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97915228
资源大小:29.9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 教案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孔子及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重点)2 .积累文言文词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能正确翻译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课文。(重点)3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论语十二章中所倡导的为学之 道和修身之道并学以致用。(重点、难点)4 .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感悟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博大 精深。(核心素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龈z 6u 邑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二 他与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合称“孔孟二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曾与弟子周游列国国 十四年,大力宣传儒家思想。其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 春秋六经(划线书籍为“五经”,与“四书”合称“四书五经”。)。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其核心思想是“仁二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 其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其最高政治理想是“天下为公”的大同 社会。二、作品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去世以后,由其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行语录整理编纂而成,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 晶。该书在文学获得。)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的。)人不堪其忧(代词,那种。)(五)常用重点文言词语“而”在文言文中,“而”常常作为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和分句。1 .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例句:博学而笃志。2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去葭但是。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3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例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义而富且贵。相委而去。学而时习之。4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例句:曲肱而枕之。(六)常用重点文言词语“之”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用法之一是用作代词,用来代替人或 事物等。可译作“它”“它们”,“他”“他们”等。1 .学而时习之 代替学习的内容。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3 .曲肱而枕之代词,代替弯曲后的“肱二4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代替前面的“善者”。(七)省略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人不知(之)而不愠。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八)与本文相关,词意已经发生变化的成语。不亦乐乎:在本文中词语意思是应该高兴。现在指快乐达到极点。择善而从:在本文中,词语的意思是选择别人的优点向他学习。 现在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并加以实行。五、课堂练习1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我们常选用论语的一句话来作为欢迎客人远道而来的迎接 标语这句话是论语中感叹时间的句子是o文中强调学习应该独立思 考的句子 。参考答案: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而不思则罔。2 .解释下面加点或画线的词语。学而时习之(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参考答案: 按时;对; 坚定。于我如浮云( 吾十有五( 博学而笃志(传授的知识;同“又凭,凭借;3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B.不义而富且贵/与儿女讲论文义C.吾日三省吾身/君与家君期日中D.乐亦在其中矣/回也不改其乐参考答案:D解析:在A项中,时:按时/当时;在B项中,义:正直的行为/义理; 在C项中,日:每天/太阳;在D项中,“乐”都是快乐之意。4 .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A.人不知而不愠 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 D.曲肱而枕之解析:A项的“而”表示转折;其它项的“而”表示承接。故答 案选A。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参考译文:几个人同行,其中必然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向 他们学习,将他们的不足作为借鉴而改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参考译文: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参考译文:选择他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将他们的不足作为借鉴 而改正。六六、课后拓展你知道哪些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成语?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参考示例: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随 心所欲温故知新箪食瓢饮择善而从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三人行,必有我师匹夫不可夺其志附录:教学探讨分享嚼文嚼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习”到底应作何解释?课文中的这个“习”字,人教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把它注解为“温 习”,但我们不少同学却觉得:学习并按时温习(复习)它,并不是 一件快乐的事。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不一致的感受,这到底是怎么一 回事呢?原来,问题出在了对“习”字的不同理解上。其实,在古代,“习” 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 射”等等。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有类似用法的句子,如“孔 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句中的“习”字,更是“演习” “练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中,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 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方面的知识,就必须通过“演习” “实践”来掌握,所以“学而时习之”的“习”字应理解为“实习” “实践”才对。对学生而言,学以致用的实践当然比学习书本知识快 乐。从这个方面来理解,“学而时习之”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了。体裁上属于语录体散文,共20篇492章。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 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古代儒家思想文化“四书五经”的核心经书。 自宋代以后,论语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古代学校的官定教科 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考书之一。该书内容博大精深,用意深远。历代统治阶级都非常重视论语 一书。北宋宰相赵普曾这样称赞此书:“半部论语治天下注释补充:“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三、孔子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对世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 子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如今,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子嫡 系子孙居住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与孔林(孔子墓地)已经 成为了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四、字词预习检查1.生字识记论语(1 u n)i ng)逾矩(ju )a i)一箪食(dan)志(d ti )五、课文朗读说乎(yu e )不愠(y u n)三省(x吾身(w u )不堪(kan不罔(wdng)不殆(d) 曲肱(gdng)1 .听读或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断句。2 .学生集体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准确断句。11.论语十二章不亦/乐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J文言文翻译常识简介1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分为直译和意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 指的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意译较灵活性, 文字可增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翻译时,直译 与意译应互为补充。2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指的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原句的意思,翻译时不遗漏、 不歪曲、不妄加。