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浙江省义乌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顿挫”主要指诗歌作品中言辞表现的曲折变化和音律声调的跌宕起伏。在最早的文学 理论专著文赋中,陆机分论各种文体,有“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之说,自此 “顿挫”成为文学评论的术语。钟噪诗品评谢眺诗说:“肌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 文。”虽是在讲诗人谈诗时的言行风貌,实际上也是通过对比讲诗中表情达意的语言风格。 后来唐人卢藏用以“感激顿挫”来评价陈子昂的诗文。如果说“沉郁”的诗风主要体现了杜甫内在情志、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那么“顿挫” 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见于他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体现了诗人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 随着杜诗影响的增大,“顿挫”也逐渐成为杜甫乃至其他诗人的语言风格的专用语。今天的 文学著作,也大都沿袭了释“顿挫”为表达的转折和音律的抑扬的说法。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否仅把“顿挫”理解为创作形式上的要求就可以了?综观 古代文学理论对“顿挫”这一范畴的阐释和运用,表现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仅视为诗中音律 变化的外在特点;不仅在音律,也在于文采、章法的变化,是一种诗文之“法”;不仅是外 在的形式法则,更是内容的要求;更进一步,“顿挫”是“沉郁”的个性、情感必然的言辞 音律的表现。如此种种,虽有认识上的差异,但追求作品的委婉含蓄、变化生新,以求得更强的表现 力、感染力,却是“顿挫”说成“沉郁顿挫”说的立论者和运用者的共同目的。不论单称 “顿挫”“沉郁”或是并言“沉郁顿挫”,“沉郁”的情志总是或隐或显地处于主导的地位。(摘编自王南“沉郁顿挫”论)材料二:学界对“顿挫”的解释,是仅从表现形式上着眼的。或曰"表达方式的回旋纤折”,或 曰“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或曰“形式上波澜老成",或曰“声调、词句有停顿、转折" 这些说法均有道理,却都显得不够具体。先来看“顿挫” 一词的本义。唐人张铳注文赋云:“箴所以刺前事之失者,故须抑 折前人之心,使文清理壮也。顿挫,犹抑折也。”张铳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 “顿挫” 一词的含义。既然“箴”是告诫性、劝谏性的文字,当然要“刺前事之失”,而要 “刺失”,就须“抑折前人之心”,就是说要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思想批判,借以警示时人。 因此,这种批判性的文字,自然要思想清纯、有理有据,也就使“箴”这种文体具有“文清8 .点面结合,主次分明。着重刻画了主动出击、枪法高强的洋铁桶,兼顾其他民兵队员的 战斗风貌;侧面入笔,巧妙映衬。有意状写了敌人不堪一击与可笑丑态,与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幽默轻松,化重为轻。语言幽默诙谐,“母猪河” “鸭子腿”,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 蔑视嘲讽,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在情节起伏中突显人物典型性格,从到“来不及下命令”的急切, 到“人到哪里去了呀”的疑惑,到得知真相的气骂,与得胜时的兴高采烈,一波三折。9 .保留了章回体的特征,标题对称,情节独立完整,回目之间衔接无间,但限于报刊篇幅, 情节简单;塑造新英雄的高大形象,将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与其勇敢、机智之举结合,但人物平面、 性格较为单一;充分发挥民间口语生动、活泼、通俗、传神的特长,但文艺性削弱,回目的典雅工整,诗 词曲赋的穿插都未展现;体现了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家园的坚贞的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但对战争的残酷性、深刻 性分析不足,具有理想化色彩。K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 ”也显示出他急于接受战斗任务的迫切心情”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大小战场也上过不少 呀,这回让我们单独去打吧”可知,“洋铁桶大喊一声报告'",是为了突出他表达单独 带队去打鬼子的愿望。故选Bo【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鉴赏能力。C. “的经历,养成了”说法错误,文中并没有交代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只是说他 本来就有这样的性格所以。故选Co【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言艺术手法的能力。点面结合,主次分明。“洋铁桶也来不及下命令了,把枪一端,只听见叭的一声,把一个 挂指挥刀的鬼子军官打翻了”“气的洋铁桶叭的一枪,骂着说:'躲得好,你给我一辈子躲 在河里。'”等语句,着重刻画了主动出击、枪法高强的洋铁桶;“弟兄们猛地听见了洋铁 桶的枪声,一时振作,二十几条枪也全开火,一排子弹过去,打得鬼子无头无脑,一下就 死了好几个”等语句,兼顾其他民兵队员的战斗风貌;着重叙述了主人公洋铁桶在战斗中的 行动,穿插心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侧面入笔,巧妙映衬。