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docx
-
资源ID:9793085
资源大小:23.1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方应用型高校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docx
地方应用型高校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工程制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非机类专业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和目标,解决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如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妥、考核方式不够完善等问题,并应依据学科发展趋势及创新型人才培育要求,通过提高学生相识、变更授课方式、结合AutoCAD软件、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考核体系等措施,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73707-0067-04 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无论是机器零件的制造,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还是房屋、马路的建立,到处离不开图样。图样是表达设计意图、进行技术沟通、指导生产的重要工具1。而“工程制图”这门课探讨的就是如何运用正投影的理论和方法阅读和绘制各种工程图样,解决空间几何问题。课程的目的是培育学生两方面的实力:一是使学生能够由物画图,即作图实力;二是使学生能够由图想物,即空间构型实力。该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育目标是使学生驾驭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在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器件设备的管理、应用、维护以及新技术探讨和新产品开发等工作的高素养应用型人才。这种专业性质确定了学生需驾驭肯定的工程技术学问和技能,具备肯定的工程技术背景。“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基础课成为这些非机类专业的必修课,学习“工程制图”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的制作甚至日后的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工程制图”教学实践中,笔者发觉现行的一些传统“工程制图”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科学人才培育的要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如何使教学内容由难变易、如何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实力,成为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工程制图”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工程制图”的重要性相识不足 笔者在学生论坛上通过学生的谈论发觉许多学生认为“工程制图”课程与其专业关联度不大,认为该门课对后期学习专业课以及日后工作都无甚好处。而且“工程制图”须要学生具备肯定的空间想象实力和形体构思实力,学习难度比较大,假如缺乏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躲避的抵触心理,学生会认为这门课程既难学又不重要,即使放弃学习,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学生不仔细完成该门课学习任务的现象,导致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果都不尽如人意。 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现行的教学依旧采纳“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整个课堂几乎是“满堂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课堂氛围不活跃,教学过程始终处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学受支配于教,学生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学问,无法发挥其自办法识,致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排斥心理,走神、睡觉、窃窃私语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还出现了学生课上听得懂,但实际动手作图时却无法下手的状况,教学效果很不志向。 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妥 目前,高校的多媒体设备得到了普及,在“工程制图”的课堂上也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讲解抽象的绘图学问,但是由于该门课具有抽象性、实践性的特点,这种教学手段已不足以满意教学须要,还应借助计算机完成教学演示和上机实践操作。AutoCAD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计算机协助绘图工具,非机类专业目前也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但许多高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这就存在部分学生接触不到这门课的可能。而且,“工程制图”和AutoCAD有许多重复的内容,假如将它们各自单独开设,不仅奢侈教学资源,增加课时和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会导致学生无法将制图学问与AutoCAD的应用结合起来,不利于其读图绘图实力的提高2。 课程考核形式缺乏多样化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非机类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都是在学期末通过笔试的方法检验教学效果的。由于这门课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故这种采纳纸面形式考试的方式只能反映出學生驾驭理论学问的优劣,并不能反映其实际操作实力,考查方式具有片面性3。而且由于课程的最终成果只确定于期末成果而与平常成果无关或关联度很小,因此出现了学生平常课上不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临考试前搞突击学习的现象,这种为了考试而考试的行为失去了教学的意义,不利于学生对学问的真正驾驭,也不利于学生实力的培育。 二、教学思索与改进 提高学生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非机类专业主要培育学生在工程领域的实力和用工程手段解决各种问题的实力,这就须要学生具备阅读、绘制原理图的技能,假如缺乏这项技能,就无法进行产品设备的操作、修理、设计4。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当以专业培育目标、“工程制图”与后续课程的联系以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为突破口,让学生明白该门课的重要性,明确其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本门课予以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 同时,由于“工程制图”课一般支配在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概念很模糊,所以应发挥其次课堂的功能,一方面阶段性地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视频资料、典型设备零件的图样,使学生对专业有个初步了解。另一方面依据课程须要带领学生参观相关试验室,视察仪器设备的零件、构造、装配关系。同时,要求学生将其次课堂的体会、相识以作业的形式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对其次课堂的教学内容、方式刚好作出调整。这种做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诸多方面给学生带来足够的信息和感受,既可以引起学生的新颖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爱好,同时又使课程的教学模式由单纯的空间想象转变为可看、可摸、可想的虚实结合模式,帮助学生增加对课程中抽象事物的感性相识。 变更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扮演着主要角色,老师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学问,于是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被动地接受学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渐渐产生了依靠心理,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课中也没有思索的习惯。笔者认为要变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就要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值得留意的是,“工程制图”面对的授课对象是高校生,不同于中学生,高校生具有肯定的自学实力,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高校生的这一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笔者探究了新的教学方式。课程的第一部分,即“工程制图”的基础学问由老师讲解,后续其余的教学内容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解,使其成为课堂主角。“工程制图”除了教材外,还给每位学生配有习题集,每次临下课前由老师布置习题集中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习题,学生结合课本自己思索、自主完成习题解答,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若有疑问组内可以绽开探讨。