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03 多文本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

    • 资源ID:97908510       资源大小:59.4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03 多文本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

    主题03多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文本一:晁错言于文帝日:“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縻。”上从其言,诏日:“道民之 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文帝即位二十 三年,宫室、苑囿、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以利民。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 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景帝十六年四月,诏日:“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朕亲耕,后 亲桑,以奉宗庙染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 积,以备灾害。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 侵牟万民。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明年正月,诏日:“农,天下之本也。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班固赞日:“孔子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 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 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文本二: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 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日:'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 尔获,早缥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 维餐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 类乎?”问者日:“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节选自种树郭橐驼传)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 也/B.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C.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D.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凶。后来人们常用整个典故形容身临险境。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忘故国,刺杀报仇。张良家族多人在韩国做丞相,后来韩国被秦国灭,张良不惜家 财为韩国报仇,行刺秦始皇。B.足智多谋,目光长远。刘邦初入秦宫不出,樊哙多次劝告无效,张良以秦因奢而亡作比, 循循善诱,刘邦最终退出秦宫。C.知足常乐,远离小人。在群臣争功时,张良不当“三万户”而选择“留侯”;丢却人世 功名利禄,自称赤松子去遨游。D.志贞心洁,忠心耿耿。张良出身上流,刘邦出自底层,张良以其高超的智慧向高祖刘邦 表明心迹,全心全意辅佐刘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日:“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2)即不幸而见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内怀忠而外姑为佞也。【答案】10. D11. C12. C13. (1)张良也对别人讲过这些话,(但那些人)却总是不明白。张良说:“沛公的智慧, 大概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因而就归顺了刘邦。(2)即使不幸而被怀疑,选择死就罢了,不能内心是忠诚而外表苟且表现为奸佞小人。【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本题中,“身方事汉”,“汉”是“事”的宾语,后面应该断开,排除AB;“无疑于高帝之妒”,“高帝”是“妒”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C。本句译为:自己刚刚归附大汉就表明他始终想为韩国(报仇)的心意,对于刘邦是否妒嫉毫 不担心,这是他忘记自身(安危)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啊。(他)光明磊落,在多疑的君主面 前坦然地直抒胸臆。故选Do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司马温公,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错误。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可注意文本二信息源为读通鉴论,可知 此处司马温公指司马光。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 “远离小人”错误。“远离小人”文中没有体现;“自称赤松子去遨游”错误,文本意为 追随赤松子。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 “省”,明白;“殆”,大概;“从“,归顺。(2) “见”,表被动;“姑”,苟且;“佞”,奸佞小人。参考译文:文本: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后,而把全部家产用来寻求刺客,准备刺死秦 始皇,为韩国报仇,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曾在韩国相继做过五朝的宰相。(当时)刘邦正带 着几千人开辟地盘,来到下邳城西,于是张良就归了刘邦。刘邦让张良给他当管马的官。张 良经常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刘邦很高兴经常采纳他的主张。这些话张良也对别人讲过,但那 些人却总是不开窍。张良说:“沛公的智慧,大概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因而就归顺了刘邦。刘邦进了秦宫,宫室里声色狗马、真奇异宝,不计其数,美女也有几千人,刘邦想住在 秦宫,不愿离开。樊哙一再劝他到外面住,刘邦不听。张良说:“正因为秦朝荒淫无道,所 以您今天才打到这里,既然我们是为天下除害,那就应该以俭朴为本,现在才刚刚打尽了秦 京,您就想要过他们昏君的那种享乐日子,这就叫助桀为虐'。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接受樊哙的劝告。”于是刘邦退出皇宫,回军到霸上驻扎。汉高祖六年正月,分封开国功臣。张良没有带兵打仗独挡一面的功绩,刘邦说:“决策 于大帐中,制胜于千里外,这就是张良的功劳。你可以在齐地自己选择三万户做封邑。”张 良说:“当初我自己在下邳起兵,到留县遇上了您,这是老天爷把我交给您的,您采纳了我 的意见,有的也的确让我给蒙上了,现在我只要一个留县就够了,不敢领受这三万户的厚 赏。”于是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张良跟随刘邦去讨伐代国,在马邑为刘邦出过奇计。张良说:“我们家世世代代在韩国 当丞相,韩国被灭亡后,我为了替韩国向秦朝报仇,曾不吝惜万贯家财,闹得天下震动。现 在我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当了帝王的老师,被封为万户侯,作为一个平民来说,这已经到达 顶点,我的愿望已经满足了。我愿意抛弃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想跟着赤松子去当神仙。”于 是他就学着不吃粮食,希望平地升天。又过了八年,张良去世,朝廷谥之为文成侯。文本二:张良想跟着赤松子去当神仙,司马光说:“明哲保身,张良做到了。” (司马光的话) 还不足以说明张良的为人。张良说:“我们家世代做韩国的丞相,(我一定要)为韩国报仇。” 自己刚刚归附大汉就表明他始终想为韩国(报仇)的心意,对于刘邦是否妒嫉毫不担心,这 是他忘记自身(安危)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啊。