“把一个挂指挥刀的鬼子军官打翻了”“打得鬼子无头无脑,一 下就死了好几个”等语句,有意写了敌人不堪一击与可笑丑态,与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了这支小分队的英勇无畏。幽默轻松,化重为轻。语言幽默诙谐,“母猪河” “鸭子腿”“乌龟王八”等词语的使用,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使语言幽默诙谐风趣,引人 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在情节上富有变化,刚开始是“洋铁桶也来不及下命令”,到“人 到哪里去了呀",最后到“躲得好,你给我一辈子躲在河里”,由急切到疑惑,到得知真相 的气骂,与得胜时的兴高采烈,一波三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9题详析】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理解和创意性解读的能力。依据原文“第一回 洋铁桶投奔八路军 母猪河枪打乌龟头”“第二回 入地洞全村撤 退 钻土坑死里逃生”可知,文章保留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章回体的特征,标题对仗整齐,情 节独立完整,故事性强,回目之间衔接无间;依据原文“于1944年7月在边区群众报 上连续发表。因为当时还是一个实验,写这种通俗故事,尤其是写给边区文化低落,长期活 动在农村环境的读者看,和报纸有一定篇幅的限制等等”可知,由于是发表在报刊上,所以 有一定篇幅的限制,只能情节简单一些。本文塑造了新英雄洋铁桶刚直、性情暴躁、嫉恶如仇的高大形象,将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 与其勇敢、机智之举结合,善恶分明,褒贬态度一目了然,但这样也导致人物太平面化、性 格较为单一化,人物形象不丰满。语言风格上,语气助词“嗨”“哎嗨” “咧”等的使用,充分发挥民间口语,保留了说话 的痕迹;“像一阵大风”“太阳像一盆火似的” “雨一般的子弹”,比喻通俗易懂,生动、 活泼,但这样也削弱了传统章回小说的文艺性,诗词曲赋的穿插都未展现,显得没有文采。 文章塑造了新英雄的高大形象,将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与其勇敢、机智之举结合,体现了 不畏强暴、誓死保卫家园的坚贞的民族意志和爱国精神,但对战争的残酷性、深刻性分析不 足,具有理想化色彩,有一种为创作而创作而脱离现实生活的感觉,。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郁。那与王章、史弘肇等 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那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 去郡东归。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 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 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 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 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迁 枢密使。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 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 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 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 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呜呼,王朴之材,诚可谓能矣。不遇世宗,何所施哉?世宗之时,外事征伐,攻取战胜; 内修制度,议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之遗文,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 材智于周哉?惟知所用尔。(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改)材料二:秦观:臣读五代史,见王朴为周世宗决平边之策,然后知朴者,天下之真材也。朴 尝为世宗画平边之策,故朴以大而脆者为易,小而坚者为难,易者宜先,难者宜后,则 所以先吴而后并也。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非所谓天下之真材,其孰能 与于此。(选自历代名贤确论,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把相应序号涂黑。及A见B其C议D论E伟F然G益H以I为J奇K引L与M计N议0天P下Q事R无S不T 合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人,古代既可以指平民百姓,也可以指人格卑鄙的人,本文中的“小人”指后者。B. “数顾大臣问治道”的“顾”,与“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中的“顾”意义不同。C.文学,一般指经学或儒学,往往包含写作方面的才能,与现代“文学”含义不同。D. “京师之制”的“制”,意为形制、样式,与岳阳楼记“增其旧制”的“制”意义相 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宗多次向大臣们询问良策,文士都认为以文治为先,只有王朴等人讲求用兵之策,世宗 对此很满意,后决心重用王朴。B.王朴预测了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最先平定,并州可以在最后灭亡。后来果真像王朴说 的一样,并州是最后臣服的。C.王朴拜访前任宰相李谷,恰逢疾病发作,来不及回去就死在了李谷的府第。世宗听闻噩耗, 悲恸的把玉钺摔到地上。D.