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第1课 参观和旅行,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暑假中孩子一定参加了一些参观和旅行的活动,或者是学校组织的春游等, 结合这些已有的经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回忆起当 时的场景。巧妙的运用构图和色彩,注意画中人和景物的层次关系,重点表现出 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大胆而富有个性的表现。 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及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 解相关景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能大胆、创造性的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适当渗透构图知识。3、学生交流参观旅游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述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的感受,发展视 觉表达能力。、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的景象。 教学准备:1、围绕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如风景图片、影视资料、旅游照片等。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相关图片、影视资料等。2、关注学科内容,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围绕主题收集丰富的学习资料。(二)导入课题1、参观是去观看我们不常见的事物;旅游是去游览我们不常到的地方。分组讨论,引出课题:、你外出游玩过吗?去过哪里?、说说自己旅行的感受?、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2、图片欣赏,感受浓郁的民族服饰。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和其他国家各民族的美丽服饰,以及用各种废旧材料做成有趣的服 饰图片,研究这些服饰的特点:(1)、色彩上:鲜艳亮丽,对比强烈。(2)、形式上:风格各异,体现各民族、时代特点。(3)、艺术手法上:多利用点、线、面等元素进行主观的装饰。3、选择对象,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范画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服饰,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喜 欢的原因。(主要从色彩、外型以及装饰的艺术手法等方面)3、直观演示,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所认识民族的美丽服饰的特征,使学生能比较正确的掌握人物形 象的勾画以及服饰的绘制方法。(1) 画出人物的简单躯干。(2) 画出一种民族服装,注意要简洁概括。(3) 添加漂亮的图案,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加上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饰品。三、导练自创欣赏现代大师设计的服饰,感受现代服饰的单纯、朴素、简洁、明快的美。(1)、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想象并画出自己喜欢的服饰,教师在巡回的过程中及 时发现学生设计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并帮助纠正。(2)、作业展评学生把自己设计的有趣的服饰展示在黑板上并进行互相评价,可采用学生自 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法。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图片激趣欣赏时装表演的图片,有录象更好。交流:他们的时装都是用什么制作的?2、总结:原来他们的衣服都是用日常的废旧材料制作的,碟片当裙子,塑料带 当袖子,废布做围巾,报纸、纸杯都可以用,真神奇,今天我们就来做做“有趣” 的服饰。3、书写板书,揭示课题。二、合作探究1、图片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戏剧服饰、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以及设计大 胆的现代服饰。2、交流讨论在这些各具特色的服饰中你最喜欢哪一件,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3、教师小结:从你们的交流中,教师感觉出你们喜爱的原因:(1)、色彩鲜艳、亮丽明快。(2)、设计大胆、独特、有趣。(3)、具有美感。三、导练自创1、分组讨论根据本小组带来的材料,讨论如何利用材料,怎么制作。学生运用各种废旧材料装饰服饰,还可做成饰物挂在小模特的头上、脖子上、 手上1、展示评价小模特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学生介绍他们合作作品的创意,并互相评 价,最后教师再点评。 教后记:第6课实物联想 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氛 围,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发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物品的组合,进行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使学生 产生新的设想,新的创意,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感知各种物品,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 和方法,进行联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3、从不同的角度对现成物品进行联想,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 饰与组合。4、感知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体验 探究的乐趣。5、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审美评价能力。6、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7、通过探索、设计、制作、评价,提高动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联 想组合成新的形象。2、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平面的装饰与组合。3、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评价活动。4、学生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立体的装置。 教学准备:1、制作实物联想的课件;2、收集大量的制作材料;3、师生共同收集现代造型艺术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老朋友。(大屏幕出现飞来的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给大家带了一件礼物,是一把雨伞。(大屏幕出示雨伞)师:雨伞的形状象什么呢?生:像枪、小树、蘑菇,拐杖看哈利给大家变一个魔法。(出现实物联想出的“脸”)师:这张脸怎么变出来的?