“达”指的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 要求和习惯。“雅”指的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3 .文言翻译六字歌诀:留、补、换、力口、删、调。“留”:保留古代的国号、年号、人物名称等;“补”:补出句中 省略的成分;“换”:用现代词替换文言词,用双音节词替换单音节词; “加”:为了句子通顺而增加词语。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调”: 调整词语顺序。六、疏通文意1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子日】孔子说。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特指孔子。日,说。【学而时习之】而,连词,表顺接。时,按时。习,温习、复习。(实际上“习”字应解释为实践,即学以致用。)【不亦说乎】亦,也。说,同“悦”,愉快。不亦乎,用于 委婉地反问。【不知而不愠】知,理解。不知,不理解,即出现误解。愠,生 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与“小人”相对。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有志 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 恼恨他,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2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曾子】姓曾,名参(shO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 的弟子。【吾日三省吾身】吾,我。日,每天。三,虚指,泛指多次。吾 身,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为,替。谋,谋划。忠,尽心竭力。【交而不信乎】交,交往。信,诚信。乎,表反问的语气词。【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即动词名用,传授的知识。习, 复习。参考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 跟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而致于学】而,就,表顺承。志,有志。【立】立身,指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命,命令。【耳顺】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参考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就能自立于世,四十 岁就能够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才懂得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 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就能达到随心所欲而又不会越过法度。4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温故】温,温习。故,形容词名用,旧知识。【知新】知,得到、获得。新,形容词名用,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为师矣】可,可以。以,凭、凭借。为,作为。师,老师。【学而不思则罔】而,却。贝,就。罔,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殆】疑惑。参考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 人,可以凭这个作老师。”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6 .子日:“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7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回】即颜回,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满意的弟子。【箪】古代盛促用的圆形竹器。 【堪其忧】堪,忍受。忧, 忧愁。【好之者】喜欢它的人。【乐之者】以它为乐的人。乐,以 为乐。参考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 一箪板,一瓢水,住在偏远的小巷,别人不能忍受这种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它(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它(学习)的人;爱 好它的人,不如以它(学习)为乐的人。”七、课堂练习1 .文学常识填空。孔子,名,他是 末期的 家、政治家、教育家,他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二参考答案:丘;春秋;思想(家);千古圣人。论语是 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是一种以 体和对话体为主的散文。参考答案:儒(家);语录(体)。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最大贡献是 之风。传说孔子有 弟子,贤者 人。参考答案: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三千;七十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二人合称 O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O参考答案:孔子;孟子;孔孟;仁。2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参考答案:D解析:在A项中,“说”同“悦”;在B项中,“有”同“又“;在 C项中,“不”同“否”;D项没有通假字,故答案选D。3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可以为师矣()参考答案:知:理解/知道; 为:介词,替/动词,成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疏通文意8 .子曰:“代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假疏食,饮水】饭,吃。水,古代热水为“汤”,冷水“水二【曲肱而枕】曲肱, 【于我】于,介词, 【焉】复词,于此。 【择其善者而从之】弯着胳膊。枕,以对。为枕。【三人】虚指,泛指多人。于,在。此,这里,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优点。而,表顺承。从,跟从、学习。参考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 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如同天上的浮云。”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其中必然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 们的长处向他们学习,将他们的不足作为借鉴而改正。”10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川上】河边。川,河,河流。【逝者如斯夫】逝,离开。斯,代词,这。【夫】句末语气词,表感叹。【三军可夺帅】三军,军队。夺, 改变。【匹夫不可夺志】匹夫,普通人。志,志向。【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切问而近思】(遇事)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参考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时光像这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事能够恳切地发问 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二、整体感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不少辉煌灿烂的思想文化, 诞生了许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而孔子便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悟论语中辉煌灿烂的思想文 化。2.文章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学习态度的句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习方法的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品德修养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合作探究1 .“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句中 认知事物的三个层次是什么?以学习为例,说说如何理解第三个层次 的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三个层次:知(知道它)、好(喜欢它)、 乐(以它为乐)。以学习为乐的人,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不仅可 以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得所学知识的精髓,而且往往能够有所创新。2 .孔子为什么对颜回大加赞赏?孔子的态度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孔子对弟子颜回大加赞赏,是因为颜回淡泊名利、安于贫困,乐 于学习。孔子对颜回大加赞赏,体现了孔子所极力提倡的“安贫乐道” 思想。3 .如何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军队的主帅可以更换、改变,但人,特别是平民百姓,一定要坚 定自己的志向,只有矢志不渝地坚定自己的志向,才能获得成功与尊 严。四、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二)古今不同义1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虚指,泛指多次;今义:实数。2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今义:有勇无谋之人。3 .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今义:包括冷、热水。4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三)词类活用1 .传不习乎动词名用,传授的知识。2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名用,学过的知识。3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名用,新的理解和体会。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动用,以为乐。5 .学而时习之一名词用作状语,按时。6 .饭疏食,饮水名词动用。吃保,吃。7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四)一词多义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成为。) 人不知而不愠(动词,理 解。)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