世宗和王朴君臣相知I,世宗锐意征伐,王朴为其积极谋划,世宗知人善用,让王朴发挥能 臣作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用者五代之士也,岂皆愚怯于晋、汉,而材智于周哉?(2)皇朝受命,四方僭伪次第削平,皆如其策。14 .秦观评价王朴为“天下之真材”,结合材料概括王朴“真材”表现在哪些方面。K答案 1 10. GKR 11. D 12. C13 . (1)(他)所任用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却在后周 变得聪明有才智了吗?(2)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14 .有政治远见。善谋划。明敏多材智。K解析I【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合自己的 想法。“伟然”是“其议论”的谓语,共同作“见”的宾语,在“然”后停顿;“益以为奇”是“益以(之)为奇”的省略,是“更加认为他是奇才”的意思,且结构完整 固定,在“奇”后停顿;“引与计议天下事”中,“与”连接“引”和“计议”两个动词,“天下事”作“计议”的 宾语,整句话结构完整紧凑,在“事”后停顿。故在GKR三处句读。【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B.正确。看望;顾念,顾及。意义不同。句意: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你做人家的 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D.错误。形制,样式;规模,规格。意义不同。句意:现在京师的形制布局。/增加它旧有 的规模。故选Do【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来不及回去就死在了李谷的府第”错误,由原文“舁归而卒”可知,是抬回家后就死了。 故选Co【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岂",难道;“愚怯于晋、汉”,状语后置,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愚怯”, 愚昧胆怯;“材智”,聪明有才智。(2) “受命",接受诏命;“僭伪”,越礼非正统的政权或国家;“次第”,依照顺序; “策”,谋略。【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原文“郁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加为大 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可知,有政治远见。由原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 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可知,善谋划。由原文“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可知,明敏多材智。参考译文:材料一: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 密使杨郁。杨郁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 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那作为大臣,和将相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 杨那回到家乡。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 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之道, 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 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 只有王朴等人说用兵之策,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 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是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 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 加封他为户部侍郎,又升枢密使。王朴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 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 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 现在京师的形制布局,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没有更改。他上奏 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 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 都像王朴说的一样。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 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 用玉钺敲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啊!王朴的才能,确实可以说是非常贤能了。如果没有遇到世宗,如何能施展出来?世 宗在位的时候,对外用兵,攻取战胜;内修制度,制刑法,定律历,讲求礼乐文章,他所用 的都是五代的士人,难道他们在后晋后汉时期都愚昧胆怯,到了后周就变得聪明有才智了? 这只是因为周世宗知人善任而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罢了。材料二:秦观:我读五代史,看到王朴为周世宗拿定平边策的主意,这样之后知道王朴是能 够平定天下的真正人才啊!