生:由领带变成眉毛;咖啡杯变成眼睛;雨伞变成鼻子;袜子变成嘴。(二)新授1、哈利波特的本领真大,他还小朋友变出了一大堆有趣的东西!(出示实物 联想作品照片)师:它们都是什么物品变成的?生: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它们都是生活中真实的物品通过联想组合而成的,所以就叫实物联想。 欣赏实物联想作品。师:用这些材料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生回答。2、自从有了实物联想,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就闲不住了,我们来看看他的照片,(出示:毕加索的早餐)师:这幅照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1952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这幅照片, 轰动一时。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国叫手指面包。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艺术化 了的事物联想就叫做“装置艺术”。(出示装置艺术作品照片)师:你最喜欢哪个装置艺术,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我最喜欢毕加索做的“牛头”。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 别有创意!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3、总结:看来这么多的实物联想,我们发现他们都是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来联 想制作的。4、制作步骤老师带来了一把扇子,它的外形你能联想到什么?教师示范制作立体的“孔雀”和平面的“跳舞的人”。生总结平面实物联想和立体实物联想的制作步骤和注意点。5、小组讨论,拓展思维同学们和哈利波特比一比吧。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我收集的材料像什么?还需要哪些材料才能构成一个完 整的形象?大胆构思,相互提示。6、学生练习同学们也来做回魔法师,把自己带来的材料变个模样。(1)共同讨论。(2)找出材料特征,依形联想。(3)材料共享。(4)共同制作。(5)在使用工具及材料时注意安全。 教后记:第7课重复的形 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本课是一节平面构成设计课,也是下一节渐变的形的设计基础。在本课 学习中,学生将初步接触平面够趁个,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欣赏中外古代建筑 及现代生活中多样的作品,从而体验重复的形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来表现这 些重复的美,体验造型的乐趣。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2、学习掌握重复式样的构成方法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学习重复式样的构成方法及其特点。2、难点是通过方向、位置地有规律地变化设计重复式样。 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剪好的基本形一个,剪刀、胶水等,清洁包一只。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话: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构成中渐变形的构成方法。今天,我们来学 习一下另一种平面构成方法:重复的形。二、新授课文:1、点击展示课题:重复的形2、师问:同学们能不能凭以往的认识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重复的形”?(请几 位学生回答)3、点击展示:重复的形一一个形有规律地反复地排列组织在一起。(同时板书 概念)4、点击展示图例:利用脸谱演示重复排列过程。(并说明形状可以任意选择,可几何形,也可图形。)5、师问:在重复过程中,有什么要求或特点?生: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二至三位学生回答并板书)6、演示:、师:把握住这些要求,我们就可以来做形的重复了。你们看,教师在这里剪 了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几条鱼,下面看老师如何来排列组合。、师问:是不是一种形状只能这种重复组合了?有没有其它的组合方法了。生答:不。还有很多组合方法。、请几位学生上前演示其它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总结:虽然我们要求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但是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知道 或以在方向和位置上变化,从而做出丰富的重复形的图案。(板书)7、作业:、学生利用彩纸任意剪一个形的若干,然后设计组合方法,并贴在另一张彩纸 上。、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展示作品,请学生上台说明设计意图和方法,老师略加补充。9、点击展示图例:、请学生辨别是否是形的重复。、说明这是一种复杂的形的重复,它是以四个形为一个单位,再重复排列组合 而成的。、补充重复形的概念:一个(单位的)形有规律地反复地排列组织在一起。 、示范说明,(在鱼的边上添加上几个圆)。、通过这一形成的说明,我们就可以利用重复的形式做出更为丰富的图案画面 To这项作业请学生在课后并去制作吧!下面先请大家在教室中来找一下, 有没有重复的现象出现!(请二至三位学生回答)10、点击展示图例:在我们的实际的生活物品中也时常会利用重复形的图案来作装饰。如:地毯、 碗上面的装饰花纹都应用了重复的手法。 教后记:第9课 表情丰富的脸(一),教材思路: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题材, 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人类(动物)的丰富表情给予学生无限的创作素材,在初步 观察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现表情丰富的脸,体验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 相联系的特征。,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观察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2、引导学生抓住表情的特征,并用各种方法表现。3、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表情。 教学准备:教师:成语卡片、不同表情的图片。学生:各种表现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心有灵犀”(1)、教师出示一个写有表情的成语,如:“捧腹大笑”,请一位同学做表情, 让全班同学猜成语,或者请全班同学做表情,他来猜。(2)、小组互猜。(3)、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出成语互猜。2、教师总结并书写板书。3、欣赏小品中有关赵本山、巩汉林表情丰富的脸,观察他们脸部表情的千变万 化。4、看谁的演技高:对着镜子做出各种表情,或哭、或笑、或悲、或喜等等,让 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表情变化。看看脸上的肌肉、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的关系。(二)新授1、赏中国各带雕塑作品中人物的表情。(1)、教师出示说唱佣图片,请同学猜猜他们是在干什么?