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97890797       资源大小:12.8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 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将课文分成两部分。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究 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方法。二、复习旧课从标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 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明确:(1)本文的 体裁是书信;(2)沟通的双方是雨果和巴特勒上尉;(3)沟通的话题 是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看法;(4)公开信标题的形式。三、合作 探究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英 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为掠夺 者的丑陋面目。2.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 举出。明确:“两个强盗”闯进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 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3.对两 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明确: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 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 到历史制裁。4.请你说说结尾两段话有什么含义。明确:作者结尾 两段话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偷 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5.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 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明确:作者这样说,使用对比、 反语等手法给予英法联军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 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 明的野蛮行径,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 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方法指导:反语 又称“倒反”“反说” “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 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 种带有强烈感彩的修辞手法。6.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 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 话的含义?明确:侵略其他国家的殖民者不能以被侵略国家的过错 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一一人民, 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联军那样的强盗行径。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 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雨果是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 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公开抗议和指斥政府犯 下的罪行。7.“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 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 了一个什么事实?明确: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 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8.作者说:“我希望有朝 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 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明确:作者从其正直 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 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四、 揣摩语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蕴1.”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 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把“世界”改为“中国”,好不好?明 确:不好。“世界”不能改为“中国”,雨果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 以全球的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体现了作者对全人 类文化成果的热爱。2.“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 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么要提“巴特农神庙”?明确: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之一,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 巴特农神庙作对比,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圆 明园,了解中国。人类最杰出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灭,强盗的行径 之卑劣,令人发指。五、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雨果所持的立场?明 确:法国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明确,态度鲜明。 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 的罪行,义正词严,令人信服。雨果的立场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 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站在人类良知的立场上。他将政 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指出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 行。他指出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公开指斥政 府,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还在于他珍视人 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提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 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 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因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所 以雨果对文明创造者非常尊重。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 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这封 信不仅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也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敬重。 2.作者为什么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你如何理解这 句话?明确:经过岁月沉淀的一切,都会变成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没有国界。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随 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根深蒂固,文化更是淡化了国别之 分,一切财富都是属于人类的财富。六、写法探究1.采用铺陈、对 比手法。文章采用铺陈、对比手法,细致描绘圆明园这个“世界奇 迹”。铺陈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描绘,在书信正文第 3段,作者发挥想象,从材料、布局、陈设、园林景观等方面,细致 描绘了圆明园的盛景,为后文批判英法联军做铺垫。同时,作者采用 对比手法,将圆明园与希腊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罗马斗兽场、 巴黎圣母院进行对比,突出圆明园在世界上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明确 指出圆明园“是一个世界奇迹”,是亚洲文明的代表。在铺陈、对比 的过程中,以热烈的情感、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笔法,展现出浪漫主 义作家行文的语言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2.巧用反语,辛辣 讽刺。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 面对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雨果在书信中巧用反语,表达了自己的愤 怒与批判。比如,在描述圆明园被洗劫时,作者用“漂亮”“丰功伟 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反语,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 强盗行为,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 赞誉”,极具嘲讽与批判意味。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分析了 法国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在 本文中,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 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 表达了自己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八、随堂检测1. 文学常识填空。雨果,国作家,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 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 表作有小说九三年等。2.“我们欧 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 的事情”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4.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1.法 巴黎圣母 院 悲惨世界2.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 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 文明的野蛮行径。表达了作者的愤怒,辛辣地讽刺了英法联军的罪行, 使中心更鲜明突出。3.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内 容上,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 偷窃,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4.作者称圆明园是世界 奇迹,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恍若月宫,是令人眼花缭乱的 洞府,说它属于全人类,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作者饱含深情, 极力赞美圆明园,为后文写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做铺垫,更利于表现 作者的愤慨之情,更能激起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之情。九、板书 设计 十、作业布置课后习题三、四、五题。教学反思教学反 思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