王朴曾经替世宗谋划平边的策略,因此王朴把大但是容 易支离破碎的国家作为容易攻取的对象,但是把小且团结坚定的国家作为难以攻取的对象, 容易攻取的对象应当先平定,难以攻取的对象应当后平定,这就是先灭吴最后才灭并州的原 因啊。臣子接受国君诏命,天下越礼不轨的国家按照顺序被平定,都依照他的谋略。如果不 是所说的天下的真正的人才,那么谁又能够在那个时代和王朴相比呢?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宋】陈亮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 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 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K备注D杀浑:杀同“煞”,止住;浑,简直。伊:即伊尹,商时名臣。葛:即诸葛 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斗绝:即陡绝。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词人满心而发,自己虽有救国良策,亦无从施展,说得再多都只是闲说一场罢 了。B. “千里情亲长晤对”两句谓友人虽远隔千里,也会有如常会面般的亲切,只要两人见解一 致,就能体察对方的“本心”。C. “天下适安耕且老”两句,如今天下太平,人人安适,自己也打算耕HI送老,流露出归田 园居的退隐之意。D.全词慷慨沉痛,寓悲于壮,气势雄健,文辞典丽宏富,又杂之以俚语方言,具有较强的艺 术感染力。16 .作为辛派词风的一员干将,陈亮所作之词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有诸 多相似之处,本词亦然,请分析。K答案X 15. C17 .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表达词人复杂的情 感。永遇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 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 志。永遇乐中的“金戈铁马”,慷慨激昂,突显英雄豪情气概。K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自己也打算耕田送老,流露出归田园居的退隐之意”错,实际是因“天下偷安”,而引 起词人的悲愤之语。故选Co【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首先,手法相似,两词都运用典故。本词“为伊为葛” 一句用伊尹、诸葛亮及刘备等典故, 表达词人复杂的情感。永遇乐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几句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等典故,抒发对苟安的南宋统治 者的不满。其次,主题相似,都含悲愤之情。本词“天下适安耕且老” 一句中,“天下适安”即“天下 苟安”,体现了词人的愤慨。永遇乐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几句,表达了词人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己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 江山沦落异族之手,同样表达对统治者苟安一隅的不满。两首词情感真挚,都有对统治者苟 安一隅、不思进取的愤慨。最后,词风相似,都有豪迈之势。本词“几番际会,风从云和”两句的意思是:人们融洽相 处,只求志同道合。奔放雄豪,写出男儿建功立业之志。永遇乐中的“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两句的意思是: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慷慨激昂, 突显英雄豪情气概。(三)名篇名句默写1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说调转车走回原路,趁迷途未远 赶快罢休,这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相似的两句是:“,(2)燕歌行中“ , ”描写大军出征时锣鼓声响彻,威震山 海关,军旗猎猎,迎风舒展的雄壮场景。(3)星宿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古代诗文中既可以渲染气氛,也可寄托情感,其中 让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是:“,。”K答案U (1)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2)拟 金伐鼓下榆关 旌旅逶迤碣石间 (3)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参横 斗转欲三更 苦雨终风也解晴)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ChatGPT是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模型,本质上是一种“生成型预训练语言转换器”。这 款新产品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基于大量数据训练,它可以学习和理解人类 的语言,并进行交流对话。有媒体列出了 “被ChatGPT取代的10大高危职位”,这种担忧并 非 。在图灵测试中,ChatGPT展现出了与人类交流对话的优越水平。然而,即便心怀担忧,人们仍需认识到,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涌现,是社会技术革 新的趋势,人工智能的未来 。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曾经,照相技术的出现,让写实画家尤其是肖像画家感受到危机。可是,随着时代发展, 我们看到,肖像画依然被需要,有着不可被替代的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代”之论, 源于人工智能的无限“学习”和人之惰性的反差。