(2)、教师简单介绍:四川地区的汉佣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佣 中,最著名的就是说唱佣。他们席地而坐,头部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 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捶。2、欣赏课本中用不同绘画方法表现表情的图片,并用顺口溜总结棉布表情。(1)、常见表情组词:笑一一微笑、大笑、狂笑等伏一忧愁、忧虑、担忧等奴一一发怒、怒吼、愤怒等悲一一悲哀、悲泣、悲叹等(2)、概括喜怒哀乐表情的顺口溜喜:眼角弯弯嘴上翘,笑眯眯的对你笑; 怒:眼如铜铃眉如刀,咬牙切齿跟你吵; 哀:眼睛一闭嘴张大,泪如雨下最好画; 愁:双手紧紧托下巴,眉梢下挂脸儿拉。4、教师用简笔画的方法示范表情的画法。可以借鉴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同学们熟悉的三毛做为表现对象。5、创作练习。(1)、作业要求:想做老师的好朋友吗?请把自己特别的表情画出来,剪贴到 已画好的老师身边,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合影。(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后记:第10课表情丰富的脸(二) 教材思路:本课是“表情丰富的脸”单元教学的第二部分。除了人有表情外,大自然中 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有表情,也能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本课围绕观察动 物面部表情、模仿体验动物表情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情感世界,在 表现方式上,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法制作。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探究动物是如何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变化 的。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综合表现的能力。3、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表现动物的面部特征,表现动物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动物表情的变化特征,并针对性的利用绘画工具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学生:绘画工具或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1、出示一组动物表情图片,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一张表情丰富的脸。2、依照图片上出示的各种表情,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从而引导学生对动物性格和表情的丰富联想。3、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一组出一个有关动物表情的题目,在第二组中请一名同学表演,再由第三组其他小朋友进行猜测。4、选用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脸。5、 组织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6、 课后拓展延伸。教师提出环保倡议,使全体学生认识动物、关爱动物、从而保护动物。教后记:第9课我设计的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上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欣赏了古今中外大量的车辆,合作探究了车 的共性,描绘表现了车的个性。本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现代汽车,尤其是概 念车的图片,中间穿插的文字部分又向我们介绍了许多知识性学习的内容与任务 以及提示性学习的建议与要求,是对教学极为有效的帮助。需要提出的是,教师 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类型车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如现代自行车、摩托车、地铁、 火车、磁悬浮列车等,以便更大范围地拓展学生的思路。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车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领域的应用,知道车的设计 与制造要符合人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技能目标:培养对车辆造型的设计、表现能力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3)情感目标: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科学及热爱生活的情感。2 .学习内容本课是“车”主题单元的第二课,学生要在了解车的基础上学会创新、 学习设计,即通过自己的想像,对车的形象和车的功能进行新的改进,创作出有 个人独特风格的车。这一节课也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为下一课时“我造 的车”的学习所做的必要准备。学生将通过一些图文的展示和信息的交流,拓展 认知,启发思维,借助绘画的形式创作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车辆。教学重点:想像、设计新的车辆造型,以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 想。教学难点:想像与设计的思路;绘画与表现的技法。3 .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车的音像素材、播放器、poweiroint课件。学生准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2、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回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三)游戏激趣1、出示地图,请学生找一找自己自己旅行过的地方,向大家介绍当地优美的景 色和风俗习惯。2、教师及时出事风景图片,使学生形成进异步的感知,产生对祖国风光的浓厚 兴趣。3、学生通过地图及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和小纪念品,想同学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想,在介绍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四)欣赏作品1、通过欣赏作品,加深学生对参观和旅行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 作的表现方法。2、提问:画面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最吸引人,为什么?分析画面中任务和景色的主次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五)构思创作1、选材:参观及旅行过的地方很多,但我们不能将看到的全画下来,只能选取 印象最深的、最有趣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加以表现。2、小组讨论:表现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 情。