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
资源ID:97890458
资源大小:19.8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3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大单元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课题3植物妈妈有办法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植、如”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为、得”,会写“法、如”等10个字 会写“办法、如果”等9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 词的准确。4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奥秘的兴趣。学习 重难点L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体会“乘着、挂住、炸开”用 词的准确。2.引导学生感受植物传播种子的趣味和神奇,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设计从低年级的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课件和实物,努力创设与课文相符合的 教学情境,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乐学为主要形式,图文结合,声情并茂,从而实现 了 “了解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及背诵课文” 的教学目标。教学辅助L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板书课题。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咱们来做个小游戏,一起来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植物?你都在哪里见过呀? 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今天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多元认读字词(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根据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利用游戏 来熟记生字。这样一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为学生营造一个 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1,结合自主预习单,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通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预习检测,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先默读词语,找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厘清脉络(设计意图: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1 .仔细听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2 .刚才同学们收获了很多,相信大家已经和这些字词宝宝都认识了,如果字词宝宝回到了课文,你们 还能把它们认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课文。3 .教师提问:(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本文共5个小节,谁能告诉我: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植物妈 妈传播种子的方法?预设:3种,分别是: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板书)教师引导:文中2、3、4这几个小节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这三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下面我请三 名同学来读一读这3个小节,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思考:这3种植物分别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听过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请你选择一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讲给大家听。4 .当同学们提到蒲公英妈妈时,教师引导:(1)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的一吹,种子们就乘 着风纷纷出发。(教师板书:降落伞)(2)师小结:蒲公英妈妈是多疼爱自己的孩子呀!我们一起来看看。(3)谁有办法让它“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用了什么办法?(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风吹)认 识“四海为家”中的为是多音字。演示蒲公英的种子纷纷出发:许多种子有高有低依次飘散,这叫什么?在书上找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 预设:纷纷出发多有意思呀!谁谁愿意把这小节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5 .当同学们提到苍耳妈妈的时候,教师引导:苍耳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教师启发:“铠甲”是什么?(教师板书:铠甲)教师引导:带刺的铠甲是为了挂住动物的皮毛。那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预设:带到田野、 山洼。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动物皮毛)6 .当同学们提到豌豆妈妈,教师提问: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预设:让豌豆在太阳光底下晒,太阳一晒,豆荚就会炸开,豆子们就蹦跳着离开了妈妈。教师板书:(豆 荚晒太阳)7 .教师启发(1)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为什么?(2)这些孩子们,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妈妈呀!从哪里可以知道?(3)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提问:“孩子”在这里指的是植物的种子,那“长大”是什么意思? “四 海为家”是指种子要搬到哪里去安家?预设:长大指的是种子已经成熟,四海为家就是去往世界各处,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学习任务三指导书写,评价练习1 .观察比较,学习生字。(1)在田字格中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它”是上下结构,“公、毛、更”是独体字结构,“法、如、娃、她、知、 识”是左右结构。2 .重点指导“法、它、娃、更”(1)教师范写“法”字。讲解:左窄右宽,“去”的竖靠近竖中线,第二个横靠近横中线,撇折向右 上斜出尖。(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点拨:上宽下窄,第一笔点在竖中线,竖弯钩的起笔在第二笔点的右侧,收笔指向横钩的钩。(3)出示“娃”字。引导交流:观察这个字,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讲解: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圭”上面的“土”小,第三笔横与女字旁的提同高,下面的 “土”稍大。(4)出示“更”字。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更”字,第一笔横短,中部“日”上展下收,竖撇在竖中线 上起笔,穿出“日”向左下伸展,捺从“日”的左侧起笔向右下伸展。(5)学生练写重点指导的生字,教师巡视后予以评价和指导。学习任务四精读感悟,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设计意图:从小学低学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 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带到朗读之中,体会用词的准确。)一、学习第2小节,了解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 .出示要求:朗读第2小节,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读出感受。