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docx
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一桃花源记晋陶潜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注释】橘生淮南则为橘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4、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 悲;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 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 以用一个成语来根据,他们分别是(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链接中考1、C2、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 绝的地方。3、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 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4、(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2)先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相关试题及答案四】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纷。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景物(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6、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 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 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 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 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 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 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 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 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 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 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 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 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 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 啊。”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 (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 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 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赏析】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 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 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二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 陶渊明集。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陶渊明桃花源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 能够帮到大家。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 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 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 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阅读题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10 .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11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 为什么不愿离开? (3分)12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 “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1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属:要:14 .在文中找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15 .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3分)桃花源记阅读答案8 . (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 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 魏、晋两朝了。(4分,每句2分)9 .第一问:渔人的行踪。(1分)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分)10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之。(2)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3分,每小题1分)11 .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1分)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 乐业,(3)和睦相处。(共2分,答出一条评1分,答出两条即可评全分)12 .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 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3分)13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乃”、“无论”翻译正确可得2分,各1分。14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评分标准:(2分)每句1分,错字不得分。15 .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 发达,社会文明进步。评分标准:(3分)内容合理2分,语言表述1分。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二)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 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 山、衡山、庐幽。翳:遮盖,这里指云。1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或王命急宣(2)属引凄异(3)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18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来源:%*中教-网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19 .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2分)20 .如果你去三峡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为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理曲。(2分)参考答案:17 . (1)有时;(2)连接;(3)全,都。(每小题1分,共3分)18 .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 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每小题2分,共4分)19 .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 山及神女峰具有局、奇、秀等特点。(2分,各1分)20 .略(2分,言之有理即可)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四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 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2 .对下面语句中的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8 .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9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1)陶渊明:(365-427)东晋济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 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 隐逸之宗。”(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 年号,共计21年。(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4)缘:循,沿着。(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7)尽:尽头。(8)才:仅。(9)俨然:整齐的样子。(10)属:类。(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12)悉:尽,全。(13)黄发:指老人。(14)垂髯(tido):指儿童。髯,古代小孩的垂发。(15)要:通“邀”。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 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译文:(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译文:5 .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答:参考答案:1. D2. B3. C?4. (1)渔人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找到林子的尽头。(2)这个人一一给(他们)说了自己知道的,(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5.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五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阅读题及答案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落英缤纷落英:落花(2)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3)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4)便扶向路向:从前的,旧的(5)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15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译文:老人小孩都高高兴兴的,自得其乐。(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了。16 .桃花源里的人不希望渔人告诉别人到过桃花源,但是渔人却告诉了太守。 请你分别推测桃源人和渔人的意图。(2分)桃源人的意图是不希望外面的人来打扰和破坏他们的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渔 人的意图是想告诉太守获得太守的奖赏。17 .作者笔下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谈谈你的看法。(4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赏或评判,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风景优美,物产富足,人与人和谐相 处,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 能实现,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战争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下,能给人带来一个 美好的憧憬,一丝心灵上的安慰,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答案示例二: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 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但这在当时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 空想,这是作者追求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桃花源记陶渊明阅读答案篇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8分)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 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 乐。小题1: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2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桃花源记阅读附答案桃花源记阅读附答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小题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甚异之”是渔人最终能发现桃花源的原因之一。B、“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外的自然环境的特点。C、“鸡犬相闻” “往来种作”表现人们的生活是宁静而充实的。D、最后一句以老人、孩子为代表表现桃花源人的幸福安乐。参考答案:小题1:晋陶渊明小题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小题3: B小题1:试题分析:陶渊明(约365年一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h) 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 族,东晋潺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 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 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要注意把“阡陌”(田 间小路)、“相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这些字词翻译准确。小题3:试题分析:从第2段可知,“豁然开朗”高度概括了桃花源内的自然 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16)咸:都。讯:消息。(17)邑人:同乡(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9)间隔:隔离。(20)乃:竟然。(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22)延:邀请。(23)扶:沿着、顺着。(24)向:原先。(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27)诣:至!J。特指到尊长那里去。(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29)刘子骥:名麟(U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30)规:计划,打算。(31)未果:没有实现(32)寻:随即,不久。(33)遂:终于(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36)旷:空阔,宽阔。(37)俨然:整齐的样子。(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金鸣狗叫的声音。(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41)延:邀请。(42)为:对,向。(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45)具:同“俱”,完全,详尽。(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47)既:已经,以后(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相关试题及答案一】1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带有传奇色彩,是成语“世外桃 源”、“无人问津”、“豁然开朗”的来源。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 索,写了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的过程。2 .第二段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人民安居乐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3 .哪几个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答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4 .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 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5、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答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侧面表现封建 社会的腐朽黑暗。6 .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叙说,“皆叹惋”,他们“叹”什么?答世界变化大。时间过得快。外面的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 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7 .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答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8 .你觉得文中的“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不守信用:桃源中人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却“及郡下,诣 太守,说如此";见利忘义:出了桃源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想以此 获得某种好处,却把桃源人对他的种种热情弃之脑后;富有心机:“既出”便 “处处志之”;愚不可及:“渔人”即“愚人”,对于桃源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 美好的地方,他竟然还想着日后天天去。9 .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B】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0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相关试题及答案二】L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3)文中能充分展现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4)本文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2、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3、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桃花源的美丽景色。语文准确优美,不少于100字。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句中,渔人可能说了些什么?桃花源人 “叹惋”什么?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5、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看似普通的一笔有什么深刻 的用意?7、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8、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9、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10、桃花源记中作者虚构的美好境界是作者的理想,你认为作者追求的是 怎样的生活?11、纵观全文,你认为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美文,能够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12、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的社会呢?(答案不 唯一)13、文中第二段写“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 想到哪些人生道理和启示?参考答案1、(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 谢的暮春天气。3、桃花源土地平坦宽阔,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良田肥沃,美丽的 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 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 富饶,宁静祥和。4、(1)渔人可能说外界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浩劫中遭受的灾难。(2)桃源人因为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 活痛苦而叹惋。(3)因为渔人讲述的事情很多,都写入文章会很啰嗦。5、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6、突出了桃源人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外界却依然是一个战乱频 繁,民不聊生的社会。7、以渔人的进访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 源,再到离开桃源,一线贯之。8、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宁静、祥和。人民安居乐业,自由快乐。没有剥削、压迫、战争。9、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遂 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10、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 迫,没有战争,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社会。人们过着安适愉快,安居乐业的生 活。11、桃花源记一文构筑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 的政治理想,反应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 批判。而且文辞优美,线索清晰,行文层层设疑,引人入胜。12、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 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 由快乐。喜欢现代社会,因为“桃花源”带有原始农耕的特点,生产力落后,而现代社 会高度文明,极度繁荣。13、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要经历一些艰苦的磨难。有时可能会 感到无路可走,似陷入绝境,但只要坚持探寻,就可以绝处逢生,开辟人生的新境 地。【相关试题及答案三】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属予作文以记之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