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同步练习+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
赤壁赋练习、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ren)桂棹(zhao) B.婺妇(廿)愀然(qibo) C.酉丽酒(shi)旌旗(jing) D.蜉蟾(fu)匏樽(pao) 樵夫(qiao)窈窕淑女(tiao) 触胪(y6u)杯盘狼藉(ji。) 江渚(zhti)字斟句酌(zhu6) 船舷(xidn) 一叶扁舟(biG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山川相缪,郁乎苍苍。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列缺霹雳,丘峦崩摧。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A.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C.哀吾生之须臾D.侣鱼虾而友麋鹿 4.下列对文言句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而今安在哉凌万顷之茫然而又何羡乎客有吹洞箫者, 倚歌而和之A.相同,相同B.相同,相同C.相同,相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蔑妇醐酒临江横槊赋诗(6)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9)寄蜉蟾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0)触胪千里旌旗蔽空8. B 9, C10. (1)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 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从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 是永恒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2)况且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们所有的东西, 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11. 作者用江水不停奔流、月亮时圆时缺,但终究都没有增减,形象地 说明事物处于“变”与“不变”之中,“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进而论证“物各有主”,不必强求,应该寄情自然随遇而安,以此达到 精神上的解脱。12. A 13. D 14. D15 . (1)又因为一些对百姓不利的事不敢说,他写诗寄托讽喻,希望对 国家有所补益。皇帝用来对待您的礼节不是常礼,您用来对待皇上的礼节,怎么可 以用常礼呢?16 .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王安石排挤,多年后在金陵见到王 安石,劝王安石向朝廷进言,可见苏轼关心国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 得失。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 当时文风中割裂肢解,诡辩异辞的弊病占据优势,主考官欧阳修很想 矫正这些弊端,看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十分惊喜,打算把苏轼录 取为第一名,但又怀疑文章是自己的门客曾巩所作,所以只列置第二; 苏轼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时考中进土乙科。此后苏 轼写了谢书去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 地。”听说此话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熙宁二年, 王安石执掌朝政,一直厌恶他的议论与自己不同,让他担任判官告院。 苏轼见王安石力赞神宗独断专行和专用大臣,因此在考试进土策论出 题时,用“晋武帝平定东吴因为独自决断而成功,苻坚伐晋因为独自决 断而亡国,齐桓公专意任用管仲而称霸,燕哙专用子之而失败,事情相 同而结果不同”作为问题,王安石更加恼怒,让御史谢景温弹劾苏轼的 过失,但一再追究一无所得,苏轼于是请求出任地方官,任杭州通判。 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表谢恩。又因为一些对百姓不利的事不敢说, 他写诗寄托讽喻,希望对国家有所补益。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 录苏轼谢表上的话,并且诬陷苏轼所写的诗是毁谤朝廷,逮捕苏轼押 送京城投入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长时间却一直不能决断。唯独神宗怜惜苏轼,用黄州团练副使安置了他。苏轼和乡里 父老结伴于山水之间,他在东坡修筑房屋,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三 年,神宗亲自写信把苏轼调到汝州,苏轼还没有到达汝州时,上书说自 己饥寒贫穷,在常州有田地,希望能到常州居住。早晨上奏,傍晚皇帝 就答复同意了。路过金陵,见到王安石,苏轼说:“兴大兵起大狱,是汉、 唐灭亡的征兆。祖宗以仁厚治理天下,正是想革除它。现在西方打仗, 连年不得解除,东南几次兴起大狱,你没有一句话去补救吗?”王安石 说:“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挑起的,我在朝廷外面,怎么敢说话?”苏轼 说:“在朝廷就说,在朝廷外就不说,这是侍奉皇帝的常礼。皇帝用来 对待您的礼节不是常礼,您用来对待皇上的礼节,怎么可以用常礼呢?” 王安石大声说:“我王安石要说话的。”又说:“话出自我王安石之口, 进入你苏子瞻的耳朵。”建中靖国元年,苏轼在常州逝世,终年六十 六岁。17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的思想比较复杂,生活 与创作充满了矛盾。18 .东坡作品如此受青睐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议论”似枝叶D.都不相同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 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 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外七人 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 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6 .下列关于文章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所作,这期间 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一悲一乐”的 感情变化。7 .在下面空缺处补写出课文中的语句。(1)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 子是“,”。 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细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3)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两句写箫声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 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5)赤壁赋中苏轼以“,”两 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能文能武、 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 ,, ° 在赤壁赋中,苏轼以“,” 两句写自己面对月下美景,兴致所至吟诵明月之诗,让人不禁陶醉 其中。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其中写月亮正升起时美 妙景色的句子是“,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 ”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10)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也,触舶千里,旌旗蔽空,酉丽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 匏樽以相属。寄蜉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 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 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 吾与子之所共适。”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逝:往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适应C.方其破荆州方:当D ,盈虚者如彼盈:满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郁乎苍苍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侣鱼虾而友麋鹿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10 .翻译下列句子。(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译文:(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11 .在选文第2段中,苏子是如何通过水与月的特点进行说理的?请简 要分析。答案:作者用江水不停奔流、月亮时圆时缺,但终究都没有增减,形象 地说明事物处于“变”与“不变”之中,“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进而论证“物各有主”,不必强求,应该寄情自然随遇而安,以此达到 精神上的解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 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ZWWVWWWWWWWWWWWWW/X/WWWWWWWWWWX/WWWWWWWWWWWWWW?WWWWWXA/WW/WWWWWWWWWWWWWX/WWWWWWX/WWWWWWWWA»/WWWWWWW 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 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 久乃信服。熙宁二年,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轼 见安石赞神宗以独断专任,因试进士发策,以“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 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 功异”为问,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 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 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 三年,神宗手札移轼汝州,轼未至汝,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常,愿得居 之。朝奏入,夕报可。道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 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 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启之,安石在 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 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 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 州,年六十六。(节选自宋史苏轼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 /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B.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 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C.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 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D.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 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部,六部之一,主要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 工作。B.信服的“信”指相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信难求”的“信” 不同。C.御史,周代属于史官,秦汉以后,成为专门执掌纠弹之任的监察官员。D.神宗,皇帝庙号。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会更改庙号,这被称为 “改元”。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所写文章被欧阳修欣赏,参加殿试,又被选拔为 进士乙科。B.王安石一向厌恶苏轼的观点与自己不一致,排挤苏轼,让苏轼担任 判官告院。C.御史李定等人诬陷苏轼写诗毁谤朝廷,苏轼被逮捕入狱,宋神宗惜 才,没有杀他。D.苏轼在金陵拜见王安石,劝王安石向朝廷进言止兵息狱,但是遭到 王安石严厉拒绝。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译文: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译文:16 .从苏轼和王安石的交往中,可以看出苏轼是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三、综合表达17 .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 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1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字。东坡著作自北宋以来,一直广受读者喜爱。从中国丛书综录 可知,苏轼诗文集有30种收入37部丛书,这在宋人中无疑是最多的。 ®,与其成就全面、作品精湛、人品高洁分 不开。他是宋诗的代表性作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开创了豪放 词派,;他是北宋文坛领袖,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宋史评价苏轼说:“器识之闵伟,议论之卓荤,文章之雄隽, 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看来 “文章”只是与“器识”“议论”“政事”并列的四个要素之一。成 为其“四要素”得到最佳发挥和根本保证的还有“志”与“气”。如 果说东坡“文章”似花朵,“器识”如果 实,“政事”如树干的话,那么东坡的“节义”“志气”则是使东坡精 神文化之树常青的根柢。答案:1. C 2. D 3. A 4. A 5. C 6. D 7.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