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材料和方式表现,可以和老师商量一下构图的安排、色调 的处理,大胆而富有个性的表现自己感受最深的饿地方。(六)展示评价以“我是一名小导游”的游戏方式展开评论。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想大家介 绍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向导游提出各种问题,并点评作品, 提出自己的建议。(七)课后拓展(1)感知与体验:教师播放与车有关的声音资料,如火车鸣笛、车轮滚动、汽车喇叭声、 摩托启动、自行车刹车等,学生听辨声音,以此判断车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 生对以下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分析:车辆的外形:根据所听车声,猜测发出声音的车辆,回忆车辆 的外形特征,用简洁的线条画出车的外形轮廓。b.车辆的功能:说说这些车的作用,再用肢体动作模仿它们不同的工作 状态。教师对同学的讨论结果予以简要小结,使同学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即: 车辆的发展与变化都是应人们的需要而改进、变化。人们在设计与制造时,主要 考虑的是两大方面的因素,一是外形变得更实用、更漂亮,二是功能变得更强大、 更多样。师生共同就车辆的设计展开以下活动:教师向同学介绍班格尔等著名的车辆设计师以及各种经典车 型,同学也发表意见对众多大师的作品谈谈自己的观点。b.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各组选派同学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同学的好创意、金点 子。d.教师对同学的发言做简单小结,同时以文字的形式进行整理和归纳。 即:外形创作可分为几何形、实物形,力求简洁、协调;功能设计可分为组合式、添加式,力求多效、强势。教师对以上总结的内容予以强调,并用简洁的线条进行绘画演不。(2)创作与表现:采用情景创作的形式,由学生担当车辆设计师,自行设计创作一幅新 款车型效果图,也可以参考 教师给出的资料图重新组合。动作快的同学,可采用以下不同的练习方式:a.在完成的效果图上添画一些必要的人物或场景,添加成完整的情景图。b.继续设计其他款型的车辆。(3)评价与反思:作品交流。a.小组交流。同学完成后在组内交流,向本组同学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b.全班交流。以“车展”、“新车发布会”、“车辆设计展示会”等形 式开展活动。同学将作品展示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全班同学观看 这些作品,由各小组选派的“推介员”负责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优秀作品并回 答大家的提问。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做简要小结,鼓励同学开阔思路,设计出更具 高科技、更富时代感、更兼人性化的新车。板书设计:第9课我设计的车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范画第10课我造的车一、教材分析我造的车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教学内容,通过车、我设计的车 两课的教学,学生对车的发明、车的形状、车的功能已有了较为全面、深人的了 解。本课主要通过“造车”行动,一方面加深对车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 生的操作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在造车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同车辆的造型特征,并 对废旧材料有一个新的认识。(2)技能目标:掌握造车的基本方法,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车。(3)情感目标:通过不断的尝试,体验创造的艰辛,培养学生在对待创 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与耐挫力。教学重点:运用废旧材料“造车”,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与创造的乐趣。教学难点:废旧材料的合理借鉴与运用,解决车辆造型的变化方法,以 及车辆各部分的组合方法。3.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 师制作的车的范例。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各种可利用的废旧材料、油泥、剪刀、胶水。教学思路:(1)感知与体验:请同学们分别介绍所带的废旧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形状、材质特征, 以及色彩情况,教师就这些生活中用过便弃之不用的废旧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宣 传。教师将“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的话题引向本课主题,并在每组中选 择一件材料,快速地组合,制成一辆奇特的车,分别请两位同学进行以“车”为 主题的创作尝试。(2)创作与表现:师生就车的制作进行讨论:从选材到制作方法。以4 6人小组为单位,利用各自带的材料,合作制造一辆车。将小组合作的车辆置于黑板前的展示台上,请同学简单地点评。教师出示制造的精品车,请学生将它与前面造的车进行比较,谈谈不同的感受 一更美、更奇特。学生讨论:如何将车变得更美、更奇特。(夸张造型;装饰车体)利用各种手段,小组将先前造的车变得更美、更有个性。(3)评价与反思:小组分别介绍各组所造车的优势后,进行“奇思妙想奖”、“最佳造型奖”、 “最佳色彩奖”、“最佳合作奖”等奖项的评选。欣赏其他材料制造的车。板书设计:第10课我造的车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范画第11课乘车印象一、教材分析乘车印象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学重点将从车的造型转向以人 物造型为主的情节性创作绘画学习,通过欣赏、回忆、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回 忆乘车时的印象,表现乘车时的兴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并结合思想品 德教育,倡导文明乘车的好风尚。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回忆日常生活中乘车时的不同情形,体会乘车时兴 奋、悠闲、焦急、无奈等情绪变化,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2)技能目标:能以各种人物动态表现出乘车时的情景,并学习必要的 构图知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回味生活的能力,通过对乘车的种 种印象的讨论,去发现平常事中平常人的闪光点,宣扬尊老爱幼、文明乘车的好 风尚。教学重点: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方式,回忆乘车时印象,激发 学生的表现欲,培养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乘车印象,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想像能 力。3.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思路:(1)感知与体验:教师提供房车的内部图片,让学生感受坐在里面一定会有一种舒适的感 觉,然后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房车的外部一原来是一辆车,由此导人本课主题:乘 车印象。