(1)指名读文。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它为自己的娃娃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轻轻的 一吹,种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2)结合学生发言,启发思考:这里所说的“降落伞”指的什么?(指的是蒲公英的种子)追问:有了这个“降落伞”就能传播种子了吗?(有了降落伞还需要靠风吹)(板书:蒲公英 风吹)(3)联系生活,感受蒲公英种子与降落伞的相似之处,理解第二小节的表现手法。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请大声说出它的名字。有谁用小嘴轻轻吹过蒲公英?和我们说一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自己吹蒲公英时 的快乐。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随着我们轻轻一吹,缓缓飘散、降落,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它就像什么 呢?快去读一读这一节。学生读课文,找到“降落伞”。教师相机在课件中出示降落伞图片。吹过蒲公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蒲公英缓缓地飘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4)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风传播蒲公英种子的方法,学习词语“纷纷出发”。过渡:有了风,有了妈妈准备的降落伞,蒲公英的孩子们就可以“四海为家”啦!想象一下,风吹 过长满蒲公英种子的山坡,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的,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学生大胆想象,交流。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思考:“纷纷出发”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并解说:风吹过来啦,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出发,你们看!这就叫“纷纷”。风 继续吹着,越来越多的蒲公英借着风飞舞。这就叫“纷纷出发”。(教师讲解过程相机展示课件中风吹蒲公 英的动画,让学生更形象地感知“纷纷出发词语运用。展示例句: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根据例句填写下面句子:下课了,同学们纷纷 o秋风中,树叶黄了,纷纷 O2 .教师总结:这一小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蒲公英果实上的绒毛比作降落伞,生动形象。称呼“蒲 公英”为妈妈以及称呼种子为“孩子”,这是拟人的手法,读起来亲切、有趣。3 .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学生朗读第二小节,教师相机指导:第一句,要读出妈妈的爱意、孩子们的欣喜和快乐。背诵指导:同学们,这一小节的前两行写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做准备,后两行写孩子们乘风远行的样 子。你们也试着练习背一背。学生练习背诵。二、学习第3小节,了解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1 .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那么苍耳妈妈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快去读一读文章的第3 小节。预设: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1)教师启发:“铠甲”是什么?(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展示铠甲和苍耳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苍耳的铠甲是带刺的,这些刺可以帮助苍耳挂在动物身上。(2)理解“挂住二教师在课件中出示哈士奇钻身上挂满苍耳的图片,学生观看。出示第3小节后两行。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提问:“挂住”还可以换成什么词?预设:勾住、拽住。教师引导:带刺的铠甲是为了挂住动物的皮毛。那动物们会把种子带到哪里去呢?预设:带到田野、山洼。2 .教师总结。教师让同学来进行总结,说一说苍耳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预设:苍耳妈妈靠动物帮忙传播种子。(板书:苍耳一一靠动物带)教师播放苍耳传播种子的动画,学生观看后教师总结:聪明的苍耳妈妈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小苍耳也 随着各种动物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探险,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3 .指导读文,练习背诵。学生朗读第三小节,教师相机指导:要读出妈妈的爱意、孩子们的欣喜和快乐。点拨:这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结构很相近,你们发现了吗?抓住每一小节结构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背诵。归纳:前两行写苍耳妈妈做准备,后两行写孩子们出发。学生练习背诵。4 、学习第4小节,了解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1 .蒲公英的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苍耳妈妈给孩子们准备了铠甲,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是啊,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豌豆荚,太阳一晒,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所以豌豆 妈妈靠太阳晒传播种子。(板书:豌豆一一靠太阳晒)播放豌豆荚炸开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提问:可以吧“炸开”替换成“裂开”吗?预设:不可以,“裂开”可以是一点儿一点儿裂开,“炸开”是一下子就全开了,所以用“炸开”更合 适。2 .比较句子。出示句子: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了妈妈。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对比两组句子,思考那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预设:第一句好,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以及孩子们离开妈妈时的动作及愉快的心情。3 .指导读文,练习背诵。(1)指导朗读:做动作,感受“蹦着跳着”的欢快,带着这种欢快的语气来读一读。(2)指导背诵:同学们,第二、三、四小节的结构都很相似。你们看,这一小节的前两行写的是豌豆 妈妈的准备,后两行写的是孩子们离开的情景。试着按照这样的结构背一背。学生练习背诵。四、学习第5小节,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有很多的办法指名读第5小节,提问:如何知道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呢?预设:仔细观察。学习任务五以文带文,扩展阅读(设计意图:通过以文带文拓展阅读进行迁移训练,丰富学生的动词积累,再次对教学重点进行巩固, 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1 .出示植物也睡觉,自由朗读。2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3 .多种形式朗读文本,积累语言。课堂小结: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知识,就要学会仔细观察,养成好的习惯,经常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知识,探究奥秘,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感到大自然的奇妙。自主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1 .阅读关于种子的书籍或文章。如:一粒种子的旅行。2 .选择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模仿课文第24小节,写下来。【板书设计】植物妈妈有办法附:自主预习卡1 .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O”出本课会认字。2 .再读课文,标出小节号。再给下列汉字注音并试着写一写。法如公它3根据课文内容,连线。豆荚太阳晒降落伞动物挂铠甲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