(他)光明磊落,在多疑的君主面前坦然地直 抒胸臆,说:“我愿意抛弃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想跟着赤松子去当神仙。”把大汉的爵位利 禄视为鸿毛,而非他的志向。(张良)忠臣孝子青天白日般的内心,不知道有荣辱,不知道 有利害,何曾考虑过韩信被夷灭三族、彭越被砍成肉酱,而仅仅追求保全自身呢!也正因为 是这样,刘邦本来已经明白他志向的忠贞和内心的贞洁了,因此郑重地把太子托付给他,始 终不反悔。啊!正是因为他的忠诚,因此处于危险中也不忧虑。即使不幸被怀疑,不过一死罢了, 怎么能内心忠诚而外表苟且做个奸佞小人呢。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硅硅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 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 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 于水上,噌吹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 风水相吞吐,有薪坎镇辂之声,与向之噌咳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噌吻者,周景王之无射也;莪坎钱辂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 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文本二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比能,博通经史,属文H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目: “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 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教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 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 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4 .下列对文中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 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B.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 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C.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 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D.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 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15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 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i) ”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 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C.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 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其后历代相沿不改。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 由孔子修订而成。因文字过于简质,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诠释之作被称为 “传”。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的别开生面的文章,它既有记叙文写景状物形象生动的特点, 又有议论文剖析事理,探讨问题的性质。B.作者用栖鹘和鹳鹤的声音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使人心惊胆战,侧面凸显出了作 者的不怕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C.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 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D.苏轼自幼聪颖,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但在仕途上常遇坎坷,欧阳修 就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免让他出人头地。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2)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18 .苏轼经过考察后认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进行回答。【答案】14. A15. A16. D17. (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 山命名的真相。(2)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18. 山下有石穴和缝隙,不知深浅,水波涌进,激荡出噌眩的声音,是无射的声音 入港口处有可坐百人的大石在水中央,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 进去又吐出来,发出森坎链整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两种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子含义: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 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 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森然”是做“欲搏人”的状语,所以应该在“森”前面断开,排除C、D;“闻”的宾语为“人声”,并且“闻人声”又做了 “惊起”的状语,所以在“闻”前面断开, “亦惊起”前面不断,排除B。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A.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不是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前皇帝常常改元。 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应当避免让他出人头地”错误。由原文“修语梅圣俞日:'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可知,欧阳修对梅圣俞说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乃”,竟然;“考击”,敲打;“以为”,认为;“其实”,它被 命名的真实原因。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比冠”,等到二十岁;“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属”,写; “好”,喜欢。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大声发于水上,噌吹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 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噌眩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可知,山下有石穴和缝 隙,不知深浅,水波涌进,激荡出噌眩的声音,是无射的声音。