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docx
-
资源ID:97895807
资源大小:13.3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学案.docx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 关系发展的影响。一.自主预习完成金榜学案自主预习二.课堂探究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表现,及影响。材料一、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 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世界秩序安排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建 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 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 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材料二类另美国苏联经济政治军事材料三、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 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 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战后怎样的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2)依据材料二填写美苏冷战时期的重大敌对行动。(4分)(3)依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 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4分)【课堂训练】1.1945年4月,斯大林对南斯拉夫共产党代表团说:“这次战争(“二战”)和过去不 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材料表明苏联A.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与利己主义B.加强“华约”国家团结对抗西方C.在东欧推行社会主义制度D.与美国关系破裂,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小孩空投巧克力,被 称为“巧克力叔叔”。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柏林墙的建成C.北约组织的建立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 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 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 D."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 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战意图:领导世界,攫取世界霸权。(2分)影响:形成了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 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2分)(2)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1分)苏联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分)政治军事:美国成立北约组织;(1分)苏联成立华约组织。(1分)(3)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留存。(2分)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 和平;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 亦可给分)AAD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