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
资源ID:97891196
资源大小:14.4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docx
课题6.夜间飞行的秘密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蝙、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会写“蚊子、即使”等词语。2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3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学习 重难点1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2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学情分析虽然上节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学习,让学生对“提问阅读”策略不再陌生,但总 体上来说,学生主动提问意识还是不强,提出的问题比较原生态,价值不大,对理解课文 内容、解析课文结构,品味写作特点帮助性不大,需要教师从方法和技巧上继续知道。教学辅助1 .多媒体课件。2 .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激趣导入,关注学习任务1 .你知道吗?原来动物也可以做人类的“老师”。例如:飞机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就是从蝙蝠身上 得到的启示。那么蝙蝠和飞机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其中的奥 秘吧!2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课前学习提示,关注学习任务。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把它们写下来,和 同学交流。3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提问的方法呢?是的,可以从部分和全文两个角度去提问。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交流识字技巧1 .自学提示:(1)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把自己的问题批注下来。(2)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同桌合作,自主学习生字词。2 .听课文朗读。3 .字词检测。(1)读词语:蝙蝠即使敏锐系着铃铛苍蝇证明障碍荧光屏重点提示:“即”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铃、铛、蝇、证、障、荧、屏”是后鼻音;“铛”在“铃 铛”这个词语中读轻声,“蝇”在“苍蝇”这个词语中读轻声。(2)交流识字技巧。看图识字: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 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比一比:即一一既 蝇一一绳锐一一说碍一一得多音字:“系”有两个读音:了,系鞋带 系上;2,关系 系列 系统。加一加:1 +正二证(证明)(证据)B +章=障(障碍)(屏障)(3)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重点提示:“蝙蝠”是动物,所以是虫字旁。“蚊、横、绳、蝇、证、研、驶”都是左右结构,左窄 右宽;“即”左高右低,“科”左右同宽。“系”,上下结构,共有7笔。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撇起笔较平,中间部分紧凑,“小”的竖钩紧 连上部,左右两边要摆开。“竖”,上下结构,共有9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基本等宽。上部两竖左短右长,下部底横长。“即”左部不要写成“艮”,“驶”右部不要写成“吏”。学习任务三:结合示例,学习新的提问角度1,整理自己的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看看是否能带给我们新的启示呢?明确:这三个问题的提问角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第三个问题是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2 .总结:阅读时,通常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提出问题。3 .再来看看小伙伴们是从哪几个角度提出的问题吧!明确:小伙伴在阅读中和阅读后提出了四个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第四 个问题是从联系生活的角度提出的。4 .梳理自己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我的问题清单内容写法启示1. 1.1.2. 2.2.3. 3.3.5.小组内讨论各成员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哪些问题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就能解决?哪些问题必须通过查阅资料或课下阅读才能解决?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板书设计:6 .夜间飞行的秘密入考深思多角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