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科学上册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知道动滑 轮不固定,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 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 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 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和动滑 轮的不同作用,掌握它们的使 用。【教学难点】 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绳, 测力计,实验计划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1 .播放歌曲,出示升国旗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并提问:“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肯定想过,国 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部的呢? ”(旗杆顶部有 一个轮子)这个轮子有什么特点?(边缘有槽)2 .提出概念:边缘有槽的轮子叫做滑轮。板书:滑轮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 ,模拟升旗的情境你愿意当升旗手吗?(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借助 定滑轮,模拟升旗,其他同学观察。)你看清楚 了吗?升旗时滑轮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通过模拟升国旗观察到的现象:升旗时滑轮只能在轴转动,并无位置的向下移动。2 .提出定滑轮的概念根据它的特点能不能给它取一个名字? 概念: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板书:(定滑轮:固定,不会移动。)3 .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思考:升旗时我们向什么方向用力?国旗向什么 方向运动? 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升旗时我们需要向物体的运动反方向用力。这 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板书:(改变 用力的方向)4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 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 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5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书上 的表格里,分析数据。实验步骤:先组装好定滑轮装置,然后绳子的 一端挂钩码,另一端也相应挂上不同数量的钩 码,观察定滑轮在什么情况下达到平衡状态。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挂在绳子左右两边的钩码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滑轮才能达到平衡 状态。这说明什么?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 能省力。板书:(不能省力)二,会移动的轮子L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 轮吗?为什么? ”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像塔吊上的滑轮那样,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 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板书:(动滑 轮:不固定,会移动。)2.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 推测: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测?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把绳子穿过滑轮的框架,放在滑轮 的槽里,绳子的一端系在支架上,另一端握在手 中,用力向上拉绳子,再向下放一端绳子。思考: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什么?拉绳子时,动滑轮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这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3.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 否具有省力作用。说明,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板书:(不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 升时的重力;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 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 量不同个数(15)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 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把实验结果 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 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 多少力?小结: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能 省力(省一半的力)。板书:(能省一半的力。)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相一相.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定滑轮?(搬运较重的货物时就选择使用动滑轮,想站 在地面上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选择使 用定滑轮)。五、用杠杆的原理理解滑轮的作用考虑:为什么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 力?那么,你们先把滑轮看成一种杠杆,找一下 杠杆上的三个点。回顾:(1)杠杆有几种?(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4)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 费力?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同学们比一比支点到阳力点距离和支点到用 力点距离。你们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什么?定滑轮相当于支点在中间,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所以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定滑轮的目 的在于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得工作方便。动滑轮 相当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动力臂是阻力 臂的两倍),所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用力 的方向。作业:如果,我们使用滑轮时,需要既 省力有改变用力的方向应该怎么办? 板书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固定,不会移动。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不固定,会移动。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省一半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