由原文“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有薪坎镇鞫之声”“寂坎链鞫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可知,入港口处有可坐百人的大石在水 中央,大石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簌坎镇整的声 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由原文“薪坎镇整之声,与向之噌眩者相应,如乐作焉”可知,两种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 乐演奏。参考译文:文本一: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 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 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石空座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 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 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 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 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 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 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 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霰坎钱辂的 声音,同先前噌咳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 故吗?那噌咳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莪坎链辂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 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 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上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 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 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 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 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文本二: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 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 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 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 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 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 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 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文本一: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日:“先王制籍田,天子率公御 躬秉耒相,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 ”侍臣日:“先王制礼有本有文,苍 生之福也。”户部奏青州借官粮赈饥,乞复勘,然后给。上日:“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 即命就便分给。”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 ”杨士奇对日:“贪风始永乐末,今更甚。太宗尝 数疾不视朝,扈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日:“当是时,惟方宾有贪名。”上 即顾荣问:“今日贪者谁甚? ”对日:“莫甚刘观。” 土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 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现去谁代观者土奇日: “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日:“佐为京尹,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日:“顾佐乃 能如是! “阅数月,乃命观巡阅河道,而以佐代之。寻下观狱。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日:“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 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 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儆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 大戒。”九月庚戌朔,驻辟蓟州,进州官谕之日:“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 之谣,尔曹勉之!,又进者老谕日:“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 温饱自弃。”四年春,上召大学士杨薄谕日:“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 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薄顿首谢:“臣不敢忘报。 上日:“直箴朕过,报朕多矣。“薄又顿首谢日:“直言求之非难,受之为难。”上日:“然。”(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文本二:赘日: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 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选自明史本纪九)1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土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 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B. 土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 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C. 土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 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D. 土奇日/风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 之/上叹息日/除恶务本/顾观去/谁代观者/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21 籍田,天子率臣子亲自耕田的典礼,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文中指后者。C.庚戌朔,指庚戌日初一这天。这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纪日法相同。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也用来指平民居住的地区,文中代指百姓。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乐末年,一些官员公开行赠受贿,贪腐之风盛行。杨士奇和杨荣一致认为顾佐廉正有 威名,可以取代刘观,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B.汉武帝和隋炀帝,或穷兵疑武,或大兴土木,致使户口衰减,国家动荡,甚至社稷覆亡, 明宣宗认为他们都是后世治世的鉴戒。C.汉代的张堪担任渔阳郡太守时,百姓安居乐业,当地传唱民谣以颂扬他。明宣宗告诚蓟 州官吏,要努力向张堪学习。D.明宣宗深知创业艰难,守成不易,日夜忧思国事。