AI在学会“思考”,而有的人却懒得思考, 他们依赖于的便利。人的可靠性、同理心和想象力、创造力,这既是人工智能研发的瓶颈,也正是人的核心 价值所在。我们有道德约束,有价值伦理,会因悲落泪、因喜而笑,能眼见为实、天马行 空,为过去立传,为当下评说,为未来畅想。毕竟,我们是算法的领导者、AI模型的内容提 供者,能够创造算法无法“算”出的价值,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关键“变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变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正在引领一场新的“绿色革命”。B,四位考上大学的同学胸前戴着大红花,像英雄一般。钟扬也渴望成为那样的“英雄”。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清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语言表达既明快活泼又凝练文雅,不失周密。这一表达效果是如 何取得的?K答案I 18.空穴来风势不可挡唾手可得19. A20. (1)明快活泼:以短句为主,琅琅上口,节奏明快。(2)凝练文雅:用四字短语及成语, 如“因悲落泪”“天马行空”,来显出凝练文雅。(3)周密性:通过描述性 话语对应上文 “人的可靠性、同理心和想象力、创造力”,凸显了人的核心价值,体现语言的周密性。K解析I【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原文说的是媒体发布的“被ChatGPT取代的10大高危职位”这一对人类部分职业 前景的担忧,有据可依,不是主观臆断,故可填“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 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由于广 泛的误用,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第二空,根据原文“然而,即便心怀担忧,人们仍需认识到,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涌现, 是社会技术革新的趋势,人工智能的未来”可知,此处是指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历史的必 然结果,故可填“势不可挡”。势不可挡:来势猛烈,无法抵挡。第三空,根据原文“而有的人却懒得思考,他们依赖于的便利”可知,此处应是修饰 强调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性,故可填“唾手可得”。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变量”表示特殊含义。A.是特殊含义。B.表示强调。C.表示反语,反讽。D.表不引用o故选Ao【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画线句中的句子,大多以五个字为一分句,而没有过长的语句。由此可见画线句以短 句为主,琅琅上口,节奏明快活泼。画线句语句虽短小,语意却并未失色,这是因为语句充分运用四字短语及成语,如“因悲落 泪、因喜而笑” “眼见为实、天马行空”“为过去立传,为当下评说,为未来畅想”。每一 个词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意蕴,由此可见语句的凝练文雅。画线句中,“有道德约束,有价值伦理”对应上文“人的可靠性、同理心和想象力、创造力” 中的“可靠性”,“会因悲落泪、因喜而笑”对应“同理心”,“能眼见为实、天马行空”对应“想象力”,“为过去立传,为当下评说,为未来畅想”对应“创造力”,在内容和结 构上都充分对照,这凸显了人的核心价值,体现语言的周密性。(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今天任何一个大型的国际赛事都不再单单是体育竞赛,同时也是一场文化的交流盛会。 我们希望借由杭州亚运会官方海报的发布及推广,能够将亚运理念传达得更广更远,同时也 让大家感受到亚运独特的氛围及魅力。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表示:“亚运会海报设计的理念和亚运的理念是 一致的,比如说我们在强调科技、智能的同时,也强调生态和人文,这些是海报里面要表达 的东西。”小 下 街并5; 一 .3 4、空资H小/ 萨产石兴及西a 而“血 Kr21 .为了综合性评判海报,请拟定优秀海报评审标准,并结合图中海报进行分析。评审标准分析以竞技项目图标为重要兀素, 突出亚运主题。独特的创意理壮”的特征。张铳等注昭明文选(收录了文赋)又是开元间完成的,杜甫自应读过 此书,他应该知道张铳所诠释的“顿挫”一词的意义。由此看来,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 “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指思想感情的沉郁,又能讽刺规谏。其次,还可以从“沉郁顿挫” 一词的语境中寻绎K答 案儿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 “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 可践及也。”文中提到扬雄、枚皋,说自己的诗文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仔细品味,会发现 “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讲的。枚皋性格诙谐,才思敏捷,下笔 成章,但他并不以讽谏为创作的宗旨。由此可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扬雄为人口吃, 不能剧谈,作文也不能一挥而就,自然说不上“随时敏捷”;那么,留给他的只能是“沉郁 顿挫” 了。事实上,在汉代的赋家中,也是扬雄的作品最具讽谏和批判精神。那么,杜甫在 使用“沉郁顿挫”的概念来评价扬雄的时候,他的心里是装着张铳对“顿挫” 一词的解释 的。