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转动魔法镜看见生命美好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7900260
资源大小:17.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转动魔法镜看见生命美好教学设计.docx
转动魔法镜,看见生命美好教学设计主讲人:XXX (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一、背景分析彭爱波指出,生命教育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真正价值, 认识真、善、美,净化心灵,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生命教育作为帮 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 质量的一种新的教育,在我国,近年来正渐渐走进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并且引起 了广泛关注。生命情感是个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内心体验对生 命存在所表现出来的心情、心境、感情和情绪等心理现象。而小学阶段是认知 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儿童社会认知的许多方面在小学阶段都获得了迅速发展,因 此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积极情感,学会欣赏和感受生命的美好是很有必要的。另外,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提出了第七感的概念,这是一种向内看, 感知心理的能力。他还提出了 “觉知之轮”的基本概念,认为我们的内心可以用 一个车轮来表示,位于中心位置的是本源,并辐射至外围,而外围代表了我们能 注意到或意识到的任何事物。通过“觉知之轮”可以选择性地引导自己的注意力, 关注“觉知之轮”外围的各种面向,从而创造一种新的体验。由此,本节课通过初步带领学生认识“觉知之轮”的作用,帮助学生运用“觉 知之轮”的方式,把注意力导向生命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和感受生命的美好。 二、教学对象小学高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带领学生认识觉知之轮,了解觉知之轮的机制, 习得用“觉知之轮”的方法去欣赏和感受生命中的美好。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命,懂得感受生命中的美 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积极情感。3 .行为目标:尝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觉知之轮”的方法,关注生 命中的“美好”面向,获得对生命的美好情感。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教学PPT六、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地点猜猜猜设计意图:通过热身游戏引入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教师: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课堂!今天,我要请大家一起来猜猜,看 看能不能从给出的图片线索猜到是哪个地方。2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根据图片出示的事物其中一部分,说出事物的名称。3 .教师通过播放PPT图片展示某个地方的某一部分,邀请学生回答事物的 名称。4 .教师:我想,这些地方应该都逃不过大家的火眼金睛,一下子就都猜到 了。这些地方有你向往的地方吗?有一位老先生,他一直向往一个叫做“美好之 地”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探讨关于“美好之地”的那 些事。(二)转换阶段:“美好”初体验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带领学生初步体验和思考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激 发学生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积极情感。1 .讲述绘本故事:老先生他想要去找到一个“美好之地”。在这个“美好 之地”到处都是美好的事物,每个人都生活得很美好。于是,这一天,他提着自 己的行李,和各式各样的旅客一起搭上了火车。火车上的乘客都做着自己的事, 有人在阅读,有人在休息。突然,老先生像是想起了什么,他打开他的手提箱, 拿出了一张纸,写上“请在到达美好之地时叫醒我”。然后,绑上绳子往脖子上 一挂,就沉沉地睡着了。火车一路开啊开,每到一个地方,老先生就开始睡觉, 但没有人唤醒他。来到了绚丽的旋转木马上,老先生仍然在睡觉,众多的游客及 孩童还是没有人唤醒他。在盛开的向日葵花田旁,老先生仍然在睡觉,骑着脚踏 车的女孩还是没有唤醒他。在金黄的稻草堆上,老先生仍然在睡觉,驾着牛车的 农民和后方追赶的小孩还是没有人唤醒他。到了酷热的沙漠,坐在骆驼身上的老 先生仍然在睡觉,默默前进的大家还是没有人唤醒他。到了寒冷的冰天雪地,坐 在狗拉的雪橇上的老先生仍然在睡觉,前方的驾驶人还是没有唤醒他。他乘坐了 地铁、出租车、电车、小巴士、缆车、热气球,可是他一路都在睡觉,也没有人 叫醒他。为了寻找美好之地,他几乎走遍了世界各地,搭乘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 具,仍然没有找到“美好之地”。他感到很失落,垂头丧气地感叹道:“唉,美 好之地到底在哪里呢? ”2 .提问:(1)为什么老先生没有找到“美好之地”?(2)你对老先生经过的地方有什么想法?(3)你有什么想对老先生说的?3 .播放学生回答的录音。4 .教师:是啊,老先生一直闭着眼睛,等着别人来叫醒他,即使美好之地 就在眼前,他也看不到、感受不到,他根本都没有去注意到这些地方的美好。(三)工作阶段:“美好”深觉知设计意图:通过“魔法转转轮”的比喻,初步带领学生认识觉知之轮,并了 解觉知之轮的作用和机制,掌握运用觉知之轮感受生命的美好的方式,懂得以此 调整自己的生命状态,关注生命中的美好面向,学会欣赏和感受生命的美好。1 .认识“觉知之轮”(1)过渡:最后,老先生失望地坐上了回程的火车。在回去的火车上,他 仍然闭眼在睡觉。突然,他感觉他的衣袖被人拉了拉。“我们是要去美好之地吗? ” 原来是一个褐色长发的小女孩正睁大眼睛望着他,并指着他的牌子问到。