(2)学习与创作:_学生回忆乘坐各种车辆的种种感受与印象深刻的事,并到黑板上画一画。针对黑板上的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绘画情况,选择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绘画创作的指导重点放在人物动态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不同构图的表现方法。*构图一画面的安排可选择车厢内的满构图或车厢外的大范围的构图。*人物一示范各种相关动态,注意人物表情及人物间的高低变化与前后 遮挡。欣赏不同绘画风格的作品。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乘车印象。(3)评价与反思:看赏同学们的作品。可将学生作品汇集成册。板书设计:第11课乘车印象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范画第12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一、教材分析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 三间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 “造型与表现”和“设计 与应用”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 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 从而对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 下基础。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 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 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 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 生活的愿望。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 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 .学习内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 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 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3 .课时: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 盘、水罐等。教学思路:【第一课时】(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复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知识。游戏:教师取出一种三间色,学生要拿对相对应的两种原色。给6种颜色排排队、将红、黄、蓝、橙、绿、紫6种颜色按一定的规律 和顺序排队。说一说排序的理由。教师小结:靠一起的颜色很相近,很协调,距离较远的颜色反差较大, 对比较强。(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板书归类归纳:对比色: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协调色:蓝和绿、红和橙、紫和红等等。欣赏多媒体演示的一组图片, 谈谈画面的色彩,以及给你的感觉。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揭示:红与绿、黄与橙、绿与紫是对比色,对比使 画产生很强的活力和跳跃感,给人鲜明、刺激的感觉。蓝与绿、红与橙、紫与红、黄与绿等是和谐色,给人和谐、愉悦、层 次丰富的感觉。联系日常生活,找一找身边的对比色与和谐色。(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用水粉色调配几种对比色和协调色。(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谈一谈对其画面色彩的感受。板书设计: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1)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范画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一、教材分析这是本册教材中惟一涉及色彩知识的内容,是在上一册学习三原色、三间色 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色彩练习课。本课涉及了 “造型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 两个学习领域,学生通过欣赏、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 的基本知识,以及它们的组合原理,并尝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色彩作画,从而对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具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是为下阶段色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 础。本课由认识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及用对比色与和谐色作画两课共同组成。 前一课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色和协调色,并且尝试用水粉进行调色练习。后一课 选择用对比色和和谐色进行作画。本课的学习强调观察与体验,通过观察捕捉自然界和生活中见到的对比 色与和谐色,探讨它们各自的特征,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及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 生活的愿望。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和谐色进行调色练习及绘画创作。(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 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 .学习内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和谐色, 并运用对比与和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教学难点: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地运 用组织分配的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3 .课时: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演示、水粉颜料、笔、调色盘、铅画纸等。学生准备:色彩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水粉颜料、笔、调色 盘、水罐等。教学思路:【第二课时】(1)引导阶段(感知与体验):复习所学的“对比与和谐”色彩知识。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或设计,对比与协调都不可少。如果以协调色为 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对比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协调又生动,统一中有对立; 如果以对比色为主作画,加上适当的协调色因素,会使作品显得既丰富又和谐, 对立中有统一。