塞()(2)固不可彻() 6 .句子翻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7 .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一组是()(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吾与汝毕力平险。(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 北。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帝感其诚。A. (1) (3) (4) (5) B. (1) (2) (4) (6) C. (2) (3) (5) (6) D.(2) (4) (5) (6)【答案】4.(1).列子 (2).杞人忧天5 .(1). (1)苦于 (2). (2)改变6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也太不聪明了!“7. D【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能力。本文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选自 列子汤问第五章,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 将山挪走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 懈的道理。初中阶段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中杞人忧天一文 也是选自列子这部著作。【5题详解】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答题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 译判断词语的意思。(1)句意为: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惩: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句意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达,这里指改变。【6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注意关键词“叟:老头;笑:讥笑,嘲笑;止:阻拦,阻止;汝:代词,你;之:取消句 子独立性,可不译;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的解释。另外,“甚矣,汝之 不惠! ”是倒装句式,理解为“汝之不惠,甚矣!”【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题时,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译文为: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去回来都要绕道。不能表现愚公移山决心;译文为: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毕力平险”能够体现愚公移山决心;译文为: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不能表现愚公移山决心;(4)译文为: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始一反焉”能够表现愚公移山决心;译文为: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何苦而不平? ”能够表现愚公移山决心;(6)译文为: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侧面表现出愚公移山的决心;综上分析可知能够表现愚公移山决心的句子有(2) (4) (5) (6);故选Do(七)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 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跳往助 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 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朝 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4 .愚公移山选自,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作品也出自这部著作。5 .加点词(1)惩山北之塞: (2)杂然相许: 6 .翻译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 .本文揭示了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