下节课时,老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自己的习题答案以及解题依据,最终由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予以重点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材、带着问题去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带着问题去驾驭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深化学生对学问的理解运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实力和表达实力。 理论联系实际,发挥AutoCAD的优越性 “工程制图”是一门抽象的课程,须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实力,但是空间思维实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育起来的,因此,在课堂中会出现“老师讲得困难,学生听得糊涂”的现象。假如将AutoCAD穿插在课堂讲解中,就会使抽象的图例变得详细化、可视化。例如,剖视图用来表达内部结构困难的零部件,假如仅靠学生想象,很难在脑中构出形体的真实形态,此刻若利用AutoCAD在计算机中建立起零件模型,再用软件中的剖切工具对模型进行切割,就能使模型内部的结构变得直观。而且,可以利用剖切工具采纳不同的剖切方法对模型不同的部位进行剖切,学生可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法和效果加深对剖视图画法的理解,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工程制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笔者认为,假如仅仅让这门课停留在理论课阶段,就失去了这门课的真正意义,应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将上机课与理论课结合起来。AutoCAD绘图作为培育学生工程制图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自然是上机课内容的不二之选。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再额外增加AutoCAD上机课,每讲完一部分工程制图的理论学问,就让学生在上机课中用计算机实际绘图操作。通过反复的上机练习,学生能够对困难的模型逐步形成直观的推断,有助于培育其空间构型实力。而且上机课能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学生能主动发觉问题并主动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开阔学习思路。此外,还可以依据行业性质设计实践教学项目,针对不同的项目内容列举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在实践中充分運用制图理论和AutoCAD操作技能,将所学学问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完成学问的巩固、总结,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将工程制图作为AutoCAD的理论基础,将AutoCAD作为提升工程制图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实力的有效手段,可实现两门课的相互补充、有机融合。识图和绘图是应用型人才就业必备的技能,假如学生在求职时具有与CAD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对其就业特别有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假如能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联系在一起,“工程制图”这门课的教学意义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老师可通过书籍、互联网等多种工具查阅与CAD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资料,依据课程须要对其进行摘取、整合,将其内容有选择性地融入“工程制图”课堂教学中。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参与CAD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使学生相识到学习工程制图的必要性以及它与将来职业的高度关联性,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5。 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工程制图”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应当走向课外,把网络资源作为课外教学的重要手段。 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资源共享平台,老师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讲解、典型例题的解析等录成视频,上传到该教学平台;找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论坛以及精品课程,将这些资源的链接放在平台上与学生共享;甄选经典习题放在平台上供学生自行练习6。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借助平台上的学习资源自己进行复习和预习,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满意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 此外,教学沟通互动也可以不局限在课堂之上。现在手机的应用得到普及,网络沟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老师可以建立诸如微信群、QQ群等沟通平台,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随时随地的在线沟通探讨,在平台上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又可以进行一对多的答疑,这种全天候的网络课堂可以成为课外教学很好的补充。 变更考核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行缺少的环节,好的教学离不开科学的考核方式,它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定和检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发挥着反馈、调控、激励等重要作用7。为了体现以工程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变更现行以期末成果为唯一指标的考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8。 首先,为了实现学问和实力的双重考核,应将笔试和上机操作都纳入评价体系的范围内。笔试部分重点考察学生对工程制图理论学问的驾驭状况和读图实力,上机部分则侧重于考察学生用AutoCAD绘制工程图形的实力。 其次,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增加对学习过程的考核权重,注意过程考核,即把学生平常的表现作为最终成果的重要考核指标。平常成果评定的依据主要是理论教学和上机教学中学生完成课堂内和课堂外作业的状况以及学生在课堂探讨、实践教学项目过程中的表现。评价的方式遵循“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三部分共同构成。通过自评,学生可以加强对学问的相识和对自我实力的推断;通过互评,可使学生更易找出不足,同时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削减抄袭的现象;老师评价采纳开放式,老师对某个或某组学生评价时,其他学生观摩,通过老师点评,使在场的学生都能结合自身状况纠错与改进,实现考核的真正目的。 健全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判,也能够精确地检验教学效果,对老师探寻正确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帮助的。 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学生不仅要学好这门课,更重要的是用好这门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专业学问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技能的训练。依据人才培育目标和课程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建和利用一切资源实现较高的教学质量和较好的教学效果9。“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须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阅历,对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长期的探究探讨,以培育出高素养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凤莲.非机类专业AutoCAD与工程制图的组合教学探讨J.教化教学论坛,2022:127-128. 2罗琨.工程制图与环境工程CAD 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22,43:229-230. 3郭恩平,陈稚文.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化科学,2022:29. 4王殿东,田美子.机械制图教学在生物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时代教化,2022:141. 5李茶青.工程制图教学新体系的探究与实践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22,22:91-101. 6李志丹,柳同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下的机械制图立体化J.价值工程,2022:175-177. 7王侠,王建平,张桂芳.项目化教学模式下工程制图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化与职业,2022:115-117. 8龚大春.以工程素养培育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22,39:1825-1834. 9姜宝华,齐强.新建本科院校非机类专业工程制图教学改革探讨J.教化教学论坛,2022:152-153. 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