(2)发展阶段(观察与探究):欣赏几幅大师的作品(凡高等),有些是用对比色画出的,有些是用协 调色画出的,比较它们不同的色彩感觉。说说自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感受色彩的魅力。小组畅谈感受并进行探讨归全内:对比色:强烈、刺激、跳跃、张扬。协调色:温和、含蓄、平静、柔美。(3)练习阶段(创作与表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对比色或和谐色作画。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设计出画面的内容,再构思安排好画面,确定画 面主体,将草图打好后,上色。(4)拓展阶段(评价与展示):展示学生作业,大家共同评议、交流观画感受,分享创作感受。板书设计:第12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2)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范画第13课染纸一、教材分析本课染纸主要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搓、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 点、染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的制作工具简单,操作方便, 形成的纹样千变万化。通过染纸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民间染纸艺术的知 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1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的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培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2 .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掌握染纸的原理及方法,制作一幅美丽的染纸。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纸方法。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3 .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2条扎染的丝巾,宣纸、颜料、水彩笔、录像,各种染纸作 品。学生准备:水彩笔、颜料。.教学思路:1 .引导阶段(1)师生互动。教师带来2条丝巾,一条是白色的,另外一条丝巾的颜色比较鲜艳,而 且丝巾上还有一些图案。教学思路:A.你喜欢哪一条丝巾,为什么?B.你知道丝巾上的颜色和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C.你还知道哪些扎染的产品?(2) 赏播放一工印染的录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印染,并激发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3)师生互动。出示染纸,比较染纸和丝巾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揭示课题。扎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手工印染工艺。最初人们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 上了颜色,开始很懊恼,后来发现被染的纸很好看,便开始了多种多样的染纸方 法的试验。在试验中,人们发明了扎染。今天我们学习一种和扎染很相像的图案 表现,美丽的染纸。板书课题:染纸。(1)欣赏作品,师生交流。让学生欣赏多张染纸作品,欣赏的同时思考一下问题:A.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B.染纸上的颜色是利用怎样的方法染上去的?(2)师生互动。A.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张染纸。先将纸对折几次,不要打开,然后将折好的纸 的一角放人彩色颜料中,颜色在纸上迅速的染开,之后小心的将纸打开,纸上染 出了有规律的图案0B.教师小结染纸的方法:先折后染。(3)染纸的方法及步骤。A.折纸。折纸时折出的式样,决定了染完以后整个印染的效果,根据要 染花纹,把纸张折叠成较小的形状,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等,折时边与边要对齐。也可以将纸作任意地搓揉,不打开直接进行点染。教师示范 半字折、田字折、折扇折和辐射折的折法。B.调颜料。根据自己需要,调出颜料,色彩可调稀一些,以增加纸张的 吸水性,所调色彩的颜色重(深)一些。C.染纸。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都不一样。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了颜色。滴染法,将彩色墨水直接滴在折好的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 以让颜色尽快的染进去。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4)学生活动,老师辅导。A.让学生进行染纸,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和印染方法,会取得 更好的效果。B.掌握多种颜色的搭配方法(大小色块搭配、各种颜色搭配、深浅搭配 等)。(5)教师巡回辅导。在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作个别辅导,发现有创 意的作品要及时交流。(6)作业讲评。A.作业展示: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将染纸夹在绳子上展示。B.作业讲评:在作业讲评中可以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同学之间进行互评, 评选出“小小设计家”。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欣赏民间印染工艺:贵州蜡染、南通蓝印花布。利用课余的时间,与同学或家长共同设计制作染纸服饰。板书设计:第13课染纸氾画 范画范画步骤:1234范画第14课套色纸版画一、教材分析套色纸版画是一种特殊的美术表现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是套色纸版画的踪 影,本课着重围绕拼版套色纸版画进行教学,在生动的授课过程中,师生互动, 讨论、实践、探索,让学生通过尝试,发现套色纸版画的奇妙之处,感受其特殊 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及动脑的能力。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套色纸版画的基本知识,了解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 法。(2)技能目标:掌握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和技巧。(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套色纸版画的相关知识,学会利用各种 工具、材料进行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让作品新颖、独特,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印制方法。教学难点:拼版套色纸版画的制作过程。3 ,课时:1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