不等他 回答,小女孩便兴奋地跑向她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们要去美好之地耶!” 她的父母和周边的乘客都笑着看着纯真的小女孩。老先生惊讶地睁大眼睛看着眼 前这一幕。原来,他并不是没有去过美好之地。现在,他知道美好之地在哪里了。(2)提问: “美好之地”在哪里呀?老先生是怎么发现的?(3)教师:在小女孩出现后,老先生终于睁开眼睛,并注意和领悟到了 “美 好之地”就在眼前。其实,这是“魔法转转镜”帮助了他。(4)讲解“觉知之轮”(魔法转转镜):“魔法转转镜”是一种特殊的镜 头。在“魔法转转镜”的中心位置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对于老先生来说就是他自 己。我们对内外事物的感受都来源于这里。在镜头的外围部分,则代表了我们能 注意或意识到的任何事物。因此,在这个部分,有着许许多多我们注意到的事物。 比如,老先生他对“美好之地”的渴望、寻找“美好之地”的坚持、找不到“美 好之地”的失落、垂头丧气的感觉等等。你关注镜头外围的哪些部分,就决定了 你处于哪一种状态。“魔法转转镜”最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转动它,然后选择 关注哪些事物。刚开始,老先生没有转动“魔法转转镜”,也没有关注到他一路 上走过的那些地方,他关注和体验到更多的是找不到“美好之地”的失落和失望。 后来,他转动“魔法转转镜”,关注到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和周围乘客的笑容,发 现了 “美好之地”的意义,体验到了 “美好之地”的美好感觉。同时,他看到自 己一路上坚持不懈地寻找内心的渴望,明白了那些失落和失望其实也是一种“美 好”的经历,它们让生命的“美好”更加丰富和深刻,它们也有积极的意义。这 就是老先生“魔法转转镜”的作用。2 .转动“觉知之轮”(1)提问: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有没有过像老先生这样没有转动自己“魔法转转镜” 的时刻?当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这些感受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后来你是怎么转动“魔法转转镜”的?那时你又有怎样的感受?(2)播放学生分享的录音。(3)教师:在我们的生命里,有时很容易会像老先生一样,没有转动发现 美好生命的镜头,或者只关注到那些让我们感觉不好的一面,那时我们体验更多 的是不愉快的感受。但我们的生命是有很多不同面向的,转动一下我们的注意视 角,让我们的“魔法转转镜”转动起来,你会发现,在镜头的外围还有许多美好 事物,而那些不好的体验照见了我们内心的追求,对我们有着提醒或保护的作用, 它对我们同样有作用。当我们看到生命美好面向的同时,也能关注到负性面向的积极意义,学会接受和理解它们的存在时,我们的生命就能走向更高层次的“美 好”。(4)教师: “魔法转转镜”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但它不会自动打开并 运转。就像我们天生拥有肌肉,却需要锻炼才能成为运动员一样。这需要你付出 努力,投入时间,并刻苦练习,才能更好地运转。那么,“魔法转转镜”要怎样 才能运转呢?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有效运转“魔法转转镜”的方法一一 “魔法四转”。现在,请你们调整呼吸,然后把我们自己放在一个你曾经去过的 “美好之地”,用“魔法四转”来和老先生一起学习运转“魔法转转镜”吧!(5)请学生以图文的方式绘制自己“美好之地”的“魔法转转镜”:在“魔 法转转镜”的中心位置绘制“美好之地”的形象(如游乐场),在外围的四个部 分依次“审查”在“美好之地”时的感觉、事物、心情和想法。感觉:你当时的身体有怎样的感觉;(身体放松、兴奋,双手握拳、心 跳加快等)事物:你当时头脑中浮现出哪些事物;(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心情: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开心、快乐、紧张、害怕等)想法:你当时头脑中出现哪些想法。(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去游乐场玩啊!)(6)呈现学生完成的“魔法转转镜”图。(7)教师:哇,当我们运转“魔法转转镜”后,竟发现了生命中这么多的“美好之地”呀!请你快快把你生命中的这些“美好之地”分享给老先生,以及 那些像老先生一样没有转动“魔法转转镜”的同学吧!)结束阶段:“美好”永流淌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反思和延伸自己生命中的“美好”,鼓励学生在平 时尝试运用“觉知之轮”的方式,去欣赏和感受生命中的“美好”。1 .教师:在我们的生命里,除了有“美好之地”,还有哪些“美好”呢? 在发现这些“美好”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呢?后来你如何发现它的“美 好之处”?2 .邀请学生在课后尝试用“魔法转转镜”的方式,绘画生命中其他的“美 好”事物。3 .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打开和转动了 “魔法转转镜”,帮助老先生发现了生命里的那些“美好之地”,以及生命里其他的“美好”。当我们感 觉不那么好的时候,不妨打开和转动你的“魔法转转镜”,让它帮助你学会接受 和理解那些负向的体验,带你看到生命更多美好的一面。“魔法转转镜”是需要 多多练习的,期待你的“魔法转转镜”能带你发现生命里更多的“美好”,让“美 好”在你的生命里永远流淌。七、教学效果与反思(课后补充)XXXX八、参考资料1冯建军.反思教育回归生命当代教育论坛,2005 ( 7).孔繁星,论生命意义感的五重向度J.西部学刊,2019 (8).3(新加坡)李文良.幸福到站,请叫醒我.启发文化,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美)丹尼尔西格尔,蒂娜佩恩-布赖森.全脑教养法M.周理,李硕,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5(美)丹尼尔-西格尔.第七感M.黄珏苹,王友富,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图片来自网络.九、作者信息作者姓名:林燕玲 作者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 学段:小学 联系电话: * 邮箱: *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山街道庙前直街1号越秀区少年宫邮编: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