当天下逐渐安定时,群臣多有阿谀之 辞,明宣宗对此表示厌恶,希望贤臣全力辅佐他。2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饥无食,当如拯溺救焚,即命就便分给。(2)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弃。23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明宣宗时社会出现“治平之象”的原因。【答案】19. C20. B21. C22. (1)百姓饥饿无食,应当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烧的人一样,一旦有需求就应立即拨付给他们。(2)今年谷物丰稔,不要有其他的担忧,要好好教育子孙,让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不要只 是贪图安逸温饱,而自甘堕落。23. 皇上重视农业生产,率先垂范。敢于反腐,惩罚贪官污吏。以史为鉴,善于与民 休息。忧勤国事,善于纳谏。【分析】19 .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肃”是动词,“百僚”是“肃”的宾语,所以“肃”和“百 僚”不能断开。从而排除AB。“则不肖御史皆效之”与“则不肖有司皆效之”是对称句, 且“则”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引出后面的分句(假设的结果),其前都要断开,从而排除D。 该句的译文是:杨士奇说“风纪是用来约束百官的,风纪官如果这样了,那么无能的御史大 夫就会效法他的清正,御史清廉的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属员都会效仿他”。皇帝叹息说:“除恶务本,但如果罢免了刘观,谁来取代他的职务呢? ”故选Co2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B. “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文中指 后者”错误。从原文“天子率公御躬秉耒相,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可 知:此处的“籍田”是前者。故选Bo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C. “这与明宣宗的想法不谋而合”错误, 从原文“顾佐乃能如是”看出他对顾佐这个人是并不了解,听二杨说他如此清廉端肃,感到 惊喜。故选C。22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第一句的采分点:“无食”,没吃的(东西);“拯溺 救焚”,拯救溺水者,救助火灾;“即命”,如果有请求(需要)。第二句的采分点:“岁”,年;“丰稔”,丰收;“虞”,担心;“训厉”,教诲勉励;“务”, 重视;“毋”,不要。23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从文中: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天子 率公御躬秉耒耙,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等语句看出皇上是一个重视 农业生产,富有魄力,英明有为的皇上。从文中:三年六月,上谕朝臣:“贪浊奈何? ”等 语句看出皇上大力打击贪官污吏,有很强的反腐决心和干劲。从“上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 衰”等文字,可看出皇上善于以史为鉴,能够与民休息。从“驻晔蓟州,进州官谕之” 等文字看出皇上善于教化属吏和百姓。从“此汉渔阳郡也。昔张堪为政,民有乐不可支之谣, 尔曹勉之!”又进者老谕曰:“今岁丰稔,无他虞,善训厉子孙,务礼义廉耻,毋安温饱自 弃” “朕每念创业难,守成不易,夙夜倦倦。今幸百姓稍安,顾祸乱生于不虞。迩来群臣 好进谀辞,令人厌闻,卿宜勉辅朕”等文中可以看出他心忧国事,善于纳谏。参考译文:文本:宣宗宣德元年,礼部进献籍田仪注,皇上阅览后,对身边的侍臣说:“先王制订了 率群臣耕田的典礼,亲自拿着耒耗等工具去耕种,最难能可贵的是有务实之心罢了。如不这 样,天子推三下,三公推五下,对事有什么帮助呢! ”侍臣回答说:“先王考订的籍田制是 符合礼和文献的,这实在是苍生的福气啊。”户部启奏青州借用官粮赈济灾民,但要求反复 勘验数目,然后供给。皇上说:“百姓饥饿无食,应当像拯救溺水的人和救助被火烧的人一 样,一旦有需求就应立即拨付给他们。”三年六月,皇上宣告朝臣说:“对于贪官污吏该怎么力、? ”杨士奇对答说:“贪污风气 从永乐末年开始,现在更加严重了。明太宗曾经多次染疾不上朝,阿谀逢迎之臣,就贿赂成 风,公开行贿、受贿毫无禁忌。”杨荣说:“正当那个时侯,只有方宾有贪污之名。”皇上 立即回头问杨荣说:“当今贪污最厉害的是谁? ”回答说:“没有比刘观更贪的了。”杨士 奇说:“风纪端正严明是用来约束百官的,风纪官如果这样了,那么不才的御史大夫就会效 法他的清正,御史清廉的巡游四方,那么不才的下属官员都会效仿他。“皇上叹息说:“除 恶务本,但如果罢免了刘观,谁来取代他的职务呢? ”杨士奇说:“通政使顾佐清廉很有威 严。”杨荣说:“顾佐担任京都府尹,对下属管理很严厉,政治清明,革除了很多弊端。” 皇上高兴地说:“顾佐竟然是像这样好的人选!”过了几个月,就下命刘观巡视河道,而让 顾佐取代他。不久把刘观逮捕下狱。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兴盛衰落的事情。皇上说:“户口的盛衰问题,完全能够 看出这个国家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户口兴盛多是由于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户口的衰落往 往是因为大兴土木和兵戈四起。汉武帝沿承文帝、景帝的余威,隋炀帝继承隋文帝之后,最 初也是十分兴盛,后来出现了安史之乱,难道不是仅仅凭借富庶繁荣而不知对百姓休养生息 吗?汉武帝末年就后悔征伐轮台,隋炀帝也因此而亡国,唐玄宗死后朝代的衰颓流转,都完 全可作为后世引以为戒的教训”。九月庚戌,农历初一这天,皇上到达蓟州,把州官叫进来告诉他们说:“这个地方是汉 代的渔阳郡,过去张堪在这里为政,百姓有十分幸福康乐的民谣传颂,你们要好好地干啊! ” 又把老年人召进来明确告诉说:“今年谷物丰收,不要有其他的担忧,要好好教育子孙,让 他们知晓礼义廉耻,不要只是贪图安逸温饱,而自甘堕落。”四年春,皇上召见大学士杨薄并明确告知说:“我每每想到创业艰难,守成更是不易, 早晚忧虑。所幸当下百姓稍微安康了,不过担心的祸乱产在没有意料的情形中。近段时间以 来众臣喜欢说一些歌功颂德的话,让人十分厌烦,爱卿要好好地辅佐我哟。”杨薄叩头称谢 说:“我一定不会忘记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皇上说:“直言指出我的过时,就是最好的报 答。”杨薄再次叩头答谢说说:“要得到直言并不是难事,能接受直言才是最困难的。”皇 上说:“对”。(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宜致治)文本二: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国,汉朝初年,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分封给诸王侯,国直属中 央。B.不胜,“不尽”之意,此意与陈情表中“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的“不胜”意义不 同。C.成康,周成王、周康王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大治,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皆为太平盛 世。D.人,相当于“民”,唐朝时为避讳而代替“民”称呼百姓,“长人者”是指管理百姓的 口吕贝。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错所说的“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表现出百姓生活贫困不堪, 突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B.汉景帝推测百姓有时收成不好而生活艰难的原因,体现出景帝在执政时善于发现社会存 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反思。C.减轻赋税、休养生息、严格约束官吏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共同的执政理念,这反映出他们 儒道法并用的治理策略。D.文本二借郭橐驼之口指出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口寸的弊政,与白居易”文章合为时 而著”的创作态度一致。4 .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5 .文本一与文本二体现出的治民之道有何不同?【答案】1. B2. A3. C4. (1)他全力用德政去教化百姓,因此国家安宁,百姓富裕,后世很少能比得上他。