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单元专项练习 理解性默写(含答案).docx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理解性默写)一、情景默写1 .论语十二章(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 的句子:",?”(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 (3)在V论语十二章中,", ”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 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J(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o'(7)在V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土)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簧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其中功亏一簧是因为“”,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 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12)在V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 可以提高观察力,还“,",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O(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他认为君 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 还要求君子“”,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 许你是仁人的句子:",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9 »【答案】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吾止也吾往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喻、省、彬、知、惑、忧、惧、迩、事、慎、焉、哉。2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自勉。(2)论语十二章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表达的意思相似并成为后世儒 生修身养德的座右铭的句子是“,"。(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 己的句子是“,【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如“弘"“任”“焉”“慎”等。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表达“严于己,宽于人”的句子是“,”。(2)老子第十一章中,老子总结无形的东西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用途的句子是“,(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的意思相近的句子“【答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书写:躬、薄、怨。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志向远大,任重而道远,具体表现为“"和“' O(2)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3)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腔步,无以至千里、这两句与老子四章中的“,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贤、焉、省、始。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3)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答案】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胜、史、喻、义、庶、壹、修。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O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o【答案】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朝闻道 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饱、矣、喻、禾限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品性修养好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 好国家,从而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这正如大学之道中所言:", (2)老子四章中,老子认为战胜他人与战胜自己的结果不同的句子是“(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4)大学之道中阐述大学宗旨的句子是“(5)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的句子是:老子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o【答案】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朝闻道夕死可矣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修”“喻”“明”“野”“智L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o(3)论语中,写一旦约束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会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 是:,O(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5)大学之道开篇即点出了“三纲八目”中的"三纲”,即", ,”,这是“大学之道”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6)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描述大葫芦剖成 瓢后状态的句子是“»。(7)五石之瓠中,庄子认为使用大葫芦的正确方法是“(8)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9)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10)老子四章中,", ”两句说明一个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人, 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却可以万古长青。【答案】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 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其坚不 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慎 终如始则无败事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野”“勿”“庶”“壹”“瓠”“樽”“慎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2)大学之道中提到性情安和才能思考周全,思考周全才能处事合宜的句子是:(3)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省”“虑”“慎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 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2)大学之道中的“”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 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3)老子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答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己”“彰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 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 旦 “7H ,o(3)老子总是提醒世人注意观察日常事物那通常被忽视的一面。如通过观察车子、器皿、房 室等日常事物,老子看到了“无”的意义,并得出“,”的结论。(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 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答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的字词有:施、庶、壹、焉。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3)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 是:“, (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 现“,”的结果。(5)老子(第二十四章)中:其在道也,日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答案】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敏于事而慎于言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 故有道者不处【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形的书写:庶、壹、从事、不处。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老子四章 中写道“, (2)论语十二章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工(3)五石之瓠中,惠子描述大葫芦装上水后状态的句子是“",描述大葫芦剖成 瓢后状态的句子是“'(4)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阐述为:, o(5)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答案】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其坚不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小题1的提示在于“人贵有自知之明。据此对应原文比较简单,要注意“知人者智”中“知”与“智” 不能混淆了,二者不能调换位置;小题2非常简单,但是难点在于“史”和“野”二字的位置,不能 互混了,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小题3的提示是“装上水后的状态”“剖成瓢后的状态”, 据此对应原文中“不能自举”和“无所容”,要注意难写字“瓠”的写法;小题4可以根据题干中“孔子 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恕的提示,可回忆原文“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这一句, 然后就可以顺利背出下一句了;小题5的提示是“不论身份高低”“加强个人品行修养: 填写较为 简单,但要注意不可将“壹”写成“一、且在写“壹”字时,不要少横缺点;写“以至于庶人”时不要 丢掉了介词"于"。1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老子第十一章在列举三个例子之后,得出“, ”的结论。(2)在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老子用“, ”作比喻,说“自见”“自 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是不可取的。【答案】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1)由“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可知,原文列举了辐条、器皿、房屋三个例子, 论证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论点。(2)由“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日: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可知,原文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进行 比喻论证,证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论点。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2)老子以树木为例,形象说明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是:(3)老子以“, "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 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5)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6)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 。【答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有车之用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辐”“毂”。16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句子:(1)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 O(3)大学之道中阐述大学宗旨的句子是“在明明德,【答案】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喻”“焉”“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