他所说的“沉郁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 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自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 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使用的。杜甫的措辞很严 谨,很有说服力。“顿挫” 一词的本义是“抑折”,后来又派生出新的意义。南朝宋人范晔在后汉书孔 融传赞中说:“北海天逸,音情顿挫。”李贤注“顿挫,犹抑扬也。”此后,“顿挫” 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本来的内容范 畴进入到形式范畴。就杜诗而言,每于一句或两句之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是造成“顿 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此诗开头写道:“杜陵有布 衣,老大意转拙。” 一般说来人的年纪变大,阅历增多,就会变得聪明、世故起来,可是 老杜却恰恰相反,他说自己是越老越拙笨了。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 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 景越丽,从而构成情与景的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假如作者一 味地引入哀景,使情感在与景物和谐的状态中抒发,那么也许能够造成“沉郁”,却难以造 成“顿挫”。应该说,杜诗的“顿挫”风格,既包含张铳所说的内容层面的意思,也包含着李贤说的 艺术层面的意思,不能仅从表现形式的层面去理解。(摘编自韩成武“沉郁顿挫”新解)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顿挫” 一词最早见于陆机的文学理论著作文赋,被作为文学评论的术语。B.学界着眼“沉郁”风格一般着侧重于内在情志,而“顿挫”文风侧重于表现形式。C.唐张铳从文体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即“抑折前人之心”,对人进行劝谏,借以警示。22. (1)作为亚运会海报创作者,请为这幅海报拟一个标题。(2)作为亚运会的志愿者,请结合浙江著名的地方风物,为杭州亚运会拟写一则宣传语。(22字以内)K答 案R 21 .鲜明的主题将代表“武”的运动图标与代表“文”的诗词相结合丰富的艺术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23. (1)文杭州 武亚运(紧扣海报特点与亚运主题皆可)(2)齐赏诗画西湖,共享人文亚运。观钱塘潮赏激情盛会,铸亚运魂创和谐未来。K解析X【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第空,根据后文“突出亚运主题”可知,此处应强调“主题”相关要素,故可填“鲜明的 主题”。第空,根据前文“独特的创意”,因此可从海报中找出其与众不同的设计思路并加以描述 即可,故可填“将代表武'的运动图标与代表'文'的诗词相结合”。第、空,是自由发挥的答题内容,答题时可先从海报中找出除了 “鲜明的主题”和“独 特的创意”之外的内容特色进行描述,作为的内容,并据此加以归纳总结得出并仿照 “的”格式写出即可。故可填“丰富的艺术”“将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 术形式融为一体”。【22题详析】(1)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拟写标题的能力。根据海报特色可知,本海报充分体现了杭州城深厚的诗画传统、文化底蕴,这里体现的是人 文杭州之特色。而亚运会作为一个运动盛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与“文”相对的“武”之 精神。故拟写标题时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写出诸如“文杭州 武亚运”的标题。(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拟写宣传语,首先要注意宣传目的,即注意主题。作为亚运会的宣传语,其目的自然是宣传 亚运,故可结合亚运会的性质如“运动盛会” “和谐未来”等元素展开。其次,要注意试题要求。题干要求“结合浙江著名的地方风物”,对此可以选取杭州的一些 特色景点作为让参加、观看亚运会的人们去观光游览的对象进行描写,如“诗画西湖”“钱 塘潮”等。故可拟写为:齐赏诗画西湖,共享人文亚运。观钱塘潮赏激情盛会,铸亚运魂创 和谐未来。四、写作24.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快乐二(物质+精神)+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 观点看,物质精神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但也有经济学家指出:欲望不仅是个人,而且也是民族与国家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欲望,也 就没有希望。身处后疫情时代,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 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K答案I略D.由于“顿挫”从本义“抑折”又派生出新的意义,意义由内容范畴进到了形式范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顿挫”的语言风格是杜甫在创作中对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的自觉追 求。B.材料二认为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肯定扬雄和枚皋,是想表达自己兼具二人文风,并 向玄宗推荐自己。C.