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文言知识梳理归纳.docx
-
资源ID:97933205
资源大小:15.6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文言知识梳理归纳.docx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文言知识梳理归纳文言知识的梳理归纳,便于整合记忆,从而将课内知识熟练地迁移到课外,突破文言文阅读的障碍。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一)通假字知者不惑,仁者不忧(通"智”,智慧)(二)词类活用1 .君子食无求饱(名作动,吃饭)2 .就有道而正焉(使动,使正)3 .见贤思齐焉(形作名,贤人;形作动,看齐)4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名状,把"仁")5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名动,符合礼 制)(三)一词多义工.克(X)克己复礼(约束)(2)克终者盖寡(能够)(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4)克期完成(限定)(5)虽多忌克(妒忌刻薄)(四)古今异义1 .文质彬彬古义: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文雅貌2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一个字今义:一句话(五)特殊句型L判断句(X)止,吾止也。(2)进,吾往也。3 .宾语前置(X)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 .状语后置敏于事而慎于言5 .固定句式(2)如乐何如何,对怎么样大学之道(一)古今异义L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二)词类活用力.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三)一词多义1 .明(2)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2 .道(2)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3 .修(2)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四)状语后置工.在止于至善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通假字L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同"纳“,接纳,交纳)5 .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二)古今异义L自贼者多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三)一词多义2.所以(2)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 上半句,由果探因)(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用在 下半句,由因及果)(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介词,用来的、的凭借)2 .是(工)人之有是四端也(指示代词,此)(2)斯是陋室(判断词,同今义)3 .事(2)不足以事父母(动词,侍奉)(2)今日之事何如(名词,事情)(四)特殊句式4 .判断句(2)无恻隐之心,非人也;(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3)无辞让之心,非人也;(4)无是非之心,非人也。(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6)羞恶之心,义之端也;(7)辞让之心,礼之端也;(8)是非之心,智之端也。5 .状语后置(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2)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老子四章(一)通假字1 .日余食赘行(通"形",形体)2 .其脆易泮(通"判”,分离)3 .起于累土(通“紫L 土筐)(二)一词多义工用(2)当其无,有车之用(用途,作用)(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因为)4 .立(2)企者不立(站立)(2)三十而立(成就)5 .伐(2)自伐者无功(夸耀)(2)齐师伐我(攻打)6 .处(2)故有道者不处(为,做)(2)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享有,具有)(3)严加查处(处理,制裁)(4)藏身之处(处所)(5)只因未到伤心处(时候)(6)设身处地(处在,处于)五石之瓠(一)通假字1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同"皱”,皮肤冻裂)2 .世世以济潞统为事(同"纺",丝绵絮)3 .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取悦)(二)词类活用L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作动,种植;名动,结实)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作名,大的东西)3 .吴王使之将(名动,领兵)4 .其坚不能自举也(形作名,坚固程度)5.能不龟手一也(一样)(三)一词多义1.固:(2)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本来)(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4)君子固穷(安于)(5)蔺相如固止之(一再)(四)句型1 .省略句(2)以(之)盛水浆(2)请买其方(以)百金2 .定语后置(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3 .状语后置(工)请买其方(以)百金兼爱(一)通假字力.当察乱何自起(通"尝",尝试)2 .故不孝不慈亡(通“无L没有)3 .故盗贼有亡(通"又")(二)古今异义1 .起不相爱古义:互相亲爱、友好今义:互相爱慕(三)词类活用L故亏父而自利(使动,使亏损;使动,使受益)2 .虽父之不慈子(形作动,慈爱)3 .故贼人以利其身(名作动,劫夺财物)(四)一词多义1 .爱(2)诸侯各爱其国(动词,爱护)(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五)特殊句型2 .判断句(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2)此所谓乱也。(3)故子墨子日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3 .宾语前置(2)父自爱也(2)兄自爱也(3)君自爱也(4)当察乱何自起(5)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6)视人身若其身,谁贼?(7)视人家若其家,谁乱?(8)视人国若其国,谁攻?