(2)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5. 文本一的治民之道侧重于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文本二的治民之道侧重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扰民、伤民,要顺应百姓的天性,要“养 民”。【分析】1.有诗称赘说:宣宗即位以后,官吏非常称职,政事太平,粮仓丰盈,百姓和乐。大抵是 明朝建立到这一朝经过了六十年,百姓的安然美好的气象渐渐地呈现,蒸蒸日上有太平盛世 的景象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 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 而化。(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本二: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赞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尤属意纵 横之说。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 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 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勖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 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 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勃得书,遂定计归。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七 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 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它日,宴 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 诸葛亮孰贤? ”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 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 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 恸罢朝五日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日文贞,给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 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见许,乃用素车,白布蟾帷, 无涂车、招灵。(选自新唐书魏征传)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 B.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C.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 D.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是夕/帝梦征若平生/及旦/薨/帝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豫游,出游、游乐,可赏山玩水,也可观风问俗;帝王秋天出巡为“游”,春天出巡为 “豫”。B.尧舜,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两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明君圣 主。C.文贞,魏征去世后,朝廷根据其生前的博学、德行和功绩给予的评价,是当时最高等级 谥号。D.陪葬,大臣死后葬于帝陵近旁,以示位尊和皇恩,文中指的是把魏征的灵柩葬于昭陵近 旁。26 .下列对文本一、文本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征切中时弊,谏而有方。对唐太宗的自满懈怠,他以“十思”及时匡正;善用比喻劝 谏,且言辞恳切,入情入理。B.魏征少有大志,通晓书术。少时落魄,放弃财产经营,勤奋钻研书术;后来辅助太宗开 创了 “贞观之治”的圣明时代。C.魏征实行仁义,以弼国君。在隋末大乱时,一度看破红尘,选择入观为道;以仁义辅佐 太宗,想使帝成为尧、舜之君。D.魏征勤于公事,尽忠职守。依据原则处理久拖不决的案件,众人心悦诚服;身为谏官, 向唐太宗提出“十思”的建议。2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2)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28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魏征不仅用此劝谏太宗,也身体力行。请结合新唐书魏 征传(节选),对此加以简单分析。【答案】24. D25. A26. C27. (1)您难道没有看到金属在矿里,没有什么值得珍贵的吗?(2)进献忠诚的劝告,纠正朕的过错,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有魏征一人而已。 28.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为其建构以后,赐给了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魏征的意愿。 皇帝要厚葬魏征,他的妻子认为仪仗器物太多,不合魏征的本意。【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平时的样子, 等到早晨,魏征去世,太宗亲自到魏征家中吊唁,哭得非常悲伤,下令停止上朝五天。“左右”作“屏”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AC;“若平生,作“征,的谓语,一起作“梦”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句意为: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这天晚上,太宗梦见魏征还像平日 一样,天亮时,魏征逝世。太宗亲自到魏征家中吊唁,哭得非常悲伤,下令停止上朝五天。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 “帝王秋天出巡为,游,春天出巡为豫'”错误。应是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 巡为巡为。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一度看破红尘,选择入观为道”错误,原文为“诡为道士”,假托出家做道士。不是 “看破红尘”。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得分点:独,难道;足,值得;贵,珍贵。(2)得分点:纳,进献;正,纠正;违,过错。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警惕自己。文中具 体体现为魏征崇尚“节俭”。文中说到“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意 思是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营构,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 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可以看出魏征崇尚“节俭”;原文说到“诏内外百官朝集使皆赴丧,赠司空、相州都督,谥曰文贞,给羽葆、鼓吹、班佥I 四十人,陪葬昭陵。将葬,其妻裴辞曰:'征素俭约,今假一品礼,仪物褒大,非征志。'”, 意思是天子下诏内外百官朝集使全都前去送葬,追赠他为司空、相州都督,定谥号为文贞, 赐给他羽葆、鼓吹、剑班等仪仗队伍四十人,将他陪葬于昭陵。将下葬时,他的妻子裴氏推 辞说:“魏征平日节俭,现以一品官的礼节安葬,仪仗器物太多,不合他的本意。,通过 他妻子的言行,可以看出微整尚“节俭”。参考译文:作为君主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想到该知足来 警惕自己;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 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 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热点题材专练】主题03 多文本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