材料二从内容和形式层面阐释“顿挫”的内涵和成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摆事实讲道理, 逻辑清晰,推理严谨。D.以丽景伴愁心,以乐景衬哀情,造就了杜甫的“顿挫”;以哀景衬哀情,情与景谐,可能 造就了他的“沉郁”。3.下列杜甫诗句不能作为从形式角度理解“顿挫”的论据的一项是()A.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 花其六)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D.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早 花)4 .两则材料都论述了 “顿挫”的诗风,请简要分析其异同。5 .如欲从“顿挫”的角度为杜甫的登岳阳楼写一篇评论,根据材料的观点,结合诗句列 出评论要点。K 答案 I 1.B2. D 3. A6 .同:都介绍了 “顿挫” 一词的历史发展;都认为“顿挫”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且对杜诗思想内容的看法基本相似。异:材料一笼统地介绍了 “顿挫”从创作形式到内容情感的流变;材料二则具体阐述了 “顿挫”的内涵从内容思想再到艺术手法的丰富和扩展。材料一强调“沉郁”和“顿挫”的主导和统一;材料二始终将“顿挫”与“沉郁”视为并 列关系。7 .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颔联时空并驭,体现奇绝壮美的审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 势;前后逆转,形成针锋相对之势。首联现回忆听闻,暗含遗憾;再写当下亲临,得偿所愿。 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颔联奇绝壮美,展现洞庭的磅礴气势,为颈联的时局和身世感受蓄 势。颈联承讽刺规谏之本,感叹个人身世,展现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K解析U【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 “最早见于陆机的文学理论著作文赋”错。材料一第一段“在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 赋中,陆机分论各种文体,有'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之说,自此'顿挫成为 文学评论的术语”,据此看出,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是文赋,而非最早见于文赋。C.“唐张铳从文体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即'抑折前人之心',对人进行劝谏,借以警 示”,属于扩大范围,材料二第二段“唐人张铳注文赋云:'箴所以刺前事之失者,故 须抑折前人之心,使文清理壮也。顿挫,犹抑折也。张铳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 来解释顿挫一词的含义。既然箴'是告诫性、劝谏性的文字,当然要刺前事之失', 而要刺失',就须“抑折前人之心”,就是说要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思想批判,借以警示时 人”,据此看出张铳是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的。D. "由于'"顿挫'从本义抑折又派生出新的意义,意义由内容范畴进到了形式范畴” 错。材料二第四段“'顿挫一词的本义是抑折,后来又派生出新的意义此后, '顿挫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本来 的内容范畴进入到形式范畴”,据此看出选项内容是强加因果。故选Bo【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 “以丽景伴愁心,以乐景衬哀情,造就了杜甫的顿挫';以哀景衬哀情,情与景谐,可 能造就了他的沉郁”错,属于绝对化。材料二第五段“就杜诗而言,每于一句或两句之 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是造成'顿挫的重要原因之一”“杜诗的 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景越丽,从而构成情与景的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 得了超常的力度”,据此看出,杜甫的顿挫的成因是诗意的逆转和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 故选Do【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学界对“顿挫”的解释,是仅从表现形式上着眼的。或曰"表达方式的 回旋纤折",或 曰"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或曰“形式上波澜老成",或曰“声调、词 句有停顿、转折”。材料二第四段:“顿挫” 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 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本来的内容范畴进入到形式范畴。据此可看出从形式角度理 解“顿挫”的内容。A.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写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上 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 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全幅明丽纷繁的 画面充满了动感,诗歌有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据此看出,既没有句意的跌宕,也没有乐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